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线机的夹丝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900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收线机的夹丝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收线机的夹丝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拉丝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线机的夹丝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焊丝生产线上使用的收线机夹丝机构采用双作用气缸夹紧,行程大,气 管外露,体积大,重量大,造成排线机构的排线器承担较大负荷,增大了排线器与导杆的摩 擦,从而减少排线器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无纵向限位,使夹丝机构不能更为有效地解决收 线机收线时的窜线、乱线、跳线、线材松动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线机的夹丝机构,有效解决了拉 丝机及收线机停机不同步造成收线时的窜线、乱线、跳线、线材松动等问题。[000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0005]一种收线机的夹丝机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支架、导丝轮组件、气缸、安装在气缸 推杆上的压板、安装在支架上的衬板组成,所述支架为上述各部件的安装基体,支架的腔体 内设置导丝轮组件,支架的侧面固定有气缸及安装在气缸推杆上的压板。[0006]进一步,所述导丝轮组件包括两组相互垂直的导丝轮,导丝轮由过线轴及安装在 过线轴上的过线轮组成。[0007]进一步,所述气缸是SSA单作用薄型气缸,气缸行程30 40mm。[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导丝轮组件, 能控制焊丝纵向与横向的限位;采用SSA薄型单作用气缸,行程小,气管设计隐蔽。本实用 新型在收线机停机时,夹丝机构能可靠夹紧焊丝,防止收线机收线时的窜线、乱线、跳线、线 材松动问题,保证焊丝在工字轮上整齐而有序排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小巧,重量轻,可 在光杆排线器与气架排线器中配套使用,可广泛用于各型号的收线机。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0010]图2为图1的右侧视图;[0011]图3为图1的左侧视图;[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立体图;[001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导丝轮组件的结构图;[0014]图6为图5的A-A向剖面图。[0015]图中:1-支架,2-导丝轮组件,3-压板,4-衬板,5-气缸,6-过线轴,7-过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0017]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收线机的夹丝机构,主要由 支架1、导丝轮组件2、气缸5、安装在气缸5推杆上的压板3、安装在支架I上的衬板4组成, 所述支架I为上述各部件的安装基体,支架I的腔体内设置导丝轮组件2,支架I的侧面固 定有气缸5及安装在气缸5推杆上的压板3,所述气缸5是SSA单作用薄型气缸,气缸行程 30 40mm。[0018]本实用新型中导丝轮组件的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导丝轮组件2包括两组 相互垂直的导丝轮,导丝轮由过线轴6及安装在过线轴6上的过线轮5组成,导丝轮组件2 确保收线机工作时在夹丝机构上的位置,限制了四个方向的自由度。[00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收线机正常工作时,本实用新型中SSA薄型气缸5气路 断开,装在气缸推杆上的压板3,在气缸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初始状态,焊丝通过导丝轮 组件2并绕过排线器导轮始终处于压板3与衬板4之间,收线机正常工作收线。[0020]收线机正常停机或因故停机时,收线机的控制系统将信号传递给控制SSA薄型气 缸5的二位三通电磁阀,电磁阀打开,SSA薄型气缸5气路接通,压板3在气缸推力的作用 下向右快速移动,将焊丝压紧在衬板4上,并可靠夹紧焊丝。
权利要求1.一种收线机的夹丝机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支架(I)、导丝轮组件(2)、气缸(5)、 安装在气缸(5)推杆上的压板(3)、安装在支架⑴上的衬板(4)组成,所述支架⑴为上 述各部件的安装基体,支架(I)的腔体内设置导丝轮组件(2),支架(I)的侧面固定有气缸(5)及安装在气缸(5)推杆上的压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线机的夹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轮组件(2) 包括两组相互垂直的导丝轮,导丝轮由过线轴(6)及安装在过线轴(6)上的过线轮(7)组 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线机的夹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5)是SSA单 作用薄型气缸,气缸行程30 4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线机的夹丝机构,主要由支架、导丝轮组件、气缸、安装在气缸推杆上的压板、安装在支架上的衬板组成,所述支架为上述各部件的安装基体,支架的腔体内设置导丝轮组件,支架的侧面固定有气缸及安装在气缸推杆上的压板,所述导丝轮组件包括两组相互垂直的导丝轮,导丝轮由过线轴及安装在过线轴上的过线轮组成。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拉丝机及收线机停机不同步造成收线时的窜线、乱线、跳线、线材松动等问题。
文档编号B21C1/02GK203061583SQ20122072419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宋钊贵, 姜兵 申请人:贵州航天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