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辊数辊式矫正机分辊驱动的主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77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辊数辊式矫正机分辊驱动的主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材料整形的锻压设备一辊式矫正机,具体涉及一种变辊数辊式矫正机分辊驱动的主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辊数辊式矫正机的主传动装置分为集中驱动和分辊驱动等形式,采用分辊驱动的主传动装置,主传动装置可在机器的一侧或两侧,当采用集中驱动时,不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退出,不影响总功率的大小,采用分辊驱动时,不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退出,将影响总功率变小,使机器总功率配置增大,或辊数减少后有效总功率变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辊数辊式矫正机分辊驱动的主传动装置,减少主传动总功率的配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变辊数辊式矫正机分辊驱动的主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联轴器,主动工作辊的输入端与联轴器相联接,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联接,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电机或油马达相联接;其特征在于同侧两个主动工作辊的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任一级相应轴由传动装置相联连,且其中至少一个主动工作辊的相应轴上设置离合器。
所述的传动装置由齿轮、过桥齿轮组成,齿轮固定在同侧两个主动工作辊的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任一级相应轴上,齿轮与齿轮之间设有过桥齿轮。
所述的传动装置由链轮、链条组成,链轮固定在同侧两个主动工作辊的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任一级相应轴上,链轮与链轮之间由链条联连。
所述的离合器为限扭离合器或电磁离合器。
变辊数辊式矫正机分辊驱动的主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联轴器,主动工作辊的输入端与联轴器相联接,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联接,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电机或油马达相联接;其特征在于同侧两个工作辊的减速机任一级相应轴由传动装置相联连,且其中至少一个工作辊的相应轴上设置离合器;其中一个工作辊为主动工作辊,另一个为被动工作辊,被动工作辊的输入端与联轴器相联接,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联接。
变辊数辊式矫正机分辊驱动的主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联轴器,主动工作辊的输入端与联轴器相联接,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联接,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电机或油马达相联接;其特征在于同侧两个工作辊的轴伸端由传动装置相联连,且其中至少一个工作辊的轴伸端上设置离合器;其中一个工作辊为主动工作辊,另一个为被动工作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1、可不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的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任一级轴与同侧始终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的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任一级轴之间设置电磁离合器和传动零件齿轮、过桥齿轮或链轮、链条,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磁离合器,接通或断开其联系,传递扭矩,始终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的减速机承载能力为两电机功率之和。可不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与始终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的内部各辊可用同样的方法传递扭矩。可不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的电机或油马达设计功率小于或等于始终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的电机或油马达设计功率。
2、可不参加工作的被动工作辊无电机或油马达,其减速机任一级轴与同侧始终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的减速机相应轴之间设置电磁离合器和传动零件齿轮、过桥齿轮或链轮、链条,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磁离合器,接通或断开其联系,传递扭矩。可不参加工作的工作辊与始终参加工作的工作辊的内部各辊可用同样的方法传递扭矩。可不参加工作的工作辊的减速机、联轴器等的设计功率小于或等于始终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的相应部件设计功率。
3、可不参加工作的被动工作辊的轴伸端与同侧始终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的轴伸端之间设置电磁离合器和传动零件齿轮、过桥齿轮或链轮、链条,传递扭矩,可不参加工作的被动工作辊不带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联轴器。当不参加工作的工作辊需调整位置时,可将链条卸掉或齿轮脱开。可不参加工作的工作辊与始终参加工作的工作辊的内部各辊可用同样的方法传递扭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减少对机器主传动总功率的配置,可不参加工作的下排边辊能作送料辊,使辊数变化的有益效果充分发挥。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十一辊辊式矫正机工作辊布置图,图1中1-工作辊、2-工作辊、3-工作辊、4-工作辊、5-工作辊、6-工作辊、7-工作辊、8-工作辊、9-工作辊、10-工作辊、11-工作辊。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2-工作辊1的联轴器,13-工作辊1的驱动电机,14-联合减速机箱体,15-电磁离合器,16-链条,17-链轮,18-工作辊9的联轴器,19-工作辊9的驱动电机。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上排为活动辊排,下排为固定辊排,垂直箭头表示工作辊2、工作辊10的升降运动方向,当工作辊2、工作辊10升到脱离工作状态后,工作辊1、工作辊11也自动脱离工作状态。变辊数十一辊辊式矫正机的主传动装置采用分辊驱动的主传动装置,下排工作辊为主驱动,上排工作辊为辅驱动,工作辊1、工作辊5、工作辊9和工作辊3、工作辊7、工作辊11的传动装置分设在机器的两侧。
实施例1如图2所示,可不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1的驱动电机13、减速机、工作辊1的联轴器12比始终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9的驱动电机19、减速机、工作辊9的联轴器18的设计功率小,可不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1的减速机高速轴与始终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9的减速机高速轴之间设置电磁离合器15和链轮17、链条16,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磁离合器15,接通或断开其联系,传递扭矩,始终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9的减速机承载能力为两电机功率之和,电磁离合器15可用限扭离合器代替或加装限扭离合器。始终参加工作的工作辊5、工作辊9之间可用同样的方法传递扭矩。在机器另一侧的传动装置可用同样的方法传递扭矩。三台减速机可以是单独的减速机箱体。
实施例2如图3所示,可不参加工作的工作辊1无驱动电机,可不参加工作的工作辊1的减速机、工作辊1的联轴器12比始终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9的减速机、工作辊9的联轴器18的设计功率小,可不参加工作的工作辊1的减速机高速轴与始终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9的减速机高速轴之间设置电磁离合器15和链轮17、链条16,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磁离合器15,接通或断开其联系,传递扭矩,电磁离合器15可用限扭离合器代替或加装限扭离合器。始终参加工作的工作辊5、工作辊9之间可用同样的方法传递扭矩。在机器另一侧的传动装置可用同样的方法传递扭矩。三台减速机可以是单独的减速机箱体。可不参加工作的工作辊1在不参加工作时能作送料辊。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可不参加工作的工作辊1的轴伸端与同侧始终参加工作的主动工作辊9的轴伸端之间设置电磁离合器15和链轮17、链条16,传递扭矩,电磁离合器15可用限扭离合器代替或加装限扭离合器。当不参加工作的工作辊需调整位置时,可将链条卸掉或齿轮脱开。始终参加工作的工作辊5、工作辊9之间可用同样的方法传递扭矩。在机器另一侧的传动装置可用同样的方法传递扭矩。
权利要求1.变辊数辊式矫正机分辊驱动的主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联轴器,主动工作辊的输入端与联轴器相联接,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联接,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电机或油马达相联接;其特征在于同侧两个主动工作辊的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任一级相应轴由传动装置相联连,且其中至少一个主动工作辊的相应轴上设置离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辊数辊式矫正机分辊驱动的主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由齿轮、过桥齿轮组成,齿轮固定在同侧两个主动工作辊的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任一级相应轴上,齿轮与齿轮之间设有过桥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辊数辊式矫正机分辊驱动的主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由链轮、链条组成,链轮固定在同侧两个主动工作辊的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任一级相应轴上,链轮与链轮之间由链条联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辊数辊式矫正机分辊驱动的主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器为限扭离合器或电磁离合器。
5.变辊数辊式矫正机分辊驱动的主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联轴器,主动工作辊的输入端与联轴器相联接,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联接,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电机或油马达相联接;其特征在于同侧两个工作辊的减速机任一级相应轴由传动装置相联连,且其中至少一个工作辊的相应轴上设置离合器;其中一个工作辊为主动工作辊,另一个为被动工作辊,被动工作辊的输入端与联轴器相联接,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联接。
6.变辊数辊式矫正机分辊驱动的主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联轴器,主动工作辊的输入端与联轴器相联接,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联接,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电机或油马达相联接;其特征在于同侧两个工作辊的轴伸端由传动装置相联连,且其中至少一个工作辊的轴伸端上设置离合器;其中一个工作辊为主动工作辊,另一个为被动工作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辊数辊式矫正机分辊驱动的主传动装置。变辊数辊式矫正机分辊驱动的主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联轴器,主动工作辊的输入端与联轴器相联接,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联接,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电机或油马达相联接;其特征在于同侧两个主动工作辊的电机或油马达、减速机任一级相应轴由传动装置相联接,且其中至少一个主动工作辊的相应轴上设置离合器。它可减少主传动总功率的配置。
文档编号B21D3/00GK2768918SQ20052009494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7日
发明者张先荣, 张挺胜, 张挺锋, 张本源, 张本安, 张本明 申请人:张先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