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材轧机的压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3043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棒材轧机的压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棒材轧机设计制造领域,具体涉及棒材轧机的压下装置的设计制造。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短应カ棒材轧机的压下装置的设计制造中,压下装置大多采用一个蜗轮箱带动两个齿轮箱的传动方式,此种传动方式存在着很多弊端和制造难度,比如1.因空间所限,蜗轮箱,齿轮箱必须采用鋳造件,缺陷多,成品率,不容易加工。2.压下装置由一个蜗轮箱,两个齿轮箱三个封闭箱体组成,装配,维护不便,可靠性低。3.齿轮箱内齿轮采用螺旋伞齿轮,加工设备复杂。4. ニ级传动旋转方向不一致,轧机本体部分需要设计两种不同旋向螺纹的张立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种大传动比、传动平稳准确、具有自锁功能、易于加エ、维护的棒材轧机压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ー种棒材轧机的压下装置包括蜗杆(I)、蜗轮(2)、第一轴套(3)、第二轴套(6-1)、第三轴套(6-2)、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1)、第三齿轮(5-2)、焊接箱体(7),箱盖(8);蜗杆(I)与蜗轮(2)组成的蜗轮副构成ー级传动,蜗轮
(2)与第一齿轮(4)共同连接在第一轴套(3)上构成中间件,第二齿轮(5-1)套在第二轴套(6-1)上,第三齿轮(5-2)套在第三轴套(6-2)上,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5-1)啮合组成第一组ニ级传动位于第一轴套(3)左侧,第一齿轮(4)与第三齿轮(5-2)啮合组成第二组ニ级传动位于第一轴套(3)右侧;所述的第二齿轮(5-1)和第三齿轮(5-2)相同,两组ニ级传动旋向相同。本实用新型还有这样ー些技术特征所述的ー级传动和两组ニ级传动共同安装在焊接箱体(7)和箱盖(8)组成的ー个封闭箱体内。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単,箱体采用焊接箱体,成材率高,一级传动和两个ニ级传动共同安装在ー个箱体内,安装、维护方便,可靠性高,传动齿轮为圆柱齿轮,加工简单,并且ニ级传动的方向一致,简化了本体部分张カ柱的设计。

图1为压下装置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ー种棒材轧机的压下装置包括蜗杆(I)、蜗轮(2)、第一轴套(3)、第ニ轴套(6-1)、第三轴套(6-2)、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1)、第三齿轮(5-2)、焊接箱体
(7),箱盖(8);蜗杆(I)、蜗轮(2)组成的蜗轮副构成ー级传动,蜗轮(2)与齿轮(4)共同连接在第一轴套(3)上构成中间件,第二齿轮(5-1)套在第二轴套(6-1)上,第三齿轮(5-2)套在第三轴套(6-2)上,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5-1)啮合组成第一组ニ级传动位于第一轴套(3)左侧,第一齿轮(4)与第三齿轮(5-2)啮合组成第二组ニ级传动位于第一轴套(3)右侧,第二齿轮(5-1)和第三齿轮(5-2)相同,两组ニ级传动旋向相同。每组齿轮与轴套上键配合将扭矩传给本体部分的张カ柱,其传递的扭矩大小相同,转速相等,方向一致。所述的一级传动和两组ニ级传动共同安装`在焊接箱体(7)和箱盖(8)组成的一个封闭箱体内。
权利要求1.一种棒材轧机的压下装置,包括蜗杆(I)、蜗轮(2)、第一轴套(3)、第二轴套(6-1)、第三轴套(6-2)、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1)、第三齿轮(5-2)、焊接箱体(7)和箱盖(8);其特征在于蜗杆(I)与蜗轮(2)组成的蜗轮副构成一级传动,蜗轮(2)与第一齿轮(4)共同连接在第一轴套(3)上构成中间件,第二齿轮(5-1)套在第二轴套(6-1)上,第三齿轮(5-2)套在第三轴套(6-2)上,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5-1)啮合组成第一组二级传动位于第一轴套(3)左侧,第一齿轮(4)与第三齿轮(5-2)啮合组成第二组二级传动位于第一轴套(3)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材轧机的压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齿轮(5-1)和第三齿轮(5-2 )相同,两组二级传动旋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材轧机的压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传动和两组二级传动共同安装在焊接箱体(7)和箱盖(8)组成的一个封闭箱体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传动比、传动平稳准确、具有自锁功能、易于加工、维护的棒材轧机压下装置。包括蜗杆(1)、蜗轮(2)、第一轴套(3)、第二轴套(6-1)、第三轴套(6-2)、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1)、第三齿轮(5-2)、焊接箱体(7)和箱盖(8);蜗杆(1)与蜗轮(2)组成的蜗轮副构成一级传动,蜗轮(2)与第一齿轮(4)共同连接在第一轴套(3)上构成中间件,第二齿轮(5-1)套在第二轴套(6-1)上。本装置结构简单,箱体采用焊接箱体,成材率高,一级传动和两个二级传动共同安装在一个箱体内,安装、维护方便,可靠性高,传动齿轮为圆柱齿轮,加工简单,并且二级传动的方向一致,简化了本体部分张力柱的设计。
文档编号B21B35/12GK202860994SQ20122059915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康春岩, 丁宇, 刘天翔, 张晏铭, 王瑞 申请人:哈尔滨哈飞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