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5573阅读:1057来源:国知局
一种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ti6al4v是一种典型的两相钛合金,具有低的密度、合适的强度和高的疲劳强度以及优良的耐腐蚀性等特点,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用等领域被广泛使用。ti6al4v钛合金于1954年研制成功,现已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钛合金,占到钛合金总产量50%,占到全部钛合金加工件的90%,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钛合金。ti6al4v钛合金棒丝材的传统加工工艺较为保守,一般通过反复镦拔锻造来实现铸态组织的破碎和细化,棒材的组织要求满足ettc2标准图谱的a1-a9级,较为粗犷。

近年随着产品应用研究的深入,零件对棒材原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遍认为ti6al4v钛合金具有细小均匀、弥散分布的α+β相时,棒材室温综合性能优良,具有高的疲劳强度和良好的损伤容限性。ti6al4v钛合金传统工艺普及率高,但采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很难生产出横纵向组织细小均匀的棒材产品,尤其是批量生产时稳定性控制难度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难以稳定生产出组织细小、性能稳定的大规格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铸锭开坯:

选取成分均匀的ti6al4v钛合金铸锭,在β转变温度以上加热保温,采用一火次镦拔锻造;

步骤2,中间坯加工:

将经步骤1开坯的坯料,在β转变温度以下加热保温,采用多火次直拔锻造;

步骤3,棒坯加工:

将经步骤2锻造的坯料在β转变温度以下加热保温,采用一或两火次轧制为棒坯;

步骤4,热处理精整:

对步骤3加工得到的棒坯进行热处理,然后矫直磨光,即得到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加热温度为β转变温度以上170℃~200℃,最短保温时间为r坯为坯料直径,单位量纲mm。

步骤1中锻比为1.8~2.4,累积变形量为63%~70%。

步骤2中加热温度为β转变温度以下50℃~70℃,最短保温时间为最长保温时间为r坯为坯料直径,单位量纲mm。

步骤2中单火次变形量为40%~65%,累积变形量≥93%。

步骤3中加热温度为β转变温度以下80℃~100℃,最短保温时间为最长保温时间为r坯为坯料直径,单位量纲mm。

步骤3中单火次变形量≥58%,累积变形量≥80%。

步骤4中热处理温度为700℃~750℃,保温时间为1h~2h,冷却方式为空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通过重型液压机锻造与轧制的配合,结合较低的变形温度和单火次大变形,来实现棒材的组织控制。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比传统工艺(反复镦拔)流程短,成本低,横向组织晶粒细小、均匀,满足ettc2评级图a1-a3级,各项性能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的横向组织高倍图;

图2是传统加工技术得到ti6al4v钛合金棒材的横向组织高倍图;

图3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的各项力学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直径≤φ37mm的ti6al4v(含eli)钛合金细晶棒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成分均匀的ti6al4v钛合金铸锭,置于箱式电阻炉中,在β转变温度以上170℃~200℃加热,最短保温时间为(其中r坯为所加热坯料半径mm),采用一火次镦拔锻造,锻比为1.8~2.4,累积变形量为63%~70%。

步骤2,在箱式电阻炉中,对步骤1得到的棒坯,β转变温度以下50℃~70℃加热,最短保温时间为最长保温时间为采用多火次直拔锻造,单火次变形量为40%~65%,累积变形量≥93%。

步骤3,步骤2锻造的坯料采用箱式电阻炉,在β转变温度以下80℃~100℃加热,采用一或两火次轧制,单火次变形量≥58%,累积变形量≥80%。

步骤4,对经步骤3加工的棒坯在700℃~750℃下保温1h~2h后空冷进行热处理,然后矫直磨光,即得到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

本发明通过重型液压机锻造与轧制的配合,结合较低的变形温度和单火次大变形,来实现棒材的组织控制。传统ti6al4v钛合金铸锭依靠在β转变温度以上反复镦拔破碎组织,配合后期在β转变温度以下30℃~40℃热加工,来实现棒材的加工,得到的产品组织只能满足ettc2评级图a1-a7级。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比传统工艺(反复镦拔)流程短,效率高,成本低,横向组织晶粒细小、均匀,满足ettc2评级图a1-a3级,各项性能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图1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的横向组织×200倍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棒材的横向组织均匀细小,满足ettc2评级图a2水平。图2是传统加工工艺得到ti6al4v钛合金棒材的横向组织×200倍图,可以看出明显比图1粗大。图3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的各项力学性能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各项力学性能都达到了标准要求。

实施例1

选取成分均匀的φ690mmti6al4v铸锭(β转变温度实测1000℃),置于箱式电阻炉中,在1170℃下保温450min后,镦拔至φ380mm(累积变形量为70%),道次锻比为2.0~2.4。φ380mm棒坯置于箱式电阻炉中,950℃下保温,4火次锻造至φ95mm(累积变形量93%),火次变形量为40%~55%。φ95mm坯料在箱式电阻炉中,920℃下保温80min,采用2火次轧至φ25mm(累积变形量93%),火次变形量为62%~85%,φ25mm棒坯在700℃下保温2h进行热处理,然后矫直磨光,即得到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

实施例2

选取成分均匀的φ690mmti6al4v铸锭(β转变温度实测990℃),置于箱式电阻炉中,在1190℃下保温450min后,镦拔至φ400mm(累积变形量为66%),道次锻比为1.9~2.3。φ400mm棒坯置于箱式电阻炉中,930℃下保温,4火次锻造至φ85mm(累积变形量95%),火次变形量为45%~60%。φ85mm坯料在箱式电阻炉中,900℃下保温70min,采用1火次轧至φ37mm,累积变形量80%,φ37mm棒坯在730℃下保温1.5h进行热处理,然后矫直磨光,即得到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

实施例3

选取成分均匀的φ690mmti6al4v铸锭(β转变温度实测1000℃),置于箱式电阻炉中,在1190℃下保温450min后,镦拔至φ420mm(累积变形量为63%),道次锻比为1.8~2.2。φ420mm棒坯置于箱式电阻炉中,930℃下保温,4火次锻造至φ85mm(累积变形量96%),火次变形量为45%~65%。φ85mm坯料在箱式电阻炉中,900℃下保温70min,采用2火次轧至φ15mm(累积变形量96%),火次变形量为63%~90%,对φ15mm棒坯在750℃下保温1h进行热处理,然后矫直磨光,即得到ti6al4v钛合金细晶棒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