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工件换向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数控车床对短棒料工件进行加工时,通常是由机械手直接将工件插入于主轴处,再由刀具对短棒料暴露在外的部分进行加工处理,此方式只能对短棒料的的一端进行加工处理,而若对短棒料另一端进行加工处理的话,只能换台设备或采用人工方式将短棒料换个方向重新插设于主轴处,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的用于数控车床的工件换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工件换向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气缸及置料台,所述置料台设于旋转气缸上且能周向转动,在置料台上对称设置有两置料部且两置料部之间具有径向贯穿置料台的条形槽,在置料部上端部开设有U型槽且在置料部的外侧壁上安装有阻挡U型槽的挡料板,在U型槽内铺设有橡胶层。
在上述的数控车床的工件换向机构中,挡料板的上端面与置料部的上端面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上安装旋转气缸及置料台,当工件一端加工完成后,由机械手将工件取出并放置在置料台上,接着旋转气缸工作并带动置料台轴向转动,当置料台周向转动180度后,机械手抓取工件并将工件重新放置在主轴上,此时工件已加工完毕的一端插设于主轴内,而未被加工的一端暴露在外,从而使得工件两端均能被加工处理,实用方便、效率高。
同时,铺设在U型槽内的橡胶层可以隔绝工件与置料部的直接接触,从而保证工件放置在置料部上时不会出现由于工件与置料部发生碰撞造成工件已加工好的端部破损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机架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旋转气缸;3、置料台;31、条形槽;32、置料部;33、U型槽;4、挡料板;5、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用于数控车床的工件换向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包括旋转气缸及置料台,所述置料台设于旋转气缸上且能周向转动,在置料台上对称设置有两置料部且两置料部之间具有径向贯穿置料台的条形槽,在置料部上端部开设有U型槽且在置料部的外侧壁上安装有阻挡U型槽的挡料板,在U型槽内铺设有橡胶层,挡料板的上端面与置料部的上端面齐平。
通过在机架上安装旋转气缸及置料台,当工件一端加工完成后,由机械手将工件取出并放置在置料台上,接着旋转气缸工作并带动置料台轴向转动,当置料台周向转动180度后,机械手抓取工件并将工件重新放置在主轴上,此时工件已加工完毕的一端插设于主轴内,而未被加工的一端暴露在外,从而使得工件两端均能被加工处理,实用方便、效率高。
U型槽的设计使得当工件两端搁置在置料座上时,工件的两端限制于U型槽内,从而使得旋转台在旋转过程中,工件不会由于旋转台的转动惯性而从置料座上甩出去,保证了工件保证在置料座上的稳定性。
通过挡料板将U型槽的外侧部遮挡住,从而使得工件放置在置料座上时,工件不会从U型槽内穿出而掉落出去。
条形槽的开设主要是为了供气爪穿过,以便气爪能顺利的将搁置在置料台上的工件抓取住,便于气爪的抓料和卸料动作。
同时,铺设在U型槽内的橡胶层可以隔绝工件与置料部的直接接触,从而保证工件放置在置料部上时不会出现由于工件与置料部发生碰撞造成工件已加工好的端部破损的现象。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