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5081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般车辆领域车轮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其是利用一旋转装置将轮圈夹固,再利用一传动装置,将设置于切削装置前端的车刀推抵轮弧面,完成一螺旋状的螺牙切削面,,并利用该传动装置将切削装置推抵作进给、复位动作,使其可达到轮弧双面车边的目的,而具有制程简易、快速,适于实用的功效,从而成为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新设计,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应用。
背景技术
自行车轮圈的轮弧面车边的发明,可以增强刹车时的磨擦系数,藉以缩短刹车时的距离,以确保自行车驾驶者的人身安全。当前现有习用的自行车轮弧的车边加工方法中,常见的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其一为单面车边加工方法,另一种为双面车边加工方法,其中上述的单面车边加工方法,是当前业界最为常见的施工方式,其主要是利用旋转机具的夹掣爪将轮圈的一端夹固,随即再利用传动机具将切削装置中的车刀抵靠轮弧面,顺着轮弧的外缘往内切削,形成一螺旋状的车边,完成后将轮圈取出,翻转至另一面,再放置入旋转机具中夹固,再利用切削装置将轮弧的另一面切削成一螺旋状车边。然而,此种反复拆卸的加工方式,其加工时相当费时耗力,完全不符合时效性和产业竞争力。
上述的双面车边加工方法,较有头代表性的如台湾专利公告第454601号“轮圈双面切削机”(详见附件一即台湾专利公告第454601号“轮圈双面切削机”的公告文本),其结构主要是利用一固定机构的转盘夹头中的夹掣爪将轮圈夹固,并撑高一适当高度(请参阅附件一中的图4所示),使轮圈的双面轮弧同时显露出;再利用装载有双向车刀的切削装置得以一次完成其加工程序。
然而,上述使用轮弧双面加工方式时亦有其缺点,即,因为双面车边加工方法是利用切削装置的双车刀同时对轮弧进行加工动作,但是其在加工动作时,所产生的阻力是使用单面车边加工方法的倍数,故需将固定机构的转盘夹头(请参阅附件一中的图3所示)向外扩张,使其夹头将轮圈夹固得更加紧密,而使其在加工时不会因双面车边所产生的阻力而掉落。然而请参阅图1、图2所示,是现有的轮圈两种接合结构方式的示意图,该轮圈在轮圈成形接合处设有接合部(40),该接合部(40)为轮圈整体结构的脆弱处,上述此种现有的轮圈的轮弧车边的加工方法虽然排除了双面车边加工方法所产生的阻力问题,但是同时也因为扩张力,使得原本轮圈既有的接合部(40)会产生细缝及略微张开的现象,而导致发生轮圈变形等情形,如此而为此等施工方式最大的弊端。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轮圈的轮弧车边的加工方法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为了解决现有的轮圈的轮弧车边的加工方法存在的缺陷,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的道,但是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轮圈的轮弧车边的加工方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其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可以用来改进上述现有习用的加工装置及其制程各种缺点的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轮圈的轮弧车边的加工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使现有习用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在制程上可以利用在进刀及退刀过程中同时完成两侧的车边加工,而可形成更简易且快速的制程,同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以符合产业界需求,从而在总体上具有增进的功效,而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一、利用一机具将轮圈夹固,再利用一传动装置,将切削装置两端部的第一车刀、第二车刀推进至该轮圈的外部,再藉由传动装置控制切削装置前端的第一车刀呈垂向移动,抵靠于轮圈一侧的轮弧面的前缘;二、将传动装置由轮圈的轮弧面的外缘向内循序切削推进,使夹固于旋转机具上轮圈一侧的轮弧面形成一车边面;三、待完成轮圈一侧轮弧面的车边面时,再利用传动装置将切削装置呈另一垂向推抵,此时切削装置的第二车刀则同时进行进给动作,而抵靠于轮圈另一侧的轮弧面;四、接续利用传动装置的复位动作,使切削装置前端的第二车刀,由轮圈的轮弧面的内部往外循序切削,形成另一车边面,并同时完成退刀复位的动作,即完成轮圈的轮弧面双面车边的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主要是利用一旋转装置将轮圈夹固,再利用一传动装置将切削装置推抵,作进给、复位的动作,使其可达到轮弧双面车边的目的,其制程简易、快速,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完全没有现有的轮圈的轮弧车边的加工方法所存在的缺陷,而且本发明制造方法在制造时具有更简便且快速的功效,相当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兹将本发明的优点具体说明如下1、本发明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现有习用的轮弧单面车边加工方法中需要反复拆卸的弊端,而可以达到轮弧双面车边的目的,其制程简易、快速,更具有时效性,从而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亦大幅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非常适于实用。
2、本发明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在车边的过程中是采用单面的车边,因此无需过度的夹持力,而可以免除现有技术中另一种现有习用的轮弧双面车边加工方法,因同时切削所产生的阻力,进而需要增加轮圈夹掣爪的扩张力迫使轮圈更加紧固,所导致轮圈接合处产生细缝、变形的缺陷,使其在制程上可利用在进刀及退刀过程同时完成两侧的车边加工,而可形成更简易且快速的制程,同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以符合产业界需求,从而在总体上具有增进的功效,而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3、发明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可在进刀、退刀的同时完成两侧的车边加工,因此制程速度快,且可以减少轮圈接合处的凹凸不齐现象,使轮圈的表面更为平齐,进而可达到刹车块在刹车时的顺畅性,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4、本发明确实可以达到实用上的功效,不仅使用方便,不需烦杂的手续,而且制造方法更是简便,符合成本效益,确实具有产业利用价值,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使用。
5、本发明在制造方法、使用的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并且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制程,其既未见于任何刊物公开发表,在申请前更未见有相类似的制造方法公知、公用在先,而确实具有新颖性。
6、本发明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确比现有的轮圈的轮弧车边的加工方法更具技术进步性,且其独特的制造方法及所具有的简便迅速的功能亦远非现有的轮圈的轮弧车边的加工方法所可比拟,较现有的加工方法更具有技术上的进步,并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而确实具有创造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的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其在制造方法上确属创新,制造方法简便迅速,适于实用,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且在技术上有较大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发明的具体制造方法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现有的轮圈第一种接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轮圈另一种接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10是本发明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示意图。
图11是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成品示意图。
10--传动装置20--切削装置21--第一车刀22--第二车刀30--轮圈31--轮弧面32--车边面 40--接合部50--成品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其具体制造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3至图11所示,本发明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制程步骤一、请参阅图3所示,首先利用一旋转机具将轮圈(30)夹固,并使其轮弧面(31)的两侧同时显露,接续再利用一传动装置(10),将ㄇ形切削装置(20)两端部的第一车刀(21)、第二车刀(22)推进至该轮圈(30)的外部,;请参阅图4所示,再藉由传动装置(10)控制切削装置(20)前端的第一车刀(21)呈垂向移动,抵靠于轮圈(30)一侧的轮弧面(31)的前缘;二、请参阅图5、图6所示,接续将传动装置(10)由轮圈(30)的轮弧面(31)的外缘向内循序切削推进,使夹固于旋转机具上轮圈(30)一侧的轮弧面(31)形成一车边面(32);三、请参阅图7、图8所示,待轮圈(30)一侧轮弧面(31)的车边面(32)完成后,再利用传动装置(10)将切削装置(20)呈另一垂向推抵,以便将该切削装置(20)的第一车刀(21)复位,而切削装置(20)的第二车刀(22)则同时达到进给的动作,而抵靠于轮圈(30)另一侧的轮弧面(31);四、请参阅图9、图10所示,接续利用传动装置(10)的复位动作,使切削装置(20)前端的第二车刀(22),由轮圈(30)的轮弧面(31)的内部往外循序切削,形成另一车边面(32)(如图11所示),并同时完成退刀复位的动作(如图10所示),即完成轮圈(30)的轮弧面(31)双面车边的成品(50)(如图11所示)。
由以上所述,可知本发明在实施时,主要是利用进刀时先就轮圈的一侧车边,再在退刀的同时进行另一侧的轮圈车边,因此本发明利用了必然的进刀退刀过程,即可完成两侧车边的功效,此点是本发明的最大特点,而又由于本发明是利用单侧车边,因此轮圈的夹持力道无需过度扩张,而可令其在车边过程中,依然能够保持轮圈接合部(40)的形状,而使得轮圈既有的接合部(40)不会产生细缝及略微张开而导致发生轮圈变形等情形,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一、利用一机具将轮圈夹固,再利用一传动装置,将切削装置两端部的第一车刀、第二车刀推进至该轮圈的外部,再藉由传动装置控制切削装置前端的第一车刀呈垂向移动,抵靠于轮圈一侧的轮弧面的前缘;二、将传动装置由轮圈的轮弧面的外缘向内循序切削推进,使夹固于旋转机具上轮圈一侧的轮弧面形成一车边面;三、待完成轮圈一侧轮弧面的车边面时,再利用传动装置将切削装置呈另一垂向推抵,此时切削装置的第二车刀则同时进行进给动作,而抵靠于轮圈另一侧的轮弧面;四、接续利用传动装置的复位动作,使切削装置前端的第二车刀,由轮圈的轮弧面的内部往外循序切削,形成另一车边面,并同时完成退刀复位的动作,即完成轮圈的轮弧面双面车边的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轮弧双面车边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机具将轮圈夹固,再用一传动装置将切削装置两端部的第一、二车刀推进至轮圈外部,藉传动装置控制切削装置前端第一车刀呈垂向移动,抵靠轮圈一侧轮弧面前缘;将传动装置由轮弧面外缘向内循序切削推进,使轮弧面形成车边面;再利用传动装置将切削装置呈另一垂向推抵,第二车刀同时进给,抵靠轮圈另侧轮弧面;利用传动装置复位动作,前端第二车刀由轮弧面内部往外循序切削形成另一车边面,同时完成退刀复位动作,即完成轮圈的轮弧面双面车边的成品。其主要利用旋转装置将轮圈夹固,再利用传动装置将切削装置推抵,作进给、复位动作,使其可达到轮弧双面车边的目的,其具有制程简易、快速,适于实用的功效。
文档编号B23B5/28GK1504289SQ02153609
公开日2004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9日
发明者罗春勋 申请人:罗春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