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屏蔽板成型方法及工艺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92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机屏蔽板成型方法及工艺装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成型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手机屏蔽板成型方法及工艺装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产品,为防止电磁辐射和机器内部的电磁屏蔽,一般在线路板上相应部位加装采用马口铁或铜制成的屏蔽罩。此种方式不仅造成成本高、整机厚度增加、且整机装配复杂、存在虚焊的风险。在高端手机上为减小手机厚度,达到电磁屏蔽效果,同时又能保证手机的整体强度,现有技术中一些手机制造商就提出了根据需要屏蔽的部位,在铝板上做出具有凸凹形状的屏蔽板直接扣在线路板上,这种凸凹形状的屏蔽板既起到屏蔽作用,又能提高整机的强度,同时也降低了手机的厚度。但是,这种屏蔽板尺寸要求高,加工难度大,虽然业界做过不同的尝试,但均未达到质量稳定及大批量生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产品精度,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机屏蔽板成型方法。对于本发明手机屏蔽板成型方法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解决的提供一种手机屏蔽板成型方法,用以将一金属板材成型出多个预定凸凹形状的手机屏蔽板,所述金属板材经过一第一冲压设备进行第一次冲压形成胚料;再经过一第一锻压设备于胚料上形成凸、凹断面;最后经过一第二冲压设备进行第二次冲压形成多个所述手机屏蔽板。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材在进入第一冲压设备前需进入一校平装置进行校平处理。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材在进入所述第一锻压设备前还需进入一第二锻压设备进行预锻压。更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材在经过所述第一锻压设备和第二锻压设备时锻压力为 600T 1000T,锻压速度为25 40次/分。更进一步地,在进行第二次冲压时完成对金属板材的冲孔、切边、弯曲以及落料。更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材为带状的铝材,且厚度不超过3毫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高效生产出质量好的手机屏蔽板的工艺装备。对于本发明手机屏蔽板成型工艺装备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解决的提供一种手机屏蔽板成型工艺装备,用以将一金属板材成型出多个预定凸凹形状的手机屏蔽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冲压设备、第一锻压设备、第二冲压设备以及协调前述各部分动作的控制系统。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冲压设备入料一侧设有对所述金属板材进行校平处理的校
平装置。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锻压设备入料一侧还设有对所述金属板材进行预锻压的
第二锻压设备。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用于放置所述金属卷材的开卷机,所述开卷机、第一冲压设备、第二锻压设备、第一锻压设备以及第二冲压设备的工作面处于同一直线上。本发明手机屏蔽板成型方法及工艺装备中,通过将冲压设备和锻压设备有机的结合,使其形成一条柔性生产线,实行多台设备协调联动工作,这种不间断的连续化生产,不但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而且适合大批量生产,可达到1500 2700件/小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是本发明中手机屏蔽板成型工艺设备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手机屏蔽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请参照图1,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该手机屏蔽板成型工艺装备,用以将一金属板材4成型出多个预定凸凹形状的手机屏蔽板4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冲压设备1、第一锻压设备2、第二冲压设备3以及协调前述各部分动作的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这样, 由于采用上述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的且有机结合的冲压设备和锻压设备,使其形成一条柔性生产线,实行多台设备协调联动工作,这种不间断的连续化生产,不但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而且适合大批量生产,可达到1500 2700件/小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下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介绍。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板材4为带状的铝材,且厚度不超过3毫米。在进行第一次冲压前,所述金属板材4呈一卷绕状放置于一开卷机5上。故为了消除材料的挠曲,达到工艺要求的平整度,于所述第一冲压设备入料一侧设有对所述金属板材4进行校平处理的校平装置6。所述校平装置6与现有技术中校平机相同,包括有相对设置的上校平辊轮组61 和下校平辊轮组62。参照图1,所述第一冲压设备1上设有多个冷冲成型模具11,此多个冷冲成型模具 11表面设有与所述手机屏蔽板41外形相同的成型模部,经冷冲成型模具11对金属板材4 进行局部冲压后,可于金属板材4上形成多个胚料(图中未示出),所述胚料满足后序锻压时尺寸需要,且胚料不脱离所述金属板材4,可随金属板材4在控制系统驱动下向前运动。所述第一锻压设备2上设有冷锻成型模具21,经过冷锻成型模具21锻压,于金属板材4上的各胚料上形成单、双面凸凹断差、达到手机屏蔽板41要求的凸凹形状,如图2中所示。锻压时,锻压力控制在600T 1000T,锻压速度控制为25 40次/分。采用此控制参数,针对本实施例中带状铝材,经锻压后,最终获得的手机屏蔽板41强度和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在本实施例中,在经第一锻压设备2锻压前增加了一第二锻压设备7进行预锻压,经过此预锻工序,不仅可以减少后序第一锻压设备2中冷模成型模具腔的磨损,而且也可以获得较好的锻件质量。当然,根据最终手机屏蔽板41的不同,此处也可省略第二锻压设备7,经过第一锻压设备2经过一次冷锻成型即可。所述第二冲压设备3上设有多个冲压模具31,所述冲压模具31包括冲孔模、切边模、弯曲模以及落料模,在此第二冲压设备3上经上述冲压模具的冲压,完成对锻压后金属板材4的冲孔、切边、弯曲以及落料,最终形成如图2中所示的手机屏蔽板41。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卷机5、校平装置6、第一冲压设备1、第二锻压设备7、第一锻压设备2以及第二冲压设备3的工作面处于同一高度。为了使所述金属板材4在各个装置之间的运动更加顺畅、可控,本实施例中于第一冲压设备1、第二锻压设备7、第一锻压设备 2以及第二冲压设备3的入料一侧均设置可对所述金属板材4施以拉力的送料装置8。所述送料装置8与各装置均为一体设置。本实施例中各冲压工艺装备启动前,将呈卷状的金属板材4放置于开卷机5上。启动控制系统,卷状的金属板材4通过校平装置6的上校平辊轮组61和下校平辊轮组62的相对滚压,具有良好的平整度,然后进入第一冲压设备1进行冲压形成胚料。所述金属板材4再经过第二锻压设备7进行预锻压、然后通过送料装置8进入第一锻压设备2进行二次冷锻,使胚料上形成单、双面凸凹断差,达到最终手机屏蔽板41的凸凹形状。第二次冲压步骤中,通过送料装置8将锻压后的金属板材4送入第二冲压设备3 中,经第二冲压设备3的各冲压模冲压,完成对锻压件的冲孔、切边、弯曲以及落料,最终形成多个如图2中所示的手机屏蔽板41。综上,本发明中手机屏蔽板成型方法中,采用精度较好的带状铝材进行连续冲压锻压,从而形成一条柔性生产线,手机屏蔽板41在生产过程中不脱离带状铝材而于最终冲压工序中落料完成,这种不间断的连续化生产,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适合大批量生产, 可达到1500 2700件/小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机屏蔽板成型方法,用以将一金属板材成型出多个预定凸凹形状的手机屏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材经过第一冲压设备进行第一次冲压形成胚料;再经过第一锻压设备于胚料上形成凸、凹断面;最后经过第二冲压设备进行第二次冲压形成多个所述手机屏蔽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屏蔽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材在进入第一冲压设备前需进入一校平装置进行校平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机屏蔽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材在进入所述第一锻压设备前还需进入一第二锻压设备进行预锻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屏蔽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材在经过所述第一锻压设备和第二锻压设备时锻压力为600T 1000T,锻压速度为25 40次/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第二次冲压时完成对金属板材的冲孔、切边、弯曲以及落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材为带状的铝材,且厚度不超过3毫米。
7.—种手机屏蔽板成型工艺装备,用以将一金属板材成型出多个预定凸凹形状的手机屏蔽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冲压设备、第一锻压设备、第二冲压设备以及协调前述各部分动作的控制系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屏蔽板成型工艺装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冲压设备入料一侧设有对所述金属板材进行校平处理的校平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机屏蔽板成型工艺装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锻压设备入料一侧还设有对所述金属板材进行预锻压的第二锻压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机屏蔽板成型工艺装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放置所述金属卷材的开卷机,所述开卷机、第一冲压设备、第二锻压设备、第一锻压设备以及第二冲压设备的工作面处于同一直线上。
全文摘要
一种手机屏蔽板成型方法,用以将一金属板材成型出多个预定凸凹形状的手机屏蔽板,所述金属板材经过一第一冲压设备进行第一次冲压形成胚料;再经过一第一锻压设备于胚料上形成凸、凹断面;最后经过一第二冲压设备进行第二次冲压形成多个所述手机屏蔽板。所述手机屏蔽板成型工艺装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冲压设备、第一锻压设备、第二冲压设备以及协调前述各部分动作的控制系统。上述手机屏蔽板成型方法及工艺装备中,通过将冲压设备和锻压设备有机的结合,使其形成一条柔性生产线,实行多台设备协调联动工作,这种不间断的连续化生产,不但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而且适合大批量生产,可达到1500~2700件/小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1D35/00GK102335806SQ201010229358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6日
发明者胡羽飞 申请人:欧朋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