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拆装抗拉夹紧新型抱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039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快速拆装抗拉夹紧新型抱夹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夹具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快速拆装抗拉夹紧新型抱夹应用于机械工程刀片、锯片和挂钩的抱夹。



背景技术:

抱夹是一种常见的安装固定于工装体上,由固定件和活动件组成,目前一般抱夹安装锁紧后不容易分开的,有的抗拉强度不高,所需要的装配力大,有的通用性不好,有的拆装不方便,有的承重不大,有的安装好刀片或锯片后不方便润滑,随着现代工业制造的迅速发展,要求抱夹结构简单,制造便捷,安装和拆装刀片、锯片、挂钩都要迅速方便、安全夹紧、挂重量大、定位精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是由上外套、楔形夹片、刀片、下外套组装起来的;组装上外套时,将楔形夹片的导轨放入上外套的导轨槽内,然后在上外套的导轨槽内放入弹簧,用盖板螺丝将密封盖板固定在上外套上,同时也就将弹簧安装在导轨槽内,楔形夹片卡头与刀片两端设有相对应的装配倒角,便于安装刀片。

组装下外套时,将楔形夹片的导轨放入下外套的导轨槽内,在下外套的导轨槽内放入弹簧,用压板螺丝将压板固定在下外套上,同时将弹簧安装在导轨槽内,楔形夹片卡头与刀片两端设有相对应的装配倒角,便于安装刀片。

将刀片装配到下外套时,用固定螺栓对准工装螺纹孔将下外套固定到工装体下外套方孔内,将刀片的刀背沿着下外套后侧面插入下外套的直面与楔形夹片直面之间,刀片下端顶到楔形夹片卡头倒角时,楔形夹片的导轨沿着下外套导轨槽下行压缩下外套导轨槽内的弹簧,下外套的直面与楔形夹片直面之间的间距随之增大直至刀片卡孔与楔形夹片卡头对扣,解除外力后楔形夹片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轻微夹紧刀片下端;

将刀片装配上外套时,将刀片上端的刀背沿着上外套后侧面插入上外套的直面与楔形夹片直面之间,刀片上端顶到楔形夹片卡头倒角时,楔形夹片的导轨沿着上外套导轨槽上行压缩上外套导轨槽内的弹簧,上外套的直面与楔形夹片直面之间的间距随之增大直至刀片卡孔与楔形夹片卡头对扣,解除外力后楔形夹片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轻微夹紧刀片上端;

上外套、下外套和刀片已安装到上工装体外套方孔和下工装体外套方孔内;旋紧上外套的顶杆螺栓张紧刀片,由于楔形夹片斜面与上外套斜面、下外套斜面紧密配合相互作用,随着刀片张紧的预应力的加大,楔形夹片的夹紧预应力也随之加大,从而实现抗拉夹紧功能,当刀片达到工作预应力要求后,旋紧自锁螺帽,完成装配进入工作预备状态。

拆卸更换刀片时,旋松上外套的自锁螺帽,将顶杆螺栓旋至最高点,将上外套与刀片同时向下外套推进,下外套内楔形夹片后退压缩弹簧直至刀片卡孔与楔形夹片卡头脱扣,将刀锋顶到下外套前侧面,然后刀片联同上外套就很容易从下外套中拔出;

然后再固定好上外套将刀片向上外套推进,上外套内的楔形夹片后退压缩弹簧直至刀片卡孔与楔形夹片卡头脱扣,将刀锋顶到上外套前侧面后,刀片就很容易从上外套中拔出,从而实现快速拆装功能。

本发明不仅可以快速拆装刀片,还能承受很大的拉力,刀片的拉力越大,抱夹对刀片夹得越紧,实现刀片精准的进行切、割、锯工作,是一种多用途的新型抱夹。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这样达到,应用于机械工程刀片的抱夹,是由上外套、楔形夹片、刀片、下外套等四部分组成。

上外套设有顶杆螺栓、顶杆螺纹孔、自锁螺帽、密封盖板、盖板螺丝、上外套导轨槽、上外套斜面、上外套直面、上外套前侧面、上外套后侧面,上外套与上工装体外套方孔装配,配有自锁螺帽的顶杆螺栓在上工装体外套方孔边上顶紧,实现张紧刀片的功能,上外套斜面与楔形夹片斜面紧密配合联接,通过楔形夹片斜面与上外套斜面的紧密配合相互作用实现抗拉夹紧功能。

楔形夹片设有弹簧、楔形夹片卡头、导轨、楔形夹片直面、楔形夹片斜面;导轨分别与上外套的导轨槽、下外套的导轨槽滑动联接,楔形夹片在弹簧的作用下推动楔形夹片卡头与刀片卡孔相扣,楔形夹片斜面分别与上外套斜面、下外套斜面相互作用下,楔形夹片直面分别与上外套直面、下外套直面将刀片上下端夹紧。

刀片两端设有刀片卡孔、刀背、刀锋,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刀片,刀片两端的倒角与楔形夹片卡头的倒角相匹配,刀片的刀背分别紧靠在上、下外套的后侧面上,刀锋与上、下外套的前侧面均设计有拆卸刀片移动的间距,刀片的厚度要略大于楔形夹片卡头的厚度,刀片卡孔直径略大于楔形夹片卡头的直径。

下外套设有工装体下外套方孔、工装螺纹孔、固定螺栓、固定螺栓通孔、下外套斜面、压板螺丝、压板、下外套直面、下外套后侧面、下外套前侧面、下外套导轨槽;下外套用两个固定螺栓与工装体下外套方孔边上的工装螺纹孔固定联接,下外套斜面与楔形夹片斜面紧密配合联接,通过楔形夹片斜面与下外套斜面的紧密配合相互作用实现抗拉夹紧功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抗拉力大,楔形夹片卡头与刀片卡孔的联接可以承受很大的拉力,上外套的顶杆螺栓将刀片张紧达到工作预应力,确保刀片在工作时不易变形精准定位。

2、夹紧力大,上、下外套斜面和楔形夹片斜面紧密配合相互作用,随着刀片张紧预应力的加大,抱夹的夹紧预应力也随之加大,从而实现夹紧功能,确保刀片在工作时不易偏离方向精准定位。

3、刀片安装迅速,刀片两端的倒角与楔形夹片卡头的倒角相匹配,刀片在推进楔形夹片的同时自身也分别挤进楔形夹片直面和上、下外套直面之间,刀片卡孔与楔形夹片卡头对扣,解除外力后在弹簧的作用下楔形夹片回位夹紧刀片,刀片安装就位。

4、刀片拆卸方便,旋松自锁螺帽,将顶杆螺栓旋至最高点,将上外套与刀片同时向下按压,下外套内楔形夹片后退压缩弹簧直到刀片卡孔与楔形夹片卡头脱扣时,用力将刀锋顶到下外套前侧面,刀片联同上外套就很容易从下外套中拔出;然后将上外套固定,再将刀片向上外套内推进,上外套内楔形夹片后退压缩弹簧到刀片卡孔与楔形夹片卡头脱扣时,用力将刀锋顶到上外套前侧面,刀片就很容易从上外套中拆卸下来。

5、适用性广,本发明可将刀片换成锯片进行切割;换成挂钩时需将下外套和下工装体置换固定到上方来,刀片换成挂钩就可以承挂重物,实现切、割、挂多用途。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是上外套2是上工装体外套方孔3是顶杆螺栓4是顶杆螺纹孔5是密封盖板6是自锁螺帽8是上外套斜面9是上外套直面10是上外套导轨槽13是弹簧14是楔形夹片15是楔形夹片卡头16是导轨17是楔形夹片直面18是楔形夹片斜面19是刀片卡孔20是刀片23是下外套24是工装体下外套方孔25是工装螺纹孔26是固定螺栓27是固定螺栓通孔28是下外套斜面30是压板31是下外套直面34是下外套导轨槽。

附图2:是本发明上外套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中1是上外套2是上工装体外套方孔3是顶杆螺栓4是顶杆螺纹孔5是密封盖板6是自锁螺帽8是上外套斜面9是上外套直面10是上外套导轨槽13是弹簧14是楔形夹片15是楔形夹片卡头16是导轨17是楔形夹片直面18是楔形夹片斜面19是刀片卡孔20是刀片。

附图3:是本发明上外套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图中1是上外套2是上工装体外套方孔3是顶杆螺栓5是密封盖板6是自锁螺帽7是盖板螺丝10是上外套导轨槽11是上外套后侧面12是上外套前侧面13是弹簧14是楔形夹片15是楔形夹片卡头16是导轨19是刀片卡孔20是刀片21是刀背22是刀锋。

附图4:是本发明上外套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中1是上外套3是顶杆螺栓4是顶杆螺纹孔5是密封盖板6是自锁螺帽8是上外套斜面9是上外套直面10是上外套导轨槽11是上外套后侧面12是上外套前侧面13是弹簧14是楔形夹片15是楔形夹片卡头16是导轨17是楔形夹片直面19是刀片卡孔20是刀片21是刀背22是刀锋。

附图5:是本发明下外套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中13是弹簧14是楔形夹片15是楔形夹片卡头16是导轨17是楔形夹片直面18是楔形夹片斜面19是刀片卡孔20是刀片23是下外套24是工装体下外套方孔25是工装螺纹孔26是固定螺栓27是固定螺栓通孔28是下外套斜面30是压板31是下外套直面34是下外套导轨槽。

附图6:是本发明下外套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图中13是弹簧14是楔形夹片15是楔形夹片卡头16是导轨19是刀片卡孔20是刀片21是刀背22是刀锋23是下外套24是工装体下外套方孔26是固定螺栓29是压板螺丝30是压板32是下外套后侧面33是下外套前侧面34是下外套导轨槽。

附图7:是本发明下外套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中13是弹簧14是楔形夹片15是楔形夹片卡头16是导轨17是楔形夹片直面19是刀片卡孔20是刀片21是刀背22是刀锋23是下外套25是工装螺纹孔26是固定螺栓27是固定螺栓通孔28是下外套斜面29是压板螺丝30是压板31是下外套直面32是下外套后侧面33是下外套前侧面34是下外套导轨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快速拆装抗拉夹紧新型抱夹是由上外套(1)楔形夹片(14)刀片(20)下外套(23)等四部分组成。

上外套(1)设有顶杆螺栓(3)、顶杆螺纹孔(4)、密封盖板(5)、自锁螺帽(6)、盖板螺丝(7)、上外套斜面(8)、上外套直面(9)、上外套导轨槽(10)、上外套后侧面(11)、上外套前侧面(12),上外套(1)与上工装体外套方孔(2)装配,配有自锁螺帽(6)的顶杆螺栓(3)在上工装体外套方孔(2)边上顶紧,实现张紧刀片(20)的功能,上外套斜面(8)与楔形夹片斜面(18)紧密配合联接,通过楔形夹片斜面(18)与上外套斜面(8)的紧密配合相互作用实现抗拉夹紧功能。

楔形夹片(14)设有弹簧(13)、楔形夹片卡头(15)、导轨(16)、楔形夹片直面(17)、楔形夹片斜面(18);导轨(16)分别与上外套的导轨槽(10)、下外套的导轨槽(34)滑动联接,楔形夹片(14)在弹簧(13)的作用下推动楔形夹片卡头(15)与刀片卡孔(19)相扣,楔形夹片斜面(18)分别与上外套斜面(8)、下外套斜面(28)相互作用下,楔形夹片直面(17)分别与上外套直面(9)、下外套直面(31)将刀片(20)上下端夹紧。

刀片(20)两端设有刀片卡孔(19)、刀背(21)、刀锋(22),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刀片(20),刀片(20)两端的倒角与楔形夹片卡头(15)的倒角相匹配,刀背(21)分别紧靠在上外套后侧面(11)、下外套后侧面(32),刀锋(22)与上外套前侧面(12)、下外套的前侧面(33)均设计有拆卸刀片(20)移动的间距,刀片(20)的厚度要略大于楔形夹片卡头(15)的厚度,刀片卡孔(19)直径略大于楔形夹片卡头(15)的直径。

下外套(23)设有工装体下外套方孔(24)、工装螺纹孔(25)、固定螺栓(26)、固定螺栓通孔(27)、下外套斜面(28)、压板螺丝(29)、压板(30)、下外套直面(31)、下外套后侧面(32)、下外套前侧面(33)、下外套导轨槽(34);下外套(23)用两个固定螺栓(26)与工装体下外套方孔(24)边上的工装螺纹孔(25)固定联接,下外套斜面(28)与楔形夹片斜面(18)紧密配合联接,通过楔形夹片斜面(18)与下外套斜面(28)的紧密配合相互作用实现抗拉夹紧功能。

组装上外套(1)时将楔形夹片(14)的导轨(16)放入上外套导轨槽(10)内,在上外套导轨槽(10)内放入弹簧(13),用盖板螺丝(7)将密封盖板(5)固定在上外套(1)上,同时也就将弹簧(13)安装在上外套导轨槽(10)内,楔形夹片卡头(15)与刀片(20)两端设有相对应的装配倒角,便于安装刀片。

组装下外套(23)时,将楔形夹片(14)的导轨(16)放入下外套导轨槽(34)内,在下外套导轨槽(34)内放入弹簧(13),用压板螺丝(29)将压板(30)固定在下外套(23)上,同时也就将弹簧(13)安装在下外套导轨槽(23)内,楔形夹片卡头(15)与刀片(20)两端设有相对应的装配倒角,便于安装刀片。

将刀片(20)装配到下外套(23)时,先用固定螺栓(26)对准工装螺纹孔(25)将下外套(23)固定到工装体下外套方孔(24)内,将刀背(21)沿着下外套后侧面(32)插入下外套直面(31)与楔形夹片直面(17)之间,刀片(20)下端顶到楔形夹片卡头(15)倒角时,楔形夹片(14)的导轨(16)沿着下外套导轨槽(34)下行压缩下外套导轨槽(34)内的弹簧(13),下外套直面(31)与楔形夹片直面(17)之间的间距随之增大直至刀片卡孔(19)与楔形夹片卡头(15)对扣,解除外力后楔形夹片(14)在弹簧(13)的作用下回位轻微夹紧刀片(20)下端;

将刀片(20)装配上外套(1)时,将刀片(20)上端的刀背(21)沿着上外套后侧面(11)插入上外套直面(9)与楔形夹片直面(17)之间,刀片(20)上端顶到楔形夹片卡头(15)倒角时,楔形夹片(14)的导轨(16)沿着上外套导轨槽(10)上行压缩上外套导轨槽(10)内的弹簧(13),上外套直面(9)与楔形夹片直面(17)之间的间距随之增大直至刀片卡孔(19)与楔形夹片卡头(15)对扣,解除外力后楔形夹片(14)在弹簧(13)的作用下回位轻微夹紧刀片上端;

上外套(1)、下外套(23)和刀片(20)已安装到上工装体外套方孔(2)和下工装体外套方孔(24)内;旋紧上外套(1)的顶杆螺栓(3)张紧刀片(20),由于楔形夹片斜面(18)分别与上外套斜面(8)、下外套斜面紧密配合相互作用,随着刀片(20)张紧的预应力的加大,楔形夹片(14)的夹紧预应力也随之加大,从而实现抗拉夹紧功能,当刀片(20)达到工作预应力要求后,旋紧自锁螺帽(6),完成装配进入工作预备状态。

拆卸刀片(20)时,旋松上外套(1)的自锁螺帽(6),将顶杆螺栓(3)旋至最高点,将上外套(1)与刀片(20)同时向下外套(23)推进,下外套(23)内楔形夹片(14)后退压缩弹簧(13)到刀片卡孔(19)与楔形夹片卡头(15)脱扣时,将刀锋(22)推到下外套前侧面(33),然后刀片(20)联同上外套(1)就很容易从下外套中拔出;然后再固定好上外套(1)将刀片(20)向上外套(1)推进,上外套(1)内的楔形夹片(14)后退压缩弹簧(13)到刀片卡孔(19)与楔形夹片卡头(15)脱扣时,将刀锋(22)推到上外套前侧面(12)后,刀片(20)就很容易从上外套(1)中拔出,实现快速拆装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