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螺母气压收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0308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锁螺母气压收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锁螺母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自锁螺母气压收口装置。



背景技术:

自锁螺母作为一种常用的紧固件,主要功能就是防松、抗振。在航空航天等行业中使用的自锁收口螺母,其收口是在先按常规工艺制作好螺母后,采用挤压的方法对该螺母的收口部位进行挤压,使得收口部位的螺孔沿径向产生塑性变形,并使收口部位的螺孔径向尺寸小于与之连接的螺杆的径向尺寸,从而使与该螺母连接的螺杆进入到该螺母的变形螺孔时,因螺孔的弹性变形所产生的径向压力使得螺母紧密地与螺杆连接在一起而达到防松的目的。

目前,对于自锁螺母的收口,主要有两种方法,冲床结合收口模具进行挤压收口和液压收口机结合收口模具进行挤压收口。冲床结合收口模具进行挤压收口:虽然其加工效率高,但收口时存在严重的冲击载荷,变形过程不稳定,且收口模具很难实现精确定位,也无法实现保压过程,螺母收口尺寸精度难以保证,螺母收口的残次品率高,此外,冲床的工作的噪音、安全、环境等条件较差。液压收口机结合收口模具进行挤压收口:虽能够实现螺母收口时加载平稳和保压作用,但生产效率低。此外,液压收口机的噪音、泄漏、废油处理等环境条件也较差。也还有采用虎钳与收口模具结合进行收口加工的简易收口方法,人工通过虎钳钳口挤压模具来实现收口,该收口方法锁紧力矩不稳定,且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更不适合批量或大批量零件收口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螺母气压收口装置,通过采用自动控制气源系统,可实现收口工艺流程的自动循环,自锁螺母收口加工效率高,零件装夹简便,操作简单,加工规格覆盖范围广,适用于大批量自锁螺母零件收口加工的自锁螺母气压收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锁螺母气压收口装置,用于自锁螺母的收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平台以及分别安装在安装平台上的双动双轴气缸、气压系统、进行自锁螺母挤压的挤压装置,所述气压系统按照气流流动方向与双动双轴气缸连接,且双动双轴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换向撞块,挤压装置安装在远离换向撞块一侧。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所述气压系统包括按照气流方向依次连接的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以及安装在靠近换向撞块的一侧的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所述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分别与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连接,所述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按照气流方向与双动双轴气缸连接。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所述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为2个,对应设置在换向撞块的两侧。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所述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分别安装在安装平台的侧板上。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设置有凹槽的收口模具、安装在凹槽内的调整垫块以及与收口模具上端插销连接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自锁螺母套接。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所述收口模具包括侧板A、压缩弹簧以及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的侧板B,所述侧板A通过压缩弹簧与侧板B连接并形成凹槽。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所述气压系统还包括调压阀,所述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依次连接调压阀以及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所述在调压阀、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之间还设置有节流阀。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所述双动双轴气缸、收口模具与安装平台螺栓连接。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在所述靠近挤压装置一侧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挤压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对应自锁螺母规格的调整垫板放置于收口模具的凹槽内,将对应自锁螺母规格的定位板与自锁螺母套接,并用插销固定,打开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接通气压系统气源,调整调压阀已满足对应自锁螺母收口压力的工艺要求,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在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与换向撞块的联动作用下,控制双向双轴双动双轴气缸的活塞杆自动循环往复进给,实现自锁螺母的挤压收口,操作者在一次挤压进给循环过程中完成一个自锁螺母的收口加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批量自锁螺母零件收口加工的自锁螺母气压收口装置;

(2)本实用新型自锁螺母收口加工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加工规格覆盖范围广;

(4)本实用新型无冲击、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自锁螺母气压收口气压收口装置构造示意图;

图2为一种自锁螺母气压收口气压原理图;

其中1-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2-换向撞块、3-双动双轴气缸、31-活塞杆、4-自锁螺母、5-调整垫板、61-定位板、7-收口模具、71-侧板A、72-压缩弹簧、73-侧板B、8-安装平台、9-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10-调压阀、11-节流阀、12-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锁螺母气压收口装置,用于自锁螺母4的收口,包括安装平台8以及分别安装在安装平台8上的双动双轴气缸3、气压系统、进行自锁螺母4挤压的挤压装置,所述气压系统按照气流流动方向与双动双轴气缸3连接,且双动双轴气缸3的活塞杆31上安装有换向撞块2,挤压装置安装在远离换向撞块2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首先将对应自锁螺母4 放置于挤压装置上,接通气压系统气源,在气压系统的作用下,控制双向双轴双动双轴气缸3的活塞杆31(活塞杆31为一根,贯穿双动双轴气缸3两侧,一侧安装有换向撞块2,另一侧对挤压装置进行挤压)自动循环往复进给,实现自锁螺母4的挤压收口,操作者在一次挤压进给循环过程中完成一个自锁螺母4的收口加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地,所述气压系统包括按照气流方向依次连接的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9、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12以及安装在靠近换向撞块2的一侧的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1,所述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9、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12分别与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1连接,所述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按照气流方向与双动双轴气缸3连接。所述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9、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12分别安装在安装平台8的侧板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利用气压原理控制双向双轴双动双轴气缸3的活塞杆31自动循环往复进给,实现自锁螺母4的挤压。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1的数量为2个,所述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1对应设置在换向撞块2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1的顶部换向撞块2进行接触,在双动双轴气缸3工作的情况下, 换向撞块2将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1向下进行挤压;当换向撞块2与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1上的滚轮接触并进行挤压将气流传递到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12,实现双动双轴气缸循环工作;调整换向撞块2与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1相对间隔距离实现自锁螺母4挤压收口加工频率及收口保压时间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熟练程度的操作者需求,以及保证不同规格自锁螺母4收口工艺对保压时间的要求。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地,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设置有凹槽的收口模具7,安装在凹槽内的调整垫块5、与收口模具7上端插销连接的定位板61;所述定位板61与自锁螺母4套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调整垫块5、定位板61可拆卸式安装在收口模具7上,模块化设计,换装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地,所述收口模具7包括侧板A71、压缩弹簧72以及与安装平台8固定连接的侧板B73,所述侧板A71通过压缩弹簧72与侧板B73连接并形成凹槽。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侧板A71受到活塞杆31的挤压将向通过压缩弹簧72向侧板B73挤压,在自锁螺母4固定的情况下,通过活塞杆31对侧板的挤压实现自锁螺母4的收口。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地,所述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9依次连接调压阀10以及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12。所述在调压阀10、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12之间还设置有节流阀11。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在使用过程中,打开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9,接通气压系统气源,调整调压阀10满足对应自锁螺母4收口压力的工艺要求,通过节流阀11以及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12将气流传递到双动双轴气缸3,促使双动双轴气缸3活塞杆31进行工作,当活塞杆31上的换向撞块2挤压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1时,将接通被挤压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1与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12直接的气流,气流将传递到双动双轴气缸3进行循环使用,通过气流控制双向双轴双动双轴气缸3的活塞杆31自动循环往复进给,实现自锁螺母4的挤压。通过调压阀10实现对不同自锁螺母4收口时,供应不用的压力,使得自锁螺母4的收口符合相关工艺要求,工作效率高;通过节流阀11实现双动双轴气缸3进给速度的调整,再次使自锁螺母4的收口符合工艺要求。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地,所述双动双轴气缸3、收口模具7与安装平台8螺栓连接;所述靠近挤压装置一侧的活塞杆31上安装有挤压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安装挤压模块有效的避免双动双轴气缸3上的活塞杆31,由于多次与挤压装置进行挤压,造成活塞杆31损坏;螺栓连接安拆方便。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锁螺母气压收口装置,用于自锁螺母4的收口,包括安装平台8以及分别安装在安装平台8上的双动双轴气缸3、气压系统、进行自锁螺母4挤压的挤压装置,所述气压系统按照气流流动方向与双动双轴气缸3连接,且双动双轴气缸3的活塞杆31上安装有换向撞块2,挤压装置安装在远离换向撞块2一侧。所述气压系统包括按照气流方向依次连接的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9、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12以及安装在靠近换向撞块2的一侧的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1,所述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9、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12分别与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1连接,所述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按照气流方向与双动双轴气缸3连接。所述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9、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12分别安装在安装平台8的侧板上。所述滚轮式三位二通换向阀1的数量为2个,对应设置在换向撞块2的两侧。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设置有凹槽的收口模具7、安装在凹槽内的调整垫块5以及与收口模具7上端插销连接的定位板61,所述定位板61与自锁螺母4套接。所述收口模具7包括侧板A71、压缩弹簧72以及与安装平台8固定连接的侧板B73,所述侧板A71通过压缩弹簧72与侧板B73连接并形成凹槽。所述气压系统还包括调压阀10,所述两位三通手动换向阀9依次连接调压阀10以及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12。所述在调压阀10、两位四通气压换向阀12之间还设置有节流阀11。所述双动双轴气缸3、收口模具7与安装平台8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靠近挤压装置一侧的活塞杆31上安装有挤压模块。

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