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板连续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6079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板连续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特指一种触控板连续模。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为一种用于苹果平板电脑上的触控板,其中触控板的一侧设置有三个连接孔1,另一侧设置有斜面2;由于现有冲压模具达不到这个加工要求,所以只能通过CNC机逐个洗出来,这种方法不仅加工周期长,且洗出来的触控板尺寸偏差大,容易产出废品,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触控板连续模,通过多个工位能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直至产品加工完成,且加工的产品尺寸一致,从而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控板连续模,包含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通过导柱相连;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和脱料板,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托板、下垫脚、下模座、下垫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有冲引导孔工位、冲外形工位、斜面挤压工位、冲孔工位、落料工位、废料切断工位;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之间还设有送料装置。

优选的,所述斜面挤压工位至少包括斜面粗挤压工位、斜面二次挤压工位、斜面精挤压工位;所述斜面粗挤压工位、斜面二次挤压工位、斜面精挤压工位中斜面挤压的斜度逐渐提高。

优选的,所述冲孔工位和落料工位之间还设置有精冲外形工位和精冲孔工位。

优选的,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放料架、水平设置在放料架上且通过磁粉制动器驱动的支撑轴、设置在下模组件入料口且通过电机驱动的至少一组传动辊轮。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板连续模通过多个工位能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直至产品加工完成,且加工的产品尺寸一致,从而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触控板的主视图;

附图2为触控板的左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板连续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多个工位的分布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多个工位的组合示意图。

其中:1、连接孔;2、斜面;31、放料架;32、支撑轴;33、卷状原料;34、传动辊轮;4、上模座;5、上垫板;6、上夹板;7、脱料板;8、下模板;9、下垫板;10、下模座;11、下垫脚;12、下托板;13、冲引导孔工位;14、冲外形工位;15、斜面挤压工位;151、斜面粗挤压工位;152、斜面二次挤压工位;153、斜面精挤压工位;16、冲孔工位;17、落料工位;18、废料切断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3-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板连续模,包含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通过导柱相连;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4、上垫板5、上夹板6和脱料板7,所述下模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托板12、下垫脚11、下模座10、下垫板9和下模板8;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从左到右依次对应设置有冲引导孔工位13、冲外形工位14、斜面挤压工位15、冲孔工位16、落料工位17、废料切断工位18;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之间还设有送料装置;所述斜面挤压工位15包括斜面粗挤压工位151、斜面二次挤压工位152、斜面精挤压工位153;所述斜面粗挤压工位151、斜面二次挤压工位152、斜面精挤压工位153中斜面挤压的斜度逐渐提高,冲压时逐渐使产品上的斜面成型,并能使斜面的精度更高,受力更均匀;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放料架31、水平设置在放料架31上且通过磁粉制动器驱动的支撑轴32、设置在下模组件入料口且通过电机驱动的至少一组传动辊轮34,其中支撑轴用于支撑卷状原料33,由于原料很薄,通过磁粉制动器保证卷状原料33不会松散,便于传动辊轮34驱动;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保证原料在移动时位置更精确,保证加工的产品尺寸一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板连续模通过多个工位能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直至产品加工完成,且加工的产品尺寸一致,从而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