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齿机工件主轴分度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560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切齿机工件主轴分度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齿机工件主轴分度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锥齿轮切齿轮的工件主轴的驱动结构通常采用与电机输出端相连接的一对传动比固定的齿轮及一对蜗杆和涡轮。在切齿时,由于电机功率是固定的,因此额定功率以及额定转速也是固定的,这种结构不能满足多规格齿轮工件的切齿要求,传统的蜗杆为普通圆柱蜗杆,这种蜗杆的承载能力较小,传动效率低,影响加工效率,尤其是加工较大型工件时,其驱动加工难度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切齿机工件主轴分度驱动结构,它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蜗杆的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且满足多规格齿轮工件的切齿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切齿机工件主轴分度驱动结构,包括伺服电机、传动机构、蜗杆和与所述蜗杆相配合的涡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蜗杆为变节距蜗杆。作为优选,所述蜗杆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涡轮设置在工件主轴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蜗杆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蜗杆为变节距蜗杆,因此蜗杆的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且采用可变换传动比的齿轮,并且齿轮使切削力矩增大,用小功率的伺服电机即可满足切削力矩要求,满足多规格齿轮工件的切齿要求。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切齿机工件主轴分度驱动结构,包括伺服电机3、传动机构、蜗杆4和与所述蜗杆4相配合的涡轮5,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I和第二齿轮2,所述第一齿轮I和第二齿轮2相啮合,所述蜗杆4为变节距蜗杆,所述蜗杆4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涡轮5设置在工件主轴6上,所述第一齿轮I与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2与所述蜗杆4可拆卸连接。由于蜗杆4为变节距蜗杆,因此蜗杆4的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所述第一齿轮I与第二齿轮2均是可拆卸与传动机构连接,方便拆卸和更换,使用方便,且采用可变换传动比的齿轮,齿轮使切削力矩增大,用小功率的伺服电机3即可满足切削力矩要求,满足多规格齿轮工件的切齿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切齿机工件主轴分度驱动结构,包括伺服电机(3)、传动机构、蜗杆(4)和与所述蜗杆(4)相配合的涡轮(5),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I)和第二齿轮(2),所述第一齿轮(I)和第二齿轮(2)相啮合,所述蜗杆(4)为变节距蜗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齿机工件主轴分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4)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齿机工件主轴分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5)设置在工件主轴(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齿机工件主轴分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O与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齿机工件主轴分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2)与所述蜗杆(4)可拆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切齿机工件主轴分度驱动结构,包括伺服电机、传动机构、蜗杆和与所述蜗杆相配合的涡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蜗杆为变节距蜗杆。本实用新型优点是,通过使用上述结构,由于蜗杆为变节距蜗杆,因此蜗杆的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且采用可变换传动比的齿轮,并且齿轮使切削力矩增大,用小功率的伺服电机即可满足切削力矩要求,满足多规格齿轮工件的切齿要求。
文档编号B23Q5/10GK202985206SQ20122065053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熊利祥 申请人:重庆市首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