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控显示液压弯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932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控显示液压弯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弯曲管件、钢筋等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手控显 示液压弯管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常见的弯管设备有两种, 一种是手动弯管机,另一种是电动弯管 机。手动弯管机的优点是成本低、便于操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批量工 件的弯曲角度,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要进行反复测量,重复性劳作,消耗人力、 物力,又延误了交货日期。电动弯管机其优势能折弯不同方向的角度,省时、 省力,存在的不足是设备价高,必须投入工装才能生产,成本投入大,设备笨 重,依靠电网供电,不适应个人小作房,及小批量工作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显示弯管角度 以方便批量性生产、操作控制简便、成本低、效果好的手控显示液压弯管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控显示液压弯管机,其油缸座经油管与 柱塞泵相连接,手柄装于柱塞泵的液压杆上,油缸座的推进杆的顶部装有弯管 模,弯管模上有电子显示测量尺。
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模的上下方分别有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 有两支承轮。支承轮上有放置和固定工件的半圆型模槽,弯管模的半圆型模槽 与支承轮半圆型模槽对应设置。
弯管模的运动轴线在两支承轮的中间位置p
弯管模的半圆型模槽和支承轮的半圆型模槽设置成不同规格,根据待加工 工件外径不同,选取相应的弯管模和其配套使用的支承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加工工件的弯管角度可由显示器上显示数据, 以方便操作控制,操作者可根据显示器上显示的数据控制此批工件的折弯角度, 精确在10'左右。具有适合单个操作,批量性生产,不受工作空间、环境、工 装投入、电力等限制,成本低,效果好,转型快等优点。

下面将结合附图提供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本实用新型的油缸座11经油管7与柱塞泵3相连接,手柄l装于 柱塞泵3的液压杆2上,油缸座11的推进杆13的顶部装有弯管模14,上模板 15和下模板17的一端分别装于油缸座11,下模板17的另一端装于前轮座18, 上模板15与下模板17上有一排大小一样的同心孔用来固定两个支承轮16。两 支承轮16分别插于下模板17相应的孔内,弯管模14的运动轴线在两支承轮16 的中间位置。弯管模14上有电子显示测量尺9。
支承轮16每一种型号都是两个,支承轮16两头有比上下模板的同心孔小 0. 2毫米的固定销。支承轮16与弯管模14的中间均有半圆型模槽,根据待加工 的工件的外径选择不同型号的支承轮16与弯管模14,工件放在支承轮16与弯 管模14的半圆型模槽之间。两个支承轮16之间的距离根据工件的长短来选择。
显示屏12是电子显示测量尺9的一个组成件,显示屏12就装在测量尺上, 测量尺滑动显示屏的数据跟着变化。
4为开关,5为后轮座,6为过滤器,8为电子显示测量尺9的尺座,10为 加油孔,19为显示屏开关。
工作时,将开关4顺时针关闭,拧松了加油孔螺栓,打开上模板15,根据 待加工的工件外径选择弯管模14、支承轮16,在弯管模14、支承轮16的工作 面抹上润滑油,弯管模14装在推进杆13顶部,电子显示测量尺9安装在弯管 模14上,选择支承轮16插入下模板17相应孔内,将工件放入支承轮16与弯 管模14的半圆型模槽,盖上上模板15,打开显示屏开关19,利用手柄1将液 压杆2上下运动,推进杆13推动工件向前运行,(在推进杆作用下,弯管模14 向前运行,带动测量尺),显示屏12数字随之变动,工件折弯到所需角度,记 住显示屏12数据,将开关4逆时针拧松,推进杆13将自动复位,打开上模板 15,取出工件,批量工件折弯到显示屏12记录数据即可。根据数据控制折弯角 度,精确在10'左右。
权利要求1、一种手控显示液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油缸座(11)经油管(7)与柱塞泵(3)相连接,手柄(1)装于柱塞泵(3)的液压杆(2)上,油缸座(11)的推进杆(13)的顶部装有弯管模(14),弯管模(14)上有电子显示测量尺(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控显示液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弯管模(14) 的上下方分别有上模板(15)和下模板(17),上模板(15)和下模板(17)之 间有两支承轮(16);支承轮(16)上有放置和固定工件的半圆型模槽,弯管模(14)的半圆型模槽与支承轮的半圆型模槽对应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控显示液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弯管模(14) 的运动轴线在两支承轮(16)的中间位置。
专利摘要一种手控显示液压弯管机,主要特征是其油缸座经油管与柱塞泵相连接,手柄装于柱塞泵的液压杆上,油缸座的推进杆的顶部装有弯管模,弯管模的上下方分别有上模板和下模板,弯管模上有电子显示测量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弯管角度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要进行反复测量,工作量大或成本高等不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加工工件的弯管角度可由显示器上显示数据,以方便操作控制,操作者可根据显示器上显示的数据控制此批工件的折弯角度,精确在10′左右。具有适合单个操作,批量性生产,不受工作空间、环境、工装投入、电力等限制,成本低,效果好,转型快等优点。
文档编号B21D7/00GK201308929SQ200820193600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6日
发明者涛 康, 李建洲, 谢爱华, 韩莹梅 申请人:襄阳精鑫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