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轮带、托辊点蚀剥落修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43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转窑轮带、托辊点蚀剥落修复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窑轮带、托辊点蚀剥落修复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轮带、托辊点蚀剥落均无修复方法。国内外科研单位、检修单位采用不锈钢材料焊接,有的用碳钢焊条焊接,均在重载运行的情况下剥落断裂更是无办法解决,只能更换。现在的焊接材料与工艺焊接技术不能解决,主要缺点是焊接时,难以与集体材质达到冶金结合,极易产生冷、热裂纹,工艺措施不当,拉力强度不够等,极易掉块和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本发明采用的技术工艺方案为一种回转窑轮带、托辊点蚀剥落修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对回转窑轮带、托辊基体的点蚀剥落部位进行切割,并向切割部位的深度及周边扩进;打磨切割部位直至露出金属的光洁面;珠光体材料与酸性焊丝一起熔敷,在切割部位内壁及底面形成结合层,刷去药皮及氧化渣;马氏体材料与酸性焊丝及碱性焊丝一起熔敷,在结合层上形成过渡层,刷去药皮及氧化渣,进行整体磨削和抛光。优选的,所述珠光体材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碳0. 15%以下、铬25 观%、硼 0. 5 2. 0%、锰1. 5 3. 0%、钼0. 4 0. 6%、余量为镍。优选的,所述马氏体材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钨0. 3 0. 5%、锰0. 5 2. 5%、铬 22 25%、硅0.9%以下、余量为镍。优选的,所述结合层厚度为5mm,所述珠光体材料厚度为0. 10 0. 15mm。优选的,所述过渡层按照每10 20mm的熔敷层掺和渗入0. 10 0. 15mm厚的马氏体材料。优选的,采用非增碳切割方式对点蚀剥落部位进行切割。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采用氧气切割等非增碳切割方式,较之增碳切割方式(例如 碳弧气刨切割,碳金棒含碳量达99. 9% )不易留下碳质点,不增加含碳量,从而避免导致熔敷性能极差;结合层改变原材质的金相结构,增强其结合部的韧性,达到恢复尺寸和逐步过度强化的目的;过渡层目的是解决各成分之间的良好融合,进一步达到金属与金属之间起到一种耐磨和减磨得作用;结合层、过渡层成梯度采用浸溶法配置合金粉末,依次逐层进行敷熔,使合金能综合掺入到基材金属。本发明提供的回转窑轮带、托辊点蚀剥落修复工艺投资少、工艺简便、操作方便、 易学、易掌握、技术新颖、成本低、切实可靠,既为国家开源节流,又为企业降耗节能、节源增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对回转窑轮带、托辊基体的点蚀剥落部位进行切割,并向切割部位的深度扩进 20 30mm,向切割部位的周边扩进20mm ;2)、用角向砂轮机磨削切割时产生的高熔点的三氧化二铁渣残留部分,注意一定要完全干净的清理掉,另外千万不可用碳弧气刨切割,那样会将碳棒里的99. 99%碳在切割时渗入被切割的金属材料中,形成可焊性极差的碳质点,会给施焊带来熔敷性能极差的困难,万万不能采用,优选用氧气+乙炔气体的切割法;3)、珠光体材料与酸性焊丝一起熔敷,在切割部位内壁及底面形成结合层,刷去药皮及氧化渣;结合层组分(质量百分比)
权利要求
1.一种回转窑轮带、托辊点蚀剥落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回转窑轮带、托辊基体的点蚀剥落部位进行切割,并向切割部位的深度及周边扩进;打磨切割部位直至露出金属的光洁面;珠光体材料与酸性焊丝一起熔敷,在切割部位内壁及底面形成结合层,刷去药皮及氧化渣;马氏体材料与酸性焊丝及碱性焊丝一起熔敷,在结合层上形成过渡层,刷去药皮及氧化渣;将切割部位填平,再进行整体磨削和抛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轮带、托辊点蚀剥落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珠光体材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碳0. 15%以下、铬25 、硼0. 5 2. 0%、锰1. 5 3. 0%、 钼0.4 0.6%、余量为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轮带、托辊点蚀剥落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氏体材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钨0. 3 0. 5%、锰0. 5 2. 5%、铬22 25%、硅0.9%以下、 余量为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轮带、托辊点蚀剥落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层厚度为5mm,所述珠光体材料厚度为0. 10 0. 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轮带、托辊点蚀剥落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按照每10 20mm的熔敷层掺和渗入0. 10 0. 15mm厚的马氏体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轮带、托辊断裂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 采用非增碳切割方式对点蚀剥落部位进行切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窑轮带、托辊点蚀剥落修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对回转窑轮带、托辊基体的点蚀剥落部位进行切割、扩进→打磨→依次熔敷结合层、过渡层→磨削和抛光。本发明提供的回转窑轮带、托辊点蚀剥落修复工艺投资少、工艺简便、操作方便、易学、易掌握、技术新颖、成本低、切实可靠,既为国家开源节流,又为企业降耗节能、节源增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档编号B23P6/00GK102294567SQ201110109439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者张开明, 林全意 申请人:武汉开明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