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高强冷轧带钢的轧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成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冷轧带钢的轧制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领域中汽车、家电、建材等制造业的发展,对冷轧带钢的产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冷轧带钢质量包括产品力学性能、厚度精度、板形精度和表面质量。以汽车为例,现代汽车结构、性能和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是节能、减重、降低排放和提高安全性,汽车的重量和能源消耗成线性关系。目前作为汽车车身的材料仍以钢铁为主,尤其是轿车所用钢板重量占轿车重量近50%,因此提高钢板的强度、改善性能、降低重量是汽车用钢发展的一个趋势,减重和安全,降低排放和噪音是汽车工业长期追求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冷轧高强钢板目前已在汽车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冷轧高强带钢包括固溶强化钢、沉淀硬化钢、组织强化钢包括双相钢DP、马氏体钢、贝氏体钢和变化诱发塑性TRIP钢等。以TRIP钢为例,它的强度高,塑性好,加工硬化指数高,平面各向异性较低,成型后表现出很强的烘烤硬化特性。屈强比低,加工容易。冲撞时吸收能量较高,疲劳强度高,是汽车保险杠、车门防撞杠及悬挂系统等零件的最佳材料。冷轧高强钢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广泛的使用领域,但高强钢的冷轧生产相比于其它产品要复杂。首先,高强钢的屈服应力和强度应力很高,大规模冷轧商业生产的高强钢的屈服极限可达700MPa以上,强度极限900MPa以上,比冷轧常规产品屈服和强度极限大一倍以上。因此,为实现高强冷轧带钢生产,需在酸洗冷连轧机组轧制工艺方面做优化设计,以求满足生产要求。这一点对于轧制负荷和电机负荷较小的冷连轧机组而言更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冷轧带钢的轧制工艺,该工艺从轧辊、轧制负荷分配、张力和附加张力、轧制工艺润滑等方面出发,制订工艺制度,实现高强冷轧带钢稳定轧制,并实现大压缩比带钢生产,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线的经济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强冷轧带钢的轧制工艺,具体工艺制度如下:I)采用五机架酸洗冷连轧机组生产,第一机架到第四机架采用电机功率分配模式,相对功率负荷分配比为32: 40: 40: 40;第五机架采用恒定单位宽轧制力方式,单位宽度轧制力为7.23MN/m ;2)从第一机架入口到第五机架出口的六个单位张力分别设为:73MPa,155MPa,165MPa,178MPa,195MPa,5IMpa ;3)设定低速轧制过程附加张力制度,第一机架到第五机架间单位附加张力设为:53.6MPa,67.6MPa,93.7MPa,104.8Mpa ;附加张力在出口带钢升速到300米/分后不再设定。具体工艺制度还包括各机架轧辊的工艺参数,轧辊的工艺参数为:第一机架工作辊表面粗糙度为1.0-1.2 iim,第二机架到第四机架的工作辊表面粗糙度均为0.5-0.8 u m,第五机架工作辊表面粗糙度为4.5-5.0 u m。具体工艺制度还包括轧制润滑条件的设定,轧制过程乳化液工艺参数为:第一机架到第四机架轧制乳化液浓度均为3.0% -3.5%,第五机架乳化液浓度为0.5%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工艺从轧辊、轧制负荷分配、张力和附加张力、轧制工艺润滑等方面出发,制订工艺制度,实现高强冷轧带钢稳定轧制,并实现大压缩比带钢生产,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线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叙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一种高强冷轧带钢的轧制工艺,通过优化设定轧辊工艺参数、轧制负荷分配比例系数、机架间带钢单位张力和单位附加张力、轧制润滑工艺参数,实现高强钢大压缩比的稳定轧制。通过本方法可以用最大轧制力2000吨、最大电机负荷4500kW的酸洗冷连轧机组生产出TRIP780级、压缩比大于65%的高强冷轧汽车带钢,产品质量满足要求。一种高强冷轧带钢的轧制工艺,具体工艺制度如下:采用五机架酸洗冷连轧机组生产,第一机架到第四机架采用电机功率分配模式,相对功率负荷分配比为32: 40: 40: 40;第五机架采用恒定单位宽轧制力方式,单位宽度轧制力为7.23MN/m。张力轧制是冷轧生产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张力可以减少轧制负荷,同时起到控制带钢跑偏和调节板形的作用。从第一机架入口到第五机架出口的六个单位张力分别设为:73MPa,155MPa,165MPa,178MPa,195MPa,5IMpa0冷轧过程中由于低速轧制阶段轧制润滑没有稳定,低速轧制力比稳定阶段轧制力要高很多。因此,设定低速轧制过程附加张力制度。第一机架到第五机架间单位附加张力设为:53.6MPa,67.6MPa,93.7MPa,104.8Mpa ;附加张力在出口带钢升速到300米/分后不
再设定。轧辊是冷轧过程中与带钢直接作用的设备,轧辊的技术参数对于高强钢轧制影响极大。轧辊的工艺参数为:第一机架工作辊表面粗糙度为1.0-1.21!!!!,第二机架到第四机架的工作辊表面粗糙度均为0.5-0.8 um,第五机架工作辊表面粗糙度为4.5-5.0um0为了保证轧制润滑条件,设定轧制过程乳化液工艺参数为:第一机架到第四机架轧制乳化液浓度均为3.0% -3.5%,第五机架乳化液浓度为0.5% -1.0%。实施例:以冷轧汽车用高强钢TRIP780为例,采用大压缩比轧制,产品由原料厚度3.0mm轧制到成品厚度1.0mm, 带钢宽度为1240mm,总压缩比为67%,达到同类钢种压缩比的极限值。第一机架到第四机架采用电机功率分配模式,相对功率负荷分配比为32: 40: 40: 40,第五机架采用恒定单位宽轧制力7.23MN/m。从第一机架入口到第五机架出口的六个单位张力设为:73MPa,155MPa,165MPa,178MPa, 195MPa, 5IMPa0第一机架到第五机架间单位附加张力设为:53.6MPa,67.6MPa,93.7MPa, 104.8MPa。
第一机架工作辊表面粗糙度1.2 Pm,从第二机架到第四机架工作辊表面粗糙度0.7 y m,第五机架工作辊表面精糙度4.5 y m。第一机架到第四机架轧制乳化液浓度为
3.2%,第五机架乳化液浓度为0.8%。采用上述高强带钢轧制工艺轧制TRIP780产品,轧制工艺参数如表I。轧制过程速度主令:48.4%,轧制力小于16丽,小于2000吨,电机负荷小于4000KW。轧后带钢厚度偏差为0.8%,板形精度平均值为5.21。由实际轧制工艺参数可以分析,TRIP780产品,由厚度3.0毫米轧到成品1.0毫米,在同类产品极限压缩比的条件下,通过上述工艺优化方法,可以实现稳定轧制,轧机负荷满足设备要求,产品质量满足标准。表I冷轧TRIP780带钢轧制工艺参数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强冷轧带钢的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制度如下: 1)采用五机架酸洗冷连轧机组生产,第一机架到第四机架采用电机功率分配模式,相对功率负荷分配比为32: 40: 40: 40;第五机架采用恒定单位宽轧制力方式,单位宽度轧制力为7.23MN/m ; 2)从第一机架入口到第五机架出口的六个单位张力分别设为:73MPa,155MPa,165MPa,178MPa,195MPa,5IMpa ; 3)设定低速轧制过程附加张力制度,第一机架到第五机架间单位附加张力设为:53.6MPa,67.6MPa,93.7MPa,104.8Mpa ;附加张力在出口带钢升速到300米/分后不再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冷轧带钢的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制度还包括各机架轧辊的工艺参数,轧辊的工艺参数为:第一机架工作辊表面粗糙度为1.0-1.2 u m,第二机架到第四机架的工作辊表面粗糙度均为0.5-0.8 u m,第五机架工作辊表面粗糙度为4.5-5.0um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冷轧带钢的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制度还包括轧制润滑条件的设定,轧制过程乳化液工艺参数为:第一机架到第四机架轧制乳化液浓度均为3.0% -3.5%,第五机架乳化液浓度为0.5% -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冷轧带钢的轧制工艺,高工艺通过优化设定轧辊工艺参数、轧制负荷分配比例系数、机架间带钢单位张力和单位附加张力、轧制润滑工艺参数,实现高强钢大压缩比的稳定轧制。通过本方法可以用最大轧制力2000吨、最大电机负荷4500KW的酸洗冷连轧机组生产出TRIP780级、压缩比大于65%的高强冷轧汽车带钢,产品质量满足要求。
文档编号B21B45/02GK103191917SQ20121000207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
发明者王军生, 侯永钢, 宋蕾, 张岩, 刘宝权, 秦大伟, 宋君, 费静, 吴萌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