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热锻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8411发布日期:2018-10-16 21:3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热锻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热锻压模具,属于电器部件领域。



背景技术:

盘盖类零件是各种工业加工机械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形状和加工制造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的工作性能(如离心风机的叶轮盖)。一台离心风机有时也会用到多组盖盘。大型离心风机是我国冶金、石油、化工和制药等行业的主要设备。目前叶轮盖盘凸台外侧锥面的弯曲成形主要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实现,叶轮盖盘所用材料主要为不锈钢等强度高且耐腐蚀材料。采用切削加工方法存在材料利用率很低,后续机械加工量大,制造成本高和周期长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可适合不同内孔直径的叶轮盖盘的热锻压弯模具(专利号cn201220295938.7)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成型模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下模导套的外径固定,工件在安装至下模导套上时,可能会产生工件晃动固定不牢的情况,影响了工件加工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热锻压模具,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热锻压模具,由连接轴(1)、下模具(2)、下模导套(3)、上模导套(4)和上模具(5)组成,所述的下模具(2)为锥形,上模具(5)内的型腔与下模具(2)和下模导套(3)的形状相匹配,上模具(5)与上模导套(4)之间通过台肩配合,连接轴(1)与下模具(2)和下模导套(3)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下模导套(3)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6),环形凹槽(6)内设置有工件紧固装置。

优化的,上述改进的热锻压模具,所述工件紧固装置包括若干弧形支撑板(7),弧形支撑板(7)均匀设置于环形凹槽(6),弧形支撑板(7)的弧形开口边缘与环形凹槽(6)内壁固定焊接。

优化的,上述改进的热锻压模具,所述弧形支撑板(7)的数量为4到8个。

优化的,上述改进的热锻压模具,所述弧形支撑板(7)的弧形开口内设置有弹性支撑杆(8),弹性支撑杆(8)的两端分别与环形凹槽(6)内壁、弧形支撑板(7)内壁固定连接。

优化的,上述改进的热锻压模具,所述下模导套(3)和上模导套(4)可更换。

优化的,上述改进的热锻压模具,所述下模导套(3)和上模导套(4)的直径为多种规格尺寸,适用于不同内孔直径的叶轮盖盘。



本技术:
的技术方案中,增加了工件紧固装置,当工件套接于下模导套(3)上时,弧形支撑板(7)发生弹性变形,通过弧形支撑板(7)的发生弹性变形后的弹性恢复力将工件涨紧,使得工件固定于下模导套(3)上并且不会发生晃动。在弧形支撑板(7)发生弹性变形时,弹性支撑杆(8)也会发生弹性变形,通过弹性支撑杆(8)的弹性恢复力支撑弧形支撑板(7),使得弧形支撑板(7)与工件的支撑力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本发明为一种改进的热锻压模具,由连接轴(1)、下模具(2)、下模导套(3)、上模导套(4)和上模具(5)组成,所述的下模具(2)为锥形,上模具(5)内的型腔与下模具(2)和下模导套(3)的形状相匹配,上模具(5)与上模导套(4)之间通过台肩配合,连接轴(1)与下模具(2)和下模导套(3)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下模导套(3)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6),环形凹槽(6)内设置有工件紧固装置。

所述工件紧固装置包括若干弧形支撑板(7),弧形支撑板(7)均匀设置于环形凹槽(6),弧形支撑板(7)的弧形开口边缘与环形凹槽(6)内壁固定焊接。所述弧形支撑板(7)的数量为4到8个。所述弧形支撑板(7)的弧形开口内设置有弹性支撑杆(8),弹性支撑杆(8)的两端分别与环形凹槽(6)内壁、弧形支撑板(7)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下模导套(3)和上模导套(4)可更换。所述下模导套(3)和上模导套(4)的直径为多种规格尺寸,适用于不同内孔直径的叶轮盖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增加了工件紧固装置,当工件套接于下模导套(3)上时,弧形支撑板(7)发生弹性变形,通过弧形支撑板(7)的发生弹性变形后的弹性恢复力将工件涨紧,使得工件固定于下模导套(3)上并且不会发生晃动。在弧形支撑板(7)发生弹性变形时,弹性支撑杆(8)也会发生弹性变形,通过弹性支撑杆(8)的弹性恢复力支撑弧形支撑板(7),使得弧形支撑板(7)与工件的支撑力更大。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热锻压模具,由连接轴(1)、下模具(2)、下模导套(3)、上模导套(4)和上模具(5)组成,所述的下模具(2)为锥形,上模具(5)内的型腔与下模具(2)和下模导套(3)的形状相匹配,上模具(5)与上模导套(4)之间通过台肩配合,连接轴(1)与下模具(2)和下模导套(3)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下模导套(3)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6),环形凹槽(6)内设置有工件紧固装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技术研发人员:蒋正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中孚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01
技术公布日:2018.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