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中型客货车车身校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1116发布日期:2018-11-16 20:28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中型客货车车身校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维修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大中型客货汽车车体的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号CN 102266879 B公开了一种大型客货车辆车体校正装置,其拉伸油缸底端坐落于塔柱横臂上且位于塔柱纵臂的后侧。在塔柱纵臂上安装有位置固定的链条第一导向轮和位置可上下移动的链条第二导向轮;拉伸链条依次绕过链条第一导向轮和链条第二导向轮。在塔柱纵臂的前侧壁上安装有顶压油缸座,在该顶压油缸座中安装有伸缩方向与塔柱纵臂走向垂直的顶压油缸。塔柱既能通过拉伸链条实施拉伸,又能对变形部位实施顶压,在顶压与拉伸共同作用下实施车体变形部位的校正。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对于车顶部位凹陷的变形修复具有局限性:车顶部位凹陷的变形修复方向为垂直向上,虽然通过第二导向轮的向上移动,也可以对于变形的部位进行拉伸,但该拉伸作用力的方向为斜向上,即该作用力可分解为垂直向上的作用力和向右(或向左)的作用力,在拉伸链条的张力一定的条件下,对于修复变形起作用的垂直向上的作用了必然小于拉伸链条的张力,影响拉伸的效果,并且向右(或向左)的作用力不仅对于修复变形不起作用,反而对于变形部位的复原有相反的作用,即产生新的不必要的非垂直向上的变形,而且向右(或向左)的作用力还影响待修复车身的固定;另外在修复操作过程中,由于拉伸油缸压力很大,压强可达68Mpa,施加于拉伸链条的张力也很大,在极端情况下存在链条断裂蹦出隐患,无法对周边环境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较为可靠的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是解决修复方向与拉伸方向不一致的技术问题,并解决链条断裂蹦出时提供安全保障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大中型客货汽车车体的校正机,包括平台1、固定在平台1上的4个车桥定位装置2、可沿平台1相对位移后并锁定的2-6个塔柱3、液压系统4,所述的塔柱3包括塔柱立柱31,固接在塔柱立柱31上的 第一链条导向轮32,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塔柱立柱31的上端固接加高立柱33,加高立柱33上设置若干高程不等的销孔,销孔内自上而下分别插接第三链条导向轮34、吊臂5、撑臂6,所述的吊臂5包括一端插接在加高立柱33销孔内的第一斜吊臂51和与第一 斜吊臂51 套接并通过设置在二者上的 销孔锁定的第二斜吊臂52,第二斜吊臂52的自由端固接第四链条导向轮53;撑臂6的另一端与吊臂5铰接;第二拉伸链条7依次绕过第一链条导向轮32、第三链条导向轮34和第四链条导向轮53。

所述的液压系统4包括远离塔柱3并可通过按键控制的电动液压站41、与塔柱3固接的并通过高压油管43和截止阀44与电动液压站41相连的液压缸42。

进一步地,所述的液压系统4还包括可控制电动液压站41的遥控器45。

所述的车桥定位装置2包括与平台1固接的底座扣板21、与底座扣板21固接的第一调高套筒22、与第一调高套筒22套接的第二调高套筒23、与第二调高套筒23固接的车身固定板24,第一调高套筒22和第二调高套筒23上设置若干个对应的定位孔,定位孔内插入锁销将第一调高套筒22和第二调高套筒23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塔柱立柱31上还设置若干高程不等的销孔,销孔内插接第二链条导向轮35,第一拉伸链条8依次绕过第一链条导向轮32和第二链条导向轮35。

所述的塔柱立柱31内侧壁上还固接带有若干个不同高程定位孔的内筋板10,通过内筋板10的定位孔安装顶压装置9,所述的顶压装置9包括通过内筋板10的定位孔固接的顶压油缸底座91、安装在顶压油缸底座91上的行程为水平方向的顶压油缸92、顶压油缸92的活塞杆自由端安装顶压头93。

进一步地,在顶压油缸92的活塞杆自由端与顶压头93之间可根据需要装设不同长度的加长杆94。

还包括一端与塔柱立柱31铰接、另一端与平台1铰接的锁紧杆11。

电动液压站41的压强达70Mpa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是:

①塔柱既能通过拉伸链条实施拉伸,又能对变形部位实施顶压,并可以进行垂直向上拉伸修复变形的矫正,对变形部位的作用力更大,修复效果更好。

②远程遥控器可以进行远距离操作,不仅操作方便、快捷而且多操作技师的人身安全起到了更可靠的保障。

③远程遥控器控制(亦可按键控制)电动高压液压站应用到汽车维修领域是国内首创,也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④将拉伸油缸设置于塔柱立柱后侧,链条先后绕过位置固定的第一链条导向轮和位置可上下移动的第二链条导向轮后外端用于拉伸车体变形部位,塔柱受力点大幅度下移,塔柱稳固性更好。塔柱既能通过拉伸链条实施拉伸,又能对变形部位实施顶压,在顶压与拉伸共同作用下实施车体变形部位的校正。一方面对变形部位的作用力更大,校正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另外,由于链条后端位置采用人机工程学设计操作更方便。

⑤第二链条导向轮可采用轮轴插接方式安装于不同高度,能够更好地适应车体不同部位的拉伸操作。

⑥顶压油缸可上下移动,移动到位后通过定位销轴锁定,能够满足不同高度的顶压修复需求。

⑦增设了前端连接平台,后端与塔柱铰接的锁紧杆,在实施车体拉伸操作时,支撑杆后端顶住塔柱,以吸收塔柱受到的拉伸反作用力,塔柱双向受力,不易变形,使得车体校正机更适合于大型客货车辆的车体校正。

⑧增设了加高立柱以及吊臂,不仅实现了对待修车辆货箱以及驾驶室等顶部位的维修,而且实现了垂直向上的拉伸修复功能。

⑨增设了四个车桥定位装置,能快速的固定车辆,是在维修时对车辆能快速的定位、加紧固定,方便维修。

⑩增设了一系列不同长度的加长杆等工装夹具,更适合车身车体不同位置、不同形状的扭曲变形的修复,使维修起来,更快速、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包括平台1、固定在平台1上的4个车桥定位装置2、可沿平台1相对位移后并锁定的4个塔柱3、液压系统4、顶压装置9、一端与塔柱立柱31铰接另一端与平台1铰接的锁紧杆11。

所述的车桥定位装置2包括与平台1固接的底座扣板21、与底座扣板21固接的第一调高套筒22、与第一调高套筒22套接的第二调高套筒23、与第二调高套筒23固接的车身固定板24,第一调高套筒22和第二调高套筒23上设置若干个对应的定位孔,定位孔内插入锁销将第一调高套筒22和第二调高套筒23固定在一起。在顶压油缸92的活塞杆自由端与顶压头93之间可根据需要装设不同长度的加长杆94。

所述的塔柱3包括塔柱立柱31,固接在塔柱立柱31第一链条导向轮32,塔柱立柱31的上端固接加高立柱33,加高立柱33上设置若干高程不等的销孔,销孔内自上而下分别插接第三链条导向轮34、吊臂5、撑臂6,所述的吊臂5包括一端插接在加高立柱33销孔内的第一斜吊臂51和与第二斜吊臂52套接并通过设置在二者上销孔锁定的第二斜吊臂52,第二斜吊臂52的自由端固接第四链条导向轮53;撑臂6的另一端与吊臂5铰接;第二拉伸链条7依次绕过第一链条导向轮32、第三链条导向轮34和第四链条导向轮53。所述的塔柱立柱31上还设置若干高程不等的销孔,销孔内插接第二链条导向轮35,第一拉伸链条8依次绕过第一链条导向轮32和第二链条导向轮35。所述的塔柱立柱31内侧壁上还固接带有若干个不同高程定位孔的内筋板10,通过内筋板10的定位孔安装顶压装置9,所述的顶压装置9包括通过内筋板10的定位孔固接的顶压油缸底座91、安装在顶压油缸底座91上的行程为水平方向的顶压油缸92、顶压油缸92的活塞杆自由端安装顶压头93。

所述的液压系统4包括远离塔柱3并可通过按键控制的电动液压站41、电动液压站41的压强达70Mpa以上,与塔柱3固接的并通过高压油管43和截止阀44与电动液压站41相连的液压缸42、可控制电动液压站41的遥控器4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