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用活顶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604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床用活顶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加工的辅助工具,特别是一种实效精密简单的机床用活顶尖。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活顶尖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自制革新辅助工具,适用于机械制造、造船、发电、冶金、矿山、汽车、石油、化工、石化、院校、研究院所、科研单位、设计院中的检验、划线、测量、组装、检测等检修、机械加工工作中的辅助支撑。在零件加工过程中,由于毛坯加工余量较大,长度相对较长(长径比大于6:1),就必须使用尾座上的辅助支撑工具——活顶尖。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因活顶尖头在承受挠度载荷、切削力过大或使用不当,而造成活顶尖间隙增大、损坏,直接影响到零件加工精度。传统的修复方法是把活顶尖头卸下修复后再用或者更换新的活顶尖头,这样既费时又费力,并且修复或更换过程比较复杂,在工作中活顶尖组件间传动精度下降的时候,不能及时有效快捷地进行调整,以满足传动精度的需求。因此,为了能够在加工过程中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就需要设计一种实效精密简易的活顶尖。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实效精密简易的机床用活顶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床用活顶尖,包括顶尖件、顶尖外套件、压配式压注油杯、单向推力球轴承、六角薄螺母、钢珠、间隙调整件和小圆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尖外套件的内部设有止退台阶;所述的顶尖件置于顶尖外套件内并与止退台阶前侧的圆筒型腔滑动配合,该顶尖件的末端设有定位中心孔;所述的单向推力球轴承装在顶尖件轴肩上,并通过与顶尖件上的外螺纹配套的六角薄螺母轴向定位在轴肩处,单向推力球轴承的松环装在顶尖件轴肩处;所述的间隙调整件前端设有定位中心孔,与顶尖件的定位中心孔相对,并在两定位中心孔之间装有钢珠;间隙调整件通过钢珠施加的轴向力将顶尖件上的单向推力球轴承轴向定位在顶尖外套件的止退台阶上,间隙调整件由小圆螺母固定并锁紧;所述的与顶尖件接触配合的顶尖外套件上装有压配式压注油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尖外套件为莫氏5°锥度圆台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六角薄螺母与小圆螺母在每一个定位锁紧环节中分别用到两个。所述的顶尖件在滑动配合传动关系的顶尖外套件的静压润滑作用下,采用高精密微型单向推力球轴承,通过被小圆螺母固定、锁紧的间隙调整件限制轴向位置,且对已经利用六角薄螺母一次预紧后的单向推力球轴承,产生一定的轴向预紧力,进行二次预紧,从而有效地提高活顶尖的工作精度。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辅助支撑活顶尖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自制可行性较高;在结构上,利用顶尖件与顶尖外套件间的滑动配合,提高承受径向切削阻力,从而达到较高的安全稳定性、加工精度;在辅助支撑工作时,可有效地提高工作精度;可以在工作活顶尖组件传动精度下降的时候,有效快捷地进行调整,安全稳定性好,给机械加工辅助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之处,并在受到磨损、间隙增大、不同的加工精度要求时,有效地恢复工作精度,以保证加工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面说明1、顶尖件,2、顶尖外套件,3、压配式压注油杯,4、单向推力球轴承,5、六角薄螺母,6、钢珠,7、间隙调整件,8、小圆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机床用活顶尖,包括顶尖件1、顶尖外套件2、压配式压注油杯3、单向推力球轴承4、六角薄螺母5、钢珠6、间隙调整件7和小圆螺母8,所述的顶尖外套件2的内部设有止退台阶;所述的顶尖件I置于顶尖外套件2内并与止退台阶前侧圆筒型腔滑动配合,该顶尖件I的末端设有定位中心孔;所述的单向推力球轴承4装在顶尖件I的轴肩上,并通过与顶尖件I上的外螺纹配套的六角薄螺母5轴向定位在轴肩处,单向推力球轴承4的松环装在顶尖件I的轴肩处;所述的间隙调整件7前端设有定位中心孔,与顶尖件I的定位中心孔相对,并在两定位中心孔之间装有钢珠6 ;间隙调整件7通过钢珠6施加的轴向力将顶尖件I上的单向推力球轴承4轴向定位在顶尖外套件2的止退台阶上,间隙调整件7由小圆螺母8固定并锁紧;所述的与顶尖件I接触配合的顶尖外套件2上装有压配式压注油杯3,利用压配式压注油杯3进行注油润滑。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尖外套件2为莫氏5°锥度圆台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六角薄螺母5与小圆螺母8在每一个定位锁紧环节中分别用到两个。所述的顶尖件I在滑动配合传动关系的顶尖外套件2的静压润滑作用下,采用高精密微型单向推力球轴承4,通过被小圆螺母8固定、锁紧的间隙调整件7限制轴向位置,且对已经利用六角薄螺母5 —次预紧后的单向推力球轴承4,产生一定的轴向预紧力,进行二次预紧,从而有效地提高活顶尖的工作精度。六角薄螺母对单向推力球轴承产生一次预紧力后初步定位,应保证单向推力球轴承的松环装在顶尖件轴肩处,同时保证轴承、滚动体、保持架与松环、紧环装配位置正确,当正常、灵活的转动后装入莫氏顶尖外套件内。利用顶尖外套件的止退台阶对单向推力球轴承产生二次轴向预紧力,向单向推力球轴承套件的松环施加一恒定的沿其轴线方向的力,并保持这种力使松环、滚动体保持架、紧环间沿轴向产生相对移动,一方面可消除单向推力球轴承内部的游隙,另一方面又可迫使滚动体和松环、紧环紧密接触,并在接触处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提高单向推力球轴承的支承刚度,同时还可以补偿单向推力球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量,以达到所需的传动精度,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时,单向推力球轴承左侧的松环因与顶尖外套件止退台阶接触,静止不动,右侧紧环与顶尖件一起转动。间隙调整件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当顶尖件工作间隙增大、传动精度下降时,可通过用小圆螺母锁紧的细牙间隙调整件转动,产生轴向移动,支撑钢珠传递轴向力,对单向推力球轴承进行二次轴向预紧,从而达到提高传动精度的效果。另一种作用是在小圆螺母锁紧的细牙间隙调整件装入顶尖外套件内,尾座手轮丝杠端头顶不到顶尖件而使活顶尖拆不下来而设计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的部位是与顶尖外套件接触配合的部分,由于配合精度较高,使活顶尖转动平稳,并且不漏油,顶尖件与顶尖外套件是配制的,采用静润滑。[0011]装配顺序是首先将F10-18单向推力球轴承松环装入顶尖件轴肩处,再依次装入保持架、紧环,M8X I六角薄螺母装在F10-18单向推力球轴承后部的顶尖件外螺纹上,产生一次预紧力后装入顶尖外套件内,然后将Φ 10钢珠在润滑油脂作用下,粘在顶尖件末端的中心孔上,使顶尖外套件尾端向上,将顶尖件与Φ 10钢珠一起装在顶尖外套件内,这时用油壶向顶尖套内加十几滴机油,再将M20X1. 5的细牙间隙调整件前端面的中心孔内,也涂少许润滑油脂后装人顶尖外套件内,支撑Φ 10钢珠,传递轴向力,对F10-18单向推力球轴承产生二次轴向预紧力,从而达到有效地提高传动精度的目的,最后用M20 X1. 5小圆螺母锁紧间隙调整件即可,以达到所需的传动精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给加工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之处。注意事项(I)、φ 10钢珠在装好后必须在顶尖件末端的中心孔和间隙调整件的中心孔之间, 位置正确,钢珠两端顶尖件中心孔内的润滑油脂是为了粘住Φ 10钢珠,而不能代替润滑油,所以还必须加机油,以保持良好的润滑作用;(2)、由于顶尖件与顶尖外套件接触配合部位及顶尖件中心孔与Φ 10钢珠之间还会因摩擦而生热,所以间隙调整件不能事先拧死,必须给转动件因工作引起的热胀留有间隙,其检验方法是测定活顶尖组合件工作状态下的温升情况,以及工作状态下的轴向、径向传动精度;(3)、装入间隙调整件时,一定要使顶尖方向朝下,不能朝上或平放,目的是避免机油淌出和钢珠在顶尖改变方向时窜动改变位置,与钢珠接触的两中心孔最好经过精研,这样使用过程起到的效果会更好;(4)、在使用前,请在顶尖外套件的注油孔内用润滑油脂枪注入一定的润滑油脂,以保证顶尖件与顶尖外套件的静压润滑配合的工作需要;(5)、在部件装配时,通过M8X1六角薄螺母对F10-18单向推力球轴承进行一次预紧(初步定位)时,应保证F10-18单向推力球轴承的松环装在顶尖件轴肩的一侧,同时保证轴承滚动体保持架与松环、紧环装配位置正确,能够保证正常、灵活地转动后装入莫氏顶尖外套件内。
权利要求1.一种机床用活顶尖,包括顶尖件、顶尖外套件、压配式压注油杯、单向推力球轴承、六角薄螺母、钢珠、间隙调整件和小圆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尖外套件的内部设有止退台阶;所述的顶尖件置于顶尖外套件内并与止退台阶前侧的圆筒型腔滑动配合,该顶尖件的末端设有定位中心孔;所述的单向推力球轴承装在顶尖件轴肩上,并通过与顶尖件上的外螺纹配套的六角薄螺母轴向定位在轴肩处,单向推力球轴承的松环装在顶尖件轴肩处;所述的间隙调整件前端设有定位中心孔,与顶尖件的定位中心孔相对,并在两定位中心孔之间装有钢珠;间隙调整件通过钢珠施加的轴向力将顶尖件上的单向推力球轴承轴向定位在顶尖外套件的止退台阶上,间隙调整件由小圆螺母固定并锁紧;所述的与顶尖件接触配合的顶尖外套件上装有压配式压注油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用活顶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尖外套件为莫氏5°锥度圆台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用活顶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角薄螺母与小圆螺母在每一个定位锁紧环节中分别用到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床用活顶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机床用活顶尖,包括顶尖件、顶尖外套件、压配式压注油杯、单向推力球轴承、六角薄螺母、钢珠、间隙调整件和小圆螺母,所述的顶尖件在滑动配合传动关系的顶尖外套件的静压润滑作用下,采用单向推力球轴承,通过被小圆螺母锁紧的间隙调整件限制轴向位置,对已经利用六角薄螺母一次预紧后的单向推力球轴承,产生二次轴向预紧力,从而达到提高传动精度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提高传动精度,可以在工作活顶尖组件间传动精度下降的时候,有效快捷地进行调整,安全稳定性好,解决了在工作活顶尖受到磨损、间隙增大、不同的加工精度要求时,有效地恢复传动精度,以保证加工质量。
文档编号B23B23/04GK202845808SQ20122055426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6日
发明者孙源, 范国权, 王义平, 黄培杰, 王菊敏, 杜学鹏, 李梦阳, 袁志奇 申请人: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