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体万向阀阀室的定向机构。
背景技术:
喷雾阀组装过程中需要将阀室、堵头、阀球组装在一起,组装前需要将阀室按预定的方向送料,现有的阀室送料机构由于设计上缺陷,其结构相对比较复杂,而且无法保证阀室定向送料,从而造成组装过程中有部分产品组装不到位,造成不良产品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使阀室定向送料的单体万向阀阀室的定向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单体万向阀阀室的定向机构,包括阀室转盘,在所述阀室转盘上均布有若干个料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室转盘与料槽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能卡设在阀室的方形孔内从而使阀室定向输送的定位弹性柱塞机构,在所述阀室转盘外侧设有阀室转盘转动时能使料槽内的阀室转动从而使定位弹性柱塞机构落入方形孔的导向机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单体万向阀阀室的定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有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内侧设有橡胶条。
如上所述的一种单体万向阀阀室的定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座内侧设有定位安装槽,所述橡胶条设置在定位安装槽内,所述橡胶条外侧面凸出定位安装槽外。
如上所述的一种单体万向阀阀室的定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弹性柱塞机构包括有设置在阀室转盘内的安装槽孔,在所述安装槽孔内设有定位弹性柱塞。
如上所述的一种单体万向阀阀室的定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弹性柱塞包括有柱塞座,在所述柱塞座内设有内腔,在所述柱塞座一端设有与内腔连通的通孔,在所述内腔内设有柱塞,所述柱塞前端伸出所述通孔,在所述柱塞后端设有能防止柱塞从通孔中跑出的限位部,在所述限位部与柱塞座另一端之间设有挤压弹簧。
如上所述的一种单体万向阀阀室的定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室转盘上连接有进料轨道,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进料轨道出料端一侧。
如上所述的一种单体万向阀阀室的定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室转盘上连接有出料轨道。
如上所述的一种单体万向阀阀室的定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室转盘上设有导入斜面,所述导入斜面一端与料槽相连通,在所述出料轨道上设有能使定位弹性柱塞机构脱离阀室的挤压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定位弹性柱塞机构的柱塞能伸入阀室的方形孔从而起到很好的定位、定向作用,确保阀室进入出料轨道时都是按照同一预定方向进入,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机构能有效使得阀室转动从而使方形孔与柱塞匹配,定位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阀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3所示的一种单体万向阀阀室的定向机构,包括阀室转盘1,在所述阀室转盘1上均布有若干个料槽2,在所述阀室转盘1与料槽2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能卡设在阀室3的方形孔4内从而使阀室3定向输送的定位弹性柱塞机构5,在所述阀室转盘1外侧设有阀室转盘1转动时能使料槽2内的阀室3转动从而使定位弹性柱塞机构5落入方形孔4的导向机构6。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向机构6包括有固定座61,在所述固定座61内侧设有橡胶条62。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固定座61内侧设有定位安装槽63,所述橡胶条62设置在定位安装槽63内,所述橡胶条62外侧面凸出定位安装槽63外。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所述固定座61内侧上贴合有橡胶条62。
本实用新型中橡胶条62与转盘外侧的间隔保证阀室进入时能使阀室产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定位弹性柱塞机构5包括有设置在阀室转盘1内的安装槽孔51,在所述安装槽孔51内设有定位弹性柱塞52。其中所述的定位弹性柱塞52包括有柱塞座521,在所述柱塞座521内设有内腔522,在所述柱塞座521一端设有与内腔522连通的通孔,在所述内腔522内设有柱塞523,所述柱塞523前端伸出所述通孔,在所述柱塞523后端设有能防止柱塞523从通孔中跑出的限位部524,在所述限位部524与柱塞座521另一端之间设有挤压弹簧525。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阀室转盘1上连接有进料轨道7,所述导向机构6设置在进料轨道7出料端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阀室转盘1上连接有出料轨道8,在所述出料轨道8与导向机构6之间的阀室转盘1外侧设有弧形定位挡块9。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阀室转盘1上设有导入斜面11,所述导入斜面11一端与料槽2相连通,在所述出料轨道8上设有能使定位弹性柱塞机构5脱离阀室3的挤压部81。
本实用新型中阀室3进入阀室转盘1后,阀室转盘1带动阀室3一起转动,在橡胶条处,由于橡胶条的摩擦力作用自转,当其下部的方形孔4进入柱塞头部后被卡住从而定向。转盘旋转,在橡胶条作用下一一定向,在挤压部81的作用下,柱塞克服挤压弹簧的弹力脱离方形孔,阀门3按预定方向进入出料轨道,后方的阀门3挤压下前方的阀门3向前移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