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钢结构侧墙板涨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0682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客车钢结构侧墙板涨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客车钢结构侧墙板涨拉装置,属于客车制造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侧墙钢结构是铁路客车车体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车体重量通过侧 墙立柱实现了车体的整体承载。侧墙钢结构由外部侧墙才瓦反内部纵向梁、 立柱骨架组成,侧墙板必须在涨拉状态下与立柱间通过后塞焊(段焊)组 成一体。目前,对侧墙板进行涨拉时,先要将侧墙板焊在两端工艺板上, 两端工艺板位于两端整糾医架式夹头的夹槽中,在夹头及工艺板上打上工 艺孔,用螺杆插入工艺孔用以夹紧,然后用液压装置对工艺才瓦及其上的侧 墙板进行涨拉。釆用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每涨拉一块恻墙板后都需要重新 更换工艺板,生产成本很高,另外,由于是框架式整体涨拉夹头,在整个 墙板宽度范围内的涨拉伸长量都是相等的,但实际上侧墙板沿车体纵向方 向的松紧程度是不同的,从而造成涨拉后的侧墙板松紧程度仍然不同,严 重时甚至出现墙板凸凹不平现象。釆用该方式涨拉焊接后的侧墙板很难达
到1. 5mm/m的外观平面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生产 成本低、涨拉后侧墙板沿车体纵向松紧程度符合要求的铁路客车钢结构侧 墙板涨拉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铁路客车钢结构 侧墙板涨拉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在侧墙板纵向两端对称等距分布的定位夹 头和移动夹头,所述的夹头由下夹块、上夹块、转轴、挡块、夹紧丝杆、拉钩组成,下夹块上具有上夹块转动槽和垂直于该转动槽的挡块槽,上夹 块与下夹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挡块位于下夹块的挡块槽中,夹紧丝杆与 上夹块的夹口端纵向螺紋连接,拉钩与下夹块后部固定连接,定位夹头通 过拉钩固定在涨拉现场,移动夹头通过拉钩与液压装置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用等距分布的定位夹头和移动夹头直接夹住 侧墙板,进行涨拉,取消了涨拉工艺板,节省了钢板材料,降低了生产成
本;夹头采用夹紧丝杆和挡块的自锁式结构,具有足够的涨拉夹紧力;相 对独立的夹头便于根据侧墙板所需松紧度对所夹部位进行相应的涨拉位 移,从而保证涨拉后的侧墙板沿车体纵向松紧程度基本一致,能达到
1. 5mm/m的外观平面度要求。


图1为本发明铁路客车钢结构恻墙板涨拉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发明 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如图1所示,本发明铁路客车钢结构侧墙板涨拉装置,包括在恻墙板 8纵向两端对称等距分布的定位夹头11和移动夹头IO,所述的夹头由下夹 块3、上夹块2、转轴4、挡块5、夹紧丝杆l、拉钩6组成,下夹块3上 具有上夹块转动槽31和垂直于该转动槽的挡块槽32,上夹块2与下夹块3 通过转轴4转动连接,挡块5位于下夹块的挡块槽32中,夹紧丝杆1与上 夹块2的夹口端纵向螺紋连接,拉钩6与下夹块3的后部固定连接,定位 夹头11通过拉钩固定在涨拉现场,移动夹头10通过拉钩与液压装置(图 中未画出)连接。图1中,7为放置侧墙板平台,箭头示意涨拉位移方向。 实施例中,定位夹头和移动夹头的数量为6至8对。生产前,先取下挡块 5,将上夹块2打开,在下夹块3上铺放侧墙板,然后将上夹块2合上,再 将挡块5放入挡块槽32中,锁紧夹紧丝杆1,使夹头10、 11均处于自锁 状态,启动液压系统后即可对侧墙板8进行涨拉焊接。为了使本涨拉装置的夹头能更好地夹紧侧墙板,进一步的特征是,如
图1所示,在夹头的上夹块2与下夹块3的夹口端面分别具有上夹紧齿21 和下夹紧齿33。
权利要求
1、铁路客车钢结构侧墙板涨拉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在侧墙板纵向两端对称等距分布的定位夹头和移动夹头,所述的夹头由下夹块、上夹块、转轴、挡块、夹紧丝杆、拉钩组成,下夹块上具有上夹块转动槽和垂直于该转动槽的挡块槽,上夹块与下夹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挡块位于下夹块的挡块槽中,夹紧丝杆与上夹块的夹口端纵向螺纹连接,拉钩与下夹块后部固定连接,定位夹头通过拉钩固定在涨拉现场,移动夹头通过拉钩与液压装置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铁路客车钢结构侧墙板涨拉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的定位夹头和移动夹头的数量为6至8对。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客车钢结构侧墙板涨拉装置,其特 征是在所述夹头的上夹块与下夹块的夹口端面分别具有上夹紧齿和下夹紧 齿。
全文摘要
铁路客车钢结构侧墙板涨拉装置,包括在侧墙板纵向两端对称等距分布的定位夹头和移动夹头,所述的夹头由下夹块、上夹块、转轴、挡块、夹紧丝杆、拉钩组成。用等距分布的定位夹头和移动夹头直接夹住侧墙板,进行涨拉,取消了涨拉工艺板,节省了钢板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夹头采用自锁式结构,具有足够的涨拉夹紧力;相对独立的夹头便于根据侧墙板所需松紧度对所夹部位进行相应的涨拉位移,从而保证涨拉后的侧墙板沿车体纵向松紧程度基本一致。
文档编号B23K37/04GK101468432SQ200710191948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7日
发明者张永鼎, 李建民, 赵本新, 陈双林 申请人: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