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隙自动化调节的压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2505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球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间隙自动化调节的压球机。



背景技术:

现有压球机应用技术领域中,缺少针对萤石球成形的自动化压合装置,传统的压球机采用的一模一球的压合效率过低,不能满足工业化的生产应用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萤石球成形所需的压合力大,现有技术中的压球机很难成形,及时在调节机械压合力的情况下能够有成形的可能性,但由于压合力过大对机械造成很大的损耗,因此在压合的过程中,对于机械的维修投入较大,而且维修过程繁琐,不适用于长球有效的生产发展需要,因此,萤石球的持续性的快速成形技术成为当下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间隙自动化调节的压球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间隙自动化调节的压球机,包括传动架、支柱、左立柱、主动轴、主动轮、左轮面、平行轨道、右立柱、从动轴、从动轮、右轮面、下料斗、活塞挡块、推动油缸、控制油压泵、下料挡板、运输带、传动轮、被动轮、出料挡块、出料口,所述传动架的下方连接有三个以上的支柱,在所述传动架左部的上方固定有左立柱,所述左立柱的上部通过转动副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表面设有左轮面,在所述传动架右部的上方安装有平行轨道,所述平行轨道上安装有能沿平行轨道滑动的右立柱,所述右立柱的上部通过转动副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外表面设有右轮面,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中间的上方设有下料斗,在所述右立柱的右侧设有活塞挡块,所述活塞挡块的右侧设有推动油缸,所述推动油缸连接了控制油压泵,在所述左立柱的下部连接有下料挡板,所述下料挡板的下方设有运输带,所述运输带的左端连接有安装在传动架上的传动轮,所述运输带的右端连接有安装在传动架上的被动轮,所述被动轮的下方设有出料挡板,所述出料挡板的右侧下方开有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一种间隙自动化调节的压球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左立柱固定在传动架上,并将右立柱以活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在平行轨道上,且右立柱的右侧设有由推动油缸调节的活塞挡块,推动油缸通过控制油压泵来控制对右立柱在平行轨道上的位置,以此来适应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压合萤石球的压力变化,可有效的避免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硬碰硬的同时,从而根本上减弱了对机械的损耗,同时在主动轮上的左轮面和从动轮的右轮面上都设置有相对应的均匀密布但互不干涉的半球形凹坑,能够适应工厂大规模批量生产萤石球的需求,最后又运输带将成形的萤石球从出料口运输,这种间隙自动化调节的压球机能够灵活调节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间隙,保证萤石球的大规模快速成形的同时,还能延长立柱因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压力造成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传动架, 2:支柱, 3:左立柱, 4:主动轴, 5:主动轮, 6:左轮面, 7:平行轨道, 8:右立柱, 9:从动轴, 10:从动轮, 11:右轮面, 12: 下料斗, 13:活塞挡块, 14:推动油缸, 15:控制油压泵, 16:下料挡板,17:运输带, 18:传动轮, 19:被动轮, 20:出料挡块, 21: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间隙自动化调节的压球机,它包括传动架1、支柱2、左立柱3、主动轴4、主动轮5、左轮面6、平行轨道7、右立柱8、从动轴9、从动轮10、右轮面11、下料斗12、活塞挡块13、推动油缸14、控制油压泵15、下料挡板16、运输带17、传动轮18、被动轮19、出料挡块20、出料口21。

传动架1采用槽钢焊接而成,传动架1的下方焊接有三个以上的支柱2。在传动架1左部的上方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左立柱3,所述左立柱3的上部通过转动副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主动轴4,所述主动轴4上固定安装有主动轮5,所述主动轮5的外表面铺设有左轮面6,所述左轮面6为带状,环绕在主动轮5的外表面上,所述左轮面6上均匀分布有半球形凹坑。主动轮5和左轮面6均采用铸钢或高强度碳钢材料制造,通过整体铸造或焊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主动轮5的直径为300-500mm,左轮面6的厚度为40-60mm,半球形凹坑的半径为10-20mm,所述半球形凹坑之间的间距为10-15mm。

在传动架1右部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平行轨道7,所述平行轨道7上安装有可以沿有平行轨道7滑动的右立柱8,所述右立柱8的上部通过转动副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从动轴9,所述从动轴9上固定安装有从动轮10,所述从动轮10的外表面设有右轮面11,所述右轮面11与左轮面6相对应,右轮面11也为带状,环绕在从动轮10的外表面上,右轮面11上均匀分布有与左轮面相对应的半球形凹坑。从动轮10和右轮面11均采用铸钢或高强度碳钢材料制造,通过整体铸造或焊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

在所述主动轮5和从动轮10中间的上方设有下料斗12,在所述右立柱8的右侧设有活塞挡块13,所述活塞挡块13的右侧设有推动油缸14,所述推动油缸14连接了控制油压泵15,在所述左立柱3的下部连接有下料挡板16,所述下料挡板16的下方设有运输带17,所述运输带17的左端连接有安装在传动架1上的传动轮18,所述运输带17的右端连接有安装在传动架1上的被动轮19,所述被动轮19的下方设有出料挡板,所述出料挡板的右侧下方开有出料口21。

待成形的萤石粉通过进料斗进入到主动轮5和从动轮10之间,主动轮5通过主动轴4设置在固定在传动架1上的左立柱3上,从动轮10通过从动轴9设置在以活动方式连接在平行轨道7上的右立柱8上,主动轮5顺时针转动的同时带动从动轮10逆时针转动,由于主动轮5上的左轮面6和从动轮10的右轮面11都设置有相对应的均匀密布但互不干涉的半球形凹坑,萤石粉通过主动轮5和从动轮10之间的压合便可成形,一套磨具可以压合多个萤石球,这种方式可以适应工厂大规模批量生产萤石球的需求,在压合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左立柱3和右立柱8之间的压合力也同时增大,右立柱8的右侧设有由推动油缸14调节的活塞挡块13,推动油缸14通过控制油压泵15来控制对右立柱8在平行轨道7上的位置,以此来适应主动轮5和从动轮10之间压合萤石球的压力变化,可有效的避免主动轮5和从动轮10的硬碰硬的同时,从而根本上减弱了对机械的损耗,经压合后的萤石球从左立柱3和右立柱8之间的下方掉落到运输带17上,为防止萤石球掉落不规律,在左立柱3的下方设有料挡板,使得掉落的萤石球只能随着运输带17从左往右运输,运输带17由左侧顺时针转动的主动轮5带动,同时被动轮19也随着顺时针转动,萤石球由运输带17运输到右侧后从出料口21排出,并由出料挡板挡住其随着运输带17向左传动,保证萤石球都能够顺利排出,这种间隙自动化调节的压球机能够灵活调节主动轮5和从动轮10之间的间隙,保证萤石球的大规模快速成形的同时,还能延长立柱因主动轮5和从动轮10之间的压力造成的损耗。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