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速线材轧机用扭转导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857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高速线材轧机用扭转导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线材轧机用设备,具体讲属于高速线材轧机用扭转导卫。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高速线材轧机用扭转导卫采用的分体式导卫结构形式,其最大工作负荷 较小,当在轧件尺寸产生波动时,轧件扭转往往会接近最大值,因而造成轧件的扭转角度不 能得到保证,进而被迫更换导卫;又由于目前中轧区域的孔型面积增加了 10%以上,但导卫 轴承及主要部件尺寸又未改变,仍造成导卫尤其是扭转导卫的工作负荷加大,因此,现有的 分体式扭转导卫不仅使调整和停机时间增加、使用期短,而且如果更换不及时会造成堆钢事 故,严重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扭转导卫的负荷能力,提高扭转的 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的新型高速线材轧机用扭转导卫。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新型高速线材轧机用扭转导卫,其由上芯轴、下芯轴、上导轮、下导轮、框架组成,其 在于在上芯轴和下芯轴上分别装有相对应的上套筒和下套筒,在上套筒和下套筒上至少各 自连接二个相对应的上导轮和下导轮,并均匀分布,上导轮和下导轮为相匹配并对应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扭转导卫的负荷能力大大提高,保证了扭转导卫的调整效果,同 时能延长导卫使用期,其工作寿命比原有导卫成倍延长,并使导卫更换时间减少,堆钢机率 大大降低。

图1为新型高速线材轧机用扭转导卫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新型高速线材轧机用扭转导卫,其由上芯轴l、下芯轴2、上导轮3、下导轮4、框架5 组成。其在上芯轴1上将上套筒6予以套装,再在上套筒6上均匀分布并采用销键或螺纹或 螺栓连接二个/四个/六个上导轮3;在下芯轴2上同样将下套筒7予以套装,在其下套筒7上 均匀分布并采用销键或螺纹或螺栓连接二个/四个/六个下导轮4;将上芯轴1及其上连接的上 导轮3与下芯轴2及在其上连接的下导轮4对应布置安装。其传动方式同于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1、新型高速线材轧机用扭转导卫,其由上芯轴(1)、下芯轴(2)、上导轮(3)、下导轮(4)、框架(5)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芯轴(1)和下芯轴(2)上分别装有相对应的上套筒(6)和下套筒(7),在上套筒(6)和下套筒(7)上至少各自连接二个相对应的上导轮(3)和下导轮(4),并均匀分布,上导轮(3)和下导轮(4)为相匹配并对应布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线材轧机用扭转导卫。其解决目前存在的分体式扭转导卫不能满足大扭转负荷的要求,使调整和停机时间增加、使用期短等不足。措施新型高速线材轧机用扭转导卫由上芯轴(1)、下芯轴(2)、上导轮(3)、下导轮(4)、框架(5)组成,其在于在上芯轴(1)和下芯轴(2)上分别装有相对应的上套筒(6)和下套筒(7),在上套筒(6)和下套筒(7)上至少各自连接二个相对应的导轮(3)和下导轮(4),并均匀分布,上导轮(3)和下导轮(4)为相匹配并对应布置。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扭转导卫的负荷能力大大提高,保证了扭转导卫的调整效果,使用期比原有导卫成倍延长,并使导卫更换时间减少,堆钢机率大大降低。
文档编号B21B15/02GK201283356SQ20082019174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8日
发明者张向亮, 曹武江, 盛光兴, 程勇刚, 闯 罗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