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冲裁手表零件的模具结构及零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40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冲裁手表零件的模具结构及零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裁模具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来加工手表夹板类零件, 在加工出小孔的同时对已有零件小柱进行精密冲裁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用模具加工零件既省时省力,又能保持较好的一致性,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其优势在成批大量生产零件的场合尤其突出。手表零件如夹板类零件,上面带有定位用的小柱,其小柱的表面光洁度和垂直度要求极高,并且以两柱为基准对夹板上其他小孔的位置度要求也极高,由于小柱需要有铣削加工,就很难保证小柱本身的位置度要求和与其他孔的相对位置度要求。图4是现有小孔冲裁模具结构示意图,将零件装夹定位好后,开动冲床,冲床下行,冲裁下零件废料,并形成零件小孔,该模具结构适合平面零件的小孔冲裁,在对带对小柱的零件进行冲裁时,由于带有孔柱零件的共同特点是要求孔柱之间有较高的位置度,所以一般设计的模具会用已经精铣削加工好的小柱定位来冲裁其他小孔,但是这种方式的模具极容易在装夹和卸料的过程中把已经加工好的小柱表面破坏;且由于定位产生的误差使冲裁时产生的剪应力和切应力方向不容易控制,从而可能会从根部破坏小柱的内部金属晶体结构,更不易保证孔柱之间的精度要求。如果为了不破坏小柱而采用外定位结构,则孔柱之间的位置度需要多次修复模具板来达到,既费工费时,又不能保证效果,造成模具的高报废率和加工过程的延长,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加工带有柱孔的零件时还有一种传统方法零件采用两体结构,在零件上已经冲出的小孔内镶柱,但是这样在压合时较容易产生垂直度的误差,并且其可操作性很大程度上受柱体的大小、高度及零件厚度的制约,容易造成报废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冲裁,即保证孔柱之间位置精度,同时柱体又不受伤害的冲裁模具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冲裁手表零件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固定板、上垫板、导向板、上打料杆、凸模和小导桩;所述凸模和小导桩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上垫板和导向板结合为一体与上模座连接; 所述下模包括凹模、凹形腔模、下打料杆、定位钉和限位套;所述凹模安装在下模座上,所述凹模上形成有凹形腔模,并设置有定位钉和下打料杆,所述限位套与小导桩相适配;所述导向板上安装有导向套,所述上打料杆与导向套纵向适配。所述导向套的下口形成有刃口,所述导向套的外侧末端与平面形成有倾角A,其倾角A的范围为3(Γ50度。利用模具结构所制作的手表零件,零件上形成有小柱,在所述小柱的底部形成有容屑槽,所述容屑槽与所述导向套的下端部相适配。[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上模的导向板上安装有导向套,导向套上的刃口将粗铣加工过的零件小柱精加工,其小柱和小孔之间的位置度有模具精度保证,以一个定位基准一次加工,保证了零件精度的一致性;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效率及合格率。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板零件结构示意图;[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冲裁过程示意图;[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向套结构示意图;[0012]图4为现有小孔冲裁模具结构示意图。[0013]图中[0014]1.固定板2.上垫板3.导向板4.上打料杆[0015]5.凸模6.小导桩7.凹模8.凹形腔模[0016]9.下打料杆10.定位钉11.限位套12.零件[0017]13.小柱14.容屑槽31.导向套32.刃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冲裁手表部件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固定板1、上垫板2、导向板3、上打料杆4、凸模5和小导桩6 ;所述凸模 5和小导桩6安装在固定板1上,所述上垫板2和导向板3结合为一体与上模座连接,所述上垫板2起到了导向套在冲裁力方向上的止动的作用;所述下模包括凹模7、凹形腔模8、下打料杆9、定位钉10和限位套11 ;所述凹模7安装在下模座上,所述凹模7上形成有凹形腔模8,并设置有定位钉10和下打料杆9,所述限位套11与小导桩6相适配;所述导向板3上安装有导向套31,导向套在上模下行的时候带动导向板下行,依靠冲裁力将小柱的精修余量修去,所述上打料杆4与导向套31纵向适配;所述导向套31的下口形成刃口 32,刃口要锋利,所述导向套31的下口外侧与平面形成有倾角A,倾角A的范围3(Γ50度,便于切屑的流动;同时导向套31下端部保留一定尺寸的白边B,保证刃口的强度,同时也能在冲裁时把废料压到零件上铣出的容屑槽内,使其高度低于零件表面,不影响零件的外观和使用。利用冲裁手表部件的模具结构所制作的手表零件12,所述零件12上形成有小柱 13,小柱只经过粗铣加工,位置度和表面光洁度还不能达到手表装配用技术要求;在所述小柱13的底部形成有容屑槽14,所述容屑槽14与所述导向套31的下端部相适配。在本实用新型中模具采用外定位,使小柱和其他孔以一个定位基准一次加工出来,其位置度由模具精度保证,这样就在一次冲裁中确保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位置度,同时也保证了同一批次零件的精度一致性。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加以说明冲裁过程将零件装夹定位好后,开动冲床,冲床下行,模柄受力下行挤压橡胶圈带动上模座及与其固定在一起的导向板沿大导柱向下滑行,带动滑块及与其固定在一起的固定板随模座同步下行,当导向板下行至镶在其上的导向套将零件上小柱冲裁好时,导向板被镶在凹模上的限位套顶住不再移动,上模座停止下滑,此时模柄继续受力推动滑块在上模座型腔内滑动,橡胶圈继续受力压缩;随着滑块和固定板的继续下行,冲头与小导柱逐渐露出导向板,冲裁出零件小孔。在一套模具上完成两道工序的加工目的;使原来即使通过多次修复也不易保证的孔柱间位置度可以通过一套模具的加工精度来保证;在不破坏零件表明质量的前提下不仅节约成本和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零件精度。新的冲裁方式,既提高了模具加工的合格率,保证了冲裁的精度,又大大减少了后续修复加工的工作量,减少了加工工序,还要使模具的制造成本不会大幅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冲裁手表零件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固定板(1)、 上垫板(2)、导向板(3)、上打料杆(4)、凸模(5)和小导桩(6);所述凸模(5)和小导桩(6)安装在固定板(1)上,所述上垫板(2)和导向板(3)结合为一体与上模座连接;所述下模包括凹模(7)、凹形腔模(8)、下打料杆(9)、定位钉(10)和限位套(11);所述凹模(7)安装在下模座上,所述凹模(7)上形成有凹形腔模(8),并设置有定位钉(10)和下打料杆(9),所述限位套(11)与小导桩(6)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3)上安装有导向套(31),所述上打料杆(4)与导向套(31)纵向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冲裁手表零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 (31)的下口形成有刃口(32),所述导向套(31)的外侧末端与平面形成有倾角A,其倾角A 的范围为3(Γ50度。
3.利用权利要求1的模具结构所制作的手表零件,零件(12)上形成有小柱(1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小柱(13)的底部形成有容屑槽(14),所述容屑槽(14)与所述导向套(31)的下端部相适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冲裁手表零件的模具结构及零件,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固定板、上垫板、导向板、上打料杆、凸模和小导桩;凸模和小导桩安装在固定板上,上垫板和导向板结合为一体与上模座连接;下模包括凹模、凹形腔模、下打料杆、定位钉和限位套;凹模安装在下模座上,凹模上形成有凹形腔模,并设置有定位钉和下打料杆,限位套与小导桩相适配;导向板上安装有导向套,上打料杆与导向套纵向适配。有益效果是由于在上模的导向板上安装有导向套,导向套上的刃口将粗铣加工过的零件小柱精加工,其小柱和小孔之间的位置度有模具精度保证,以一个定位基准一次加工,保证了零件精度的一致性;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效率及合格率。
文档编号B21D28/32GK202097275SQ20112006477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4日
发明者孙天牧, 王云翔 申请人: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