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升装置及油压机工作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18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举升装置及油压机工作装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举升装置及油压机工作装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配机构,尤其是指一种实现压力装配中的举升装置。背景技术
为在流水生产线 上某工位实现压力装配时,需要把受压零件的支撑状态迅速变高,使很大的工作压力不会损害到载有工件的流动载体。现有技术之一,如图1所示辊筒组101被安装在塑料弹簧102上,104为拖板, 工件受到工作压力后,辊筒组压缩塑料弹簧,直到工件接触到下面预设的较低固定的钢材 103,压力工作开始;工作完毕,塑料弹簧102回弹,工件上升,则工件可在辊筒上辊走。该技术方案有如下缺点1、关键传动零件(辊筒内的滚动轴承)在压装过程中受到有害压力,且此有害压力直接作用于辊筒内滚动轴承,因而明显有损轴承寿命;由于自然老化和反复受高压两种原因,塑料弹簧易老化,并且其老化程度难于测定,此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因而容易影响生产而不为人知。2、长期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上,来件靠手沿辊筒推入,根本不兼容凌空快速移来的工件载体,因而不适应先进的流水作业。另外一种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现有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规避上述技术方案的缺点,现实中更流行的做法是把工件吊离流水线,异地实现常规压装后,将压装总成再吊回流水线(起码国内若干大电机厂常见此景),不言而喻,该种做法使装配所用时间延长了很多,生产效率极为低下。因此,提供一种可平稳举升工件、可承受很大工作压力、生产效率较高的举升装置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迅速且平稳举升工件、可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的举升装置。应用该举升装置进行压力装配可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在于提高一种生产效率高的油压机工作装备。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举升装置,其包括气缸、方凸轮、凸轮座和托板,该方凸轮为长方体,其近气缸的宽边下端通过下销轴连接在凸轮座的竖向长孔上,并且该方凸轮可绕该下销轴相对于凸轮座转动及沿竖向长孔升、降平动,该气缸吊挂在工作台中心孔下部,其活塞杆接头与一连杆的下方孔铰接,连杆的上方孔与方凸轮宽边上端处的上销轴铰接,也就是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该气缸活塞杆接头和位于方凸轮宽边上端的上销轴铰接,借助连杆,活塞杆接头的竖直平动,可牵引方凸轮上销轴,使方凸轮绕其下销轴转动,此间,下销轴兼有少量沿凸轮座竖孔壁的升降平动;该方凸轮初始状态为横置于凸轮座上,该方凸轮承压工作状态为竖立于凸轮座上并且其上部端面与托板下平面贴合。该方凸轮借助连杆被气缸的活塞杆牵引可绕下销轴相对凸轮座转动90°。竖置的气缸驱动活塞杆运动,使方凸轮从初始状态旋转到承压工作状态,该转动开始后的第一时间,方凸轮的即时最高点首先接触到托板的下平面,并且不停顿地继续转动,最后实现90度旋转后,方凸轮的上部端面与托板下平面贴合,方凸轮呈“立态”。此时, 方凸轮自身尺寸特点决定,使原本落在导轨上的托板辊轮与导轨向上离开10mm。 同时,由方凸轮材料的特性,其可以承受托板上几十吨乃至更高的工作压力而完好无损;显然,拖动系统中辊轮中的滚动轴承与工作压力毫不相干。该凸轮座上设置有安装下销轴的竖向长孔,以方便该方凸轮绕下销轴旋转时,因与凸轮座平面共轭半径变化而少量升、降。较佳地,该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活塞杆接头铰接连杆,通过连杆另端孔铰接所述上销轴。较佳地,该方凸轮设有四个,两个为一组分别安装有上销轴,该连杆包括分别铰接两组方凸轮的上销轴的左连杆和右连杆,该左连杆和右连杆通过中销轴活动连接活塞杆接头。较佳地,该托板下设有导向筒和导向轴,该导向轴置于该导向筒中,该导向轴在该导向筒中滑配合,保证托板准确上下移动。较佳地,为扩大承压面积,与其方凸轮平行、在离方凸轮一定距离的外方凸轮座上设有外方凸轮,水平设置的接力连杆两端分别与方凸轮和外方凸轮铰接,铰接孔分别位于方凸轮和外方凸轮的中、上部相同位置之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压机工作设备,其安装有如上所述的举升装置,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吊座竖挂在油压机工作台上。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滚动轴承与压装力100%相剥离;远离了塑料弹簧老化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咬定“在线压装”,完全实现即时装配;以最小的能量(仅需工件及托板重量的35%举力),实现托板辊轮与钢轨的彻底分离;举升运动极为平稳,托板被举起的最终向上加速度和托板开始回落瞬间的向下加速度均为零;举升完毕后,方凸轮可以承受任意大的设计工作压力。2、速起速落,起、落分别可在3S内完成,随来随走,超越了原有方案不兼容凌空快速流动工件载体的弊端,适应高效流水作业。

图1为现有技术一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方凸轮位于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方凸轮旋转至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下销轴的竖向轴孔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方凸轮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方凸轮座结构示意图;[0032]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举升装置包括气缸1、四个方凸轮5、凸轮座12和托板10,该方凸轮5为长方体,其一近气缸的宽边下端通过下销轴4连接在凸轮座 12的竖向长孔41上,竖向长孔结构如图5所示,并且该方凸轮5可绕该下销轴4相对于凸轮座12转动,该凸轮座12上设置有安装下销轴4的竖向轴孔41,如图5所示,以方便该凸轮座绕下销轴旋转。两个方凸轮5为一组,每组方凸轮5的近气缸宽边上端分别以上销轴8连接。该气缸1通过活塞杆15及活塞杆接头14铰接左连杆3和右连杆13,通过左连杆3和右连杆 13铰接置于方凸轮近气缸宽边上端的上销轴8,该方凸轮5与左连杆3和右连杆13之间可绕上销轴8相对转动,该左连杆3和右连杆13通过中销轴9活动连接活塞杆接头14,该活塞杆15与左连杆3和右连杆13之间可绕中销轴9相对转动。请一并参阅图3、4,该方凸轮5初始状态为横置于凸轮座12上,该方凸轮5承压工作状态为竖立于凸轮座12上并且其上部端面与托板10下平面贴合。开始工作时,气缸 1驱动活塞杆15运动,使方凸轮5从初始状态旋转到工作状态,该转动开始后的第一时间, 方凸轮5的即时最高点首先接触到托板10的下平面,如图2分解图所示,并且不停顿地继续转动,在不到0. 5秒的时间内即令方凸轮实现90度旋转,最后实现90度旋转后,方凸轮 5的上部端面与托板10下平面贴合,方凸轮呈“立态”。该托板10下设有导向筒7和导向轴11,该导向轴置于该导向筒中,该导向轴在该导向筒中滑配合,保证托板准确上下移动。此时,方凸轮自身尺寸特点决定,使原本落在导轨上的托板辊轮(4个)与导轨向上离开10mm,请参阅图9。同时,由方凸轮材料的特性,其可以承受托板上几十吨乃至更高的工作压力而完好无损;显然,拖动系统中辊轮中的滚动轴承与工作压力毫不相干。请参阅图6 8,为扩大承压面积,与其方凸轮平行、在离方凸轮一定距离的外方凸轮座14上设有外方凸轮13,两者通过铰接孔132和141铰接,水平设置的接力连杆12两端分别与方凸轮5和外方凸轮13铰接,外方凸轮13的铰接孔131和方凸轮5的铰接孔分别位于方凸轮和外方凸轮的中、上部相同位置之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油压机工作装备,其安装有如上所述的举升装置,所述气缸1通过气缸吊座2挂在油压机工作台6上。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上的等效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气缸、方凸轮、凸轮座和托板,该方凸轮为长方体,其近气缸的宽边下端通过下销轴连接在凸轮座的竖向长孔上,并且该方凸轮可绕该下销轴相对于凸轮座转动及沿竖向长孔升、降平动,该气缸吊挂在工作台中心孔下部,其活塞杆接头与一连杆的下方孔铰接,连杆的上方孔与方凸轮宽边上端处的上销轴铰接,该方凸轮借助连杆被气缸的活塞杆牵引可绕下销轴相对凸轮座转动90°,该方凸轮初始状态为横置于凸轮座上,该方凸轮工作状态为竖立于凸轮座上并且其上部端面与托板下平面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活塞杆接头铰接连杆,通过连杆另端孔铰接所述上销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凸轮设有四个,两个为一组分别安装有上销轴,该连杆包括分别铰接两组方凸轮的上销轴的左连杆和右连杆,该左连杆和右连杆通过中销轴与活塞杆接头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托板下设有导向筒和导向轴,该导向轴在该导向筒中滑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离方凸轮一定距离的外方凸轮座上设有外方凸轮,水平设置的接力连杆两端分别与方凸轮和外方凸轮铰接,铰接孔分别位于方凸轮和外方凸轮的中、上部相同位置之上。
6.一种油压机工作装备,其特征在于,其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举升装置,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吊座挂在油压机工作台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举升装置,其包括气缸、方凸轮、凸轮座和托板,该方凸轮为长方体,其一近气缸的宽边下端通过下销轴连接在凸轮座的竖向长孔上,并且该方凸轮可绕该下销轴相对于凸轮座转动及适量平移,该气缸活塞杆通过与之铰接的连杆另端孔和方凸轮前述宽边上端的另一上销轴铰接,该方凸轮与连杆、与活塞杆之间均可绕各铰轴相对转动,该方凸轮初始状态为横置于凸轮座上,该方凸轮承压工作状态为竖立于凸轮座上并且其上部端面与托板下平面贴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辊轮上的滚动轴承与压装力100%相剥离;远离了塑料弹簧老化及不支持凌空运动拖板的缺点;完全实现即时装配;以最小的能量实现托板辊轮与钢轨的彻底分离;举升运动极为平稳;举升完毕后,方凸轮可以承受任意大的设计工作压力。
文档编号B23P19/027GK202097538SQ20102069465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郎炳华 申请人:日立电梯电机(广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