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49974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包括上可调模组和下可调模组,上可调模组和下可调模组均包括固定框架和安装于固定框架内的压头单元体,下可调模组包括M×N个压头单元体,上可调模组包括(M-1)×(N-1)个压头单元体,上可调模组的压头单元体与下可调模组的压头单元体错位排列。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可对板材进行任意曲面造型,压合面积大,压痕小,能较好的防止板材因受压失稳而产生皱褶变形,板材成型曲面光顺,并且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专利说明】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船舶建造中船体占有约50%的工作量,其中外板加工一直是船体的难点,国内船厂通常采用人工操作压力机以及水火弯曲相结合的方式或单靠压力机(滚弯机)进行双曲度船体外板加工,这种生产方式效率低、质量差、环境恶劣,外板加工成型的好坏主要依赖操作人员的技术和经验等,并且加工控制技术复杂,工作条件差,熟练工人日渐缺乏,因此仅仅依靠人工操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目前经常性的人员短缺问题也成为船体建造过程中的瓶颈。
[0003]国内外的造船及相关企业曾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研制了的数控水火弯板机,可进展并不理想,因一次性投入大或设备复杂造价高,离实际应用仍有较大的距离。因此,为了解决船体外板加工的自动化和数字化,需另辟蹊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包括上可调模组和下可调模组,上可调模组和下可调模组均包括固定框架和安装于固定框架内的压头单元体,下可调模组包括MXN个压头单元体,上可调模组包括(M-1) X (N-1)个压头单元体,上可调模组的压头单元体与下可调模组的压头单元体错位排列。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可对板材进行任意曲面造型,压合面积大,压痕小,能较好的防止板材因受压失稳而产生皱褶变形,板材成型曲面光顺,并且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0007]错位排列即上可调模组和下可调模组夹紧板材时,上可调模组的压头单元体对应由下可调模组的四个压头单元体支持,同时,下可调模组的压头单元体也由上可调模组的四个压头单元体支持。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头单元体包括可调模头、支撑体、弹簧、螺杆和电机,电机通过螺杆连接支撑体,支撑体活动连接可调模头。通过螺杆可以对压头单元体的高度进行调节,以方便压制板材。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调模头包括施压体和半球体,半球体的球面置于支撑体的内端面,内端面为凹形球面,与半球体相适配,半球体通过弹簧柔性连接支撑体。可调模头可以自由活动,方便对板材的曲面压制。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施压体的端面为矩形面。矩形面的施压体可以更好的达到受力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的压头单元体的结构不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的可调模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的成型准备前的结构不意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的成型结束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5所示,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包括上可调模组I和下可调模组2,上可调模组I和下可调模组2均包括固定框架3和通过嵌装方式安装于固定框架3内的压头单元体4,上可调模组I包括9 X 9个压头单元体4,下可调模组2包括10 X 10个压头单元体4,所上可调模组I的压头单元体4与下可调模组2的压头单元体4错位排列,错位排列即上可调模组I和下可调模组2夹紧板材时,上可调模组I的压头单元体4对应由下可调模组2的四个压头单元体4支持,同时,下可调模组2的压头单元体4也由上可调模组I的四个压头单元体支持。
[0019]错位排列即上可调模组I和下可调模组2夹紧板材时,上可调模组I的压头单元体4对应由下可调模组2的四个压头单元体4支持,同时,下可调模组2的压头单元体4也由上可调模组I的四个压头单元体4支持。
[0020]压头单元体4包括可调模头41、支撑体42、弹簧43、螺杆44和电机45,电机45的输出端通过螺杆44连接支撑体42,支撑体42通过弹簧活动连接可调模头41,可调模头41的尺寸为58mmX58mm,通过螺杆44可以对压头单元体4的高度进行调节,以方便压制板材。
[0021]可调模头41包括施压体411和半球体412,半球体412的球面置于支撑体42的内端面413,内端面413为凹形球面,与半球体412相适配,半球体412通过弹簧43柔性连接支撑体42,可调模头41可在支撑体42上自由旋转,以方便对板材的曲面压制。
[0022]更进一步的说,可调模头41的尺寸越小,可调模头41之间的间隙就越小,对板材曲面压制造型的光顺性和成型质量就越好。
[0023]使用操作时,压头单元体4与被加工板材的接触面积最大,能全部压住被加工的板材,由于压强减小,能减少压痕缺陷;同时由于上可调模组I和下可调模组2中的可调模头41在纵向和横向均是错位排列,夹紧板材时能互相支撑,可调模头41不会因板材变形而产生倾斜摆动,因而能强制板材在形成的曲面间隙中进行塑性成型,如同整体式模具一样,能防止板材皱褶缺陷的产生,显著的提高了板材的成型质量。
[002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可对板材进行任意曲面造型,压合面积大,压痕小,能较好的防止板材因受压失稳而产生皱褶变形,板材成型曲面光顺,并且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可调模组(I)和下可调模组(2),所述上可调模组(I)和下可调模组(2)均包括固定框架(3)和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3)内的压头单元体(4),所述下可调模组(2)包括MXN个压头单元体(4),所述上可调模组(I)包括(M-1) X (N-1)个压头单元体(4),所述上可调模组⑴的压头单元体⑷与所述下可调模组(2)的压头单元体(4)错位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单元体(4)包括可调模头(41)、支撑体(42)、弹簧(43)、螺杆(44)和电机(45),所述电机(45)通过螺杆(44)连接所述支撑体(42),所述支撑体(42)活动连接可调模头(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模头(41)包括施压体(411)和半球体(412),所述半球体(412)的球面置于所述支撑体(42)的内端面(413),所述内端面(413)为凹形球面,与所述半球体(412)相适配,所述半球体(412)通过弹簧(43)柔性连接所述支撑体(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体外板曲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体(411)的端面为矩形面。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4122596SQ201420442453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6日
【发明者】林斌 申请人:江苏宏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