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无取向硅钢板纵向厚度精度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31417发布日期:2018-07-13 18:19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冷轧过程纵向厚度周期性波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主要应用于小型电机和小型变压器,这些小型电机定、转子铁芯与变压器铁芯的加工自动化程度很高,采用自动叠片、铆接,因此对硅钢板的厚度精度要求很高。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有较大部分生产压缩机电机、空调外置电机、洗衣机电机等,这些电机铁芯的高度一般在60~150mm。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板的厚度通常为0.50mm,生产一个铁芯叠片在120~300片,电机定转子叠片后的高度标准要求为h+0~0.7mm,如果硅钢板的纵向厚度波动超过2~3μm电机铁芯叠片后就可能超标,这种现象在用户生产过程中时有发生,用户经常调整铁芯叠片数量来控制铁芯的高度,但由于硅钢板的厚度波动导致铁芯高度超差而修整,超标严重的报废,及影响作业率又降低成材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轧无取向硅钢板纵向厚度精度的控制方法,通过优化冷轧过程的操作程序,减小厚度周期性波动幅度,满足电机行业对钢板的厚度高标准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冷轧无取向硅钢板纵向厚度精度的控制方法,包括轧钢工序,其特征在于:在冷轧过程中钢带采用阶梯升速的办法,每升速150~250m/min后匀速轧制200~400米,直到升速到工艺要求的轧制速度后开始匀速轧制,当钢卷的尾部还有600~1000米时开始匀速降速,直到降速到该卷尾部为零。

所述的冷轧无取向硅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01~0.003%、si0.30~3.0%、mn0.2~0.8%、al0~0.8%、p0.03~0.11%、s≤0.007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本发明的冷轧无取向硅钢板纵向厚度精度的控制方法,厚度波动范围小于2μm,完全能够满足高端用户连续高速冲床对钢板厚度精度的要求。

说明书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生产的无取向硅钢低牌号230毫米厚度连铸坯显微组织照片;

图2为现有技术无取向硅钢0.5mm钢板厚度波动检测曲线;

图3为现有技术轧制速度与轧制力变化对应曲线;

图4为本发明轧制速度与轧制力变化对应曲线;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无取向硅钢0.5mm钢板厚度波动检测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一些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冷轧无取向硅钢通常厚度0.5mm,化学成分范围在c0.001~0.003%、si0.30~3.0%、mn0.2~0.8%、al0~0.8%、p0.03~0.11%、s≤0.0070%,余量为fe。冷轧板的厚度时常有周期性波动现象,如图2,曲线为钢板厚度连续检测曲线,横坐标为钢卷长度位置,右侧纵坐标为钢板厚度波动值,单位是μm,由曲线可知在3~4km之间钢板的厚度波动在3~5μm,而且这些波动是周期性,周期长度大约在20m左右。当这种厚度波动在3~5μm时。

用户将无取向硅钢钢卷分成宽度不等的条用于高速冲床连续冲片并自动叠铆,图6为小型电机定子、转子照片,一般铆接高度为20~150mm,叠片数为40~300片,如按叠片高度100mm、约200片计算,厚度波动在0.6~1.5mm,定子、转子波动出现高度超标现象,使定子、转子重新修复或产生废品,影响生产厂家生产效率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冷轧硅钢板厚度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与钢坯连铸结晶过程的组织状态有直接关系,钢坯结晶过程中以树枝状开始结晶,凝固温度较低的同类原子或化合物最先结合在一起形成枝晶,其它凝结温度较高的原子或化合物陆续凝固在枝晶上,形成了有规律的结晶体,如图1,这些柱状晶之间的成分有微小变化,变形抗力也有所变化,造成在轧钢过程中钢板的厚度有波动,这种现象如图2中厚度曲线。

图2曲线的头部是轧钢工序的尾部,由此可知,图2中曲线钢板厚度局部波动异常部位在轧钢工序距头部500~600m开始波动,波动长度大约1300m左右,厚度波动严重的钢板都在这个部位。经研究发现这个位置正好是轧钢升速末端与匀速轧钢过渡的部位,在这个过程中轧辊对钢板的轧制力发生了变化,见图3为轧件轧制速度曲线对应的轧制力曲线,轧件由升速到匀速的过程中轧制力发生突变,这种突变与钢板内部组织成分周期性的不均匀性产生的变形抗力变化相互作用产生共振现象,导致轧件的厚度发生周期性波动振幅加大,使厚度波动异常大。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产生钢板局部厚度周期性“大幅度”波动的原因是钢带在轧制由升速到匀速的过程中轧制力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与钢板内部变形抗力不均匀产生的共振造成的。

解决方案:如图4所示,化学成分范围在c0.0026%、si0.62%、mn0.30%、al0.0%、p0.082%、s0.0036%,钢板轧制速度曲线与钢板所受轧制力的相对应曲线。在轧钢过程中采用阶梯升速的办法,每升速150~250m/min后匀速轧制200~400米,升速到工艺要求的轧制速度后开始匀速轧制,当钢卷的尾部还有600~1000米时开始匀速降速,直到降速到该卷尾部为零,这样就能够克服共振现象产生的局部厚度异常波动。

通过实施后达到预期目标,如图5,照片中的曲线为无取向硅钢板厚度为0.5mm连续厚度测量曲线,曲线为厚度的波动范围,由曲线可知厚度波动范围小于2μm,能够满足高端用户连续高速冲床对钢板纵向厚度精度的要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轧无取向硅钢板纵向厚度精度的控制方法,包括轧钢工序,在冷轧过程中钢带采用阶梯升速的办法,每升速150~250m/min后匀速轧制200~400米,直到升速到工艺要求的轧制速度后开始匀速轧制,当钢卷的尾部还有600~1000米时开始匀速降速,直到降速到该卷尾部为零。

技术研发人员:张仁波;林棡;高振宇;张智义;李亚东;李文权;陈春梅;刘文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1.05
技术公布日:2018.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