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冷拔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87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管冷拔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管无切削加工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钢管冷拔加工装置。目前国内外加工此类钢管,有的是用旋压加工方式。虽然,旋压加工的管壁光洁度高,但是旋压加工的工件变形速度慢,一般为0.5~1米/小时。而且操作装置复杂,消耗动力高、成本高。而一般的冷拔加工、它是在被加工的钢管管坯的端部加热锻造,把端部制成带锥形的过渡区--轧头,再采用一常用夹具、夹住头部,使被加工的管坯,通过模具冷拔加工成符合要求的钢管。该方法需要锻打带锥形过渡区--轧头,这不但费工时,而且轧头的中心很难控制,通过轧头对管件在横断面的不同位置的拔制作用力也不均匀,因而该已知方法加工的工件尺寸精度低、偏差大、弯曲度高、壁厚的不均匀度差。所以对如气缸套或带筋导向管等精度要求高的产品,该方法是无法满足要求的。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冷拔高精度无缝钢管,提供一种冷拔加工的简易装置,这样可克服上述一般冷拔加工的缺陷,使被加工的管件,除了光洁度外,在尺寸精度、弯曲度、壁厚不均匀度等技术指标上基本上达到了旋压管的水平,而且本装置简单、成本低、容易操作、使冷拔加工也能适应于特高精度的无缝钢管的加工。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所提供的装置包括模具和夹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夹具包括一具有倒圆锥面内孔的外套,二块或二块以上外钳口件组成的外钳口,外钳口的外壁斜面锥度与上述外套内孔中斜面锥度相同,二块或二块以上的内钳口件组成的内钳口和锥头,外钳口位于外套内孔内,外钳口与内钳口之间形成间隙。锥头位于内钳口内圆孔中。被加工管件的端部夹紧在内钳口和外钳口形成的间隙内,在夹具的拔制力的作用下,使被加工管件通过上述模具的外模和内芯之间的空隙完成其冷拔加工过程。由于本装置夹具外套的内孔具有一种倒圆锥面与外钳口的配合作用,迫使内钳口和外钳口对被加工管件的夹紧力,随着拔制力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使管件在冷拔时断面上所受的拉力均匀一致,这样既保证了冷拔过程的正常进行和加工精度,也不会对加工后的管件带来其他的副作用。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能够进行特高精度的无缝钢管冷拔加工,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与一般冷拔无缝钢管产品技术标准对比表。一般冷拔加工无缝钢管的技术标准(GB3936-83)外径壁厚(毫米)尺寸φ(毫米)90~120尺寸(毫米)1.8~2.5允许偏差(毫米)±0.4~±0.5允许弯曲度(毫米/米)≤1.5</table>本实用新型加工的无缝钢管技术标准外径壁厚(毫米)尺寸φ(毫米)90~120尺寸(毫米)1.3~1.8允许偏差(毫米)±0.08~±0.12允许弯曲度(毫米/米)≤0.30</table>注本表是按管长1米的精度进行对比的。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简易装置可以加工出高精度产品,特别用于薄壁缸套加工,可大幅度降低加工余量,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同时消除了常规冷拔加工中的锻打工序、大大减少了加工工时,显著地降低了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来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简易装置结构示意图。参看附图。本装置包括工模具[2,3]和夹具[4,5,6,7],工模具[2,3]的硬度经热处理后,硬度[R]应大于60°,内芯[2]表面最好镀硬铬,保证管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产生毛丝现象。内芯[2]在加工时对管件内壁的光洁度的影响尤为重要,在内芯[2]的顶端要求是圆角,其r最好接近1.5mm。夹具[4,5,6,7]包括外钳口[4]、外套[5]、内钳口[6]和锁紧锥头[7]。外套[5]的内孔可分为两部份,里面部份是圆柱形的空腔,外部是一个里面大,外面小的倒圆锥体空腔;外钳口[4]由二块或二块以上的外钳口件组成,其内壁为圆弧形,具有锯齿形螺纹卡槽。其外壁可分成二部份,一部份是圆柱体。另一部份与上述外套内孔中倒圆锥体空腔相一致的圆锥体部份,其外壁斜面的锥度与上述外套[5]的内孔中斜面锥度相同。内钳口[6]的外壁具有锯齿形的螺纹,内壁是一种圆锥形面,它也是由二块或二块以上内钳口件组成的;锁紧锥头[7]是一种与内钳口所形成内圆孔锥度相一致的一个锥体,锥头[7]长度略大于内钳口长度,以便拆装时敲击锥头的小头,把锥头[7]和内钳口[6]从管件[1]拆卸出来。被加工无缝钢管件[1]的端部被内钳口[6]和外钳口[4]的锯齿形螺纹紧紧咬住,外钳口[4]的外圆锥面紧贴在外套[5]内孔的锥面上,锁紧锥头[7]紧贴在内钳口[6]的内圆孔中,操作者可通过锁紧锥头[7]来调节对管件[1]端部的夹紧力,可达到最佳的夹紧力,使管件[1]通过外模[2]和内芯[3]之间。使管件[1]的断面上所受的拉力均匀,而且使夹紧力随着拨制力的增加而增加。如此,可保证管件[1]的加工精度。由于内芯[2]有合适的圆角存在,在冷拨过程中,被加工管内壁的光洁度可达,在连拨条件下,经过整形,其内壁光洁度可达。本装置适用于(1)壁厚1~1.5毫米,直径80~110毫米的薄壁缸套管坯加工;(2)各种中厚及薄壁液压缸筒的管坯加工;(3)高精度的薄壁带筋导向管的管坯加工。权利要求1.一种钢管冷拔加工装置,包括工模具[2,3]和夹具[4,5,6],其特征在于上述夹具包括一具有倒圆锥面内孔的外套[5],紧贴外套内孔圆锥面放置的外钳口[4],与外钳口[4]持有夹紧管件[1]间隙的内钳口[6]和一位于内钳口[6]内圆中的锁紧锥头[7],所述的外套[5]内孔中斜面的锥度与外钳口外壁的斜面的锥度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冷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工模具[2,3]中的内芯表面镀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冷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工模具[2,3]中的内芯[2]的顶端具有圆角。其最好接近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冷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钳口[4]包括二块或二块以上具有锯齿形螺纹的内壁的外钳口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冷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钳口[6]包括二块或二块以上具有锯齿形螺纹的外壁的内钳口件。专利摘要高精度冷拔无缝钢管加工装置属于一种金属管基本无切削加工装置。它包括工模具和夹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夹具包括一具有倒圆锥面内孔的外套,紧贴外套内壁圆锥面的外钳口,与外钳口持有夹紧管件间隙的内钳口和一位于内钳口内圆中的锁紧锥头,这种简易装置能够进行特高精度的无缝钢管冷拔加工,特别适用于薄壁气缸套加工,可大幅度降低加工余量,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同时可取消常规冷拔加工中锻打轧头工序,大大减少了加工工时,显著地降低了加工成本。文档编号B21C1/22GK87208093SQ87208093公开日1988年4月20日申请日期1987年5月14日发明者徐宏熔,邹荪根,弓振川申请人:徐宏熔,邹荪根,弓振川导出引文BiBTeX,EndNote,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