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制力传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937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制力传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制力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轧制力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轧钢是连续的不间断作业,为了保证轧机两端的力值一致,并指示和控制轧制力,通常需要安装轧制力传感器来测量轧机两端的力值。目前使用的传感器主要有压磁式和应变式两种。但这两种传感器的安装方式都是在传感器的上下面各加一垫块,这样的结构,在高温高湿、作用力偏载过载的恶劣环境下,使得传感器很容易发生严重锈蚀、甚至碎裂失效等情况,从而给轧制力的测量带来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制力传感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对传感器进行润滑防锈,提高了使用寿命,给轧制的质量带来了一定的保障。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制力传感装置,包括力传感器和设置在力传感器外的护套,力传感器上端面设有上球面副,下端面设有下球面副,上球面副上设有上均压垫,下球面副上设有下均压垫,上均压垫和下均压垫通过带有弹性装置的螺栓与护套连接在一起并形成一密封室,上均压垫上设有四根吊杆,四根吊杆与上均压垫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四根吊杆中有一吊杆内设有导油孔。

进一步的改进,上均压垫与上球面副内开有与吊杆内导油孔相匹配的导油孔。

进一步的改进,上球面副与上均压垫,下球面副与下均压垫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改进,上球面副与护套之间设有导向平键。

进一步的改进,下球面副与下均压垫之间设有圆柱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制力传感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准确的对轧制力进行测量,本实用新型内设有润滑油路及防护装置,可有效地保护力传感器,通过润滑油路可对力传感器与球面副的接触部位进行润滑,防止压力作用对力传感器造成磨损,同样起到对力传感器的防锈作用,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也可长期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轧制力传感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1轧制力传感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轧制力传感装置,包括力传感器1和设置在力传感器1外的护套5,力传感器1上端面设有上球面副2,下端面下球面副6,上球面副2上设有上均压垫3,下球面副6上设有下均压垫7,上均压垫3和下均压垫7通过带有弹性装置的螺栓与护套5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密封室,弹性装置可以选择弹簧,螺栓通过弹性装置对传感器进行预紧,可有效放松;上均压垫3上设有四根吊杆4,四根吊杆4与上均压垫3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一吊杆4内设有导油孔,上均压垫3与上球面副2内开有与吊杆4内导油孔相匹配的导油孔,吊杆4的端口处注油,可流过上球面副进入力传感器的端面对力传感器1进行润滑防锈;本文所提供的球面副2与上均压垫3,下球面副6与下均压垫7之间均设有密封圈9,可起到减震作用,减少对力传感器1的损害;本文所阐述的球面副与均压垫之间的接触面为球形曲面,上下组成双球面结构可将轧制机的偏心载荷予以自动调整,并可在传感器表面形成均布压力,使得测得的轧制力值更加准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球面副6与下均压垫7之间设有圆柱销8。通过圆柱销8可对下球面副6与下均压垫7进行定位,防松动;本文所提供的上球面副2与护套5之间设有导向平键10,可防止压力作用下上球面副2与护套5之间的窜动,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