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翻转用快装机构及发动机翻转小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625815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翻转用快装机构及发动机翻转小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装配领域,具体涉及发动机翻转用快装机构及发动机翻转小车。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试制装配或小批量生产时,多采用翻转小车用于固定发动机并实现发动机的翻转装配。例如在申请号:201520638286.6、授权公告号:CN204868725U、名称为“一种离合器安装翻转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发动机通过连接孔,即通过螺栓固定到翻转小车上的翻转支架上。又如在申请号201420522871.5、授权公告号CN204149143U、名称为“发动机维修翻转车”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发动机也是通过支撑螺栓固定到发动机连接头上的。在现有技术中,还有通过夹具夹持的方式将发动机固定到翻转小车上的方式。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于,在将发动机安装到翻转小车上时,一般采用先将发动机缸体吊起,然后利用螺栓将发动机缸体与翻转小车连接单元连接(例如上述的翻转支架、发动机连接头等)。因发动机缸体重量较大且吊起时不容易保证螺栓孔的对正,因此采用将发动机缸体吊起后与翻转小车连接单元对接的方式效率低下。为提高发动机安装到翻转小车时的效率,现有技术中也有将连接单元分为两个部分,先将一部分安装到发动机缸体上,另一部份安装在翻转小车上,再利用螺栓将两个部分进行对接,减少螺栓对中的难度。但是,发动机先与连接板拧紧后仍然需要吊起,并与减速机连接,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在吊起的状态安装螺栓,对安装对接的节拍提升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发动机连接到翻转小车上的效率,从而提高生产节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翻转用快装机构,包括:快接机构,所述快接机构包括连杆、固定在所述连杆一端的连接单元和固定在所述连杆另一端的快接板,所述快接板上固定有支撑轴;翻转支撑机构,所述翻转支撑机构包括轴承座和翻转盘支撑件,所述翻转盘支撑件为具有第一缺口的环形,所述翻转盘支撑件固定在所述轴承座上且所述翻转盘支撑件与所述轴承座之间存在支撑杆;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固定在所述驱动轴一端的驱动盘、固定在所述驱动盘上的翻转盘,所述翻转盘具有第二缺口,且所述翻转盘与所述驱动盘之间存在容纳槽;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轴与所述翻转支撑机构的轴承座转动配合,所述翻转盘支撑件与所述翻转盘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能够对齐,所述快接机构的连杆经过所述第一缺口进入所述第二缺口使得所述快接板进入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支撑轴位于对应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的位置,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快接机构旋转时,所述支撑轴受到所述翻转盘支撑件的内环的支撑。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轴上安装有第一轴承,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快接机构旋转时,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翻转盘支撑件的内环滚动配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二轴承配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单元为具有螺纹孔的连接板。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翻转盘支撑件通过螺栓紧固到所述轴承座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驱动盘为一体结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翻转盘通过螺栓紧固到所述驱动盘上。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翻转小车,所述发动机翻转小车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翻转用快装机构的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翻转支撑机构。本发明中的发动机翻转用快装机构中的驱动机构和翻转支撑机构能够首先装配好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到翻转小车上,保证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对齐,而将快接机构通过连接单元单独地与发动机连接。在将发动机连接到翻转小车上时,起吊发动机,然后将快接机构的连杆经过第一缺口进入第二缺口,所述快接板进入所述容纳槽内,而支撑轴位于对应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位置,这样就完成了发动机与翻转小车的快速连接,不再需要在吊装状态下进行螺栓连接,因而,发动机安装到翻转小车上的效率得到提高,对中难度被降低。而需要翻转发动机时,利用电机、手柄等动力源使驱动机构的驱动轴转动,进而驱动快接机构旋转,旋转时支撑轴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位置进入翻转盘支撑件的内环,从而受到翻转盘支撑件的内环的支撑,确保发动机及快接机构不会脱落。进一步地,以第一轴承实现与翻转盘支撑件的滚动配合,能够降低磨损。附图说明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快接机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翻转支撑机构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动机翻转用快装机构的立体图;图5是沿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翻转小车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快接机构,101、连杆,102、连接单元,103、快接板,104、支撑轴,105、第一轴承,106、螺纹孔,200、翻转支撑机构,201、轴承座,202、翻转支撑件,203、第一缺口,204、内环,205、支撑杆,206、第二轴承,300、驱动机构,301、驱动轴,302、驱动盘,303、翻转盘,304、第二缺口,305、容纳槽,306、螺栓,400、驱动齿轮箱,500、发动机缸体。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翻转用快装机构包括快接机构100、翻转支撑机构200和驱动机构300三部分。参考图1,快接机构100包括连杆101、固定在连杆101一端的连接单元102和固定在连杆101另一端的快接板103。固定方式能够是过盈配合、螺栓连接、焊接、一体成型等方式。连接单元102的作用是连接发动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单元102为开有螺纹孔106的连接板,实际应用中还能够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夹具等。快接板103上固定有支撑轴104,支撑轴104上安装有第一轴承105。参考图2,翻转支撑机构200包括轴承座201和翻转盘支撑件202。其中,翻转盘支撑件202为具有第一缺口203的环形,其内环标记为204。翻转盘支撑件202固定在轴承座201上,并且翻转盘支撑件202与轴承座201之间存在支撑杆205,从而使翻转盘支撑件202与轴承座201分隔开一段距离而并不贴合。翻转盘支撑件202能够通过额外的螺栓固定到轴承座201上,或者,支撑杆205本身也能够起到螺栓的作用而不需要额外的螺栓,或者,支撑杆205焊接在轴承座201和翻转盘支撑件202上,或者采用其它已知固定方式。轴承座201内安装有第二轴承206。参考图3,驱动机构300包括驱动轴301、固定在驱动轴301一端的驱动盘302、固定在驱动盘302上的翻转盘303。其中,翻转盘303具有第二缺口304。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轴301与驱动盘302为一体结构,而翻转盘303为单独加工的结构,然后通过图5中所示出的螺栓306紧固到驱动盘上302。实际加工中,还能够将驱动轴301、驱动盘302和翻转盘303均作为单独的结构,然后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到一起,或者两两结合为一体结构,或者三者全部为一体结构。在第二缺口304的位置,翻转盘303与驱动盘302之间存在容纳槽305。参考图4、图5、图6,使用时,需要先将驱动机构300与翻转支撑机构200组装到一起,具体过程为:将驱动机构300的驱动轴301插入翻转支撑机构200的轴承座201内的第二轴承206,使得驱动轴301与轴承座201转动配合。在不存在第二轴承206的情况下,驱动轴301也能够直接与轴承座201转动配合。此时,翻转盘支撑件202与翻转盘303转动配合。然后,将轴承座201安装到发动机翻转小车上的驱动齿轮箱400上,通过手轮、电机等动力源带动驱动齿轮箱400内的齿轮,进而使驱动轴301转动。在待用状态下,通过旋转驱动轴301使第一缺口203与第二缺口304对齐。快接机构100的连接单元102通过转接板等装置或者直接连接到发动机缸体500上,然后起吊发动机缸体500。翻转小车到位后,降下发动机缸体500,使快接机构100的连杆101经过翻转支撑件202的第一缺口203进入翻转盘303的第二缺口304,快接板103进入容纳槽305内,而支撑轴104及其上安装的第一轴承105位于对应第一缺口203和第二缺口304的位置。需要翻转发动机缸体500时,驱动机构300驱动快接机构100旋转,此时支撑轴104及第一轴承105旋转进入翻转盘202的内环204从而受到内环204的支撑,快接机构100不会脱出。实际使用中,支撑轴104上也能够不安装第一轴承105而是支撑轴104直接受到内环204的支撑。第一轴承105的作用一是在快接结构100与翻转支撑机构200进行快速对接时通过与两个缺口的碰撞而实现导向,二是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提高使用寿命。从整个发动机缸体500安装到发动机翻转小车上的过程来看,采用本实施例的发动机翻转用快装机构后,通过起吊发动机,然后通过两个缺口将快接机构100与翻转支撑机构200的快速连接,不再需要在吊装状态下进行螺栓连接,因而,发动机安装到翻转小车上的效率得到提高,对中难度被降低。虽然本发明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发明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