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焊矫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6660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拼焊矫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自动化装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拼焊矫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及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建筑因具有成本低、建造速度快等优 势,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因此,作为钢结构建筑主要支撑结构件的焊接H型钢的需求量也越 来越大。H型钢焊接生产线主要有轻钢线和重钢线之分,不论是轻钢线还是重钢线,主要的 设备都是数控切割机、H型钢组立机、龙门焊、悬臂焊、H型钢翼缘矫正机和H型钢抛丸机。 轻钢线和重钢线的主要区别是轻钢线由单台设备组成,工件在每台设备之间的传输、翻转 主要靠行车来完成。重钢线则是在各设备间设置输送辊道和翻转辅助设备,使得H型钢的 制作过程形成流水线作业,自动化成度显著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H型钢的生产效率,近年又出现了一种将拼装、焊接、矫正三个功 能单元组合在一起的拼焊矫一体机,其在结构上就是将组立机与矫正机组合在一起,只是 焊接方式由组立机的气保焊点焊改为埋弧焊焊接。拼焊矫一体机是制做轻型H型钢的高效生产设备,它将由组立机、龙门焊、矫正机 三台设备来制做的工艺过程集中在一台设备来完成,减少了 H型钢制做的工艺流程,节省 了设备的安装空间和操作人员的数量。由于采用了单弧双丝埋弧焊,使得焊接速度提高近 一倍。在焊接时两条焊缝同时进行焊接,使得每根H型钢的焊接时间减少一半。综合来看, 一台拼焊矫一体机要比一条轻型H型钢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提高近5倍。但目前的拼焊矫一体机结构不太合理,自动化程度较低,腹板翼板采用手动定位 并通过油缸夹紧,矫正部分采用手动预调矫正量的被动矫正方式。这种拼焊矫一体机存在 以下问题1、定位精度低。2、操作费时费力不方便。3、由于采用被动矫正的方式,矫正过程 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的拼 焊矫一体机,该拼焊矫一体机采用了自动定位对中原理,显著提高了拼装精度和可靠性,操 作更加简捷方便,同时矫正过程容易控制。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拼焊矫一体机包括拼焊主机和矫正辅机, 拼焊主机包括上门架机构与底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机构上设置有对中机构,所述 对中机构包括两组腹板对中装置和两组翼板对中装置,两组腹板对中装置和两组翼板对中 装置沿工件的传输方向交错布置,两组腹板对中装置分别通过第一蜗轮减速机与腹板液压 马达相连接,两组翼板对中装置分别通过第二蜗轮减速机与翼板液压马达相连接。所述底座机构包括座体、主传动减速机、主传动轴、主传动辊、从动辊、被动辊、焊 枪固定装置和对中机构;主传动减速机安装在座体一侧,主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座体上,
4主传动减速机通过链条链轮带动主传动轴旋转,主传动轴上安装有链轮;主传动辊、被动 辊、从动辊分别通过支撑辊座安装在座体顶部,主传动辊、从动辊的端部装有链轮,主传动 辊、从动辊与主传动轴之间通过链轮链条连接传动;所述焊枪固定装置位于主传动辊的上 方,焊枪固定装置用来固定焊枪,并通过油缸和滑轨使焊枪产生接近或远离焊缝的动作;所 述对中机构固定在座体上。所述上门架机构包括立柱、横梁、升降梁、下压轮和下压油缸,两根立柱竖直固定 在底座机构上,横梁固定在两根立柱顶端,下压油缸安装在横梁上,下压油缸的活塞杆端向 下连接着升降梁,下压轮固定安装在升降梁的下部。所述腹板对中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传动轴和两个结构相同的腹板对中轮机 构,第一安装座固定在底座机构上,第一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安装座内,第一传动轴 与第一蜗轮减速机相连,通过第一蜗轮减速机带动旋转;两个腹板对中轮机构正面相对,安 装在第一安装座上;每个腹板对中轮机构均包括第一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 第一丝杆、第一丝母、第一伸缩轴、第一法兰套和腹板对中轮,第一主动齿轮安装在第一传 动轴的端部,从动齿轮通过轴和轴承安装在第一安装座外侧,第一传动齿轮安装在第一丝 杆端部,第一丝杆通过轴和轴承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第一丝杆上套装与其螺纹配合传动 的第一丝母,第一伸缩轴连接在第一丝母上;所述第一伸缩轴后端置于第一法兰套内并可 自由移动,所述第一伸缩轴前端通过轴和轴承安装着腹板对中轮。所述翼板对中装置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传动轴和两个结构相同的翼板对中轮机 构,第二安装座固定在底座机构上,第二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安装座内,第二传动轴 与第二蜗轮减速机相连,通过第二蜗轮减速机带动旋转;两个翼板对中轮机构正面相对,安 装在第二安装座上;每个翼板对中轮机构均包括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丝杆、 第二丝母、第二伸缩轴、第二法兰套和翼板对中轮,第二主动齿轮安装在第二传动轴的端 部,第二传动齿轮安装在第二丝杆端部,第二丝杆通过轴和轴承安装在第二安装座上,第二 主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第二丝杆上套装与其螺纹配合传动的第二丝母,伸缩轴 连接在第二丝母上;所述第二伸缩轴后端置于第二法兰套内并可自由移动,所述第二伸缩 轴前端通过轴和轴承安装着翼板对中轮。所述两根立柱的内侧设置有导轨,所述升降梁的两端安装有相互垂直的两组导 轮,导轮紧贴在导轨的三个面上。所述矫正辅机包括左墙板、右墙板、矫正轴、导向轴、左上矫正轮机构、右上矫正轮 机构、左调节机构、右调节机构和下矫正轮;矫正轴和导向轴安装在左墙板、右墙板上,导 向轴位于矫正轴下方;左上矫正轮机构和右上矫正轮机构正面相对,分别装在矫正轴和导 向轴的两端并能沿轴滑移;左调节机构安装在左墙板上,左调节机构用于带动左上矫正轮 机构滑移;右调节机构安装在右墙板上,右调节机构用于带动右上矫正轮机构滑移;所述 下矫正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矫正轴的中间位置,下矫正轮上固定有与其同轴的链轮套;所述 拼焊主机座体上靠近矫正辅机的一侧通过轴和轴承安装有辅传动轴,辅传动轴上安装有链 轮,所述下矫正轮上的链轮套通过辅传动轴上的链轮与主传动轴上的链轮连接传动,链轮 套带动下矫正轮转动。所述左上矫正轮机构、右上矫正轮机构结构相同;它们均包括矫正臂、矫正油缸、 偏心轴和上矫正轮,矫正臂装在矫正轴和导向轴上,在矫正臂的顶端设有轴座,偏心轴后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轴座上,上矫正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偏心轴前端;矫正油缸铰连固定在矫正 臂上,矫正油缸的活塞杆铰连在偏心轴上,活塞杆伸缩带动偏心轴转动,偏心轴带动安装在 其上的上矫正轮下压或抬起。所述左调节机构、右调节机构结构相同,它们均包括手轮、调节丝杆和调节丝母, 调节丝杆通过轴套安装在左墙板或右墙板上,手轮安装在调节丝杆的后端;调节丝母套在 调节丝杆前端的螺纹上,调节丝母与左上矫正轮机构或右上矫正轮机构相连接,调节丝杆 转动时通过螺纹传动驱动调节丝母移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采用蜗轮减速机和齿轮传动,显著提高了 传动精度和可靠性;两组翼板对中装置和两组腹板对中装置各由同一个液压马达带动,对 中同步性好;采用矫正油缸带动偏心轴上的上矫正轮的主动矫正方式,使得矫正部分结构 紧凑,不影响焊接过程的观察视线,而且矫正力和矫正量的大小调节方便可靠。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及应用情况示意图。[0019]图2为拼焊主机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3为拼焊主机底座机构的结构俯视图。[0021]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0022]图5为图3的B-B向剖视图。[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传动示意图。[0024]图7为图6的C-C向剖视图。[0025]图8为图6的D-D向剖视图。[0026]图9为图6的E-E向剖视图。[0027]图10为矫正辅机的结构示意图。[0028]图11为矫正辅机中左上矫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29]图12为矫正辅机中下支撑轮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所述拼焊矫一体机主要由拼焊主机5和矫正辅机6组成。如图1 图5所示,所述拼焊主机主要由上门架机构5a与底座机构5b组成。如图2所示,所述上门架机构5a包括立柱11、横梁10、升降梁12、下压轮16和下 压油缸9,两根立柱11竖直固定在底座机构5b上,横梁10固定在两根立柱11顶端,下压油 缸9通过螺钉安装在横梁10上,下压油缸9的活塞杆端向下连接着升降梁12,下压轮16固 定安装在升降梁12的下部。下压油缸9产生的压紧力通过下压轮16传递到工件上,依靠 下压轮16上的凹槽实现压紧对中。所述两根立柱11的内侧设置有导轨13,所述升降梁12 的两端安装有内导轮14与侧导轮15,内导轮14与侧导轮15紧贴在导轨13的三个面上,升 降梁12通过立柱11上的导轨13确保其升降滑动的精确度。所述底座机构5b包括座体19、主传动减速机17、主传动轴18、主传动辊21、从动 辊27、被动辊26、焊枪固定装置20和对中机构。如图6 图8所示,主传动减速机17安装在座体19 一侧,主传动轴18通过轴承安装在座体19上,主传动减速机17通过链条链轮带 动主传动轴18旋转,主传动轴18上安装有链轮;主传动辊21、被动辊26、从动辊27分别通 过支撑辊座安装在座体19顶部,主传动辊21、从动辊27的端部装有链轮,主传动辊21、从 动辊27与主传动轴18之间通过链轮链条连接传动,用于带动工件向前传输。主传动辊21、 被动辊26和从动辊27同时与下压轮16配合,共同将工件的腹板和翼板压紧,使焊缝结合 面贴紧;所述被动辊26主要起支撑和传输工件的作用;如图2、图3所示,所述焊枪固定装 置20位于主传动辊21的上方,焊枪固定装置20用来固定焊枪,并通过油缸和滑轨使焊枪 产生接近或远离焊缝的动作;所述对中机构包括两组腹板对中装置22和两组翼板对中装 置23,两组腹板对中装置22和两组翼板对中装置23沿工件的传输方向交错布置,两组腹 板对中装置22分别通过第一蜗轮减速机24与腹板液压马达25相连接,两组翼板对中装置 23分别通过第二蜗轮减速机29与翼板液压马达28相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腹板对中装置22包括第一安装座30、第一传动轴31和两个结 构相同的腹板对中轮机构,第一安装座30利用螺钉固定在座体19上,第一传动轴31通过 轴承安装在第一安装座30内,第一传动轴31与第一蜗轮减速机24相连,通过第一蜗轮减 速机24带动旋转;两个腹板对中轮机构正面相对,安装在第一安装座30上;每个腹板对中 轮机构均包括第一主动齿轮32、从动齿轮33、第一传动齿轮34、第一丝杆35、第一丝母36、 第一伸缩轴37、第一法兰套38和腹板对中轮39,第一主动齿轮32安装在第一传动轴31的 端部,从动齿轮33通过轴和轴承安装在第一安装座30外侧,第一传动齿轮34安装在第一 丝杆35端部,第一丝杆35通过轴和轴承安装在第一安装座30上;第一丝杆35上套装与其 螺纹配合传动的第一丝母36,第一伸缩轴37连接在第一丝母36上;所述第一伸缩轴37后 端置于第一法兰套38内并可自由移动,所述第一伸缩轴37前端通过轴和轴承安装着腹板 对中轮39。腹板对中装置22的工作原理为腹板液压马达25通过第一蜗轮减速机24带 动第一传动轴31旋转,第一传动轴31上的第一主动齿轮32通过从动齿轮33带动第一传 动齿轮34转动,第一传动齿轮34带动第一丝杆35转动,从而驱使第一丝母36在第一丝杆 35上轴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一伸缩轴37在第一法兰套38内前后滑动,第一伸缩轴37前端 的腹板对中轮39能够压紧或松开工件。所述的两组腹板对中装置22由同一个腹板液压马 达25带动,对中同步性好。为了提高设备的防护性能,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2、从动齿轮33 和第一传动齿轮34上装有齿轮罩40。如图5所示,所述翼板对中装置23包括第二安装座41、第二传动轴42和两个结构 相同的翼板对中轮机构,第二安装座41利用螺钉固定在座体19上,第二传动轴42通过轴 承安装在第二安装座41内,第二传动轴42与第二蜗轮减速机29相连,通过第二蜗轮减速 机29带动旋转;两个翼板对中轮机构正面相对,安装在第二安装座41上;每个翼板对中轮 机构均包括第二主动齿轮43、第二传动齿轮44、第二丝杆45、第二丝母46、第二伸缩轴47、 第二法兰套48和翼板对中轮49,第二主动齿轮43安装在第二传动轴42的端部,第二传动 齿轮44安装在第二丝杆45端部,第二丝杆45通过轴和轴承安装在第二安装座41上,第二 主动齿轮43与第二传动齿轮44相啮合;第二丝杆45上套装与其螺纹配合传动的第二丝母 46,第二伸缩轴47连接在第二丝母46上;所述第二伸缩轴47后端置于第二法兰套48内并 可自由移动,所述第二伸缩轴47前端通过轴和轴承安装着翼板对中轮49。翼板对中装置 23的工作原理为翼板液压马达28通过第二蜗轮减速机29带动第二传动轴42旋转,第二传动轴42上的第二主动齿轮43带动第二传动齿轮44转动,第二传动齿轮44带动第二丝 杆45转动,从而驱使第二丝母46在第二丝杆45上轴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二伸缩轴47在第 二法兰套48内前后滑动,第二伸缩轴47前端的翼板对中轮49能够压紧或松开工件。所述 的两组翼板对中装置23由同一个翼板液压马达28带动,对中同步性好。为了提高设备的 防护性能,所述第二主动齿轮43和第二传动齿轮44上装有齿轮罩40。如图10所示,所述矫正辅机6主要由左墙板51、右墙板60、矫正轴54、导向轴52、 左上矫正轮机构55、右上矫正轮机构58、左调节机构53、右调节机构59和下矫正轮57组 成;矫正轴54和导向轴52安装在左墙板51、右墙板60上,导向轴52位于矫正轴54下方; 左上矫正轮机构55和右上矫正轮机构58正面相对,分别装在矫正轴54和导向轴52的两 端并能沿轴滑移,以适应不同规格工件的矫正;左调节机构53安装在左墙板51上,左调节 机构53用于带动左上矫正轮机构55滑移;右调节机构59安装在右墙板60上,右调节机构 59用于带动右上矫正轮机构58滑移;所述下矫正轮57通过轴承安装在矫正轴54的中间 位置,下矫正轮57上固定有与其同轴的链轮套56。如图6、图7所示,所述拼焊主机5座体 19上靠近矫正辅机6的一侧通过轴和轴承安装有辅传动轴50,辅传动轴50上安装有链轮, 所述下矫正轮57上的链轮套56通过辅传动轴50上的链轮与主传动轴18上的链轮连接传 动,链轮套56带动下矫正轮57转动,对工件进行连续矫正。所述左上矫正轮机构55、右上矫正轮机构58结构相同,以左上矫正轮机构55为 例,如图11所示,其包括矫正臂63、矫正油缸64、偏心轴62和上矫正轮61,矫正臂63装在 矫正轴54和导向轴52上,在矫正臂63的顶端设有轴座65,偏心轴62后端通过轴承安装 在轴座65上,上矫正轮61通过轴承安装在偏心轴62前端;矫正油缸64铰连固定在矫正臂 63上,矫正油缸64的活塞杆铰连在偏心轴62上,活塞杆伸缩带动偏心轴62转动,偏心轴 62带动安装在其上的上矫正轮61下压或抬起,从而将矫正油缸64动力转换成矫正力。所述左调节机构53、右调节机构59结构相同,以左调节机构53为例,如图10所 示,其包括手轮53a、调节丝杆53b和调节丝母53c,调节丝杆53b通过轴套安装在左墙板51 上,手轮53a安装在调节丝杆53b的后端,以便于转动调节丝杆53b ;调节丝母53c套在调 节丝杆53b前端的螺纹上,调节丝母53c与左上矫正轮机构55中的矫正臂63相连接,调节 丝杆53b转动时通过螺纹传动驱动调节丝母53c滑移,调节丝母53c带动左上矫正轮机构 55移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拼焊矫一体机与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按照公知方式相连。如图 1所示,在拼焊矫一体机的前方依次设置有前被动辊道1、第一预对中设备2、主动辊道3和 第二预对中设备4,主动辊道3上的滚筒由减速机通过链轮链条带动旋转,用于将工件传输 到拼焊矫一体机上;第一预对中设备2和第二预对中设备4用于将待拼接的工件预先对正, 以提高拼接精度和拼接质量。在拼焊矫一体机的后方设置有升降辊道7和后被动辊道8,升 降辊道7上的滚筒可以由液压缸推起,以便在工件焊接变形上翘后仍能托住工件。上述的 前被动辊道1、第一预对中设备2、主动辊道3、第二预对中设备4、升降辊道7和后被动辊道 8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H型钢由两块翼板和一块腹板组成。(1)预对中将一块翼板平放在拼焊矫一体机前方的前被动辊道1、第一预对中设备2、主动辊道3和第二预对中设备4上,将腹板竖放在翼板上面的中间位置,腹板与翼板的 长度方向相平行,腹板与翼板利用第一、第二预对中设备2、4预对中;(2)输入启动主动辊道3,腹板与翼板由主动辊道3输入拼焊矫一体机;(3)对中拼焊主机5上的两组腹板对中装置22对腹板进行精确对中定位,两组 翼板对中装置23对翼板进行精确对中定位;同时上门架机构中的下压油缸9下降,下压轮 16上的凹槽压紧腹板;(4)焊接焊枪移动到位,对腹板和翼板的连接部进行焊接,主传动减速机17带动 主传动辊21、从动辊27转动,实现腹板和翼板的连续输送及焊接;(5)矫正焊接后的腹板和翼板进入矫正辅机6,矫正辅机6的左上矫正轮机构 55、右上矫正轮机构58动作,矫正油缸64带动上矫正轮61压住翼板两侧的上表面,下矫正 轮57支撑翼板的下表面,下矫正轮57同时通过主传动减速机17带动,进行连续的矫正操 作,制造出由一块腹板和一块翼板组成的半成品工件;(6)输出上述的半成品工件通过拼焊矫一体机后方的升降辊道7和后被动辊道8 输出;(7)将另一块翼板平放在拼焊矫一体机前方的前被动辊道1、第一预对中设备2、 主动辊道3和第二预对中设备4上,将半成品工件放置在该翼板上,腹板的未焊接边与该翼 板的中间位置相接,然后重复上述的预对中、输入、对中、焊接、矫正和输出步骤,从而完成H 型钢的制作。
权利要求拼焊矫一体机,包括拼焊主机(5)和矫正辅机(6),拼焊主机(5)包括上门架机构(5a)与底座机构(5b),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机构(5b)上设置有对中机构,所述对中机构包括两组腹板对中装置(22)和两组翼板对中装置(23),两组腹板对中装置(22)和两组翼板对中装置(23)沿工件的传输方向交错布置,两组腹板对中装置(22)分别通过第一蜗轮减速机(24)与腹板液压马达(25)相连接,两组翼板对中装置(23)分别通过第二蜗轮减速机(29)与翼板液压马达(28)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焊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机构(5b)包括座体 (19)、主传动减速机(17)、主传动轴(18)、主传动辊(21)、从动辊(27)、被动辊(26)、焊枪固 定装置(20)和对中机构;主传动减速机(17)安装在座体(19) 一侧,主传动轴(18)通过轴 承安装在座体(19)上,主传动减速机(17)通过链条链轮带动主传动轴(18)旋转,主传动 轴(18)上安装有链轮;主传动辊(21)、被动辊(26)、从动辊(27)分别通过支撑辊座安装在 座体(19)顶部,主传动辊(21)、从动辊(27)的端部装有链轮,主传动辊(21)、从动辊(27) 与主传动轴(18)之间通过链轮链条连接传动;所述焊枪固定装置(20)位于主传动辊(21) 的上方,焊枪固定装置(20)用来固定焊枪,并通过油缸和滑轨使焊枪产生接近或远离焊缝 的动作;所述对中机构固定在座体(19)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焊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架机构(5a)包括立柱 (11)、横梁(10)、升降梁(12)、下压轮(16)和下压油缸(9),两根立柱(11)竖直固定在底座 机构(5b)上,横梁(10)固定在两根立柱(11)顶端,下压油缸(9)安装在横梁(10)上,下 压油缸(9)的活塞杆端向下连接着升降梁(12),下压轮(16)固定安装在升降梁(12)的下 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焊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对中装置(22)包括第一 安装座(30)、第一传动轴(31)和两个结构相同的腹板对中轮机构,第一安装座(30)固定在 底座机构(5b)上,第一传动轴(31)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安装座(30)内,第一传动轴(31) 与第一蜗轮减速机(24)相连,通过第一蜗轮减速机(24)带动旋转;两个腹板对中轮机构正 面相对,安装在第一安装座(30)上;每个腹板对中轮机构均包括第一主动齿轮(32)、从动 齿轮(33)、第一传动齿轮(34)、第一丝杆(35)、第一丝母(36)、第一伸缩轴(37)、第一法兰 套(38)和腹板对中轮(39),第一主动齿轮(32)安装在第一传动轴(31)的端部,从动齿轮 (33)通过轴和轴承安装在第一安装座(30)外侧,第一传动齿轮(34)安装在第一丝杆(35) 端部,第一丝杆(35)通过轴和轴承安装在第一安装座(30)上;第一丝杆(35)上套装与其 螺纹配合传动的第一丝母(36),第一伸缩轴(37)连接在第一丝母(36)上;所述第一伸缩 轴(37)后端置于第一法兰套(38)内并可自由移动,所述第一伸缩轴(37)前端通过轴和轴 承安装着腹板对中轮(3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焊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对中装置(23)包括第二 安装座(41)、第二传动轴(42)和两个结构相同的翼板对中轮机构,第二安装座(41)固定在 底座机构(5b)上,第二传动轴(42)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安装座(41)内,第二传动轴(42) 与第二蜗轮减速机(29)相连,通过第二蜗轮减速机(29)带动旋转;两个翼板对中轮机构正 面相对,安装在第二安装座(41)上;每个翼板对中轮机构均包括第二主动齿轮(43)、第二 传动齿轮(44)、第二丝杆(45)、第二丝母(46)、第二伸缩轴(47)、第二法兰套(48)和翼板 对中轮(49),第二主动齿轮(43)安装在第二传动轴(42)的端部,第二传动齿轮(44)安装在第二丝杆(45)端部,第二丝杆(45)通过轴和轴承安装在第二安装座(41)上,第二主动 齿轮(43)与第二传动齿轮(44)相啮合;第二丝杆(45)上套装与其螺纹配合传动的第二丝 母(46),伸缩轴连接在第二丝母(46)上;所述第二伸缩轴(47)后端置于第二法兰套(48) 内并可自由移动,所述第二伸缩轴(47)前端通过轴和轴承安装着翼板对中轮(49)。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焊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立柱(11)的内侧设置有 导轨(13),所述升降梁(12)的两端安装有内导轮(14)与侧导轮(15),内导轮(14)与侧导 轮(15)紧贴在导轨(13)的三个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焊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辅机(6)包括左墙板 (51)、右墙板(60)、矫正轴(54)、导向轴(52)、左上矫正轮机构(55)、右上矫正轮机构(58)、 左调节机构(53)、右调节机构(59)和下矫正轮(57);矫正轴(54)和导向轴(52)安装在左 墙板(51)、右墙板(60)上,导向轴(52)位于矫正轴(54)下方;左上矫正轮机构(55)和右 上矫正轮机构(58)正面相对,分别装在矫正轴(54)和导向轴(52)的两端并能沿轴滑移; 左调节机构(53)安装在左墙板(51)上,左调节机构(53)用于带动左上矫正轮机构(55) 滑移;右调节机构(59)安装在右墙板(60)上,右调节机构(59)用于带动右上矫正轮机构(58)滑移;所述下矫正轮(57)通过轴承安装在矫正轴(54)的中间位置,下矫正轮(57)上 固定有与其同轴的链轮套(56);所述拼焊主机(5)座体(19)上靠近矫正辅机(6)的一侧 通过轴和轴承安装有辅传动轴(50),辅传动轴(50)上安装有链轮,所述下矫正轮(57)上的 链轮套(56)通过辅传动轴(50)上的链轮与主传动轴(18)上的链轮连接传动,链轮套(56) 带动下矫正轮(57)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拼焊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矫正轮机构(55)、右上 矫正轮机构(58)结构相同;它们均包括矫正臂(63)、矫正油缸(64)、偏心轴(62)和上矫正 轮(61),矫正臂(63)装在矫正轴(54)和导向轴(52)上,在矫正臂(63)的顶端设有轴座 (65),偏心轴(62)后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轴座(65)上,上矫正轮(61)通过轴承安装在偏心 轴(62)前端;矫正油缸(64)铰连固定在矫正臂(63)上,矫正油缸(64)的活塞杆铰连在偏 心轴(62)上,活塞杆伸缩带动偏心轴(62)转动,偏心轴(62)带动安装在其上的上矫正轮 (61)下压或抬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拼焊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调节机构(53)、右调节机构(59)结构相同,它们均包括手轮(53a)、调节丝杆(53b)和调节丝母(53c),调节丝杆(53b) 通过轴套安装在左墙板(51)或右墙板(60)上,手轮(53a)安装在调节丝杆(53b)的后端; 调节丝母(53c)套在调节丝杆(53b)前端的螺纹上,调节丝母(53c)与左上矫正轮机构 (55)或右上矫正轮机构(58)相连接,调节丝杆(53b)转动时通过螺纹传动驱动调节丝母 (53c)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拼焊矫一体机。其包括拼焊主机和矫正辅机,拼焊主机包括上门架机构与底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机构上设置有对中机构,所述对中机构包括两组腹板对中装置和两组翼板对中装置,两组腹板对中装置和两组翼板对中装置沿工件的传输方向交错布置,两组腹板对中装置分别通过第一蜗轮减速机与腹板液压马达相连接,两组翼板对中装置分别通过第二蜗轮减速机与翼板液压马达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蜗轮减速机和齿轮传动,传动精度和可靠性高;两组翼板对中装置和两组腹板对中装置各由一个液压马达带动,对中同步性好;采用矫正油缸带动偏心轴上的上矫正轮的主动矫正方式,结构紧凑,不影响观察视线,而且矫正力和矫正量调节方便。
文档编号B23P23/00GK201760750SQ20102050182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9日
发明者徐惠忠, 徐旦, 沈俊杰 申请人:无锡洲翔成套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