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自动铆合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5223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框架自动铆合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框架自动铆合机,包括旋转工作台、下框架送料器、线圈送料器、上框架送料器及换位铆接装置,所述旋转工作台的外圆周至少设有下框架工位、线圈工位、上框架工位及铆接工位,每一工位处安装工件固定装置,各工件固定装置与旋转工作台同时转动以进行电磁阀的组装及铆接作业,换位铆接装置是由换位机构及双侧铆接机构组合而成,其中的换位机构是将旋转工作台上的工件与双侧铆接机构上完成铆接的工件换位转移。本实用新型整个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铆接质量好,工作效率高,适于大规模批量生产。
【专利说明】框架自动铆合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框架自动铆合机,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铆接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阀组装应用的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应用在家电上的一种电磁阀A,如图13所示,其是由上框架Al、线圈A2及下框架A3组成,组装时需要在AO部位进行铆接,在现有技术中,铆接方式为人工将上框架、线圈及下框架组合后,然后在机床上进行铆接。手工铆接的方式导致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铆接效率低,并且容易成型不一致。
[0003]中国文献CN 102601295 B公开一种自动铆接机,其用于电气连接银点的铆接,不适用于本申请电磁阀的铆接。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效率高的框架自动铆合机。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框架自动铆合机,包括旋转工作台、下框架送料器、线圈送料器、上框架送料器及换位铆接装置,所述旋转工作台的外圆周至少设有下框架工位、线圈工位、上框架工位及铆接工位,各工位对应着旋转工作台周侧设置的下框架送料器、线圈送料器、上框架送料器及换位铆接装置,每一工位处安装工件固定装置,各工件固定装置与旋转工作台同时转动以进行电磁阀的组装及铆接作业,在旋转工作台的下框架工位、线圈工位及上框架工位上方设有夹爪装置用于将送料部件转换到对应工位处,所述的换位铆接装置是由换位机构及双侧铆接机构组合而成,在旋转工作台的铆接工位上方设有换位机构,铆接工位外侧设有双侧铆接机构,其中的换位机构是将旋转工作台上的工件与双侧铆接机构上完成铆接的工件换位转移。
[0007]进一步,所述双侧铆接机构包括铆接工装、滑槽和滑块,其中的铆接工装位于前后滑槽两侧并同时向中间挤压铆接工件,滑块置于滑槽内并可以前后滑移,滑块用于固定工件,在滑槽上方设有压紧装置用于压紧铆接作业时的工件。
[0008]进一步,所述滑块上设有固定芯轴以穿过工件通孔,该滑块由气缸或液压缸控制在滑槽内前后滑移。
[0009]进一步,所述铆接工装包括铆接件、侧面挡块、压紧弹簧及安装块,侧面挡块后侧连接压紧弹簧及安装块,铆接件与安装块连接,其中的铆接件前端设有一个以上的铆接齿,其中一铆接工装的铆接件位于侧面挡块上方,另一铆接工装的铆接件位于侧面挡块下方,两铆接工装分别与外侧的增压缸连接以提供动力,其中铆接工装及增压缸安装在基座上。
[0010]进一步,所述换位机构包括安装座、升降部件、摆动缸、换位板及夹爪部件,升降部件固定在安装座上,升降部件的活动端与摆动缸连接,摆动缸底部与换位板连接,换位板底面两端分别安装夹爪部件用于夹持工件并在180°方向轮流换位。
[0011]进一步,所述摆动缸与两导向柱连接,导向柱与安装座上对应的导向孔配合。
[0012]进一步,所述夹爪部件包括夹爪缸、夹爪及辅助固定板、压片,所述的夹爪是由两夹板组成并由夹爪缸控制夹持工件,在两夹板的一侧设有辅助固定板并延伸到工件线圈槽,两夹板之间设有压片,所述的辅助固定板和压片固定在夹爪缸架,该夹爪缸架与换向板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夹爪装置包括前后滑轨、上下缸、夹爪缸、夹爪及辅助固定板,所述的夹爪由两个向外的撑压件组成并通过夹爪缸控制,在两个撑压件外设有辅助固定板,两个撑压件插入到工件的通孔内并与辅助固定板共同夹持工件,夹爪缸与上下缸连接实现上下动作,上下缸设置在前后滑轨上并能沿滑轨滑移。
[0014]进一步,所述上下缸通过滑块设置在前后滑轨上,且该滑块与前后缸连接控制其前后滑移。
[0015]进一步,所述旋转工作台的外圆周在线圈工位与上框架工位之间设有工件耐压检测工位,在上框架工位与铆接工位之间设有压紧工位,在铆接工位后设不良品工位及成品工位,不良品工位和成品工位的上方分别设有机械手用于夹持并转移工件,旋转工作台不良品工位和成品工位的外侧设有输出通道,工件耐压检测工位通过检测线圈层间电压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按顺序进行铆接作业,如果不合格则中止铆接作业,旋转工作台直接转动到不良品工位。
[0016]进一步,所述旋转工作台及铆接机构安装在机台上,夹爪装置和机械手固定在旋转工作台上面框架上,前述机台、旋转工作台、上面框架、换位铆接装置及各夹爪装置和机械手罩在一机壳内,机壳内还设有控制中心用于控制铆接机的上料、铆接及输出作业,下框架送料器、线圈送料器和上框架送料器设置于机箱外并通过输送通道向旋转工作台的对应工位输送电磁阀部件。
[0017]本实用新型框架自动铆合机由振动式送料器提供下框架、线圈,并由振动式送料器提供上框架与之前部件组合,然后旋转工作台转动到压紧及铆接工位,由换位铆接装置对工件进行换位及在工件的铆接部位进行铆接,最后卸料并由输出通道将相应产品送出。本实用新型整个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铆接质量好,工作效率高,适于大规模批量生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俯视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机壳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换位铆接装置示意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换位机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双侧铆接机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侧柳接机构另一不意图。
[0025]图8是本实用新型双侧铆接机构去除顶部压紧件示意图。
[0026]图9是本实用新型夹爪装置(上框架)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夹爪装置(下框架)示意图。
[0028]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夹爪装置(下框架)另一示意图。
[0029]图12本实用新型夹爪装置(线圈)示意图。
[0030]图13是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2]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13,一种框架自动铆合机,包括旋转工作台1、下框架送料器21、线圈送料器22、上框架送料器23及换位铆接装置3,所述旋转工作台I的外圆周至少设有下框架工位、线圈工位、上框架工位及铆接工位,各工位对应着旋转工作台周侧设置的下框架送料器、线圈送料器、上框架送料器及换位铆接装置,每一工位处安装工件固定装置100,各工件固定装置与旋转工作台同时转动以进行电磁阀A的组装及铆接作业,在旋转工作台的下框架工位、线圈工位及上框架工位上方设有夹爪装置(分别为下框架夹爪装置41、线圈夹爪装置42、上框架夹爪装置43)用于将送料部件转换到对应工位处,所述的换位铆接装置3是由换位机构31及双侧铆接机构32组合而成,在旋转工作台的铆接工位上方设有换位机构31,铆接工位外侧设有双侧铆接机构32,其中的换位机构31是将旋转工作台上的工件与双侧铆接机构32上完成铆接的工件换位转移。如图4、图6、图7及图8,本实用新型中双侧铆接机构32包括铆接工装321、滑槽322和滑块323,其中的铆接工装321位于前后滑槽322两侧并同时向中间挤压铆接工件,滑块323置于滑槽内并可以前后滑移,滑块323用于固定工件,在滑槽上方设有压紧装置324用于压紧铆接作业时的工件,该压紧装置可以是压紧气缸或压紧液压缸或其他等效功能的压力部件。滑块323上设有固定芯轴325以穿过工件通孔,该滑块由气缸326或液压缸控制在滑槽内前后滑移。铆接工装321包括铆接件3211、侧面挡块3212、压紧弹簧3213及安装块3214,侧面挡块3212后侧连接压紧弹簧3211及安装块3214,铆接件3211与安装块3214连接,其中的铆接件3211前端设有一个以上的铆接齿,其中一铆接工装的铆接件位于侧面挡块上方,另一铆接工装的铆接件位于侧面挡块下方,两铆接工装分别与外侧的增压缸327连接以提供动力,其中铆接工装及增压缸安装在基座328上。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换位机构31包括安装座311、升降部件312、摆动缸313、换位板314及夹爪部件315,升降部件312固定在安装座311上,升降部件的活动端与摆动缸连接,摆动缸313底部与换位板314连接,换位板底面两端分别安装夹爪部件315用于夹持工件并在180°方向轮流换位,上述的升降部件为升降缸,可以是液压缸或气压缸。摆动缸313与两导向柱316连接,导向柱与安装座上对应的导向孔配合。夹爪部件315包括夹爪缸3151、夹爪3152及辅助固定板3153、压片3154,所述的夹爪3152是由两夹板组成并由夹爪缸控制夹持工件,在两夹板的一侧设有辅助固定板3153并延伸到工件线圈槽,两夹板之间设有压片3154,所述的辅助固定板和压片固定在夹爪缸架,该夹爪缸架与换向板连接。如图9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夹爪装置4包括前后滑轨401、上下缸402、夹爪缸403、夹爪404及辅助固定板405,所述的夹爪404由两个向外的撑压件组成并通过夹爪缸403控制,在两个撑压件外设有辅助固定板405,两个撑压件插入到工件的通孔内并与辅助固定板共同夹持工件,夹爪缸与上下缸连接实现上下动作,上下缸设置在前后滑轨上并能沿滑轨滑移。上下缸402通过滑块406设置在前后滑轨上,且该滑块与前后缸连接控制其前后滑移。本实用新型中前后缸407和上下缸402可以是液压缸或气缸,而夹爪及辅助固定板根据工件安装的需求,分别用于夹持上框架Al、线圈A2和下框架A3。
[0033]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旋转工作台I的外圆周在线圈工位与上框架工位之间设有工件耐压检测工位101,在上框架工位与铆接工位之间设有压紧工位102,在铆接工位后设不良品工位103及成品工位104,不良品工位和成品工位的上方分别设有机械手用于夹持并转移工件,旋转工作台不良品工位和成品工位的外侧设有输出通道,工件耐压检测工位通过检测线圈层间电压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按顺序进行铆接作业,如果不合格则中止铆接作业,旋转工作台直接转动到不良品工位。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工作台及铆接机构安装在机台5上,夹爪装置和机械手固定在旋转工作台上面框架6上,前述机台、旋转工作台、上面框架、换位铆接装置及各夹爪装置和机械手罩在一机壳7内,机壳内还设有控制中心用于控制铆接机的上料、铆接及输出作业,下框架送料器、线圈送料器和上框架送料器设置于机箱外并通过输送通道向旋转工作台的对应工位输送电磁阀部件。
[0034]本实用新型框架自动铆合机由振动式送料器提供下框架、线圈,部件由夹爪装置(一种搬运机械手)转移到旋转输送台上相对应的工件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可以是固定座或夹紧槽内,通过耐压检测工位检测是否合格,如果合格,旋转工作台转动到上框架上料位,并由振动式送料器提供上框架与之前部件组合,然后旋转工作台转动到压紧工位,由其上方的压紧缸对工件压紧使上框架与下框架配合到位,然后进入到铆接工位,由换位铆接装置对工件进行换位及在工件的铆接部位进行铆接,铆接好的工件再次进行检测铆接作业是否达到要求,如果铆接达到要求则由旋转工作台将该工件输送到成品工位进行卸料,否则输送到不良品工位卸料,最后由输出通道将相应产品送出。本实用新型整个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铆接质量好,工作效率高,适于大规模批量生产。
[0035]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
1.一种框架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工作台、下框架送料器、线圈送料器、上框架送料器及换位铆接装置,所述旋转工作台的外圆周至少设有下框架工位、线圈工位、上框架工位及铆接工位,各工位对应着旋转工作台周侧设置的下框架送料器、线圈送料器、上框架送料器及换位铆接装置,每一工位处安装工件固定装置,各工件固定装置与旋转工作台同时转动以进行电磁阀的组装及铆接作业,在旋转工作台的下框架工位、线圈工位及上框架工位上方设有夹爪装置用于将送料部件转换到对应工位处,所述的换位铆接装置是由换位机构及双侧铆接机构组合而成,在旋转工作台的铆接工位上方设有换位机构,铆接工位外侧设有双侧铆接机构,其中的换位机构是将旋转工作台上的工件与双侧铆接机构上完成铆接的工件换位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侧铆接机构包括铆接工装、滑槽和滑块,其中的铆接工装位于前后滑槽两侧并同时向中间挤压铆接工件,滑块置于滑槽内并可以前后滑移,滑块用于固定工件,在滑槽上方设有压紧装置用于压紧铆接作业时的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设有固定芯轴以穿过工件通孔,该滑块由气缸或液压缸控制在滑槽内前后滑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工装包括铆接件、侧面挡块、压紧弹簧及安装块,侧面挡块后侧连接压紧弹簧及安装块,铆接件与安装块连接,其中的铆接件前端设有一个以上的铆接齿,其中一铆接工装的铆接件位于侧面挡块上方,另一铆接工装的铆接件位于侧面挡块下方,两铆接工装分别与外侧的增压缸连接以提供动力,其中铆接工装及增压缸安装在基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机构包括安装座、升降部件、摆动缸、换位板及夹爪部件,升降部件固定在安装座上,升降部件的活动端与摆动缸连接,摆动缸底部与换位板连接,换位板底面两端分别安装夹爪部件用于夹持工件并在180°方向轮流换位,所述摆动缸与两导向柱连接,导向柱与安装座上对应的导向孔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部件包括夹爪缸、夹爪及辅助固定板、压片,所述的夹爪是由两夹板组成并由夹爪缸控制夹持工件,在两夹板的一侧设有辅助固定板并延伸到工件线圈槽,两夹板之间设有压片,所述的辅助固定板和压片固定在夹爪缸架,该夹爪缸架与换向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装置包括前后滑轨、上下缸、夹爪缸、夹爪及辅助固定板,所述的夹爪由两个向外的撑压件组成并通过夹爪缸控制,在两个撑压件外设有辅助固定板,两个撑压件插入到工件的通孔内并与辅助固定板共同夹持工件,夹爪缸与上下缸连接实现上下动作,上下缸设置在前后滑轨上并能沿滑轨滑移,所述上下缸通过滑块设置在前后滑轨上,且该滑块与前后缸连接控制其前后滑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框架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作台的外圆周在线圈工位与上框架工位之间设有工件耐压检测工位,在上框架工位与铆接工位之间设有压紧工位,在铆接工位后设不良品工位及成品工位,不良品工位和成品工位的上方分别设有机械手用于夹持并转移工件,旋转工作台不良品工位和成品工位的外侧设有输出通道,其中的工件耐压检测工位通过检测线圈层间电压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按顺序进行铆接作业,如果不合格则中止铆接作业,旋转工作台直接转动到不良品工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框架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作台及铆接机构安装在机台上,夹爪装置和机械手固定在旋转工作台上面框架上,前述机台、旋转工作台、上面框架、换位铆接装置及各夹爪装置和机械手罩在一机壳内,机壳内还设有控制中心用于控制铆接机的上料、铆接及输出作业,下框架送料器、线圈送料器和上框架送料器设置于机箱外并通过输送通道向旋转工作台的对应工位输送电磁阀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自动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作台及铆接机构安装在机台上,夹爪装置和机械手固定在旋转工作台上面框架上,前述机台、旋转工作台、上面框架、换位铆接装置及各夹爪装置和机械手罩在一机壳内,机壳内还设有控制中心用于控制铆接机的上料、铆接及输出作业,下框架送料器、线圈送料器和上框架送料器设置于机箱外并通过输送通道向旋转工作台的对应工位输送电磁阀部件。
【文档编号】B21J15/38GK204194700SQ201420489726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者】吴肇桢, 肖鹏程, 陈有清 申请人:厦门米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