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5度角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3856阅读:35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45度角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切割机,具体涉及ー种45度角切割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铝合金门窗、相框等型材框架,越来越多的框架采用的型材要先用45度角切割机进行切割,然后再将两根端头45度斜面的型材垂直连接。公知的45度角切割机结构如图I所示,其设有一矩形靠山A和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I ;型材第一次切割时先把一端切割成45度角斜面;型材在45度角切割机上第二次切割状态也如图I所示,一端为45度斜面的型材靠端部抵在矩形靠山A的ー竖直面上进行定位切割,型材被切割成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平行四边形型材B ;型材在45度角切割机上第 三次切割后的状态如图2所示,把平行四边形型材B切割成底角为45度角的第一等腰梯形型材Cl和第二等腰梯形型材C2,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切割过程。但是现有技术中型材在45度角切割机上第二次切割时,型材的45度斜面和切割机靠山的竖直面之间不是面配合,仅仅是线配合,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切割型材的长度精度不高,误差较大;同时为了保证每个切割出来的型材长度一祥,第二次切割时现有的45度角切割机一次只能切割一根型材,切割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供了ー种45度角切割机,通过梯形靠山设有的与梯形下底成45度夹角的梯形腰,所述梯形腰朝向所述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并与所述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相互平行,使型材一端在45度角切割机切割时平行抵在45度角切割机梯形腰上,不仅提高了型材切割长度的精度,也使45度角切割机一次可以切割两根或者更多根长度相同的型材,提高了切割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ー种45度角切割机,包括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梯形靠山和底板;所述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设于所述底板一端,所述梯形靠山设于所述底板另一端;所述梯形靠山设有一与梯形下底成45度夹角的梯形腰;所述梯形腰朝向所述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并与所述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梯形靠山底部侧面上设有螺孔。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相间隔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配合所述梯形靠山底部侧面上的螺孔调节所述梯形靠山位置。优选的,所述底板上标有用于测量型材长度的刻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45度角切割机,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装设于底板一端,梯形靠山装设于底板另一端;与梯形底边成45度夹角的梯形腰朝向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并与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相互平行,使要切割的同样长度的型材一端平行抵在45度角切割机梯形腰上;由于梯形腰与切割机切割片平行,所以一次所切割的型材长度一样,提高了型材切割长度的精度;同时在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的切割范围内,可以同时并排摆放两根或更多根型材,与公知的一次只能切割一根型材相比,提高了切割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背景技术中公知的型材在45度角切割机上第二次切割状态示意图;图2为背景技术中公知的型材在45度角切割机上第三次切割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ー种45度角切割机第二次切割时同时切割三根型材的切割状态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A.矩形靠山B.平行四边形型材 Cl.第一等腰梯形型材 C2.第二等腰梯形型材I. 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2.梯形靠山3.底板4.梯形腰5.第一型材6.第ニ型材7.第三型材101.第一螺孔102.第二螺孔103.第三螺孔104.第四螺孔
201.第一调节孔202.第二调节孔203.第三调节孔204.第四调节孔205.第五调节孔206.第六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45度角切割机,其结构为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设于底板一端,梯形靠山设于底板另一端;梯形靠山设有一与梯形下底成45度夹角的梯形腰,梯形腰朝向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并与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相互平行;梯形靠山底部侧面上设有螺孔,配合底板上设有相间隔的调节孔调节梯形靠山位置;切割时多根并排摆放的型材一端平行抵在45度角切割机梯形腰上,提高了型材切割长度的精度,45度角切割机一次可以切割多根型材,提高了切割效率;梯形靠山底部侧面上设有的螺孔与底板上设有的相间隔调节孔配合调节梯形靠山位置,从而调节切割型材的长度;底板上标有用于测量型材长度的刻度使型材长度调节操作简单,提高了切割效率。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ー种45度角切割机,该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I设于底板3 一端,梯形靠山2设于底板3另一端,切割时型材一端平行抵在45度角切割机梯形腰4上,不仅提高了型材切割长度的精度,也使45度角切割机一次可以切割两根或者更多根型材,提高了切割效率;本实用新型的ー种45度角切割机包括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I、梯形靠山2和底板3 ;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I设于底板3 —端,梯形靠山2设于底板3另一端;与梯形下底成45度夹角的梯形腰4朝向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1,并与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I相互平行;梯形靠山2底部侧面上设有螺孔,分别为第一螺孔101、第二螺孔102、第三螺孔103、第四螺孔104;底板3上设有相间隔的调节孔,分别为第一调节孔201、第二调节孔
202、第三调节孔203、第四调节孔204、第五调节孔205、第六调节孔206 ;底板3上标有用于測量型材长度的刻度;如图3所示,梯形靠山2底部侧面上的第一螺孔101、第二螺孔102、第三螺孔103、第四螺孔104与底板3上相间隔的第一调节孔201、第二调节孔202、第三调节孔203、第四调节孔20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例中,按型材所需要切割的长度如图3所示,梯形靠山2通过底部侧面上设有的第一螺孔101、第二螺孔102、第三螺孔103、第四螺孔104分别与底板3上设有的第一调节孔201、第二调节孔202、第三调节孔203、第四调节孔204固定连接在底板3上;梯形靠山2的梯形腰4与梯形靠山2下底成45度角,梯形腰4朝向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I并与其相 互平行;型材第一次切割前先把型材一端切割成45度角斜面,第二次切割时如图3所示,第ー型材5、第二型材6和第三型材7依次并排在一起,其45度斜角一端平行的抵在梯形靠山2的梯形腰4上,由于梯形腰4与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I平行,确保了一次切割的三根型材长度一祥,型材45度斜角一端平行的抵在梯形靠山2的梯形腰4上,又确保了切割型材长度的精度;底板3上标有用于测量型材长度的刻度,需要调节切割型材的长度时,梯形靠山2通过底部侧面上设有的第一螺孔101、第二螺孔102、第三螺孔103、第四螺孔104分别与底板3上设有的第一调节孔201、第二调节孔202、第三调节孔203、第四调节孔204、第五调节孔205、第六调节孔206的相应配合使用,固定连接在底板3上,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切割型材长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ー种45度角切割机,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I设于底板3一端,梯形靠山2设于底板3另一端;与梯形下底成45度夹角的梯形腰4朝向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1,并与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I相互平行,使要切割的同样长度的型材一端平行抵在45度角切割机梯形腰4上;由于梯形腰4与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I平行,所以一次所切割的型材长度保持一祥,提高了型材切割长度的精度;同时在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I的切割范围内,可以同时并排摆放两根或更多根型材,与公知的一次只能切割一根型材相比,提高了切割效率。对所公开的ー种45度角切割机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45度角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梯形靠山和底板;所述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设于所述底板一端,所述梯形靠山设于所述底板另一端;所述梯形靠山设有一与梯形下底成45度夹角的梯形腰;所述梯形腰朝向所述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并与所述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45度角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靠山底部侧面上设有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45度角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相间隔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配合所述梯形靠山底部侧面上的螺孔调节所述梯形靠山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45度角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标有用于测量型材长度的刻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45度角切割机,包括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梯形靠山和底板;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设于底板一端,梯形靠山设于底板另一端;梯形靠山设有一与梯形下底成45度夹角的梯形腰;梯形腰朝向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并与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在45度角切割机切割片的切割范围内,并排放置的多根型材一端平行抵在45度角切割机梯形腰上,一次切割的多根型材长度一样,不仅提高了型材切割长度的精度,同时与公知的一次只能切割一根型材相比,也提高了切割效率。
文档编号B23D79/00GK202539702SQ20122003054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31日
发明者吴孝刚, 范芸芸, 蒲万勇 申请人:苏州英德尔室内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