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管机架防挠伤切削刀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管机架防挠伤切削刀具,该刀具包括有刀具本体,刀具的一端为两等边面相交形成的90度夹角A,与夹角A中线为基准,形成刀具的另一端两主切削面120度的夹角,两切削面与夹角A的两面相交,以夹角A中线为基准向两侧做40度射线获得与两主切削面的交点R,自刀尖至两切削面交点R设有内切圆弧R13.5mm曲线,即形成防挠伤弧度切削刃C,与夹角A相邻的两角B均为75度角。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通过对新型刀具实施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管体表面挠伤的产生,通过使用成型刀加工后,通过近三个月统计在轧制气瓶管挠伤频次为万支/次,降低挠伤频次10倍以上,产品表面质量缺陷得到有效地控制。
【专利说明】脱管机架防挠伤切削刀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切削刀具,特别是一种三辊轧制工具辊缝处弧度加工的脱管机架防挠伤切削刀具。
【背景技术】
[0002]脱管机架孔型由轴向分布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辊单辊的三段凹型圆弧组成,在三段圆弧的相交处,即是相邻两辊的辊缝,通常在辊面轧制区与辊缝处过渡的加工方法,采用刀尖夹角为90°半径为R5弧度成型倒角刀加工,使用此种刀具产生的缺陷是,刀尖嵌入辊缝处较深,孔型弧度与R5弧度成外切弧度衔接,曲率变化较大,在过充盈轧制状态下,管体在接近辊缝处,圆周方向受力不均,尤其在轧制气瓶管时,辊缝处粘钢现象突显,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统计月在轧制气瓶管出现挠伤频次为900支/次。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管机架防挠伤切削刀具,以利于适应孔型弧度与原R5弧度曲率变化较大的加工环境,通过改变辊缝与辊面过度曲线,减小辊缝区弧面与轧辊弧面曲率比例,使弧面过度趋于平滑,改变了辊边受力分布,减少了粘钢频次,提闻管体一次合格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脱管机架防挠伤切削刀具,该刀具包括有刀具本体,其中:脱管机架辊缝加工成型切削刀具,该刀具包括有刀具本体,所述刀具本体E的一端为两等边面相交形成的90度夹角A,与夹角A中线为基准的端点,形成本体的另一端两主切削面120度的刀尖夹角D,刀尖夹角D的两等边面与夹角A的两面相交,形成刀尖的两主切削面,以夹角A中线为基准的端点向两侧做40度角射线获得与主切削面的交点R,自刀尖至两主切削面交点R之间设有内切圆弧曲线,弧度为R13.5mm,形成防挠伤弧度的切削刃C,与夹角A相邻的两角B均为75度。
[0005]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使用该刀具之前,在轧制气瓶管出现挠伤频次约为千支/次,每次更换脱管时间为10分钟/次,在线修磨辊面时间为10分钟/次。使用该刀具之后的三个月轧制气瓶管统计,共轧制气瓶管40979支,因挠伤更换脱管4次,平均每次轧制支数为10244支/次,挠伤频次为超万支/次,降低挠伤频次10倍以上,有效的降低了更换脱管及在线修磨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工艺停机时间,提高管体一次合格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脱管机架防挠伤切削刀具示意图;
[000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脱管机架防挠伤切削刀具切削刃示意图。
[0008]图中:
[0009]A、90度夹角B、与夹角A、相邻的角C、切削刃
[0010]D、刀尖夹角E、本体R、与主切削面的交点X、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脱管机架辊缝加工成型切削刀具结构加以说明。
[0012]依据切削刀具切削刃圆弧确定加工后辊缝处弧面,将原R5倒角刀尖90度夹角改为120度夹角,以减小刀尖嵌入辊缝的深度,减小辊缝区弧面与轧辊弧面曲率比例,形成平缓的过度弧面。
[0013]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脱管机架辊缝加工成型切削刀具,该刀具包括有刀具本体E,所述刀具本体E边长18.4mm,厚度为8mm。所述刀具本体E的一端为两等边面相交形成的90度夹角A,与夹角A中线为基准的端点,形成本体的另一端两主切削面120度的刀尖夹角D,刀尖夹角D的两等边面与夹角A的两面相交,形成刀尖的两主切削面,以夹角A中线为基准的端点向两侧做40度角射线获得与主切削面的交点R,自刀尖至主切削面交点R之间设有内切圆弧曲线,弧度为R13.5mm,形成防挠伤弧度的切削刃C,与夹角A相邻的二角B均为75度。
[0014]所述刀尖夹角D设有半径R = Imm的刀尖倒角,所述切削刃C处分别设有增加刀刃的强度及耐用性的倒棱,倒棱宽度为0.5mmο在所述刀尖至两主切削面交点R处分别设有半径R = 3mm的圆弧X,与切削刃C的弧度形成外切过度,交于两切削面。
[0015]本实用新型的脱管机架辊缝加工成型切削刀具功能是这样实现的:
[0016]如图1、2所示,为使辊缝弧面与轧辊弧面过渡的更加平缓,将缓冲区切削刀具两切削刃夹角即刀尖夹角D设定为120°。刀尖对角为两等边面相交形成的90°夹角A,与夹角A中线为基准,形成刀具的另一端刀尖的刀尖夹角D,刀尖夹角D的两面与夹角A的两面相交,与夹角A相邻的两角B均为75°。刀刃长度设定:做夹角A、刀尖夹角D对角线,以对角线为中线向两侧分别做40°直线交对边,形成与两主切削面的交点R点,刀尖至R点的距离即形成切削刃C宽度。在切削刃与切削面交点R处设有R = 3mm圆弧X,与切削刃C弧度形成外切过渡,交于两切削面。
[0017]本实用新型的脱管机架辊缝加工成型切削刀具具体参数如下:
[0018]1、将刀尖夹角D设定为120度,对角A为90度,相邻两角B均为75度角。以降低曲面纵向高度,增加曲面横向宽度。
[0019]2、以夹角A中线为基准向两侧做40度射线获得与主切削面的交点R,自刀向尖至切削面交点R设有内切圆弧R13.5mm曲线,即形成防挠伤弧度切削刃C。
[0020]3、所述刀尖的夹角设有半径R = Imm的刀尖倒圆。
[0021]4、在两切削刃与切削面交点R处设有R = 3mm圆弧X,与切削刃弧度形成外切过渡,交于两切削面。
[0022]5、弧度切削刃C处分别设有宽度为0.5mm倒棱,以增加刀刃的强度及耐用性。
[0023]6、刀片厚度为8mm,刀片材料为陶瓷。
[0024]本实用新型的脱管机架辊缝加工成型切削刀具操作步骤如下:
[0025]1、机床选定:此切削工艺适用于单轴进给的机床加工。例:脱管专用加工机床。
[0026]2、依据加工孔型长轴a值,实施对刀公式如下
[0027]a+3mm =成型刀对刀值(此值为刀尖至刀盘中心的距离)
[0028]3、将成型刀小刀体上实施加紧后,按照成型刀对刀值,通过微调螺栓对小刀体对刀调整后实施紧固,将小刀体紧固与刀盘上,将刀盘安装于机床刀坐上实施刀盘紧固。
[0029]4、采用Z轴直线进给方法,且在进刀时,旋转B轴保证刀尖夹角D与辊缝中心对齐。
[0030]5、切削速度选用20-25米/分,实施Z轴慢速进给,当两切削刃C全部与轧辊接触后,停止Z轴进给,将Z轴返回。
[0031]上述步骤完成一个一个辊缝处弧度加工。
【权利要求】
1.一种脱管机架防挠伤切削刀具,该刀具包括有刀具本体,其特征是:所述刀具本体(E)的一端为两等边面相交形成的90度夹角(A),与夹角(A)中线为基准的端点,形成本体的另一端两主切削面120度的刀尖夹角(D),刀尖夹角(D)的两等边面与夹角(A)的两面相交,形成刀尖的两主切削面,以夹角㈧中线为基准的端点向两侧做40度角射线获得与两主切削面的交点(R),自刀尖至主切削面交点(R)之间设有内切圆弧曲线,弧度为R13.5mm,形成防挠伤弧度的切削刃(C),与夹角(A)相邻的两角⑶均为75度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管机架防挠伤切削刀具,其特征是:所述刀尖夹角(D)设有半径R= Imm的刀尖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管机架防挠伤切削刀具,其特征是:所述切削刃(C)处分别设有增加刀刃的强度及耐用性的倒棱,倒棱宽度为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管机架防挠伤切削刀具,其特征是:在所述刀尖至两主切削面交点(R)处分别设有半径R = 3mm的圆弧(X),与切削刃(C)的弧度形成外切过度,交于两切削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管机架防挠伤切削刀具,其特征是:所述刀具本体(E)边长18.4mm,厚度为8mm。
【文档编号】B23B27/00GK203917976SQ201420232541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8日
【发明者】尹锡泉, 班武, 潘志广, 张晖, 宫涛, 赵博刚 申请人: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