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机轧辊表面加热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03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冷轧机轧辊表面加热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色金属轧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适用于镁合金轧制的冷轧机轧辊表面加热的装置。
背景技术
镁合金属于密排六方晶体结构,在200°C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性能较差。通常镁合金轧制变形需要在特定温度下进行。然而,镁合金尤其是板厚小于3mm的镁合金薄板,由于比表面积大,散热极快,从加热炉中取出到完成轧制的这个过程中,已经加热的薄板有几个主要的温度下降过程1、从加热炉中取出到放置在轧机前,通过辐射散热;2、放置在轧机前的支撑板上,到进入轧机开始轧制前,通过接触传导和辐射散热;3、轧制过程中,轧辊表面是冷的,薄板和轧辊表面接触迅速降温。以上过程完全不能保证镁合金薄板的轧制温度,从而大大降低镁合金的轧制性能。目前轧辊加热通常采用轧辊内置油加热、电加热等方式,但这些方法都必须在轧辊制造时就同时考虑,而对于冷轧机轧辊表面加热的改造不适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设备和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冷轧机轧辊表面加热的装置,从而减缓轧制过程中镁合金薄板的降温过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冷轧机轧辊表面加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高温型循环热风机, 上、下保温罩、两个进风口、一个出风口、进风软管和回风软管、轴承冷却风嘴及其支架;所述形状与轧辊表面一致、宽度小于轧辊辊身长度的上、下保温罩,对称安装在冷轧机上轧辊和下轧辊的外围中间部位,其上保温罩的侧面开设进风口 ;所述下保温罩在轧辊进料方向开设进风口,在轧辊出料方向开设出风口 ;所述进风软管为三通管,一端与高温型循环热风机连接,另两端分别与上、下保温罩上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回风软管一端与高温型循环热风机连接,另一端与下保温罩上的出风口连接;所述轴承冷却风嘴的空间位置与轧辊轴承相对应,并通过其支架的移动调整风嘴与轴承之间的距离。所述上、下保温罩宽度小于轧辊辊身长度的1/3 1/2。所述上保温罩沿进料和出料方向上还分别开设有方便进料和出料的进料窗和出料窗。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结构方面,在上、下轧辊辊身外围部分安装保温罩,保温罩上有上下进、出风口,可以在保温罩内形成热风循环,通过持续的热风均勻地加热保温罩内的上、下轧辊表面,并且可以通过热风温度来控制轧辊的加热温度。由于保温罩仅覆盖部分辊身长度,从而能有效防止轧辊两端轴承部位的同步升温。2、本实用新型设计有轴承冷却风嘴,必要时可以对轴承进行风冷降温。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较低并有效地保证镁合金薄板的轧制温度,从而提高了镁合金的轧制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轴承冷却风嘴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上保温罩、2为下保温罩、3为上轧辊、4为下轧辊、5为进料窗、6为出料窗、7为进料支撑板、8和9为进风口、10为出风口、11为轧辊轴承、12为高温型循环热风机、 13为进风软管、14为回风软管、15为轴承冷却用风管、16为轴承冷却风嘴、17为冷却用风嘴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如下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2、3所示的一种冷轧机轧辊表面加热的装置,该装置由高温型循环热风机 12、上保温罩1、下保温罩2、两个进风口 8和9、出风口 10、进风软管13和回风软管14、轴承冷却风嘴16及其支架17等组成。上保温罩1和下保温罩2形状与上下轧辊3、4表面一致,宽度小于轧辊辊身长度,对称安装在冷轧机上下轧辊3、4的外围中间部位;一般保温罩 1、2宽度小于轧辊辊身长度的1/3 1/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轧辊3、4的宽度为600mm, 保温罩1宽度为200mm,在轧辊3、4两端端部均有200mm的长度未被上保温罩1和下保温罩 2所覆盖,使喷出的热风覆盖轧辊的范围小于轧辊的工作辊身长度,这样既可以提高轧辊的加热效率,也可以降低热风对轧辊轴承的加热效果,以避免轴承温度过高。该装置在上保温罩1的侧面开设进风口 8 ;在下保温罩2的轧辊进料方向开设进风口 9,在轧辊出料方向开设出风口 10 ;所述进风软管13为三通管,一端与高温型循环热风机12连接,另两端分别与上保温罩1上的进风口 8、下保温罩2上的进风口 9连接;所述回风软管14 一端与高温型循环热风机12连接,另一端与下保温罩2上的出风口 10连接; 来自高温型循环热风机12的热风可以在保温罩内形成热风循环,通过持续的热风加热轧辊表面,能够均勻加热保温罩内的轧辊3、4的表面,加热温度可以通过热风温度来控制。此外,所述上保温罩1沿进料和出料方向上还分别开设有方便进料和出料的进料窗5和出料窗6,在轧制时打开,方便进料和出料,轧辊加热时关闭,可以提高轧辊的加热功率。热风同时也能加热在轧辊前端金属的进料支撑板7,可以减少薄板轧制前在支撑板7上的降温。为了确保在轧辊加热过程中,轧辊轴承11温升不会过高,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轴承冷却风嘴16及其一个可移动的支架17。所述轴承冷却风嘴16与轧辊轴承11的空间位置相对应,并通过其支架17的移动调整风嘴16与轧辊轴承11之间的距离。 必要的时候,可以在轴承冷却用风管15处接中压鼓风机,通过轴承冷却风嘴16对准轴承11 部位进行风冷。
权利要求1.一种冷轧机轧辊表面加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高温型循环热风机 (12),上、下保温罩(1、2)、两个进风口(8、9)、出风口(10)、进风软管(13)和回风软管 (14)、轴承冷却风嘴(16)及其支架(17);所述形状与轧辊表面一致、宽度小于轧辊辊身长度的上、下保温罩(1、2),对称安装在冷轧机上轧辊和下轧辊的外围中间部位,其上保温罩(I)的侧面开设进风口(8);所述下保温罩(2)在轧辊进料方向开设进风口(9),在轧辊出料方向开设出风口(10);所述进风软管(1 为三通管,一端与高温型循环热风机(12)连接,另两端分别与进风口(8)和进风口(9)连接;所述回风软管(14) 一端与高温型循环热风机(12)连接,另一端与下保温罩(2)上的出风口(10)连接;所述轴承冷却风嘴(16)与轧辊轴承(11)的空间位置相对应,并通过其支架(17)的移动调整风嘴(16)与轧辊轴承(II)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机轧辊表面加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保温罩(1、2)宽度小于轧辊辊身长度的1/3 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机轧辊表面加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温罩(1)沿进料和出料方向上还分别开设有方便进料和出料的进料窗( 和出料窗(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轧机轧辊表面加热的装置。该装置中形状与轧辊表面一致、宽度小于轧辊辊身长度的上、下保温罩,对称安装在冷轧机轧辊的外围中间部位,其进风软管为三通管,一端与高温型循环热风机连接,另两端分别与上、下保温罩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回风软管一端与高温型循环热风机连接,另一端与下保温罩上的出风口连接;所述轴承冷却风嘴与轧辊轴承的空间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保温罩内形成热风循环,且可通过设定热风温度来控制轧辊加热温度;本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较低并能有效地保证镁合金薄板的轧制温度,从而提高了镁合金的轧制性能。
文档编号B21B27/10GK202021202SQ20112005831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8日
发明者张卫文, 罗宗强, 詹美燕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