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机转子轮槽加工方法及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480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涡轮机转子轮槽加工方法及铣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鼓风机等涡轮机的转子轮槽加工方法及加工所用的铣刀。
背景技术
汽轮机、鼓风机等涡轮机,其叶片安装在转子轮槽中,转子轮槽是一种型线槽,轮 廓形状与叶片根部轮廓形状一致。转子轮槽的加工分为两个步骤,参见图l,先粗铣,再精 铣。粗铣是在转子叶轮上开一个槽,该槽的上部是带锥度的V形槽,下部是直槽,目前的加 工方法也是分成两个步骤,先用锥度铣刀开上部V形槽,再用立铣刀开下部直沟槽。该工艺 的缺点是一方面,每条轮槽都要经三道铣削工序才能完成, 一根转子上有几百个型线槽, 加工的周期太长;另一方面,底槽立铣刀尤其是非标底槽立铣刀,整个刀具参与切削的刃部 很短,大量的材料在柄部,刀具报废后材料浪费大,加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轮机转子轮槽加工方法及加工所用的铣刀,用该方 法和铣刀加工转子轮槽,可以减少工艺步骤,一次性开出粗铣槽,縮短转子加工周期,并降 低刀具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种涡轮机转子轮槽加工方法,包括粗铣步骤和精铣步骤,所述粗铣步骤是在转 子叶轮上开出粗铣槽,该粗铣槽的上部是带锥度的V形槽,下部是直沟槽;所述粗铣步骤采 用具有锥度刃和圆柱刃的复合铣刀, 一次性加工出粗铣槽。 所述复合铣刀具有整体结构的刃部和柄部,所述刃部的前端是圆柱刃,后端是锥 度刃。 所述锥度刃和圆柱刃之间的结合部圆弧过渡,圆弧半径R3 R5。
所述刃部的前角8 12。,后角6 12° ,排屑槽螺旋角20 30° 。
所述复合铣刀用粉末冶金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制成。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粗铣刀具成本减少50%,粗铣槽加工效率提高一倍,整个转 子轮槽加工周期縮短1/3。


图1是现有技术的粗铣槽加工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粗铣槽加工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复合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图3 :本方法所用的粗铣刀是复合铣刀,用粉末冶金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制成, 具有整体结构的柄部1和刃部2 (2. 1、2. 2),刃部2的前端是圆柱刃2. 2,后端是锥度刃2. 1 。锥度刃2. 1和圆柱刃2. 2之间的结合部圆弧过渡,圆弧半径R3 R5。刀具刃口的前角8 12° ,后角6 12° ,排屑槽螺旋角20 30。。 参见图2 :用本铣刀一次性加工出转子轮槽粗铣槽,然后再用精铣刀加工,只需两 道工序即可完成转子轮槽加工。这样,粗铣刀具成本减少50%,粗铣槽加工效率提高一倍, 整个转子轮槽加工周期縮短1/3。
权利要求
一种涡轮机转子轮槽加工方法,包括粗铣步骤和精铣步骤,所述粗铣步骤是在转子叶轮上开出粗铣槽,该粗铣槽的上部是带锥度的V形槽,下部是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铣步骤采用具有锥度刃和圆柱刃的复合铣刀,一次性加工出粗铣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机转子轮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铣刀具有 整体结构的刃部和柄部,所述刃部的前端是圆柱刃,后端是锥度刃。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机转子轮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度刃和圆柱刃之间的结合部圆弧过渡,圆弧半径R3 R5。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机转子轮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部的前角8 12° ,后角6 12° ,排屑槽螺旋角20 30° 。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机转子轮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铣刀用粉 末冶金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涡轮机转子轮槽加工方法,包括粗铣步骤和精铣步骤,所述粗铣步骤是在转子叶轮上开出粗铣槽,该粗铣槽的上部是带锥度的V形槽,下部是直沟槽;所述粗铣步骤采用具有锥度刃和圆柱刃的复合铣刀,一次性加工出粗铣槽。复合铣刀用粉末冶金高速或硬质合金钢制成,前角8~12°,后角6~12°,排屑槽螺旋角20~30°。其技术效果粗铣刀具成本减少50%,粗铣槽加工效率提高一倍,整个转子轮槽加工周期缩短1/3。
文档编号B23C5/10GK101745673SQ20091026350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8日
发明者刘文泽 申请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