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剪板机刀口间隙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5973阅读:17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控剪板机刀口间隙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切机床的刀口架调整装置,尤其涉及数控剪板机刀口架的移动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剪板机制造的过程中,剪板机刀口间隙的调整,最初是采用刀片背面垫置垫片的方式来调整两刀口间的间隙。随着机械制造领域的进步,逐步进入到采用机械方式来调整,如采用进给丝杠,手工盘动丝杠转轮实现刀口架的进退,从而实现理想的刀口间隙。目前,在数控剪板机制造中,比较多的是采用机电控制装置来实现刀口间隙的调整,通过控制一楔块的移动来实现刀口之间间隙的调整。这种方式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但楔块与定位面和刀口背面的面接触产生了过大的摩擦力,负载很大,存在可靠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自动调整机构带动丝杠转动而实现刀片支架移动的数控剪板机刀口间隙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数控剪板机刀口间隙调整装置,在上刀口支架上连接有丝杠,它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连接刀口间隙调整机构,刀口间隙调整机构连接丝杠。
所述的驱动装置是固定设置在机床上的电动推杆。
所述的刀口间隙调整机构包括一双臂曲柄,该曲柄设置在机床上的一铰轴上,该双臂曲柄的其中一个臂铰接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该双臂曲柄的另一臂铰连接一连杆,连杆的另一端铰连接一连接块的一端,连接块的另一端与丝杠固定连接。
所述的连杆与双臂曲柄连接处设置有关节轴承。
所述的连杆为两截,由一双向螺母连接。
所述的连接块的另一端为哈夫螺套,内弧面设有与丝杠卡接的内螺纹,连接块的轴线垂直于丝杠轴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精度较好、可靠性高、能承受大负载的丝杠传动方式来实现调整的精度和负载,用控制器来控制一电动推杆,由电动推杆驱动一连接丝杠的连杆机构,使丝杠转动,从而使刀片支架移动,获得符合要求的刀口间隙。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传动精度和可靠性,且能承载大负荷。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双臂曲柄,2是电动推杆,3是关节轴承,4是双向螺母,5是连杆,6是上刀架,7是丝杠,8是连接块,9是上刀座,10是下刀座;图2是图1的A-A视图图中11是哈夫块。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整机上的应用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右视图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上刀架6的进给丝杠7上,固定了一连接块8,连接块8和哈夫块11与丝杠7对应部位都设有与丝杠7一致的内螺纹,紧固哈夫块11,能使连接块8在转动时,带动丝杠7转动。
在连接块8的另一端,铰接连杆5,连杆5为两截,中部有双向螺母4连接,转动双向螺母4能调节连杆5的长度。连杆5顶端铰接一双臂曲柄1其中的一个臂,双臂曲柄1通过一关节轴承3连接在机床上,双臂曲柄1的另一臂连接电动推杆2的轴杆。
电动推杆2动作时,通过以上机构,能使连接块8带动丝杠7转动,从而使上工作台6做移动,调整上刀座9和下刀座10之间的位置,实现刀口间隙符合要求。
在上刀架6的两端,分别设置了刀口间隙调整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剪板机刀口间隙调整装置,在上刀口支架上连接有丝杠,其特征在于,它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连接刀口间隙调整机构,刀口间隙调整机构连接丝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剪板机刀口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是固定设置在机床上的电动推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剪板机刀口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口间隙调整机构包括一双臂曲柄,该曲柄设置在机床上的一铰轴上,该双臂曲柄的其中一个臂铰接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该双臂曲柄的另一臂铰连接一连杆,连杆的另一端铰连接一连接块的一端,连接块的另一端与丝杠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剪板机刀口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与双臂曲柄连接处设置有关节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剪板机刀口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为两截,由一双向螺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剪板机刀口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块的另一端为哈夫螺套,内弧面设有与丝杠卡接的内螺纹,连接块的轴线垂直于丝杠轴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剪板机刀口间隙调整装置。它涉及数控剪板机刀口架的移动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数控剪板机刀口间隙调整装置,在上刀口支架上连接有丝杠,它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连接刀口间隙调整机构,刀口间隙调整机构连接丝杠。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精度较好、可靠性高、能承受大负载的丝杠传动方式来实现调整的精度和负载,用控制器来控制一电动推杆,由电动推杆驱动一连接丝杠的连杆机构,使丝杠转动,从而使刀片支架移动,获得符合要求的刀口间隙。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传动精度和可靠性,且能承载大负荷。
文档编号B23D35/00GK2873382SQ200620068658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0日
发明者潘志华, 周鹏飞 申请人:江苏富力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