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较好的拉杆式斜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1225发布日期:2018-06-19 19:3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较好的拉杆式斜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割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锯片可沿其径向移动的拉杆式斜切割机。



背景技术:

斜切割机作为一种既可以切割金属材料又可以切割非金属材料的切割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斜切割机操作方便,切割效率高。切割作业时,手握操作把手下压即可进行切断操作;当待切割工件较宽时,可拉动操作把手使锯片产生径向移动,从而切断工件;当需要沿一定角度切割时,可通过调节摇臂使锯片倾斜产生相应的角度,从而实现一定角度的切割。通常的斜切割机的驱动电机采用的是交流电机,交流电机体积较大,而交流电机的轴线与锯片又呈相互垂直设置,这样使得锯片在向交流电机所在的一侧倾斜时,倾斜幅度受到影响,倾斜角度范围较小。也有的为了提高两侧的倾斜幅度,采用皮带传动方式,该结构体积较大,不便于运输,尤其是产品出口时,运输成本大大增加。也有的采用体积较小的直流外转子电机进行驱动。普通的外转子电机转子部分通常包括机壳、永磁体和导磁圈,其中永磁体又因充磁方向分为N极和S极,以下简称N永磁体和S永磁体。机壳通常是铝压铸件,因为驱动轴需要通过机壳与导磁圈配合达到外转子的要求,所以导磁圈必须固定在机壳中。导磁圈通常是矽钢片冲件,导磁圈里面加工定位永磁体用的凹槽,永磁体固定在导磁圈上的凹槽中,N永磁体和S永磁体交替间隔排列设置。该结构的电机导磁圈通常为单个的零件,导致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其次,导磁圈上开有安装永磁体的凹槽,工艺繁琐且加工难度大,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最后,在将导磁圈固定安装到机壳中时,通常是沿导磁圈等间隔角度设有3至6个在其轴向上贯穿其本体的沉孔,然后通过旋合在机壳上的相应的螺栓将导磁圈固定在机壳上,该安装方式不仅安装麻烦而且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否则导磁体无法放入机壳中。中国专利文献CN202405895U(专利申请号201120567379.6)公开了“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转子结构”,其中记载了:“机壳在内旋转面上开第一凹槽,铁质弧形状的保持架以分段方式嵌入在机壳内,段数可根据永磁体的数目和机壳内径两因素决定,保持架5的底部内表面设有凸台,相邻凸台之间形成的第二凹槽内设置有S永磁体或N永磁体,且在同一个凸台两侧的永磁体的磁极为相反的。”,由此可以看出,保持架安装较为复杂,生产安装效率低下。首先,在同一第一凹槽中设置多段保持架,安装麻烦且对保持架加工精度要求高,不仅要确保各保持架之间的衔接准确而且要确保各保持架相连之后还能刚好嵌入第一凹槽中;其次,还要保证不在同一第一凹槽中的保持架在机壳的轴向上相互对应,否则会导致永磁体安装不上,安装效率大大降低;最后,各保持架嵌入在机壳内,机壳在内旋转面上开第一凹槽,加工麻烦,同时机壳厚度需相应增加,导致生产成本相应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双向切割角度调节范围均较大、体积较小的且散热较好的拉杆式斜切割机。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 一种散热较好的拉杆式斜切割机,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底座、工作台、支靠、摇臂组件、滑杆组件、机身、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和锯片。底座为一体件。底座左右两侧设有向上凸出的支撑部。底座中部前侧上设有角度尺。工作台包括转动台、护板和工作台调节组件。工作台的转动台转动设置在底座上,位于底座左右两侧的支撑部之间且转动台的上表面与支撑部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中。转动台沿前后向设有切口槽。护板有2块,2块护板分别设置在切口槽上部左右两侧上,且位于转动台的上表面下方。工作台上沿前后向设有工作台调节组件,工作台调节组件用于扳动使转动台转动及将转动台锁定在底座上。支靠固定设置在底座的支撑部的上侧后部上,支靠前侧上设有刻度尺。摇臂组件包括摇臂、摇臂锁紧装置、滑杆锁紧装置和提手。摇臂转动设置在转动台的后端上,且可向左右两侧转动。摇臂锁紧装置设置在摇臂上,通过摇臂锁紧装置将摇臂呈一定角度锁定在转动台上。滑杆锁紧装置设置在摇臂上侧用于将滑杆组件的滑杆锁紧固定在摇臂上。提手固定设置在摇臂的上侧上。滑杆组件包括滑杆和机身连接座。滑杆有2根,2根滑杆均滑动设置在摇臂组件的摇臂上,且相互平行设置。2根滑杆的后部通过相应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机身连接座固定设置在2根滑杆的前端上。机身包括电机固定座、左外罩、右外罩、移动罩和把手。电机固定座转动设置在滑杆组件的机身连接座上。左外罩从左侧固定设置在电机固定座上。电机固定座的左侧后部设有粉尘导向槽。把手固定设置在电机固定座的右侧上。右外罩从右侧固定设置在电机固定座上,且将把手的相应部分罩住。左外罩的后部相应部分和右外罩的后部相应部分之间构成粉尘收集口。粉尘收集口将粉尘导向槽的后部相应部分包住。移动罩固定设置在左外罩上。

驱动装置为直流无刷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包括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和定子。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包括电机壳、保持架、永磁体和驱动轴。

电机壳为铁或低碳钢制成的一体件。电机壳呈开口向上的壳体,电机壳的壁厚为2毫米至6毫米。驱动轴同轴固定设置在电机壳中,且向上伸出电机壳外。

保持架为注塑一体件。保持架包括定位部。定位部整体呈筒状,其壁厚为永磁体的厚度1/3至1。定位部的外径与电机壳的内径相对应。定位部沿其周向等间隔角度设有数量与永磁体数量相同的定位槽,其形状与永磁体相对应。保持架粘结固定设置在电机壳中。永磁体包括N永磁体和S永磁体,N永磁体和S永磁体依次交错设置在保持架的各定位槽中,且固定设置在电机壳上。定子固定设置在机身的电机固定座上。定子的轴线沿左右向水平设置。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由其驱动轴由右至左穿过定子后通过相应的轴承组件转动设置在机身的电机固定座上,且定子的相应部分位于电机壳中。锯片可拆卸固定设置在驱动装置的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的驱动轴上,且相应部位位于机身的电机固定座与左外罩之间。控制装置固定设置在机身的右外罩上,位于驱动装置的前上方。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电连接。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的电机壳底部中央设有贯穿其上下的轴孔,轴孔为冲压拉伸而成,轴孔的轴向的深度为4毫米至10毫米。

以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的电机壳底部还设有贯穿其上下的一组散热孔。散热孔围绕轴孔设置。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的保持架还包括上限位部。上限位部的内径与电机壳的内径相对应,上限位部的外径小于电机壳的外径。上限位部设置在定位部的上部外周上。定位部的各定位槽均开口向上且沿定位部径向贯穿其筒壁。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的驱动轴与电机壳过盈配合,且驱动轴由其下端穿过电机壳的轴孔。

以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还包括风叶,风叶为注塑一体件,风叶固定设置在驱动轴的下端上,位于电机壳的下方,其上表面与电机壳的下表面相接触。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压紧装置。压紧装置有2个,2个压紧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支靠的左右两端上,且分别位于底座左右两侧相应的支撑部上。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压紧装置。压紧装置有2个,2个压紧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支靠的左右两端上,且分别位于底座左右两侧相应的支撑部上。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机身定位装置和深度调节装置。机身定位装置包括调节手轮和定位轴。调节手轮固定设置在定位轴的右端上,定位轴为螺杆,定位轴沿左右向转动设置在滑杆组件的机身连接座的右侧上部上。深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杆和限位柱。调节螺杆沿上下向转动设置在机身的电机固定座的右侧后部上。调节螺杆的上端设有相应的手轮。限位柱固定设置在滑杆组件的机身连接座的前侧下部上。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机身定位装置和深度调节装置。机身定位装置包括调节手轮和定位轴。调节手轮固定设置在定位轴的右端上,定位轴为螺杆,定位轴沿左右向转动设置在滑杆组件的机身连接座的右侧上部上。深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杆和限位柱。调节螺杆沿上下向转动设置在机身的电机固定座的右侧后部上。调节螺杆的上端设有相应的手轮。限位柱固定设置在滑杆组件的机身连接座的前侧下部上。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电池。电池可拆卸固定在机身的右外罩上,位于驱动装置的后上方。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和电池相互之间相应的电连接。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防尘罩。防尘罩从右方固定设置在机身的右外罩上,且将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和电池的相应部分罩住。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的拉杆式斜切割机结构简单,采用直流无刷外转子电机,体积较小使得双向切割角度调节范围均较大,而且大大减小了搬运时的高度,有利于长途运输降低成本。在配置相应的电池后,有利于在不同场合使用,便携性增强,使用范围较广。

(2)本发明的拉杆式斜切割机采用体积较小的直流无刷外转子电机,使得锯片径向切割深度大大提高,因而能用于较厚工件的切割,应用范围大大提高。

(3)本发明的拉杆式斜切割机设有滑杆组件和滑杆锁紧装置,因而既可以在前后向运动时完成对较宽工件前后向的切断,也可在锁定时用于对较窄工件上下向的直接切断。

(4)本发明的拉杆式斜切割机设有角度尺和刻度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5)本发明的拉杆式斜切割机设有机身定位装置,能将机身定位在放下时的水平状态,降低拉杆式斜切割机的高度,便于运输。

(6)本发明的拉杆式斜切割机深度调节装置,能进行不同需求的切割作业要求,可以进行切断操作,也可留有一定距离,不切断。

(7)本发明的驱动装置采用直流无刷电机,其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由现在的一个部件钢制电机壳替代原来的铝制电机壳和导磁圈,使用时直接将永磁体固定设置在钢制电机壳上,电机壳采用低碳钢制成,钢制电机壳兼具导磁圈的功能,其电机性能仍然符合要求,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使得电机的成本大幅下降。

(8)本发明的直流无刷电机的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保持架为注塑一体件,生产成本低,加工方便。保持架在安装到电机壳中时也很便捷,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电机气隙不受保持架的影响。保持架设有上限位部,能准确将保持架定位在电机壳中,安装准确快捷。

(9)本发明的直流无刷电机的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设有保持架,保持架的各定位槽开口向上,使得永磁体的安装快捷、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保持架的各定位槽与永磁体的形状相对应,使得永磁体定位准确,永磁体在电机壳内均匀分布。

(10)本发明的直流无刷电机的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的电机壳轴孔为冲压拉伸而成,因而电机壳的厚度可以做的较薄,电机壳轴孔的轴向的深度仍保持较深,不仅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驱动轴过盈配合固定在电机壳上,驱动轴和电机壳的同轴性较好、可靠性较高。

(11)本发明的直流无刷电机的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的电机壳上设有散热孔,有利于电机壳内部的热量散出,提高电机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本发明的直流无刷电机的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还设有风叶,工作时有利于将电机壳内部的气流快速排出电机壳外,降低电机壳内部的温度,进一步提高电机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散热较好的拉杆式斜切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从图1的右后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5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6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去掉防尘罩后的示意图;

图7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去掉防尘罩和移动罩后的示意图;

图8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去掉左外罩、右外罩、移动罩、把手、锯片和防尘罩后的示意图;

图9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去掉左外罩、右外罩、移动罩、把手、锯片和防尘罩后的示意图;

图10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去掉防尘罩、移动罩和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后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直流无刷电机的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从图11的上方向下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的A-A剖视图;

图14为图11的俯视图;

图15为从图11的上方向下观察时电机壳的示意图;

图16为从图11的下方向上观察时电机壳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4中的保持架的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立体示意图;

图19为从图11的上方向下观察时电机壳和保持架的示意图;

图20为从图11的上方向下观察时电机壳、保持架和永磁体的示意图;

图21为从图11的上方向下观察时风叶的示意图;

图22为从图11的下方向上观察时风叶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底座1,支撑部1-1,工作台2,转动台2-1,护板2-2,工作台调节组件2-3,支靠3,压紧装置4,摇臂组件5,摇臂5-1,摇臂锁紧装置5-2,滑杆锁紧装置5-3,提手5-4,滑杆组件6,滑杆6-1,机身连接座6-2,机身7,电机固定座7-1,粉尘导向槽7-1-1,左外罩7-2,右外罩7-3,移动罩7-4,把手7-5,粉尘收集口7-6,驱动装置8,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8-1,电机壳8-1-1,轴孔8-1-11,散热孔8-1-12,保持架8-1-2,定位部8-1-21,定位槽8-1-21-1,上限位部8-1-22,永磁体8-1-3,驱动轴8-1-4,风叶8-1-5,定子8-2,控制装置9,电池10,角度尺11,刻度尺12,锯片13,防尘罩14,机身定位装置15,深度调节装置1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也即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图1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的一方为后方。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10,本发明的散热较好的拉杆式斜切割机包括底座1、工作台2、支靠3、压紧装置4、摇臂5、滑杆组件6、机身7、驱动装置8、控制装置9、电池10、锯片13、防尘罩14、机身定位装置15和深度调节装置16。

见图1至图10,底座1为一体件。底座1左右两侧设有向上凸出的支撑部1-1。底座1中部前侧上设有角度尺11。

见图1至图10,工作台2包括转动台2-1、护板2-2和工作台调节组件2-3。工作台2的转动台2-1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位于底座1左右两侧的支撑部1-1之间且转动台2-1的上表面与支撑部1-1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中。工作台2的转动台2-1可左右转动调节一定的角度,根据底座1上的角度尺可确定工作台2所转动的角度。转动台2-1沿前后向设有切口槽2-1-1。护板2-2有2块,2块护板2-2分别设置在切口槽2-1-1上部左右两侧上,且位于转动台2-1的上表面下方。护板2-2用于保护转动台2-1。工作台2上沿前后向设有工作台调节组件2-3,工作台调节组件2-3用于扳动使转动台2-1转动及将转动台2-1锁定在底座1上。

见图1至图10,支靠3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支撑部1-1的上侧后部上,支靠3前侧上设有刻度尺12。压紧装置4有2个,2个压紧装置4分别固定设置在支靠3的左右两端上,且分别位于底座1左右两侧相应的支撑部1-1上,用于将待切割工件固定在底座1上。

见图1至图10,摇臂组件5包括摇臂5-1、摇臂锁紧装置5-2、滑杆锁紧装置5-3和提手5-4。摇臂5-1转动设置在转动台2-1的后端上,且可向左右两侧转动。摇臂锁紧装置5-2设置在摇臂5-1上,通过摇臂锁紧装置5-2将摇臂5-1呈一定角度锁定在转动台2-1上。滑杆锁紧装置5-3设置在摇臂上侧用于将滑杆组件6的滑杆6-1锁紧固定在摇臂5-1上。提手5-4固定设置在摇臂5-1的上侧上,用于移动搬运本拉杆式斜切割机用。摇臂组件5的下部前侧还设有用于显示其转动角度的角度尺(说明书附图中未画出)。

见图1至图10,滑杆组件6包括滑杆6-1和机身连接座6-2。滑杆6-1有2根,2根滑杆6-1均滑动设置在摇臂组件5的摇臂5-1上,且相互平行设置。2根滑杆6-1的后部通过相应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机身连接座6-2固定设置在2根滑杆6-1的前端上。

见图1至图10,机身7包括电机固定座7-1、左外罩7-2、右外罩7-3、移动罩7-4和把手7-5。电机固定座7-1转动设置在滑杆组件6的机身连接座6-2上。左外罩7-2从左侧固定设置在电机固定座7-1上。电机固定座7-1的左侧后部设有粉尘导向槽7-1-1。把手7-5固定设置在电机固定座7-1的右侧上。右外罩7-3从右侧固定设置在电机固定座7-1上,且将把手7-5的相应部分罩住。左外罩7-2的后部相应部分和右外罩7-3的后部相应部分之间构成粉尘收集口7-6。粉尘收集口7-6将粉尘导向槽7-1-1的后部相应部分包住。移动罩7-4固定设置在左外罩上,用于搬运拉杆式斜切割机时保护相应的锯片不被碰坏和搬运人员的安全。

见图6至图10,驱动装置8为直流无刷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包括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8-1和定子8-2。

见图11至图13,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包括电机壳8-1-1、保持架8-1-2、永磁体8-1-3、驱动轴8-1-4和风叶8-1-5。

见图12、图13、图15和图16,电机壳8-1-1为铁或低碳钢制成的一体件,本实施例的电机壳8-1-1采用20钢制成。电机壳8-1-1呈开口向上的壳体,电机壳8-1-1的壁厚为2毫米至6毫米(本实施例为3毫米)。电机壳8-1-1底部中央设有贯穿其上下的轴孔8-1-11,轴孔8-1-11为冲压拉伸而成,轴孔8-1-11的轴向的深度要为4毫米至8毫米(本实施例为6毫米)。电机壳8-1-1底部设有贯穿其上下的一组散热孔8-1-12。散热孔8-1-12围绕轴孔11设置。

见图11至图14和图17至图20,保持架8-1-2为注塑一体件。保持架8-1-2包括定位部8-1-21和上限位部8-1-22。定位部8-1-21整体呈筒状,其壁厚为永磁体8-1-3的厚度1/3至1(本实施例的定位部8-1-21的壁厚为永磁体8-1-3的厚度的1/2)。定位部8-1-21的外径与电机壳8-1-1的内径相对应。定位部8-1-21沿其周向等间隔角度设有数量与永磁体8-1-3数量相同的定位槽8-1-21-1;各定位槽8-1-21-1均开口向上且沿定位部8-1-21径向贯穿其筒壁,其形状与永磁体8-1-3相对应。上限位部8-1-22的内径与电机壳8-1-1的内径相对应,上限位部8-1-22的外径小于电机壳8-1-1的外径。上限位部8-1-22设置在定位部8-1-21的上部外周上。保持架8-1-2粘结固定设置在电机壳8-1-1中,且由其上限位部8-1-22对其在电机壳8-1-1中的上下位置进行定位。

见图12至图14和图20,永磁体8-1-3包括N永磁体和S永磁体,N永磁体和S永磁体依次交错设置在保持架8-1-2的各定位槽8-1-21-1中,且粘结固定在电机壳8-1-1上。永磁体8-1-3的上表面与电机壳8-1-1的上表面相平。

见图11至图14,驱动轴8-1-4同轴固定设置在电机壳8-1-1中,且向上伸出电机壳外。驱动轴8-1-4与电机壳8-1-1过盈配合,且驱动轴8-1-4由其下端穿过电机壳8-1-1的轴孔8-1-11。

见图11至图14、图21和图22,风叶8-1-5为注塑一体件,风叶8-1-5固定设置在驱动轴8-1-4的下端上,位于电机壳8-1-1的下方,其上表面与电机壳8-1-1的下表面相接触,风叶8-1-5旋转时可将电机壳8-1-1内部的气流通过散热孔8-1-12抽出来。定子8-2固定设置在机身7的电机固定座7-1上。定子8-2的轴线沿左右向水平设置。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8-1由其驱动轴8-1-4由右至左穿过定子8-2后通过相应的轴承组件转动设置在机身7的电机固定座7-1上,且定子8-2的相应部分位于电机壳8-1-1中。见图6、图7和图10,控制装置9固定设置在机身7的右外罩7-3上,位于驱动装置8的前上方。电池10可拆卸固定在机身7的右外罩7-3上,位于驱动装置8的后上方。驱动装置8、控制装置9和电池10相互之间相应的电连接。锯片13可拆卸固定设置在驱动装置8的无刷电机外转子总成8-1的驱动轴8-1-4上,且相应部位位于机身7的电机固定座7-1与左外罩7-2之间。防尘罩14从右方固定设置在机身7的右外罩7-3上,且将驱动装置8、控制装置9和电池10的相应部分罩住。本拉杆式斜切割机还可采用直流电源直接供电。

见图2、图4和图8,机身定位装置15包括调节手轮和定位轴。调节手轮固定设置在定位轴的右端上,定位轴为螺杆,定位轴沿左右向转动设置在滑杆组件6的机身连接座6-2的右侧上部上。使用时旋转调节手轮带动定位轴转动并向左运动,并伸入机身7的电机固定座7-1上相应的定位孔中,从而限制机身7不能转动,将机身7定位在放下时的水平状态,降低拉杆式斜切割机的高度,便于运输。

见图1、图2和图8,深度调节装置16包括调节螺杆16-1和限位柱16-2。调节螺杆16-1沿上下向转动设置在机身7的电机固定座7-1的右侧后部上。调节螺杆16-1的上端设有相应的手轮。限位柱16-2固定设置在滑杆组件6的机身连接座6-2的前侧下部上。使用时通过手轮转动调节螺杆16-1来控制其下部的伸出长度,当切割时机身7向下转动运动,直至调节螺杆16-1的下端顶住限位柱16-2的上侧,从而限制机身7在上下向上的运动距离,从而达到调节切割工件的深度的作用。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和变化,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启发进行相应的改造,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