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侵蚀工字钢焊接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338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钢结构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耐侵蚀工字钢焊接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桥梁结构的焊缝应按焊接程序进行,焊接时尽量使焊接部分自由收缩。对较长的焊缝应尽可能从焊缝中间向两端施焊,对结构复杂的应先焊立焊再焊平角焊,以减少结构的变形和内应力。必须使用经认可的适合于接头类型的焊接工艺程序和焊接材料。定位焊的数量应尽量减少,定位焊缝应具有足够的长度,对普通结构钢,其长度应不小于30mm,对高强度钢,其长度应不小于50mm。定位焊所用的焊接材料应与施焊所用的焊接材料相同。有缺陷的定位焊应在施焊前清除干净。

目前,工字钢制作工艺中,腹板与翼板钢结构焊接,容易出现断裂和腐蚀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侵蚀工字钢焊接制备工艺,焊接后的钢结构避免出现断裂和腐蚀现象,制作工艺更加简单,焊缝具有优良的抗裂、抗疲劳性能,耐侵蚀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侵蚀工字钢焊接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材质为45号钢的钢板件腹板、翼板,焊丝的材质为0Cr18Ni12Mo2,焊丝在200-220℃下烘焙0.6-0.8h,烘焙后的焊丝置于240-250℃的保温箱中备用,将腹板、翼板置于180-210℃的保温箱中备用;

(2)采用机械坡口方式,预热后的翼板上开有V型孔,腹板两端端部设有楔形与V型孔相匹配,环境温度不大于5℃;

(3)埋弧焊打底:电流为30~35安培,电压为4~6伏特,焊接速度为30~40毫米/分钟,熔池通保护氮气,气体流量为3~4升/分钟;

(4)停止焊接感应加热后,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得钢管件的温度250-300℃时,将焊完的工字钢完全浸没水槽中进行水冷,入水温度280-300℃,入水深度在工字钢端面3-5mm内,入水时间40-50s;

(5)防锈处理,将冷却后的工字钢放在防锈油中浸泡60-65min,所述防锈油由下述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氯化石蜡5-7%,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9%,白油4-8%,环氧油酸丁酯0.7-0.9%,抗氧剂0.5-0.7%,硅油1.5-2.3%,余量为矿物油。

所述停止焊接感应加热后,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得钢管件的温度275℃时,将焊完的工字钢完全浸没水槽中进行水冷,入水温度290℃,入水深度在工字钢端面4mm内,入水时间45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合理焊接工艺,埋弧焊打底、感应加热后的冷却工艺,以及最后的防锈工艺,钢结构避免出现断裂和腐蚀现象,制作工艺更加简单,焊缝具有优良的抗裂、抗疲劳性能,耐侵蚀性得到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耐侵蚀工字钢焊接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材质为45号钢的钢板件腹板、翼板,焊丝的材质为0Cr18Ni12Mo2,焊丝在200-220℃下烘焙0.6-0.8h,烘焙后的焊丝置于240-250℃的保温箱中备用,将腹板、翼板置于180-210℃的保温箱中备用;

(2)采用机械坡口方式,预热后的翼板上开有V型孔,腹板两端端部设有楔形与V型孔相匹配,环境温度不大于5℃;

(3)埋弧焊打底:电流为30~35安培,电压为4~6伏特,焊接速度为30~40毫米/分钟,熔池通保护氮气,气体流量为3~4升/分钟;

(4)停止焊接感应加热后,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得钢管件的温度275℃时,将焊完的工字钢完全浸没水槽中进行水冷,入水温度290℃,入水深度在工字钢端面4mm内,入水时间45s;

(5)防锈处理,将冷却后的工字钢放在防锈油中浸泡60-65min,所述防锈油由下述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氯化石蜡5-7%,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9%,白油4-8%,环氧油酸丁酯0.7-0.9%,抗氧剂0.5-0.7%,硅油1.5-2.3%,余量为矿物油。

本发明的工字钢结构使用了1-1.5年时间后,钢结构表面光滑,无锈迹现象。同时工字钢钢结构表面的硬度平均能够达到90-100HB,温度在400-450℃,8-12小时后的摩擦系数依然小于0.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