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货柜顶盖板辊弯成形生产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276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货柜顶盖板辊弯成形生产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属于汽车车辆货柜制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货柜顶盖板辊弯成形生产流水线。
背景技术
车辆货柜顶盖板产品特点为等截面筋条,长度尺寸大,达到4270,宽度为1800, 端头成形翻边。改进前采用的制造工艺为630T液压机成形筋条,后再进行端头翻边成形, 在液压机成形筋条时,由于受到设备吨位及工作台面的限制,采用分段局部成形,反复拖动压制,由于产品尺寸大,需6人同时操作,需反复拖动压制8次,生产效率极低,同时反复拖动压制的品质量差,产品存在严重变形及接口压痕。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货柜顶盖板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货柜顶盖板生产流水线,有效地完成辊弯成形的全部工序,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车辆货柜顶盖板辊弯成形生产流水线,包括卷料架、筋条成形机、拆边成形机、切断机及输送滚道依次安装,所述筋条成形机由若干辊压机连排组装而成并通过链条传动,其一侧装有电机,辊压机水平装于机座上方, 所述筋条成形机辊压机的前端依次装有导料台和输送台。所述辊压机设有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设有压槽且对应相配。所述辊压机的上压辊及下压辊的压槽从前排至后排依顺逐步加深。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品的一致性好,产品质量好,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向示意图。图中1-卷料架、2-成型机、21-导料台、22-输送台、23-辊压机、231-上压辊、 232-下压辊、3-拆边成形机、4-切断机、5-输送滚道、6-电机、7-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至图3,车辆货柜顶盖板辊弯成形生产流水线,包括卷料架1、筋条成形机2、拆边成形机3、切断机4及输送滚道5依次安装,所述筋条成形机2由若干辊压机23连排组装而成并通过链条传动,其一侧装有电机6,辊压机23水平装于机座7上方,所述筋条成形机2辊压机23的前端依次装有导料台21和输送台22。所述辊压机M设有上压辊231和下压辊M2,所述上压辊231和所述下压辊232设有压槽且对应相配。所述辊压机23的上压辊231及下压辊232的压槽从前排至后排依顺逐步加深。实施例车辆货柜顶盖板辊弯成形生产流水线,包括卷料架1、筋条成形机2、拆边成形机 3、切断机4及输送滚道5依次安装,卷料架1是用于安放钢卷,并将钢卷固定以便进行展开的设备,通过电机及减速器控制开卷放料,减速器采用摆线针减速器。筋条成形机2采用牌坊结构,共安装12排辊压机23,其压槽从前排至后排依顺逐步加深,辊压机23的前端依次装有导料台21和输送台22,辊压机23采用减速电机驱动和链条传动。辊压机23辊架为铸件;上、下水平压辊231、232压槽且对应相配,压辊轴的轴端加分体可调丝母结构;固定端为支撑双轴承,移动端为易拆内圈。机座7采用焊接结构,经过去应力处理;机座7的装配工作台面经加工,保证牌坊相对装配精度。本实用新型采用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拆边成形机3和切断机4采用液压驱动,设定长度,自动测长,到达测定长度时主机停机,液压缸动作带动局部成型和切断模具,局部成型后将型材压型切断,断口截面无尖角毛刺。输送滚道5由型钢、镀铬托辊装配、焊接而成,起到成品托料输送的作用。
权利要求1.车辆货柜顶盖板辊弯成形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卷料架(1)、筋条成形机 O)、拆边成形机(3)、切断机(4)及输送滚道( 依次安装,所述筋条成形机O)由若干辊压机连排组装而成并通过链条传动,其一侧装有电机(6),辊压机水平装于机座 (7)上方,所述筋条成形机( 辊压机的前端依次装有导料台和输送台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货柜顶盖板辊弯成形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机(23)设有上压辊(231)和下压辊(2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货柜顶盖板辊弯成形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231)和所述下压辊(23 设有压槽且对应相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货柜顶盖板辊弯成形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机的上压辊(231)及下压辊032)的压槽从前排至后排依顺逐步加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属于汽车车辆货柜制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货柜顶盖板辊弯成形生产流水线,它包括卷料架、筋条成形机、拆边成形机、切断机及输送滚道依次安装,所述筋条成形机由若干辊压机连排组装而成并通过链条传动,其一侧装有电机,辊压机水平装于机座上方,所述筋条成形机辊压机的前端依次装有导料台和输送台。它可有效地完成辊弯成形,端头局部成形,切断的全部工序,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文档编号B21D13/02GK202155411SQ20112023857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
发明者张仁忠, 漆席哲, 龚爱民 申请人:江西江铃专用车辆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