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削用刀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956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铣削用刀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削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铣削用刀片。
背景技术
人们已经发现,切削刃具有较大高度差的刀片在切削过程中,能够改善刀片切削刃在切入、切出时刃口的受力分布,并能够有效降低工件对刃口的冲击,从而使刀片具有更好的切削性能。刀片制作主要包括高压成型和高温成型两个步骤,高压成型中,利用高压在疏松的颗粒两侧施压将其压成结构紧凑的颗粒结合体,由于刀片上表面的高度差导致高压成型时疏松的颗粒两侧施压行程不一致,从而结构紧凑的颗粒结合体各处密度根据刀片上、下表面的形状而发生变化,刀片的切削刃的高度差越大,低高度的切削刃具有更大施压行程,从而具有较大的颗粒密度;刀片高温成型是利用高温将已经过高压成型的刀片中粘结颗粒发生变化,从而使颗粒结合体连接更加紧凑,保证刀片切削时所需的切削性能,高温成型过程中,由于颗粒结合体密度的各处不同造成刀片本体各处收缩不一致,根据实际应用来看,大密度颗粒高温成型后具有小的收缩,刀片的切削刃的高度差大小决定切削刃变形的程度,这种切削刃高度差大的刀片造成刀片切削刃收缩具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切削刃各处的加工条件不一致,从而影响刀片结构的稳定性,另外,由于切削刃形状的变化,极大了降低了加工表面质量和刀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刃部结构稳定、切削刃尺寸精度高、抗冲击能力强、可有效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和刀片使用寿命的铣削用刀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铣削用刀片,包括由上表面、下表面以及连接上下表面的多个侧面围成的多边形板状刀片本体,所述上表面由顶平面和顶前刀面组成,所述下表面由底平面和底前刀面组成,所述侧面和顶前刀面相交形成顶切削刃,所述侧面和底前刀面相交形成底切削刃,与同一侧面相邻的顶切削刃和底切削刃,在垂直于顶平面的平面内的投影距离相等。所述顶平面与底平面平行。所述刀片本体的侧面由主侧面和角侧面组成,所述角侧面位于相邻的主侧面之间。所述主侧面与顶前刀面相交形成顶主切削刃,所述主侧面与底前刀面相交形成底主切削刃,所述角侧面与顶前刀面相交形成顶角切削刃,所述角侧面与底前刀面相交形成底角切削刃。相邻的主侧面与角侧面之间设有过渡侧面,所述过渡侧面与顶前刀面相交形成顶过渡切削刃,所述顶角切削刃经顶过渡切削刃与顶主切削刃连接构成所述顶切削刃,所述过渡侧面与底前刀面相交形成底过渡切削刃,所述底角切削刃经底过渡切削刃与底主切削刃连接构成所述底切削刃。所述顶主切削刃与顶平面的夹角为α 1,所述底主切削刃与底平面的夹角为α2,3° 彡 α I 彡 30°,3° 彡 α 2 彡 30°。所述顶角切削刃和底角切削刃均为直线形切削刃。所述顶角切削刃与顶平面的夹角为β 1,所述底角切削刃与底平面的夹角为β2,10° 彡 β I 彡 50° ,10° 彡 β 2 彡 50°。所述顶角切削刃和底角切削刃在顶平面内的投影均为弧形。所述顶角切削刃在相邻的主侧面上的投影与顶平面的夹角为Yl,所述底角切削刃在相邻的主侧面上的投影与底平面的夹角为Y2,10° ( Yl彡50°,10。^ Y 2 ^ 5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铣削用刀片,与同一侧面相邻的顶切削刃和底切削刃,在垂直于顶平面的平面内的投影距离相等,在制作刀片的高压成型阶段,在疏松的颗粒两侧施压将其压成结构紧凑的颗粒结合体时,刀片上表面切削刃部分相对下表面切削刃部分具有相同的相对高度,使两侧施压行程一致,可有效的控制颗粒结合体在上下切削刃处的密度一致性,使刀片在高温成型后切削刃具有一致的收缩性,从而使刀片刃部尺寸结构稳定,有效提高切削刃的尺寸精度,提高刀片刃口的抗冲击性能,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和刀片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 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面展开图。图5是图3的A-A剖视放大图。图6是图3的B-B剖视放大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C-C剖视放大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不:1、刀片本体;2、上表面;21、顶平面;22、顶前刀面;3、下表面;31、底平面;32、底前刀面;4、侧面;41、主侧面;42、角侧面;43、过渡侧面;5、中心孔;6、中心轴;7、顶切削刃;71、顶主切削刃;72、顶角切削刃;73、顶过渡切削刃;8、底切削刃;81、底主切削刃;82、底角切削刃;83、底过渡切削刃。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图1至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铣削用刀片实施例,该刀片包括由上表面
2、下表面3以及连接上下表面的多个侧面4围成的多边形板状刀片本体1,本实施例为四个侧面4围成的四边形板状刀片本体1,刀片本体I的中心设有用于安装定位的刀片中心孔5,刀片本体I关于刀片中心孔5的中心轴6中心对称,上表面2由顶平面21和顶前刀面22组成,下表面3由底平面31和底前刀面32组成,侧面4和顶前刀面22相交形成顶切削刃7,侧面4和底前刀面32相交形成底切削刃8,与同一侧面4相邻的顶切削刃7和底切削刃8,在垂直于顶平面21的平面内的投影距离相等,在制作刀片的高压成型阶段,在疏松的颗粒两侧施压将其压成结构紧凑的颗粒结合体时,刀片上表面2的切削刃部分相对下表面3的切削刃部分具有相同的相对高度,使两侧施压行程一致,可有效的控制颗粒结合体在上下切削刃处的密度一致性,使刀片在高温成型后切削刃具有一致的收缩性,从而使刀片刃部尺寸结构稳定,有效提闻切削刃的尺寸精度,提闻刀片刃口的抗冲击性能,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和刀片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顶平面21与底平面31平行,刀片本体I的侧面4由主侧面41和角侧面42组成,角侧面42位于相邻的主侧面41之间;主侧面41与顶前刀面22相交形成顶主切削刃71,主侧面41与底前刀面32相交形成底主切削刃81,角侧面42与顶前刀面22相交形成顶角切削刃72,角侧面42与底前刀面32相交形成底角切削刃82 ;相邻的主侧面41与角侧面42之间设有过渡侧面43,过渡侧面43与顶前刀面22相交形成顶过渡切削刃73,顶角切削刃72经顶过渡切削刃73与顶主切削刃71连接构成顶切削刃7,过渡侧面43与底前刀面32相交形成底过渡切削刃83,底角切削刃82经底过渡切削刃83与底主切削刃81连接构成底切削刃8。本实施例中,顶主切削刃71和底主切削刃81均为直线形切削刃,顶主切削刃71与顶平面21的夹角为α 1,底主切削刃81与底平面31的夹角为α 2,3° < α I < 30°,3°彡α2<30°,本实施例的α 1=α2=15° ;顶角切削刃72和底角切削刃82均为直线形切削刃,顶角切削刃72与顶平面21的夹角为β 1,底角切削刃82与底平面31的夹角为β2,10°彡β I彡50°, 10°彡β2<50°,本实施例的β 1= β 2=35°。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产品性能的需要可以将顶主切削刃71、底主切削刃81、顶角切削刃72和底角切削刃82设计成其它几何形状。图4是以一个主侧面41为基础将刀片本体I的多个侧面4展开时的示意图,顶切削刃7的顶主切削刃71、顶角切削刃72交点到底切削刃8的底主切削刃81、底角切削刃82的交点之间距离分别标记为Hl Η9,Hl Η9具有相同的值H ;图5、6示出了一和顶平面21正交剖示平面内,顶切削刃7和底切削刃8的投影距离都为H,在任意和顶平面21正交的平面内顶切削刃7和底切削刃8的投影距离相等。图7至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铣削用刀片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的刀片本体I为三个侧面4围成的三边形板状刀片本体1,相邻的主侧面41与角侧面42直接相连,其间未设过渡面,主切削刃与角切削刃直接相连,其间不存在过渡刃;顶角切削刃72和底角切削刃82在顶平面21内的投影均为弧形,顶角切削刃72在相邻的主侧面41上的投影与顶平面21的夹角为Y 1,底角切削刃82在相邻的主侧面41上的投影与底平面31的夹角为Y 2,10°彡Yl彡50°,10°彡γ2<50°,本实施例的Y I=Y 2=35°。[0036]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铣削用刀片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的刀片本体I为六个侧面4围成的六边形板状刀片本体I。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铣削用刀片,包括由上表面(2)、下表面(3)以及连接上下表面的多个侧面(4)围成的多边形板状刀片本体(1),所述上表面(2)由顶平面(21)和顶前刀面(22)组成,所述下表面(3)由底平面(31)和底前刀面(32)组成,所述侧面(4)和顶前刀面(22)相交形成顶切削刃(7),所述侧面(4)和底前刀面(32)相交形成底切削刃(8),其特征在于:与同一侧面(4)相邻的顶切削刃(7)和底切削刃(8),在垂直于顶平面(21)的平面内的投影距离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削用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平面(21)与底平面(31)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削用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本体(I)的侧面(4)由主侧面(41)和角侧面(42)组成,所述角侧面(42)位于相邻的主侧面(4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铣削用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侧面(41)与顶前刀面(22)相交形成顶主切削刃(71),所述主 侧面(41)与底前刀面(32)相交形成底主切削刃(81),所述角侧面(42)与顶前刀面(22)相交形成顶角切削刃(72),所述角侧面(42)与底前刀面(32)相交形成底角切削刃(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铣削用刀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主侧面(41)与角侧面(42)之间设有过渡侧面(43),所述过渡侧面(43)与顶前刀面(22)相交形成顶过渡切削刃(73),所述顶角切削刃(72)经顶过渡切削刃(73)与顶主切削刃(71)连接构成所述顶切削刃(7),所述过渡侧面(43)与底前刀面(32)相交形成底过渡切削刃(83),所述底角切削刃(82)经底过渡切削刃(83)与底主切削刃(81)连接构成所述底切削刃(8)。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铣削用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主切削刃(71)与顶平面(21)的夹角为α 1,所述底主切削刃(81)与底平面(31)的夹角为α2,3°≤α I≤30°,3° ≤ α 2 ≤ 3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铣削用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切削刃(72)和底角切削刃(82)均为直线形切削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铣削用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切削刃(72)与顶平面(21)的夹角为β 1,所述底角切削刃(82)与底平面(31)的夹角为β2,10°≤β I≤50°,10。≤β 2 ≤5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铣削用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切削刃(72)和底角切削刃(82)在顶平面(21)内的投影均为弧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铣削用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切削刃(72)在相邻的主侧面(41)上的投影与顶平面(21)的夹角为Y 1,所述底角切削刃(82)在相邻的主侧面(41)上的投影与底平面(31)的夹角为Y 2,10°≤Yl≤50°,10°≤γ2<5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铣削用刀片,包括由上表面、下表面以及连接上下表面的多个侧面围成的多边形板状刀片本体,所述上表面由顶平面和顶前刀面组成,所述下表面由底平面和底前刀面组成,所述侧面和顶前刀面相交形成顶切削刃,所述侧面和底前刀面相交形成底切削刃,与同一侧面相邻的顶切削刃和底切削刃,在垂直于顶平面的平面内的投影距离相等。该铣削用刀片具有刃部结构稳定、切削刃尺寸精度高、抗冲击能力强、可有效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和刀片使用寿命的优点。
文档编号B23C5/00GK202963581SQ20122073516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王社权, 江爱胜 申请人: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