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对消防主机壳体侧壁进行冲孔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631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对消防主机壳体侧壁进行冲孔的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对消防主机壳体侧壁进行冲孔的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消防用控制主机壳体,在使用前需要对其侧壁进行冲压成型制成通风孔,然而,现有的控制主机壳体在冲孔时一般是人工将其固定在机架上,固定麻烦且效果不理想,导致冲孔时产生误差,从而导致冲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对消防主机壳体夹持固定牢固,冲孔效率高的用于对消防主机壳体侧壁进行冲孔的机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消防主机壳体侧壁进行冲孔的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面中部成型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套有均为“L”型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分别与待加工壳体的两侧边部相对应,第一夹持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竖直板和第一水平板,第二夹持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二竖直板和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的底面具有第一齿条部,所述第二水平板的底面具有第二齿条部,第一齿条部的下方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二齿条部的下方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连接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第一水平板的端部侧壁上具有插接槽,第二水平板的一端插套在所述插接槽内;

所述插槽两侧的机架顶面上成型有滑动凹槽,所述滑动凹槽内插套有冲压板,所述冲压板的下端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位于滑动凹槽内且其一端插套在滑动凹槽的内侧壁上,冲压板上对着待加工壳体的侧壁上端成型有冲头,所述冲头位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上方,冲头背对的冲压板的一侧设有冲击凸轮,所述冲击凸轮上与凸出部相对的弧形壁上成型有传动齿圈,所述传动齿圈啮合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

所述待加工壳体内插套有中间支撑块,所述中间支撑块的中部成型有下料槽,所述下料槽的左右侧壁上成型有与冲压板的冲头相对应的冲击通孔,中间支撑块的上端固定在上板体上,所述上板体的上端中部固定在限位气缸的活塞杆下端。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工作时,首先将待加工壳体放置在机架的顶面中部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然后根据待加工壳体的大小来调节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将待加工壳体的两侧边部夹持住,具体地,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部移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齿条部移动,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在机架的插槽内相向移动,第二水平板在第一水平板的插接槽内移动,直至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抵靠在待加工壳体的两侧边部,由此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将待加工壳体夹持固定,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待加工壳体。待加工壳体在机架上固定完成之后,限位气缸的活塞杆向下推动,上板体下压,使得中间支撑块插套在待加工壳体内,中间支撑块的外侧壁紧贴待加工壳体的内侧壁,然后,转动电机启动带动转动齿轮旋转,转动齿轮带动冲击凸轮上的传动齿圈旋转,从而带动冲击凸轮的凸出部瞬间旋转至冲压板的一侧,冲击凸轮的凸出部瞬间挤压推动冲压板在机架的滑动凹槽内向待加工壳体移动,直至冲压板上的冲头对待加工壳体的两侧壁进行冲孔,冲孔后的废料通过中间支撑块的冲击通孔进入下料槽内,从而完成冲孔。冲孔完成之后,所有部件回位,从机架上取下加工完成的消防主机壳体即可。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的对消防主机壳体侧壁进行冲孔的机构对消防主机壳体夹持固定牢固,冲孔精确、效率高。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冲击凸轮由所述凸出部和转动部组成,所述传动齿圈成型在所述转动部的弧形壁上,转动部固定插套在转动轴上,滑动凹槽前后两侧的机架顶面上固定有支撑板,所述转动轴的前后两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支撑板上。按上述方案,冲孔时,转动电机带动转动齿轮旋转,转动齿轮带动传动齿圈和冲击凸轮旋转,冲击凸轮的转动部跟随转动轴在支撑板上旋转,从而使得凸出部挤压推动冲压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水平的顶板,所述限位气缸固定在所述顶板上,限位气缸的活塞杆穿过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板体,上板体上固定有若干个竖直导杆,所述竖直导杆插套在顶板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冲击凸轮位于冲压板与转动齿轮之间,冲压板上对着冲击凸轮的侧壁上成型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冲击凸轮的凸出部相对应。按上述方案,冲击凸轮的凸出部在挤压推动冲压板时,凸出部与弧形凹槽相接触,由此使得冲压板更顺利地被推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二水平板的高度小于第一水平板的高度,所述第一齿轮小于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插槽下方的机架内成型有容置槽,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铰接在所述容置槽内,驱动电机固定在容置槽内,第一齿轮的上端穿过容置槽的侧壁与第一齿条部相啮合,第二齿轮的上端穿过容置槽的侧壁与第二齿条部相啮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处位于第一水平板的端部下方。按上述方案,在夹持待加工壳体时,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反方向转动,由此带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相向移动直至将待加工壳体的两侧边部牢牢夹持住。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中间支撑块的冲击通孔的一端成型有倾斜下料部,所述倾斜下料部与下料槽相连通。按上述方案,在冲孔时,冲孔产生的废料沿着倾斜下料部进入下料槽内,由此使得冲孔更顺利地进行。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冲击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驱动电机与第二齿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1、图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对消防主机壳体侧壁进行冲孔的机构,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的顶面中部成型有插槽11,所述插槽内插套有均为“L”型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板21和第二夹持板22,所述第一夹持板21和第二夹持板22分别与待加工壳体1的两侧边部相对应,第一夹持板21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竖直板211和第一水平板212,第二夹持板22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二竖直板221和第二水平板222,所述第一水平板212的底面具有第一齿条部213,所述第二水平板222的底面具有第二齿条部223,第一齿条部213的下方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31,第二齿条部222的下方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32,所述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2相啮合,第一齿轮31或第二齿轮32连接有驱动电机40的输出轴,第一水平板212的端部侧壁上具有插接槽214,第二水平板222的一端插套在所述插接槽214内。

参见图2、图5,所述第二水平板222的高度小于第一水平板212的高度,所述第一齿轮31小于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0的输出轴,所述插槽11下方的机架10内成型有容置槽12,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铰接在所述容置槽12内,驱动电机40固定在容置槽12内,第一齿轮31的上端穿过容置槽12的侧壁与第一齿条部213相啮合,第二齿轮32的上端穿过容置槽12的侧壁与第二齿条部223相啮合,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啮合处位于第一水平板212的端部下方。

参见图1、图3,所述插槽11两侧的机架10顶面上成型有滑动凹槽13,所述滑动凹槽内插套有冲压板50,所述冲压板的下端固定有导向杆51,所述导向杆位于滑动凹槽13内且其一端插套在滑动凹槽13的内侧壁上,冲压板50上对着待加工壳体1的侧壁上端成型有冲头52,所述冲头位于第一夹持板21和第二夹持板22的上方,冲头52背对的冲压板50的一侧设有冲击凸轮60,所述冲击凸轮上与凸出部61相对的弧形壁上成型有传动齿圈63,所述传动齿圈啮合连接有转动齿轮70,所述转动齿轮70连接转动电机71的输出轴,冲击凸轮60位于冲压板50与转动齿轮70之间,冲压板50上对着冲击凸轮60的侧壁上成型有弧形凹槽53,所述弧形凹槽与冲击凸轮60的凸出部61相对应。

参见图1、图3,所述冲击凸轮60由所述凸出部61和转动部62组成,所述传动齿圈63成型在所述转动部62的弧形壁上,转动部62固定插套在转动轴80上,滑动凹槽13前后两侧的机架10顶面上固定有支撑板90,所述转动轴80的前后两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板90上,所述转动电机71固定在支撑板90上。

参见图1、图4,所述待加工壳体1内插套有中间支撑块100,所述中间支撑块的中部成型有下料槽101,所述下料槽的左右侧壁上成型有与冲压板50的冲头51相对应的冲击通孔102,所述冲击通孔的一端成型有倾斜下料部103,所述倾斜下料部与下料槽101相连通,中间支撑块100的上端固定在上板体200上,所述上板体的上端中部固定在限位气缸300的活塞杆下端,所述支撑板90上固定有水平的顶板400,所述限位气缸300固定在所述顶板400上,限位气缸300的活塞杆穿过顶板400固定连接所述上板体200,上板体200上固定有若干个竖直导杆201,所述竖直导杆插套在顶板400上。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将待加工壳体1放置在机架10的顶面中部的第一夹持板21和第二夹持板22之间,然后根据待加工壳体1的大小来调节第一夹持板21和第二夹持板22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夹持板21和第二夹持板22将待加工壳体1的两侧边部夹持住,具体地,驱动电机40带动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啮合转动,第一齿轮31带动第一齿条部213移动,第二齿轮32带动第二齿条部223移动,第一水平板212和第二水平板222在机架10的插槽11内相向移动,第二水平板222在第一水平板212的插接槽214内移动,直至第一竖直板211和第二竖直板221抵靠在待加工壳体1的两侧边部,由此第一夹持板21和第二夹持板22将待加工壳体1夹持固定,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待加工壳体1。

待加工壳体1在机架10上固定完成之后,限位气缸300的活塞杆向下推动,上板体200下压,使得中间支撑块100插套在待加工壳体1内,中间支撑块100的外侧壁紧贴待加工壳体1的内侧壁,然后,转动电机71启动带动转动齿轮70旋转,转动齿轮70带动冲击凸轮60上的传动齿圈63旋转,从而带动冲击凸轮60的凸出部61瞬间旋转至冲压板50的一侧,冲击凸轮60的凸出部61瞬间挤压推动冲压板50在机架10的滑动凹槽13内向待加工壳体1移动,直至冲压板50上的冲头52对待加工壳体1的两侧壁进行冲孔,冲孔后的废料通过中间支撑块100的冲击通孔102进入下料槽101内,从而完成冲孔。冲孔完成之后,所有部件回位,从机架10上取下加工完成的消防主机壳体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对消防主机壳体侧壁进行冲孔的机构对消防主机壳体夹持固定牢固,冲孔精确、效率高。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对消防主机壳体侧壁进行冲孔的机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