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高疲劳强度光整推拉索芯用的新型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350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产高疲劳强度光整推拉索芯用的新型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推拉索芯用轧制设备。可以用来对索芯表面产生径向均匀变
形,以达到索芯表面平整、光滑、压实的目的。属金属制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二)
背景技术
借鉴国内外生产压实钢绳(面接触钢绳)的工艺方法,推拉索芯的生产方法有整 体模拉、辊模拉拔和旋锻法等。整体模拉和辊模拉拔法生产效率高,但内外钢丝变形不均 匀,钢丝的残余应力大,整体模拉对断丝后再进行生产时,穿模操作困难,并且能耗消耗大; 旋锻法内外钢丝变形较均匀,钢丝残余应力小,但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内外钢丝变形较均 匀的生产高疲劳强度光整推拉索芯用的新型轧制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一种生产高疲劳强度光整推拉索 芯用的新型轧制设备,包括轧辊、径向压下螺栓、蜗轮、蜗杆、直齿轮1、直齿轮n、主动伞齿 轮、轧盘和从动伞齿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传动,蜗杆与一变频电机相连。所述蜗轮轴为 空心设计,其轴心线与主捻股机筒体在同一水平面上,索芯从蜗轮轴中心穿过。所述轧盘通 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蜗轮轴上,可以自转,也可以围绕蜗轮轴转动,所述轧辊有三只,三只轧 辊呈120°均布在轧盘正面中间,所述轧辊通过轧辊座用径向压下螺栓吊装在所述轧盘上, 所述轧辊的辊轴上安装有从动伞齿轮,所述直齿轮I也安装在蜗轮轴上,所述直齿轮I置于 轧盘后方,直齿轮I与直齿轮II啮合传动,主动伞齿轮安装在直齿轮II的轴上,与安装在 轧辊辊轴上的从动伞齿轮啮合,且相邻两轧辊之间也通过从动伞齿轮啮合,所述轧制设备 与推拉索芯捻股机一起共同在线布置,并且所述轧辊位置靠近主捻股机合拢点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适应在线布置,有效解决外层钢丝塑性变形的自由延伸问题。 由于捻股机圆周运动与主牵引机直线运动结合下,生产出普通的索芯产品,当索
芯经过轧辊径向压实后,外层钢丝产生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容易使外层钢丝产
生延伸,当采用离线布置的形式,就无法有效解决外层钢丝延伸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
轧机与捻股机一起共同在线布置,并且轧辊位置尽量靠近主捻股机合拢点位置,当外层钢
丝经过轧制产生塑性变形后,就能够有效往后自由延伸。由于克服以往离线布置生产瓶颈,
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速度理论上能够与捻股机的最高生产速度相匹配。(2)结构紧凑,适合于轧制07mm以下规格 本实用新型轧盘最大直径小于500mm,轧辊最大直径①140mm,通过径向压下螺栓 可以对07mm以下的索芯进行有效轧制。由于整套机组结构相对紧凑,一般的捻股生产线都 能够进行配置。 (3)互换性好,利用率高。[0011] 本实用新型为考虑生产投资,所有零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当生产不同规格的索 芯产品时,仅仅需要更换不同孔型的轧辊,就能够实现生产线的正常生产,互换性好。
(4)主动轧制,可单独机组或成套机组组合使用。 为有效减少索芯被动轧制后内部存在的轧制应力,本实用新型采用0. 75KW变频 电机作为动力源,带动蜗轮蜗杆转动,实现主动轧制,这样相对减少轧制后的内部应力。 当工艺需要,一组轧机不能够有效达到设定压下量的要求时,可以几组轧机组合 使用,使用中轧机只要将几组轧机进行串联直线布置,通过一动力源就可以实现集体传动 轧制的目的。
(5)可单独固定轧制面轧制也可自行调整轧制面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能够按照设定的轧制位置进行轧制,轧辊自身旋转的同时,轧 盘围绕轧辊轴作正向圆周运动,转过一定的角度。当生产的索芯由于主捻股牵引力的作用 下,直线运动的同时对轧辊产生一反作用力,迫使轧盘反向运动,当这两个力相互平衡时, 轧盘位置就可以基本固定不变化,轧辊也能够顺利轧制;也可以生产中自行调整轧制位置, 当直径超出预先设定的范围要求,由于索芯对轧辊反作用力的减小或增加,轧盘就会正向 或反向旋转一角度,当索芯直径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时,轧盘再次达到平衡,在调整变化的 过程中,轧制面也就发生了变化。 综上,本实用新型生产高疲劳强度光整推拉索芯用的新型轧制设备通过轧辊主动 轧制的方法来生产面接触推拉索芯,生产效率高,内外钢丝变形较均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产高疲劳强度光整推拉索芯用的新型轧制设备总体结构示 意图。 图2为图1的左侧视图。 图中轧辊1、径向压下螺栓2、蜗轮3、蜗杆4、直齿轮I 5、直齿轮II 6、伞齿轮7、 轧盘8、从动伞齿轮9。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2,本本实用新型生产高疲劳强度光整推拉索芯用的新型轧制设备,主 要由轧辊1、径向压下螺栓2、蜗轮3、蜗杆4、直齿轮I 5、直齿轮I1 6、主动伞齿轮7、轧盘8 和从动伞齿轮9组成。所述蜗轮3通过蜗轮轴安装在一机架上,蜗轮3与蜗杆4啮合传动, 蜗杆4与一变频电机相连。所述蜗轮轴为空心设计,其轴心线与与本轧制设备主捻股机筒 体在同一水平面上,索芯从蜗轮轴中心穿过。所述轧盘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蜗轮轴上,可 以自转,也可以围绕蜗轮轴转动,所述轧辊1有三只,三只轧辊1呈120°均布在轧盘8正 面中间,所述轧辊1通过轧辊座用径向压下螺栓2吊装在所述轧盘8上,所述轧辊1的辊轴 上安装有从动伞齿轮9,所述直齿轮I 5也安装在蜗轮轴上,所述直齿轮I 5置于轧盘8后 方,直齿轮I 5与直齿轮I1 6啮合传动,主动伞齿轮7安装在直齿轮I1 6的轴上,与安装 在轧辊1辊轴上的从动伞齿轮9啮合,且相邻两轧辊1之间也通过从动伞齿轮9啮合。 工作时,变频电机将动力通过蜗杆、蜗轮输入到直齿轮I 5上,直齿轮I 5围绕蜗 轮轴中心作圆周运动的同时,一方面通过齿轮啮合作用,将动力传递到直齿轮II 6上,继而带动伞齿轮7旋转,由于轧辊轴中心与伞齿轮呈90。垂直布置,并且轧辊轴与伞齿轮7均 为伞齿轮啮合,从而带动三只轧辊同步运转,实现主动轧制的目的(见图2)。另一方面,由 于直齿轮I 5的旋转运动,轧盘8围绕直齿轮I 5作圆周运动,转过一定的角度,当索芯在 主牵引机的带动下,产生直线行动的同时,任意调节蜗轮输入转速,就可以调整轧盘位置, 就实现了变换位置轧制的目的。 为达到轧制的目的,生产前事先调整好轧辊孔型,在线生产中当测量发现直径出 现异常时,可以调节径向压下螺栓,实现压下量在线微调。
权利要求一种生产高疲劳强度光整推拉索芯用的新型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轧辊(1)、径向压下螺栓(2)、蜗轮(3)、蜗杆(4)、直齿轮I(5)、直齿轮II(6)、主动伞齿轮(7)、轧盘(8)和从动伞齿轮(9),所述蜗轮(3)与蜗杆(4)啮合传动,蜗杆(4)与一变频电机相连,所述蜗轮轴为空心设计,所述轧盘(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蜗轮轴上,所述轧辊(1)有三只,三只轧辊(1)呈120°均布在轧盘(8)正面中间,所述轧辊(1)通过轧辊座用径向压下螺栓(2)吊装在所述轧盘(8)上,所述轧辊(1)的辊轴上安装有从动伞齿轮(9),所述直齿轮I(5)也安装在蜗轮轴上,所述直齿轮I(5)置于轧盘(8)后方,直齿轮I(5)与直齿轮II(6)啮合传动,主动伞齿轮(7)安装在直齿轮II(6)的轴上,与安装在轧辊(1)辊轴上的从动伞齿轮(9)啮合,且相邻两轧辊(1)之间也通过从动伞齿轮(9)啮合,所述轧制设备与推拉索芯捻股机一起共同在线布置,并且所述轧辊(1)位置靠近主捻股机合拢点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高疲劳强度光整推拉索芯用的新型轧制设备,用来对索芯表面产生径向均匀变形。所述设备包括轧辊(1)、径向压下螺栓(2)、蜗轮(3)、蜗杆(4)、直齿轮I(5)、直齿轮II(6)、主动伞齿轮(7)、轧盘(8)和从动伞齿轮(9),蜗轮轴为空心设计,索芯从蜗轮轴中心穿过。所述轧盘(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蜗轮轴上,所述轧辊(1)有三只,呈120°均布在轧盘(8)正面中间,所述轧辊(1)通过轧辊座用径向压下螺栓(2)吊装在所述轧盘(8)上,所述轧辊(1)的辊轴上安装有从动伞齿轮(9),所述直齿轮I(5)也安装在蜗轮轴上,直齿轮I(5)与直齿轮II(6)啮合传动,主动伞齿轮(7)安装在直齿轮II(6)的轴上。本实用新型轧制设备通过轧辊主动轧制的方法来生产面接触推拉索芯,生产效率高,内外钢丝变形较均匀。
文档编号B21B1/16GK201446123SQ20092004033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7日
发明者张晓 , 张玉成, 朱志贵 申请人:江阴艺林索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