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立式活套轨道的找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9882阅读:9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立式活套轨道的找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冶金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立式活套轨道的找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如今冶金冷轧项目中立式活套的使用已越来越多,其中立式活套找正要求精度最高的环节是活套轨道垂直度找正,一般冷轧线活套垂直轨道长度为30~40m,垂直度偏差为1/1000,最大不超过5mm;施工人员需每隔0.6m在高空手持千分杆配合地面经纬仪反复检测并调整轨道,按照以上传统检测找正方式,操作安全隐患大、且人为读数偏差较大。费时、费工。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的垂直钢轨找正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及测量精度,减少作业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立式活套轨道的找正装置,不用进行高空检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捷,安全可靠,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立式活套轨道的找正装置,包括小车和钢线,小车设置于垂直的轨道上,小车可沿轨道移动,钢线沿轨道长度方向竖直设置于轨道外,钢线与轨道之间通过电线连接,电线上依次设有指示灯和电源,小车上设有千分杆,若轨道偏差在合理范围内,则千分杆的检测头与钢线接触,否则千分杆的检测头不与钢线接触。

接上述技术方案,钢线个数为2个,一个钢线设置于轨道的侧面,另一个钢线设置于轨道的正面,小车的正面和侧面各设有一个螺孔,用于千分杆的固定安装,千分杆可设置于小车的侧面和正面分别与两个钢线相对应。

接上述技术方案,钢线与轨道之间的距离为120mm~180mm。

接上述技术方案,钢线的下端设有线坠。

接上述技术方案,小车包括小车框架和多个车轮,多个车轮设置于小车框架和轨道之间,对称分布于轨道上。

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小车框架为C形,将轨道的轨面包裹在内,车轮对称均匀分布于小车框架内圈。

接上述技术方案,车轮包括固定底座、车轴及小车轴承、轮子和小车弹性装置,轮子通过车轴及小车轴承与固定底座连接,小车弹性装置设置于固定底座与小车框架之间,通过小车弹性装置保证车轮与轨道面始终紧密接触;

小车弹性装置包括压紧弹簧、压紧螺栓和压紧底板,压紧弹簧通过压紧螺栓固定于压紧底板与固定底座之间,压紧底板与小车框架连接。

接上述技术方案,轨道的上端设有定滑轮,牵引绳的一端与小车连接,牵引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放置于轨道下方,通过操控牵引绳带动小车上下移动。

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源为干电池。

采用以上所述的找正装置的找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小车安装到轨道上,将千分杆安装到小车上,将钢线沿轨道长度方向竖直布置于轨道外;

2)用电线将钢线与轨道连接;

3)将轨道分隔成若干段,每隔一段距离L设定一个检测点;

4)将小车移至轨道下端第一个检测点,将千分杆的检测头与钢线接触,指示灯亮起;

5)控制小车上移至下一个检测点;

6)观测指示灯是否亮起,若指示灯亮起,则此处检测点轨道合格,若不亮则此处检测点轨道面的偏差较大,对此处轨道进行调整,直至指示灯亮起;

7)重复步骤5)~6)直至轨道的所有检测点都检测合格。

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7)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对所有检测点进行复查,重复步骤4)~6)。

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所述一段距离L为500mm~700m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移动小车、千分杆、钢线、电线和指示灯与轨道形成一个回路,构成一套沿轨道上下移动的检测装置,在每处检测点上千分杆的检测头是否与钢线接触,回路是否连通来判别轨道的偏差是否合格,检测时若千分杆的检测头与钢线接触,回路连通,则指示灯亮起,说明该检测点的轨道偏差合格,若千分杆的检测头不与钢线接触,回路不连通,则指示灯不亮,说明该处检测点轨道偏差不合格,利用回路通,指示灯亮,回路断,指示灯灭,通过小车的上下滑动时指示灯的状态,来实现对轨道的检测和找正,不用进行高空检测,本找正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捷,安全可靠,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立式活套轨道的找正装置在进行轨道旁弯检测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局部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中,1-钢线,2-线坠,3-指示灯,4-电源,5-千分杆,6-轨道,7-小车框架,8-固定底座,9-轮子,10-车轴,11-小车轴承,12-压紧弹簧,13-定滑轮,14-压紧螺栓,15-压紧底板,16-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立式活套轨道的找正装置,包括小车和钢线1,小车设置于垂直的轨道6上,小车可沿轨道6移动,钢线1沿轨道6长度方向竖直设置于轨道6外,钢线1与轨道6之间通过电线16连接,电线16上依次设有指示灯3和电源4,小车上设有千分杆5,若轨道6偏差在合理范围内,则千分杆5的检测头与钢线1接触,否则千分杆5的检测头不与钢线1接触;通过移动小车、千分杆5、钢线1、电线16和指示灯3与轨道6形成一个回路,构成一套沿轨道6上下移动的检测装置,在每处检测点上千分杆5的检测头是否与钢线1接触,回路是否连通来判别轨道6的偏差是否合格,检测时若千分杆5的检测头与钢线1接触,回路连通,则指示灯3亮起,说明该检测点的轨道6偏差合格,若千分杆5的检测头不与钢线1接触,回路不连通,则指示灯3不亮,说明该处检测点轨道6偏差不合格,利用回路通,指示灯3亮,回路断,指示灯3灭,通过小车的上下滑动时指示灯3的状态,来实现对轨道6的检测和找正,不用进行高空检测,本找正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捷,安全可靠,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钢线1个数为2个,一个钢线1设置于轨道6的侧面,另一个钢线1设置于轨道6的正面,小车的正面和侧面各设有一个螺孔,用于千分杆5的固定安装,千分杆5可设置于小车的侧面和正面分别与两个钢线1相对应;通过设置于轨道6正面的钢线1做对比,检测整条轨道6的轨面的垂直度并进行调整使其达到规范要求,通过设置于轨道6侧面的钢线1做对比,检测整条轨道6的旁弯并进行调整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进一步地,钢线1与轨道6之间的距离为150mm。

进一步地,钢线1的下端设有线坠2;通过线坠2的重力使钢线1保持竖直。

进一步地,小车包括小车框架7和多个车轮,多个车轮设置于小车框架7和轨道之间,对称分布于轨道6上。

进一步地,所述小车框架7为C形,将轨道6的轨面包裹在内,车轮对称均匀分布于小车框架7内圈。

进一步地,车轮包括固定底座8、车轴10、小车轴承11、轮子9和小车弹性装置,轮子9通过车轴10、小车轴承11与固定底座8连接,小车弹性装置设置于固定底座8与小车框架7之间,通过小车弹性装置保证小车与轨面及一个侧面始终紧密接触,保证小车与轨道6面始终紧密接触;

小车弹性装置包括压紧弹簧12、压紧螺栓14和压紧底板15,压紧弹簧12通过压紧螺栓14固定于压紧底板15与固定底座8之间,压紧底板15与小车框架7连接。

进一步地,轨道6的上端设有定滑轮13,牵引绳的一端与小车连接,牵引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13,放置于轨道6下方,通过操控牵引绳带动小车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4为干电池。

采用以上所述的找正装置的找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小车安装到轨道上,将千分杆安装到小车上,将钢线沿轨道长度方向竖直布置于轨道外;

2)用电线将钢线与轨道连接;

3)将轨道6分隔成若干段,每隔一段距离L设定一个检测点;

4)将小车移至轨道6下端第一个检测点,将千分杆5的检测头与钢线1接触,指示灯3亮起;

5)控制小车上移至下一个检测点;

6)观测指示灯是否亮起,若指示灯亮起,则此处检测点轨道合格,若不亮则此处检测点轨道6的偏差较大,对此处轨道6进行调整找正,直至指示灯3亮起;

7)重复步骤5)~6)直至轨道6的所有检测点都检测合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对所有检测点进行复查,重复步骤4)~6)。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一段距离L为600mm。

进一步地,先将千分杆5设置于小车正面,沿设置于轨道6正面的钢线1进行检测,检测整条轨道6的轨面的垂直度并进行调整使其达到规范要求,再将千分杆5设置于小车侧面,沿设置于轨道6侧面的钢线1进行检测,检测整条轨道6的旁弯并进行调整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以上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