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结构的多士炉炉胆及其端板自动焊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4828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结构的多士炉炉胆及其端板自动焊接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士炉,具体涉及一种焊接结构的多士炉炉胆及其端板自动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多士炉是一种常用的厨房用品,用其烘烤面包片,不仅可以将面包片烤成焦黄色,还能使其香味更浓和口感更好,增进食欲。

多士炉的炉胆相当于一个烤箱,面包片在炉胆内进行烘烤。目前,多士炉的炉胆多为拼装式结构,由前端板、后端板和左侧板、右侧板围成,各端板与侧板之间通过扣耳穿过孔后将扣耳扭紧实现固定。为了提高组装效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215050U公开了一种整体框架式多士炉炉胆,包括一体成型的L型端板和一体成型的C型侧板,C型侧板与L型端板组合形成上方敞口的炉胆本体,炉胆本体内部为烘烤室。虽然该方案可以提高组装效率,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1)C型侧板与L型端板还需要人工装配,与自动化装配相比存在效率低、稳定性差、人工成本高的缺点;

(2)C型侧板与L型端板的固定需要精确对孔,实现自动化装配比较麻烦,不方利于进行自动化装配。

(3)C型侧板与L型端板的成型需要复杂的模具制作,成本高。

有鉴于此,需要对现有的多士炉炉胆进行结构改进,以适应自动化装配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多士炉炉胆采用人工装配,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焊接结构的多士炉炉胆,包括由前端板、后端板和左侧板、右侧板围成的烘烤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后侧边分别向内弯折形成侧板翻边,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分别贴靠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对应的侧板翻边的外侧面上,并通过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接结构的多士炉炉胆,省去了端板与侧板之间的固定结构,装配方便快捷,便于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板的后端板分别通过脉冲激光束辐射形成的多个熔池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对应的侧板翻边固定,且所述熔池间隔排列呈直线状。激光头无须复杂的运行轨迹,控制方便,而且熔池间隔排列而不是连续布置,在保证连接强度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的上侧边中部分别设有用于安装中云母板组件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的上侧边分别向外弯折形成端板翻边。中云母板组件采用下放式安装方式,进一步简化了工艺,提高了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结构的多士炉炉胆的端板自动焊接系统,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端板输送装置和端板焊接装置,

所述端板输送装置包括用于将端板传送架上的上料工位上的前端板和后端板抓取并传送给所述端板焊接装置的机械手;

所述端板焊接装置包括用于将炉胆传送架上的焊接工位上的前端板和后端板进行焊接的激光焊接组件,所述焊接工位上还设有用于夹紧左、右侧板的侧板固定夹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板自动焊接系统,采用相互平行设置的端板输送装置和端板焊接装置,减小了生产线有长度,能够有效利用空间,节省了安装面积,并且,焊接工位上还设有用于夹紧左、右侧板的侧板固定夹具,焊接时多士炉炉胆不会产生移动或晃动,保证了焊接质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激光焊接组件包括前、后两组激光头,每组所述激光头包括左、右两个激光头,所述左、右两个激光头分别设置在可相对于炉胆传送架移动的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架通过驱动机构可相对于炉胆传送架的传送平面上、下移动。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架通过驱动机构可相对于炉胆传送架的传送平面左、右移动。激光焊接组件的上下移动,保证了前一工序组装好侧板的炉胆能够顺利到输送到焊接工位上,支架的左右移动以实现焊缝位置的微调,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端板传送架上间隔地放置有多块上料板,每块前端板和每块后端板并排组合放置在一块所述上料板上。采用一块上料板同时输送前端板和后端板的方式,提高了整体装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焊接结构的多士炉炉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士炉炉胆的端板自动焊接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激光焊接组件和侧板固定夹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接结构的多士炉炉胆,能够适应自动化装配的需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接结构的多士炉炉胆,包括由前端板10、后端板20和左侧板30、右侧板40围成的烘烤腔,且各端板与侧板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焊接方法包括:钎焊、电弧焊、电阻焊、气焊、激光焊等。

为了适应焊接的需要,本实用新型对各端板和侧板的结构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具体如下:

左侧板30和右侧板40的前、后侧边分别朝向烘烤腔的内部水平弯折,形成侧板翻边50,前端板10的左、右侧边分别贴靠在左侧板30和右侧板40前部的侧板翻边的外侧面上,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后端板40的左、右侧边分别贴靠在左侧板30和右侧板40后部的侧板翻边的外侧面上,通过激光焊接固定。

焊接方式采用激光焊接,激光头100发出脉冲激光束辐射加热前端板10和后端板20的左右侧边的外表面,热量通过热传导向内部扩散,并穿透至左侧板30和右侧板40相应的侧板翻边的外侧面上,通过控制激光脉冲的宽度、能量、功率和频率等参数,使工件熔化形成特定的熔池80,从而使得端板与侧板紧固在一起。熔池80间隔排列呈直线状,因此激光头无须复杂的运行轨迹,控制方便。

前端板10和后端板20的上侧边中部分别设有用于安装中云母板组件的凹槽60,并且前端板10和后端板20的上侧边分别向外弯折形成端板翻边70,中云母板组件采用下放式安装方式,不同于传统穿装方式,进一步简化了工艺,提高了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烘烤腔具有两个烘烤位,前端板10和后端板20上分别设有两个坚向通槽,两个U形通槽分别对应于两个烘烤位。该结构设计可让面包推条穿过坚向通槽并能够上下自由运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上述焊接结构的多士炉炉胆的端板自动焊接系统,如图2、图3所示,该端板自动焊接系统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端板输送装置200和端板焊接装置300。

端板输送装置200包括端板传送架201和机械手202,多块上料板203放置在端板传送架201,并通过端板传送架201连续移动。每一块上料板203上分别放置一块前端板10和一块后端板20,机械手202设置在端板传送架201的旁侧,通过机械手202将端板传送架201上的上料工位上的前端板和后端板抓取并传送给端板焊接装置300。

端板焊接装置300包括炉胆传送架301和设置在炉胆传送架301的焊接工位上的侧板固定夹具302和激光焊接组件303。

激光焊接组件303包括前、后两组激光头,每组激光头分别包括左、右两个激光头304、305,左、右两个激光头304、305分别设置在支架306上,支架306上通过驱动机构与炉胆传送架301连接,可以实现相对于炉胆传送架的传送平面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

前、后端板的焊接过程如下:

(1)已经装配好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多士炉炉胆输送到焊接工位上;

(2)机械手202将前端板、后端板抓取并放置在炉胆前后两端,侧板固定夹具302上的气缸伸出,分别顶在炉胆的左、右侧板的外侧面上,从而夹紧炉胆;

(3)4个激光头发出脉冲激光束,激光辐射加热待焊接零件表面,表面热量通过热传导向内部扩散,前穿透至下一零件表面,通过控制激光脉冲的宽度、能量、功率和频率等参数的调节使工件熔化形成特定的熔池,从而使得两个零件紧固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省去了端板与侧板的固定结构,装配方便快捷,便于自动化生产,而且激光焊接精准,热变形少,焊缝质量高,不需要焊料。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