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压裂泵曲轴加工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9314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型压裂泵曲轴加工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轴支撑架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大型压裂泵曲轴加工支撑架。
背景技术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对常规油气能源消费需求总量日益增大,而面临较严重的能源短缺和供求缺口,易于开发的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正迅速耗尽,世界各国不得不寻找非常规替代能源,如页岩气、页岩油、煤层气等。对于此类非常规能源的开采,必须采用压裂泵车,甚至于是大型压裂泵车,通过压裂泵车将高压、大排量、具有一定粘度的压裂液挤入能源层内,把能源层压出许多裂缝后,再加入支撑剂,充填裂缝,提高能源层的渗透力,增加产量。我国页岩气资源储量达36.1a万亿立方米,使用于页岩气、页岩油、煤气层的压裂设备需求量很大,其中,压裂泵是压裂设备的工作主机,现场施工对压裂泵车的技术性能要求很高,压裂泵车必须具有压力高、排量大、耐腐蚀、抗磨损性强等特点。而压裂泵曲轴作为压裂泵的核心部件尤为重要。目前,对压裂泵曲轴的加工,由于这种曲轴体积大,其重量可达到一吨以上,所以还都是采用大型圆钢,用远、近端部支撑架固定在大型普通车床上,粗加工曲轴的连杆颈,并通过行车或铲车吊动大型圆钢换加工位,然后再精加工。这种加工支撑架和用行车或叉车换位的不足在于:一是由于一件压裂泵曲轴有五个连杆颈,粗加工连杆颈时就要换五次工位,加工时间长,劳动效率低;二是由于曲轴重量大,只能依赖航车或叉车换工位加工,一般工厂没有预留航车,而且后续增加航车投资比较大;用叉车装夹更换工位又必须由专职人员操作,尤其是夜班还需要增加值班人员,而且换工位时与叉车工的操作技能又有很大关系,所以操作繁琐,增加了用工,提高了加工成本。通过检索可知,目前尚未见更换压裂泵曲轴工位方便、快捷,机床操作者可以一人实现更换工位、能够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特别适用于大型压裂泵曲轴加工的压裂泵曲轴加工支撑架的报导。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换压裂泵曲轴工位方便、快捷,机床操作者可以一人实现更换工位、能够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特别适用于大型压裂泵曲轴加工的大型压裂泵曲轴加工支撑架。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大型压裂泵曲轴加工支撑架,包括近端部底座支架和远端部底座支架,在近端部底座支架和远端部底座支架的底板上均通过螺栓连接上与CW61ala25B车床的导轨槽滑动连接的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端部底座支架和远端部底座支架的顶板上分别设有近端部“U”形支撑板和远端部“U”形支撑板,近端部“U”形支撑板底壁上的燕尾轨卡入近端部底座支架顶板上的燕尾槽内配合连接,并由定位销定位;远端部“U”形支撑板底壁上的燕尾轨卡入远端部底座支架顶板上的燕尾槽内配合连接,并由相应的定位销定位;在近端部“U”形支撑板和远端部“U”形支撑板的夹口内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近端轴承辊和相互平行的两个远端轴承辊,两个近端轴承辊和两个远端轴承辊的轴均通过销钉固定;所述的近端部底座支架和远端部底座支架之间通过连接丝杠相连接,在连接丝杠的端部设有调节固定螺栓。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两个近端轴承辊的端壁与近端部“U”形支撑板的夹口内壁之间的轴上套设垫圈;同样,所述的两个远端轴承辊的端壁与远端部“U”形支撑板的夹口内壁之间的轴上也套设相应的垫圈;所述的近端部底座支架和远端部底座支架的内、外壁的两端均设有加强板;所述的近端部“U”形支撑板和远端部“U”形支撑板的上端中部均设有曲轴端部卡入的凹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对压裂泵曲轴的加工支撑架和采用行车或叉车更换加工位相比,由于被加工的曲轴可转动、支撑架可整体移动、长短都能加工,所以,操作者一人就可以转动工件,更换压裂泵曲轴连杆颈工位,转到需要更换的连杆颈工位,用尾座顶针顶紧工件即可加工,加工完毕,移动推出即可。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特别适用于大型压裂泵曲轴的加工。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前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示意图。图中:1、近端部底座支架;2、远端部底座支架;3、螺栓;4、压板;5、近端部“U”形支撑板;6、远端部“U”形支撑板;7、燕尾轨;8、定位销;9、近端轴承辊;10、远端轴承辊;11、轴;12、销钉;13、连接丝杠;14、调节固定螺栓;15、垫圈;16、加强板;1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大型压裂泵曲轴加工支撑架,包括近端部底座支架I和远端部底座支架2,在近端部底座支架I和远端部底座支架2的底板上均通过螺栓3连接上与CW61ala25B车床的导轨槽滑动连接的压板4,压板4可在CW61ala25B车床的导轨槽内滑动移动,从而可使整个大型压裂泵曲轴加工支撑架沿CW61ala25B车床的导轨槽移动,使其位置可调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端部底座支架I和远端部底座支架2的顶板上分别设有近端部“U”形支撑板5和远端部“U”形支撑板6,近端部“U”形支撑板5底壁上的燕尾轨7卡入近端部底座支架I顶板上的燕尾槽内配合连接,并由定位销8定位;远端部“U”形支撑板6底壁上的燕尾轨卡入远端部底座支架2顶板上的燕尾槽内配合连接,并由相应的定位销定位,通过近端部“U”形支撑板5和远端部“U”形支撑板6沿燕尾槽的移动,可实现被加工的曲轴的轴心处于准确的加工位置,也可以在曲轴连杆颈装夹定位完毕后根据加工需要将近端部“U”形支撑板5和远端部“U”形支撑板6沿燕尾槽整体移出;在近端部“U”形支撑板5和远端部“U”形支撑板6的夹口内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近端轴承辊9和相互平行的两个远端轴承辊10,两个近端轴承辊9和两个远端轴承辊10的轴11均通过销钉12固定,被加工的曲轴,其近端担置在近端部“U”形支撑板5上部的两个近端轴承辊9之间,其远端担置在远端部“U”形支撑板6上部的两个远端轴承辊10之间,当被加工的曲轴转动时,所支撑的两个近端轴承辊9和两个远端轴承辊10同时转动,这样,便可很容易的转动被加工的曲轴;所述的近端部底座支架I和远端部底座支架2之间通过连接丝杠13相连接,在连接丝杠13的端部设有调节固定螺栓14,通过调节固定螺栓14,一方面使近端部底座支架I和远端部底座支架2固定连接为一体,另一方面实现近端部底座支架I和远端部底座支架2之间的距离调节,以适应加工不同长度的压裂泵曲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两个近端轴承辊9的端壁与近端部“U”形支撑板5的夹口内壁之间的轴11上套设垫圈15,以减少磨损;同样,所述的两个远端轴承辊10的端壁与远端部“U”形支撑板6的夹口内壁之间的轴上也套设相应的垫圈;所述的近端部底座支架I和远端部底座支架2的内、外壁的两端均设有加强板16 ;所述的近端部“U”形支撑板5和远端部“U”形支撑板6的上端中部均设有曲轴端部卡入的凹槽17。
权利要求1.大型压裂泵曲轴加工支撑架,包括近端部底座支架(I)和远端部底座支架(2),在近端部底座支架(I)和远端部底座支架(2 )的底板上均通过螺栓(3 )连接上与CW61ala25B车床的导轨槽滑动连接的压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端部底座支架(I)和远端部底座支架(2)的顶板上分别设有近端部“U”形支撑板(5)和远端部“U”形支撑板(6),近端部“U”形支撑板(5 )底壁上的燕尾轨(7 )卡入近端部底座支架(I)顶板上的燕尾槽内配合连接,并由定位销(8 )定位;远端部“U”形支撑板(6 )底壁上的燕尾轨卡入远端部底座支架(2 )顶板上的燕尾槽内配合连接,并由相应的定位销定位;在近端部“U”形支撑板(5)和远端部“U”形支撑板(6)的夹口内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近端轴承辊(9)和相互平行的两个远端轴承辊(10 ),两个近端轴承辊(9 )和两个远端轴承辊(10 )的轴(11)均通过销钉(12 )固定;所述的近端部底座支架(I)和远端部底座支架(2)之间通过连接丝杠(13)相连接,在连接丝杠(13)的端部设有调节固定螺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压裂泵曲轴加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近端轴承辊(9)的端壁与近端“U”形支撑板(5)的夹口内壁之间的轴(11)上套设垫圈(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压裂泵曲轴加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端部底座支架(I)和远端部底座支架(2)的内、外壁的两端均设有加强板(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压裂泵曲轴加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端部“U”形支撑板(5)和 远端部“U”形支撑板(6)的上端中部均设有曲轴端部卡入的凹槽(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大型压裂泵曲轴加工支撑架,包括近、远端部底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远端部底座支架的顶板上均设有“U”形支撑板,近、远端部“U”形支撑板分别通过燕尾轨与近端部底座支架顶板和远端部底座支架顶板配合连接,并由定位销定位;在近、远端部“U”形支撑板的夹口内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近、远端轴承辊;近、远端部底座支架通过连接丝杠相连接,连接丝杠的端部设有调节固定螺栓。该大型压裂泵曲轴加工支撑架,由于被加工的曲轴可转动、支撑架可整体移动、长短都能加工,所以,操作者一人就可以转动工件、更换工位。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特别适用于大型压裂泵曲轴的加工。
文档编号B23Q3/00GK203156397SQ20132016012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日
发明者侯西斌, 张俊浩 申请人:莱芜环球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