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基础施工领域,特别涉及全断面可调节钢筋笼内胎架。
背景技术:
1)传统钢筋笼胎架法制作工艺
传统钢筋笼胎架法制作工艺适用于钻孔桩或(圆形)墩柱钢筋笼长线法同槽制作,随着施工标准化和精细化理念的推广,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钢筋笼胎架法制作一般下部采用胎架对主筋进行精确定位,然后安装加劲箍,在加劲箍上标记出主筋间距进行绑扎,完成整条钢筋笼制作。由于传统钢筋笼胎架法仅仅只有下部主筋可以通过胎架精确定位,而上部主筋依然靠传统施工方法制作,从标准节开始加工精度就存在误差,从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线匹配。特别是当主筋的加劲箍制造圆度不够时,更直接导致成型后钢筋笼的断面尺寸产生一定偏差。
2)传统施工工艺的局限性
传统钢筋笼胎架法制作工艺由于无法实现全胎架制作,只有部分主筋可以精确定位,加工精度不高,无法满足标准化、精细化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钢筋笼通长预制全断面胎架法施工,对每一根主筋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全面提高钢筋笼整体加工精度的钢筋笼胎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全断面可调节钢筋笼内胎架,它包括第一结构单元和第二结构单元,所述的第一结构单元包括下胎架,下胎架上设置有阻挡部;所述的第二结构单元包括上胎架、内部支撑、底部支撑和可以伸长和缩短的调节部;上胎架至少包括两根骨架,骨架之间活动连接,骨架上设置有阻挡部;内部支撑和骨架之间设置调节部,内部支撑设置在底部支撑上。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下胎架与下胎架上设置的阻挡部一体成型,所述的骨架与骨架上设置的阻挡部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结构更加牢固,不易移位。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骨架之间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相邻骨架可绕连接轴转动。通过连接轴连接,便于更换骨架。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内部支撑包括固定件,固定件与调节部相连。内部支撑采用固定件的形式,支撑更加牢靠。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内部支撑还包括设置在固定件边缘的卡合部,固定件通过卡合部与调节部相连。设置卡合部,便于转配。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内部支撑还包括圆环,圆环设置在固定件上。圆环能够加强内部支撑的抗扭强度。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调节部包括四张调节板、调节单元、连接件和接触部,调节单元将四张调节板分为两个部分,将位于调节单元一侧的两张板子称为第一调节部,将位于调节单元另一侧的两张板子称为第二调节部,第一调节部与第二调节部通过两个转轴连接,位于调节单元同侧的两张板子形状、尺寸一致;所述的调节单元包括限位件和调节螺杆,限位件与一个转轴连接,调节螺杆穿过限位件与另一个转轴螺纹连接;第一调节部的两张调节板均与接触部活动连接,第二调节部的两张调节板均与连接件活动连接,连接件与内部支撑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螺杆靠近限位件的一端设置有阻挡件。调节部采用平行四边形伸缩原理,调节更加精准且能够保证调节部的支撑强度。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调节部包括四张调节板、调节单元、连接件和接触部,调节单元将四张调节板分为两个部分,将位于调节单元一侧的两张板子称为第一调节部,将位于调节单元另一侧的两张板子称为第二调节部,第一调节部与第二调节部通过两个转轴连接,位于调节单元同侧的两张板子形状、尺寸一致;所述的调节单元包括限位件和调节螺杆,限位件与一个转轴连接,调节螺杆穿过限位件与另一个转轴螺纹连接;第一调节部的两张调节板均与接触部活动连接,第二调节部的两张调节板均与连接件活动连接,连接件设置在卡合部内并通过螺钉与卡合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螺杆靠近限位件的一端设置有阻挡件。设置卡合部,安装或拆卸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底部支撑与内部支撑之间设置调节部,所述的第一调节部的两张调节板之间设置的接触部由连接件替代,替代接触部的连接件与底部支撑固定连接;底部支撑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可在第二支撑件内活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通过螺栓固定,替代接触部的连接件与第一支撑件固定。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配合,便于调节上胎架高度。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的第一支撑件上设置有辅助支撑,辅助支撑包括横梁和螺杆支撑,螺杆支撑与横梁螺纹连接。设置辅助支撑,使得支撑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钢筋笼制作无法实现全胎架施工的弊端,实现通过胎架对每根主筋精确定位,提高了钢筋笼制作的整体精度。钢筋笼加工精度的提高,同时解决了由于加工精度差导致下放钢筋笼时挂孔壁等质量通病,提高了工效。钢筋笼整体加工精度与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显著提高,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结构单元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结构单元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支撑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部支撑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结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调节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胎架,2-阻挡部,3-上胎架,4-内部支撑,4.1-卡合部,4.2-固定件,4.3-圆环,5-调节部,5.1-调节单元,5.2-调节板,5.3-接触部,5.4-连接件,5.5-转轴,511-限位套管,512-调节螺杆,6-辅助支撑,7-底部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6所示,全断面可调节钢筋笼内胎架,它包括第一结构单元和第二结构单元,所述的第一结构单元包括下胎架1,下胎架1上设置有阻挡部2;所述的第二结构单元包括上胎架3、内部支撑4、底部支撑7和可以伸长和缩短的调节部5;上胎架3至少包括两根骨架,骨架之间活动连接,骨架上设置有阻挡部2;内部支撑4和骨架之间设置调节部5,内部支撑4设置在底部支撑7上。
优选地,所述的下胎架1与下胎架1上设置的阻挡部2一体成型,所述的骨架与骨架上设置的阻挡部2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的骨架之间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相邻骨架可绕连接轴转动。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内部支撑4包括固定件4.2,固定件4.2与调节部5相连。所述的内部支撑4还包括设置在固定件4.2边缘的卡合部4.1,固定件4.2通过卡合部4.1与调节部5相连。所述的内部支撑4还包括圆环4.3,圆环4.3设置在固定件4.2上。
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调节部5包括四张调节板5.2、调节单元5.1、连接件5.4和接触部5.3,调节单元5.1将四张调节板5.2分为两个部分,将位于调节单元5.1一侧的两张板子称为第一调节部5,将位于调节单元5.1另一侧的两张板子称为第二调节部5,第一调节部5与第二调节部5通过两个转轴5.5连接,位于调节单元5.1同侧的两张板子形状、尺寸一致;所述的调节单元5.1包括限位件和调节螺杆512,优选地,限位件为限位套管511,限位件与一个转轴5.5连接,调节螺杆512穿过限位件与另一个转轴5.5螺纹连接;第一调节部5的两张调节板5.2均与接触部5.3活动连接,第二调节部5的两张调节板5.2均与连接件5.4活动连接,连接件5.4与内部支撑4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螺杆512靠近限位件的一端设置有阻挡件。优选地,接触部5.3的端部设置凹槽,便于固定骨架。优选地,阻挡件为一圆环件,设置圆环件主要是便于旋转调节螺杆512。调节螺杆512可在限位件内转动,但是调节螺杆512不能够在限位件内前进或后退。优选地,在调节螺杆512上设置一圆环凹槽,在限位件或限位套管511内设置一凸缘,使用时凸缘在圆环凹槽内起到限位的作用。
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调节部5包括四张调节板5.2、调节单元5.1、连接件5.4和接触部5.3,调节单元5.1将四张调节板5.2分为两个部分,将位于调节单元5.1一侧的两张板子称为第一调节部5,将位于调节单元5.1另一侧的两张板子称为第二调节部5,第一调节部5与第二调节部5通过两个转轴5.5连接,位于调节单元5.1同侧的两张板子形状、尺寸一致;所述的调节单元5.1包括限位件和调节螺杆512,优选地,限位件为限位套管511,限位件与一个转轴5.5连接,调节螺杆512穿过限位件与另一个转轴5.5螺纹连接;第一调节部5的两张调节板5.2均与接触部5.3活动连接,第二调节部5的两张调节板5.2均与连接件5.4活动连接,连接件5.4设置在卡合部4.1内并通过螺钉与卡合部4.1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螺杆512靠近限位件的一端设置有阻挡件。优选地,接触部5.3的端部设置凹槽,便于固定骨架。优选地,阻挡件为一圆环件,设置圆环件主要是便于旋转调节螺杆512。调节螺杆512可在限位件内转动,但是调节螺杆512不能够在限位件内前进或后退。优选地,在调节螺杆512上设置一圆环凹槽,在限位件或限位套管511内设置一凸缘,使用时凸缘在圆环凹槽内起到限位的作用。
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的底部支撑7与内部支撑4之间设置调节部5,所述的第一调节部5的两张调节板5.2之间设置的接触部5.3由连接件5.4替代,替代接触部5.3的连接件5.4与底部支撑7固定连接;底部支撑7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可在第二支撑件内活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通过螺栓固定,替代接触部5.3的连接件5.4与第一支撑件固定。更优选地,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上设置螺孔,这样螺栓连接时,增强了连接强度。
优选地,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支撑件上设置有辅助支撑6,辅助支撑6包括横梁和螺杆支撑,螺杆支撑与横梁螺纹连接。进一步地,螺杆支撑为两个,设置在横梁两端,使用时,螺杆支撑端部顶住内部支撑4或圆环4.3(或称圆环支撑件),保证支撑强度,整个装置不易偏转。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原理:钢筋笼制作时下部任采用传统的胎架同槽制作,上部胎架另行加工,安放于钢筋笼内侧,中间使用内胎架进行固定和调节,以实现钢筋笼加工全胎架制作。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上胎架3和下胎架1间隔布置,这样更有利于调节以实现对每根主筋精确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由于上部胎架安放于钢筋笼内侧,故不影响制作时上部主筋的安装,施工方便。内胎架采用可调节内支撑组合(优选地,内支撑为十字型),通过对内支撑的微调以实现对每根主筋精确定位,提高整体加工精度。具体地,钢筋笼整体加工精度显著提高,主筋线形顺直,间距均匀,施工方便。由于钢筋笼制作精细化的提高,也显著提高了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有效解决下放钢筋笼时由于钢筋笼挂孔壁而容易塌孔等质量通病,提高了工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