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03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扩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扩管器,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结构简单,并具有方便组装、 操作及收藏的功能,且适用于各种尺寸管件进行扩管的扩管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的扩管器,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一主体1、一尺规组2,该尺规组2由两相对的管件定位条3所构成,该分离的管材定位条3相对内侧由前往后依序形成不同尺寸、内凹状的定位部4,该定位部4略呈椭圆型,又,于尺规组2前后两端部分别设置螺固件5,利用螺固件5自管件定位条3的两侧将其迫紧固定,以利定位部4定位欲扩管的管件;该主体 1概呈π字型,其下端两相对内侧分别形成夹合部6,利用夹合部6依靠于管件定位条3两侧;另自主体1上端中央往下供一扩管螺件7螺设;依照欲扩管的管件管径将其穿设于尺规组2上相对应尺寸的夹合部4,以供扩管螺件7螺转并相对管件进行扩管。借助尺规组2可配合不同管径的管件进行定位,但碍于其需具有不同尺寸的定位部4,使得尺规组2需制成相当长度的长条状,因此该主体1与尺规组2于拆卸后具有一定程度的尺寸,而无法有效缩减包装材或容置器具的整体尺寸,造成收藏或携带上较为不便, 另一方面,该主体1与尺规组2于组装后的所需操作空间亦无法有效降低,使得使用操作上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综合上开先前技术的缺点,大致上包括上述现有的扩管器,为配合各种不同管径的管件进行定位,该尺规组为必要的构件,但碍于其需具有不同尺寸的定位部,使得尺规组需制成相当长度的长条状,因此该主体与尺规组不论于拆卸后的收藏空间或组装后的所需操作空间皆无法有效缩减,造成收藏或携带及使用操作上的不便;而鉴于解决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扩管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管器,其包括一主体,具有一夹固端及一工具端,该夹固端及工具端分别具有轴心呈一直线相对设置的一轴孔及一螺孔;至少一固定装置,可供一管件套设,并穿设于轴孔处,以将该管件能够拆卸地定位于夹固端;以及一具有一扩管端的扩管螺件,可沿管件轴心方向位移地活动螺合于该螺孔,以相对管件进行扩管。承上该主体于夹固端及工具端间凹设有一个供扩管螺件操作的容置槽。该固定装置包含数个不同管径的套管件,以供相对应管径的管件套设。各套管件于对应工具端的一端设有一个供活动卡固于该轴孔外的挡止部。各套管件由一组对称的第一夹管部及一第二夹管部所组成。该第一夹管部及第二夹管部间具有一个嵌合结构供相互嵌合定位。该嵌合结构包含至少一个设于第一夹管部的嵌合端,以及至少一个设于第二夹管部供该嵌合端活动嵌合的嵌合槽。各套管件于穿伸于该轴孔外的一端设有一个固定件,该固定件使套管件迫紧定位该管件。各套管件上设有一个供该固定件螺锁的外螺纹段本实用新型目的及其有益及效果之一,在于借助该固定装置的设置,以简化整体结构,并缩减包装材或容置器具的整体尺寸,且亦可有效降低拆卸后的收藏空间,另一方面,亦可缩减组装后的所需操作空间,使得使用上具有轻巧便利性。本实用新型目的及其有益及效果之二,在于各套管件可由二对称的第一夹管部及一第二夹管部所组成,以提高套管件与套件间组装及拆卸上的方便性。本实用新型目的及其有益及效果之三,在于为配合各种不同尺寸大小的管件使用,该固定装置包含数个不同管径的套管件,且该等套管件可分别设置为可供一般常用尺寸管件可适用的尺寸,借此,无需改变其它构件的结构,使其可适用于各种尺寸的管件进行扩管。本实用新型目的及其有益及效果之四,在于第一夹管部及第二夹管部间具有凹凸设计的一嵌合结构,以便于两者间进行快速对准接合。

图1为现有扩管器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配合较大管径的管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主体10外螺纹段212 容置槽11 第一夹管部213夹固端12 第二夹管部214轴孔121 嵌合结构215工具端13 嵌合端216 螺孔131 嵌合槽217握持杆14 固定件22固定装置20扩管螺件30套管件21、60扩管端31挡止部211 管件40、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于上述新型内容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兹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按适于说明的比例、尺寸、变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绘,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且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
示 ο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扩管器,主要包括一主体10、至少一固定装置20,以及一扩管螺件30。该主体10具有一夹固端12及一工具端13,且该主体10于夹固端12及工具端13 间凹设有一容置槽11,该夹固端12及工具端13分别具有轴心呈一直线相对设置的一轴孔 121及一螺孔131 ;该主体10于一侧设有一握持杆14,以方便使用者握持。该固定装置20包含数个套管件21及一固定件22,各套管件21可供一待扩管的管件40 (如图4所示)套设,而该等套管件21分别具有不同的管径,以供配合不同管径的管件40使用;该套管件21穿设于轴孔121,且各套管件21于相对应容置槽11的一端设有一挡止部211,以供活动卡固于轴孔121外,以限制套管件21滑移限位;该套管件21于相对挡止部211的另一端设有一外螺纹段212,以供穿伸于轴孔121外,使该固定件22螺锁,以使套管件21迫紧定位该管件40于轴孔121内。各套管件21的外径应略小于轴孔121的直径,而套管件21的内径可依照管件40 的外径大小进行设置,使套管件21的内径略小于管件40的外径,使套管件21与管件40为紧配合;而为便于套管件21与套件40间组装上的方便性,套管件21可由对称的一第一夹管部213及一第二夹管部214所组成,且两者间具有一嵌合结构215,以便于两者间进行快速对准接合,而该嵌合结构215的设置并无特定的限制,例如可于第一夹管部213上设有一嵌合端216,而于第二夹管部214上设有一嵌合槽217,以供嵌合端216活动嵌合。该扩管螺件30具有一扩管端31,该扩管螺件30可沿管件40轴心方向位移地活动螺合于螺孔131,以供扩管端31相对管件40进行扩管;其中,该扩管螺件30可为一般现有扩管器所使用的扩管螺件30,其结构及型式并非为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图例所示仅为便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局限其为扩管螺件30的唯一实现方式,合先叙明。明了上述结构后,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及原理作一详细说明如图4及图5所示,先将管件40穿设于轴孔121,并将套管件21的第一夹管部213 及第二夹管部214依序包覆于管件40外,此时,透过嵌合结构215可便于两者间进行快速对准接合,待套管件21套设于管件40后,借助挡止部211使套管件21穿设固定于轴孔121 内,再将固定件22螺合锁固于外螺纹段212,以使套管件21迫紧定位该管件40于轴孔121 内,即完成管件40的定位;借助扩管螺件30于螺孔131内螺转前移的动作,使扩管端31相对管件40进行扩管。如图6所示,为应用于较大管径的管件50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为配合该较大管径的管件50使用,需选择以适合管径的套管件60配合之,使该套管件60的内径略小于管件 50的外径;而为配合各种不同尺寸大小的管件40、50使用,该等套管件21、60可分别设置为可供一般常用尺寸管件40、50可适用的尺寸,借此,无需改变其它构件的结构,使其可适用于各种尺寸的管件40、50进行扩管,并且可通过其结构设计,以提高管件40、50与固定装置20间组装及拆卸上的便利性,并缩减包装材或容置器具的整体尺寸,以降低拆卸后的收藏空间,另一方面,亦可缩减组装后的所需操作空间,使得使用上具有轻巧便利性。虽本实用新型是以数个最佳实施例作说明,但精于此技艺者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与范畴下作各种不同形式的改变。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举凡不违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从事的种种修改或变化,俱属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扩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主体,具有一个夹固端及一个工具端,该夹固端及工具端分别具有轴心呈一直线相对设置的一个轴孔及一个螺孔;至少一个供管件套设的固定装置,穿设于轴孔处,以将该管件能够拆卸地定位于该夹固端;以及一个具有扩管端的扩管螺件,能够沿管件轴心方向位移地螺合于该螺孔,以相对该管件进行扩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管器,其特征在于,该主体于夹固端及工具端间凹设有一个供扩管螺件操作的容置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管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包含数个不同管径的套管件, 以供相对应管径的管件套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管器,其特征在于,各套管件于对应工具端的一端设有一个供活动卡固于该轴孔外的挡止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管器,其特征在于,各套管件由一组对称的第一夹管部及第二夹管部所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管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管部及第二夹管部间具有一个嵌合结构供相互嵌合定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管器,其特征在于,该嵌合结构包含至少一个设于第一夹管部的嵌合端,以及至少一个设于第二夹管部供该嵌合端活动嵌合的嵌合槽。
8.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扩管器,其特征在于,各套管件于穿伸于该轴孔外的一端设有一个固定件,该固定件使套管件迫紧定位该管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扩管器,其特征在于,各套管件上设有一个供该固定件螺锁的外螺纹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管器,其包括一主体,具有一夹固端及一工具端,该夹固端及工具端分别具有轴心呈一直线相对设置的一轴孔及一螺孔;至少一固定装置,可供一管件套设,并穿设于轴孔处,以将该管件活动定位于夹固端;以及一具有一扩管端的扩管螺件,可沿管件轴心方向位移地活动螺合于该螺孔,以相对管件进行扩管。
文档编号B21D39/08GK202045286SQ201120058378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8日
发明者范秀兰 申请人:范秀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