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长孔零件镗削精密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56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深长孔零件镗削精密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孔精密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制造业加工深长孔零件时,一般都是采用先钻、再扩、最后精加工的办法。由于在车床上刀杆悬臂量大、刚性不足、“让刀”现象严重、振动强烈无法保证加工质量。有的采用电解加工的方法精密加工深长孔,但电解加工因对环境污染严重、成本高、效率极低且不利于大批量生产而逐渐被限制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长孔零件镗削精密加工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联轴器、端盖、固定圈、连接杆、镗刀、进油管、导向套、密封圈、固定套、连接件、衬套、排油屑管组成,固定圈有两个,分别固定在被加工工件两端,端盖设在被加工工件左端面上,并与左固定圈固定在一起;镗刀上的连接杆从工件右端穿过连接联轴器,镗刀外面的导向套经固定套和密封圈固定在被加工工件右端面上;导向套上设有进油管,排油屑管设在端盖上,衬套设在端盖孔上;被加工工件经连接件安装在普通车床的溜板上。所述的连接件是两个V型块。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成本低、效率高、对环境的污染小;冷却油除起到冷却刀具的作用外,还可在刀片、导向套与已加工孔壁之间起到润滑作用,可减小摩擦;刀具进入加工孔时,刀片始终支撑在被加工孔的孔壁上,增强连接杆的刚度,保证加工孔的轴线不走偏,提高孔的直线度;进给运动采用工件移动进给法,属拉力切削,与推力切削比较,能够避免“让刀”现象,减小刀具振动,不易崩刃,深长孔零件的加工尺寸有保证。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它由联轴器1、螺栓2、端盖3、左固定圈4、连接杆6、右固定圈7、密封圈8、螺栓9、镗刀10、进油管11、导向套12、固定套13、紧固螺钉14、V型块15、V型块16、紧固螺钉17、衬套18、排油屑管19组成,左右固定圈4、7分别用紧固螺钉17、14固定在被加工工件5两端,端盖3设在被加工工件5左端面上,通过螺栓2与左固定圈4固定在一起;镗刀10上的连接杆6从被加工工件5右端穿过连接联轴器1,镗刀10外面的导向套12经固定套13和密封圈8用螺栓9固定在被加工工件5右端面上;导向套12上设有进油管11,排油屑管19设在端盖3上,衬套18设在端盖3孔上;被加工工件5经两个V型块16、15安装在普通车床的溜板上。被加工工件5安装时,先把左固定圈4、右固定圈7用紧固螺钉17、14紧固在被加工工件5的两端外圆柱面上,再将端盖3通过螺栓2左固定圈4连接,将连接杆6装在镗刀10上,从被加工工件5右端向左端穿出,将衬套18套在连接杆6上并压入端盖3的孔内,把连接杆6装入联轴器I ;把密封圈8装在被加工工件5的左端面上,把固定套13和导向套12装在镗刀10上,过螺栓9与右固定圈7连接;把进油管11、排油屑管19分别连接导向套12、端盖3 ;通过两个V型块15、16把安装好的工件装夹在普通车床溜板上。安装完毕后,分别把进油管11与油泵、排油屑管19与箱体连接起来,启动油泵电机,油液进入到镗刀齿内起润滑冷却作用,再将联轴器与机床动力轴连接,启动机床,带动连接杆、镗刀旋转,被加工工件5在机床溜板的带动下向右作进给运动,可对被镗削零件进行切削加工,切屑和多余的油液从排油屑管19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深长孔零件镗削精密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联轴器、端盖、固定圈、连接杆、镗刀、进油管、导向套、密封圈、固定套、连接件、衬套、排油屑管组成,固定圈有两个,分别固定在被加工工件两端,端盖设在被加工工件左端面上,并与左固定圈固定在一起;镗刀上的连接杆从工件右端穿过连接联轴器,镗刀外面的导向套经固定套和密封圈固定在被加工工件右端面上;导向套上设有进油管,排油屑管设在端盖上,衬套设在端盖孔上;被加工工件经连接件安装在普通车床的溜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长孔零件镗削精密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是两个V 型块。
专利摘要一种深长孔零件镗削精密加工装置,它由联轴器、端盖、固定圈、连接杆、镗刀、进油管、导向套、密封圈、固定套、V型块、衬套、排油屑管组成,固定圈有两个,分别固定在被加工工件两端,端盖设在被加工工件左端面上,并与左固定圈固定在一起;镗刀上的连接杆从工件右端穿过连接联轴器,镗刀外面的导向套经固定套和密封圈固定在被加工工件右端面上;导向套上设有进油管,排油屑管设在端盖上,衬套设在端盖孔上;被加工工件经两个V型块安装在普通车床的溜板上。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成本低、效率高、对环境的污染小;进给运动采用工件移动进给法,能够避免“让刀”现象,减小刀具振动,不易崩刃,深长孔零件的加工尺寸有保证。
文档编号B23B41/02GK203076636SQ20132000601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7日
发明者陈爱荣, 刘鹏, 王桂林, 沈祥鸿, 田明利, 王冬梅, 辛燕, 张瑞华 申请人:陈爱荣, 刘鹏, 王桂林, 沈祥鸿, 田明利, 王冬梅, 辛燕, 张瑞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