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位机扭力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80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位机扭力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辅助设备,特别是变位机扭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变位机是专用焊接辅助设备,适用于回转工作的焊接变位,以得到理想的加工位置和焊接速度。可与操作机、焊机配套使用,组成自动焊接中心,也可用于手工作业时的工件变位。工作台回转采用变频器无级调速,调速精度高。焊接变位机一般由工作台回转机构和翻转机构组成,通过工作台翻转和回转使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工件达到所需的焊接,装配角度,工作台回转为变频无级调速,可得到满意的焊接速度。但是对于工作台的翻转运动的控制就存在着传动不平稳的问题,对于不同重量的工件,难以实现恒速平稳运转,为了能使翻转达到恒速、平稳、不受工件重量影响,往往就需要配置精度较高的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而这导致变位机的成本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成本低、对于不同重量的工件都能平稳翻转的变位机扭力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变位机扭力调节装置,它包括丝杆、配重和螺母,配重设有轴向通孔,配重通过轴向通孔套装于丝杆上,螺母安装于配重下方的丝杠上,螺母与丝杆通过螺纹连接,螺母起到支撑配重的限位作用。所述的丝杠的顶端设置有方柄。所述的丝杠的上部设有凸块,位于凸块下方的丝杆上套装有推力球轴承。所述的推力球轴承下方的丝杆上还设置有深沟球轴承。所述的配重的顶端设置有弹性挡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调节,制造成本低,易于装配,连接稳定。通过调节配重在丝杆上的位置,即配重距离变位机翻转电机的电机轴的垂直距离,实现变位机初始扭矩的调节,当变位机上的工件重量较大时,可以调节配重,使其距离电机轴的距离较近,从而减小了变位机的初始扭矩,翻转电机更多的对工件做功;当工件重量较小时,调节配重使其距离电机轴距离较远,从而增大了变位机的初始扭矩,配重消耗翻转电机较多的输出功率,从而使得变位机可适用于不同重量的工件,增加了变位机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变位机的利用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丝杆,2-配重,3-螺母,4-方柄,5-凸块,6_推力球轴承,7_深沟球轴承,
8-孔用弹性挡圈,9-弹性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变位机扭力调节装置,它包括丝杆1、配重2和螺母3,配重2设有轴向通孔,配重2通过轴向通孔套装于丝杆I上,螺母3安装于配重2下方的丝杠上,螺母3与丝杆I通过螺纹连接,螺母3起到支撑配重2的限位作用。所述的丝杠的顶端设置有方柄4,方便调节旋转丝杠。所述的丝杠的上部设有凸块5,位于凸块5下方的丝杆I上套装有推力球轴承6,当丝杆I设置于变位机上时,推力球轴承6设置于预设的轴承座内,通过凸块5支撑整个调节装置的重量,并使得丝杆I在调节装置安装后,仍能自由绕轴心旋转,方便调节。推力球轴承6下方的丝杆I上还设置有深沟球轴承7,深沟球轴承7下方的丝杆I上还设有孔用弹性挡圈8。深沟球轴承7的设置可以防止丝杆I的摇晃,使得装置结构更加稳定。所述的配重2的顶端设置有弹性挡圈9,弹性挡圈9通过螺栓与配重2连接固定,防止配重2调节过渡对上方结构造成损坏。通过调节丝杆I和螺母3,可以调节配重2在丝杠上的位置,从而可以调节变位机的翻转机构相对于翻转电机机轴的扭矩,实现对变位机的初始扭矩的调节,使其针对不同重量的工件都能稳定的变位。
权利要求1.变位机扭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丝杆(I)、配重(2)和螺母(3),配重(2)设有轴向通孔,配重(2)通过轴向通孔套装于丝杆(I)上,螺母(3)安装于配重(2)下方的丝杠上,螺母(3)与丝杆(I)通过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位机扭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杠的顶端设置有方柄(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位机扭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杠的上部设有凸块(5),位于凸块(5)下方的丝杆(I)上套装有推力球轴承(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位机扭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力球轴承(6)下方的丝杆(I)上还设置有深沟球轴承(7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位机扭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2)的顶端设置有弹性挡圈(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变位机扭力调节装置,它包括丝杆(1)、配重(2)和螺母(3),配重(2)设有轴向通孔,配重(2)通过轴向通孔套装于丝杆(1)上,螺母(3)安装于配重(2)下方的丝杠上,螺母(3)与丝杆(1)通过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方便调节,制造成本低,易于装配,连接稳定;通过调节配重在丝杆上的位置,实现变位机初始扭矩的调节,从而使得变位机可适用于不同重量的工件,增加了变位机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变位机的利用率。
文档编号B23K37/047GK203156286SQ20132001245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李正江 申请人:成都环龙智能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