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插筋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6118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斜插筋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斜插筋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网架保温板主要由保温板、钢网层和斜插筋组成,使用过程中保温板不会发生位移现象、造价低,与剪力墙结合后形成保温、抗震、隔音、兼承重于一体的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越来越受到节能建筑领域的青睐。网架保温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两片钢网层放置到至保温板上下两个端面上,同时将斜插筋筋斜插入保温板中,使得斜插筋准确地插入到上、下钢丝网层中经纬筋的交叉处,然后切割并焊接到上下两个钢网层上。

传统的斜插筋斜插焊接设备只能进行半机械化生产,只能进行单片、单面焊接,无法进行大规模地、高效地生产,无法满足庞大的房屋建筑的市场需要。专利号为“cn200920255116.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丝网架墙体的制造设备,包括由机架、支撑机构、连接筋斜插机构、焊接机构和牵引机构,该专利的缺陷如下:1)支撑机构分为上钢网层的支撑架、泡沫板保温隔热层支撑架和下钢网层支撑架,通过牵引机构带动支撑机构前行,但是在实际焊接生产过程中,由于上钢网层、泡沫板保温隔热层和下钢网层没有固定在支撑机构上,连接筋斜插机构斜插入钢筋时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它们之间发生位置偏移,导致焊接出来的网架保温板规格标准无法满足生产要求;2)角度调整机构为固定连接有连接筋斜插机构的两个固定杆,需要调整连接筋斜插机构倾斜角度时,旋转两个固定杆;但是该装置仅仅只能使得连接筋斜插机构转动有限几个角度,且无法得知已旋转角度的大小,工作人员只能根据已旋转的角度去目测是否达到所需的角度,网格大小发生变化时需要根据网格大小不断调整旋转角度,这样就使得该装置无法准确地应用于钢丝网网格发生变化的情形,钢丝网网格发生变化时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矫正才能达到所需的角度,矫正过程中会使得连接筋无法准确地焊接到上、下钢网层中经纬筋的交叉处,影响了网架保温板的产品质量;3)两根不同的间断连接筋需要工作人员手工将其焊接到一起,人工焊接速度很慢,效率低下,焊接一致性不好,需要多个工作人员同时监视焊接,浪费了大量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斜插筋焊接装置,以解决焊接过程中出现上、下钢网层与保温板位置发生偏移、现有的转角装置只能转动几个有限的角度且无法准确地应用于钢丝网网格发生变化时情况以及人工焊接间断的斜插筋效率低下的问题,生产出高质量的网架保温板,减轻人工劳动量,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斜插筋焊接装置,包括主要由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齿条导轨和与齿条导轨固定连接的若干竖梁构成的机架,所述机架上顺应待焊接组件行走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将待焊接的上下钢网层以及夹持在两钢网层中部的保温板输送至焊接部位进行焊接的输入机构、用于将斜插筋有规则地插入保温板中并能够切断斜插筋的插筋器、用于固定插筋器并控制插筋器倾斜角度的插筋器转角装置以及用于将上下两个钢网层均与斜插筋焊接在一起的焊接装置;所述输入机构上设置有用于监测以及焊接两根斜插筋连接处的斜插筋在线监测与焊接装置,输入机构一侧的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将斜插筋提升至输入机构上方的斜插筋提升装置;所述焊接装置外侧的机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装置各个机构运作的主控制器。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输入机构包括输入机构架体和用于夹持并带动待作业的上下两层钢网层以及夹持在两钢网层中部的保温板在齿条导轨上行进的推送小车;所述输入机构架体通过若干竖立在地面上的竖梁设置为下、中、上三层;其中,所述齿条导轨所在层为输入机构架体的下层,输入机构架体中层设置有其上设置有斜插筋在线监测与焊接装置的固定横板,输入机构架体上层设置有用于存放斜插筋和斜插筋线管的多根机架纵管和用于固定斜插筋提升装置上端的机架横管;所述齿条导轨、固定横板以及机架横管之间通过竖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插筋器转角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用于安装插筋器的外摆臂,外摆臂的底端通过底座销轴设置在底座上,底座固定设置在输入机构末端的机架上;所述外摆臂上横向设置有用于调节外摆臂倾斜角度的角度调整机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水平丝杠以及驱动水平丝杠动作的角度调整驱动机构,角度调整驱动机构通过滑动连接组件设置在输入机构架体末端;所述角度调整机构的受控端连接于控制其工作的主控制器输出端。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插筋器的进筋口连接有用于输送斜插筋的斜插筋线管,插筋器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斜插筋线管内的斜插筋斜插入保温板中的送丝轮,插筋器的出筋口处设置有用于剪断已完成斜插作业斜插筋的切刀,插筋器的受控端连接于主控制器的输出端。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斜插筋提升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斜插筋的筋槽和用于提升筋槽的提升机构;所述筋槽由前板、后板和底板构成,底板设置为前高后低的斜坡形状,筋槽的后板上均匀焊接有多根导向柱;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三相电机以及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上链轮组和下链轮组,上链轮组至少包含两个通过上转轴连接的上链轮,其中一个上链轮通过联轴器与三相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三相电机的受控端连接主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下链轮组至少包括两个下链轮,上下相对设置的上链轮和下链轮之间均通过链条a连接;所述筋槽后板与链条a固定连接,上链轮和三相电机固定设置在输入机构架体顶层的机架横管上,下链轮通过轴承瓦盒设置在固定在地面的下链轮安装板上。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斜插筋在线监测与焊接装置包括架体a、设置在架体a侧面上用于监测斜插筋是否有断筋情况的监测机构、设置在架体a上方用于将两根斜插筋焊接在一起的焊接机构和设置在架体a下方位于固定横板上用于驱动监测机构以及焊接机构行进的行走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架体a前面侧板上能够对斜插筋全方位实时监控的摄像机,摄像机的输出端连接于用于将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主控制器输入端,主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焊接机构和行走机构的受控端连接。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焊接装置包括通过焊钳升降装置控制其升降、分别用于焊接上下两层钢网层的上焊钳和下焊钳;所述上下两个焊钳升降装置通过滑块分别设置在设有滑轨、固定于机架上的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上安装板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上焊钳和下焊钳电压的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和焊钳升降装置的受控端均连接于主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焊钳升降装置包括机框、用于控制焊钳升降的焊钳升降机构、设置在机框上与焊钳升降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焊钳升降机构运作的焊钳驱动机构和设置在机框上用于检测焊钳升降位置的焊钳位移信号检测机构,所述焊钳位移信号检测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主控制器的输入端,主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焊钳升降机构和焊钳驱动机构的受控端。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齿条导轨末端设置有用于将已焊接好的网架保温板输送到合适位置的网架保温板输送装置,所述网架保温板输送装置包括两条相互平行并通过多个接地脚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圆柱导轨,圆柱导轨上设置有用于输送保温板墙体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形状为框型的架体b、设置在架体b上方用于放置网架保温板的支撑板以及在牵引力作用下带动架体b和支撑板在圆柱导轨上行进的压轮,所述压轮通过叉形铁板设置在圆柱导轨上,架体b的底端与叉形铁板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支撑板相对于架体b升降的升降调节机构以及使得左右两升降调节机构升降高度保持一致的高度调节机构。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巧妙、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集插筋、焊接、输送于一体,能够一次性完成网架保温板的生产,无需多道工序,焊接设备及其焊接工艺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制造出产品一致性好,焊接效率高,产品质量达到优质,特别适用于建筑时间短、工期要求紧的工程。

本发明输入机构中的推送小车采用双向气缸推动上加紧杆和下加紧杆同时将待作业的上、下钢网层与保温板加紧的方式,使得上、下钢网层与保温板在斜插筋斜插过程中它们之间不发生位置偏移,上下焊钳焊接更加精确。

本发明通过角度调整机构能够实现插筋器倾斜角度的调整,能够满足于各种网格大小不同的钢制焊接网片原料的焊接。转角装置升降机构能够实现了插筋器的升降,以适用于厚度不同的保温板。角度调整机构通过与之固定连接的滑轴能够在竖直管上设置的滑槽上移动,使得角度调整机构能够十分精准地调整外摆臂以及设置在其上插筋器的倾斜角度。转角装置升降机构和角度调整机构上安装的拉杆电子尺能够十分精确地检测出插筋器的角度改变值和升降值,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获知这些信息,以根据信息做出是否需要调整的决策,智能化程度很高。

本发明通过焊钳升降装置即可实现上焊钳和下焊钳的升降,以满足于焊接作业需要。上焊钳和下焊钳能够同时将斜插筋焊接至上钢网层和下钢网层上,实现网架保温板的一次性生产完成。焊接电压可通过调整变压器次级电压来调节,上焊钳和下焊钳的焊接电流可根据主控制器进行调整,确保每个上焊钳与下焊钳电压、电流保持一致,使得焊点均匀一致。

本发明通过网架保温板输送装置来完成已经生产完成的网架保温板的输送与卸料,十分高效方便。

本发明斜插筋在线监测与焊接装置能够十分精确地监测出斜插筋的间断点,工作人员控制本装置即可到达间断点进行快速焊接,大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劳动量,使得网架保温板的生产更加快速化、连续化。

本发明通过斜插筋提升装置十分便捷地实现斜插筋的上料工作,大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推送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插筋器转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图4的b-b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插筋器转角装置在实际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焊钳升降装置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图8的a-a向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斜插筋在线监测与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斜插筋在线监测与焊接装置在实际实际生产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网架保温板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网架保温板输送装置的侧视图一;

图14为本发明中网架保温板输送装置的侧视图二;

图15为本发明中网架保温板输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斜插筋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斜插筋提升装置中的筋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入机构,11、齿条导轨,12、固定圆辊,13、输入机构架体,131,固定横板,14、推送小车,141、小车机框,142、小车主动齿轮,143、小车从动齿轮,144、小车伺服电机,145、小车横板,146、上加紧杆,147、下加紧杆,148、小车双向气缸;2、斜插筋提升装置,21、下链轮安装板,22、轴承瓦盒,23、下链轮,24、链条a,25、筋槽,26、导向柱,27、上链轮,28、u型轴承支架,29、上转轴,211、减速机,212、三相电机,213、机架横管,214、机架纵管;3、插筋器转角装置,31、外摆臂,32、转角装置升降机构,321、丝杠下轴承座板,322、升降丝杠,323、丝杠上轴承座板,324、升降丝母,325、升降丝母座板,326、升降防尘罩,327、加强光轴a,328、轴承滑块a,329、联轴器a,3210、伺服减速机a,3211、伺服电机a,33、角度调整机构,331、矩形固定块,332、左旋丝母,333、水平防尘罩,334、水平丝杠,335、右旋丝母,336、水平丝杠轴承座板,337、联轴器b,338、伺服减速机b,339、伺服电机b,34、滑动连接组件,341、矩形固定板,342、滑轴,343、竖直管,344、滑槽,345、固定方管,35、拉杆电子尺a,351、拉杆电子尺a变送器,352、拉杆电子尺a安装条,353、定位托块,36、拉杆电子尺b,37、插筋器,38、底座销轴,39、底座,310、内摆臂,312、斜插筋线管;4、焊接装置,41、变压器,42、上焊钳,43、下焊钳;5、输出机构,51、输出机构架体;6、斜插筋在线监测与焊接装置,61、架体a;62、内机框,63、外机框;64、操作平台,65、齿条轨道,66、主动齿轮;67、从动齿轮,68、伺服电机c,69、l型固定板,610、加强光轴固定座,611、加强光轴b,612、固定焊钳安装块,613、固定焊钳,614、移动焊钳安装块,615、移动焊钳,616、轴承滑块b,617、气缸a,618、摄像机,620、斜插筋,621、气缸a安装板;7、主控制器;8、网架保温板输送装置,81、圆柱导轨,82、接地脚,83、架体b,84、支撑板,85、u型板,86、气缸b,87、气缸b顶板,88、叉形铁板,89、压轮,810、小齿轮,811、齿条,812、小齿轮轴,813、链轮,814、链条b,815、过渡链轮,816、调节板;9、焊钳升降装置,91、伺服电机d,92、伺服减速机c,93、焊钳升降机构减速机,94、联轴器c,95、竖直丝杠,96、焊钳升降机构安装板,97、外机框a,98、外机框长条通孔,99、机框内套,910、丝母a,911、导向轴,912、拉杆电子尺c,913、焊钳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斜插筋焊接装置,结合图1至图9所示,包括齿条导轨11、机架、输入机构1、插筋器37、插筋器转角装置3、焊接装置4、输出机构5和主控制器7。两条齿条导轨11相互平行设置,与若干竖梁构成机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顺应待焊接组件行走方向依次首尾连接设置有输入机构1、插筋器37、插筋器转角装置3、焊接装置4和输出机构5。输入机构1用于将待作业焊接的上、下钢网层以及夹持在两钢网层中部的保温板输送至焊接部位进行焊接;插筋器37用于将斜插筋有规则地插入保温板中并能够切断斜插筋;插筋器转角装置3用于固定插筋器37并控制插筋器37的倾斜角度以及插筋器37的高度位置;焊接装置4用于将上下两个钢网层均与斜插筋焊接在一起;输出机构5用于将已焊接好的网架保温板进行输送以脱离焊接位置;主控制器7固定设置在焊接装置4的外侧,用于控制装置各个机构运作。

输入机构1结合图1至图2所示,包括输入机构架体13和推送小车14。输入机构架体13分为下、中、上三层,输入机构架体13下层通过固定纵板将两条齿条导轨11固定;输入机构架体13中层设置有固定横板131;输入机构架体13上层设置有多根机架纵管214和机架横管213,机架纵管214用于存放斜插筋以及放置斜插筋线管312,齿条导轨11、固定横板131以及机架横管213之间通过竖梁固定连接。

推送小车14如图2所示,包括小车机框141、小车主动齿轮142、小车从动齿轮143、齿轮轴、小车伺服电机144、上加紧杆146、下加紧杆147、小车横板145、销轴和小车双向气缸148。小车主动齿轮142和小车从动齿轮143与齿条导轨11相啮合,小车主动齿轮142通过齿轮轴联接于小车伺服电机144上;小车伺服电机144的受控端连接于主控制器7的输出端,受主控制器7控制;多个小车横板145设置在小车机框141外框前侧;小车双向气缸148同样设置在小车机框141外框前侧,位于小车横板145右边,与小车横板145数量相同,小车双向气缸148通过电磁阀连接于主控制器7的输出端,受主控制器7控制;上加紧杆146和与上加紧杆146相对应的下加紧杆147分别通过销轴连接连接于小车横板145侧面的上下部位上,上加紧杆146和下加紧杆147末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小车双向气缸的活塞杆端,小车双向气缸充气时,使得上加紧杆146和下加紧杆147前端向下摆动,能够将待作业焊接的上、下钢网层以及夹持在两钢网层中部的保温板时时加紧。

当推送小车14将待作业的上、下钢网层以及夹持在两钢网层中部的保温板时时加紧在齿条导轨11上行进时,由于待作业的上、下钢网层以及夹持在两钢网层中部的保温板长度比较长,会由于自重出现尾部下垂现象,为了防止这种问题的发生,更加稳定地实现斜插作业和焊接作业,在两条齿条导轨之间设置有处于推送小车14下方的固定圆辊12,固定圆辊12固定设置在机架上。待作业的上、下钢网层以及夹持在两钢网层中部的保温板在进行斜插作业和焊接作业时,固定圆辊12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输出机构5如图1所示,包括输出机构架体51,输出机构架体51与输入机构架体13结构相同。

插筋器转角装置3结合图3至图6所示,包括外摆臂31、转角装置升降机构32、角度调整机构33、内摆臂310和检测机构。两个外摆臂31倾斜设置成一定角度,它们的底端通过底座销轴38设置在底座39上,可以绕着底座销轴38转动;转角装置升降机构32设置在外摆臂31上,用于驱动插筋器37升降以适用于不同厚度保温板;角度调整机构33设置在两个转角装置升降机构32之间,与外摆臂31固定连接,用于控制两个外摆臂31之间角度大小;内摆臂310与转角装置升降机构32的底部固定连接,能够随着升降机构同步运行;内摆臂310通过插筋器安装板安装有一排插筋器37;转角装置升降机构32和角度调整机构33的受控端连接于主控制器7的输出端,主控制器7能够控制转角装置升降机构32和角度调整机构33运作;检测机构用于获知插筋器的升降量和转动的角度大小,以便于使得控制更加精确。

转角装置升降机构32结合图4至图5所示,包括升降丝杠322、升降丝母324、升降丝杠下轴承座板321、升降丝杠上轴承座板323、升降丝母座板325、内摆臂310、升降防尘罩326、加强光轴a327、轴承滑块a328、联轴器a329、伺服减速机a3210和伺服电机a3211。升降丝杠322与外摆臂31相互平行设置,升降丝杠322的底部自上而下依次通过双密封深沟球轴承和推力圆柱滚子轴承设置在升降丝杠下轴承座板321上,升降丝杠322的顶部通过双密封深沟球轴承设置在升降丝杠上轴承座板323上,升降丝杠322顶端通过联轴器a329联接于伺服减速机a3210的输出端,伺服减速机a3210的输入端联接于带有刹车功能的伺服电机a2311的输出端,伺服电机a3211的受控端连接于主控制器7的输出端;升降丝杠下轴承座板321和升降丝杠上轴承座板323均通过内螺纹圆柱销和螺钉固定设置在外摆臂31上;升降防尘罩326设置在升降丝杠下轴承座板321和升降丝杠上轴承座板323之间,用于防止尘土进入升降机构升降丝杠处;加强光轴a327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升降丝杠下轴承座板321和升降丝杠上轴承座板323上,关于升降丝杠322左右对称,使得升降丝杠322更加牢固地设置在升降丝杠下轴承座板321和升降丝杠上轴承座板323两端。

升降丝母324与升降丝杠322中部相配合,分为上下两个,两个升降丝母324均固定设置在升降丝母座板325上;两个升降丝母座板325远离外摆臂31的一端均通过内螺纹圆柱销和螺钉固定设置在内摆臂310上,升降丝母座板325靠近外摆臂31的一端与外摆臂31侧面光滑碰触,使得升降丝母324、升降丝母座板325以及与升降丝母座板325固定连接的内摆臂310能够在升降丝杠322的转动下上下运动;轴承滑块a328固定设置在内摆臂310内端面上,分为上下两排,与加强光轴a327相配合,使得内摆臂310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上下运动。

角度调整机构如图3所示,包括水平丝杠334、左旋丝母332、右旋丝母335、水平丝杠轴承座板336、联轴器b337、伺服减速机b338、伺服电机b339、水平防尘罩333和矩形固定块331。右旋丝母335和左旋丝母332设置在水平丝杠334中部的左右两侧上,与水平丝杠334相配合,并通过矩形固定块331设置在两个外摆臂31中上部;水平丝杠334的左部通过双密封深沟球轴承设置在水平丝杠轴承座板336上,水平丝杠334的左端通过联轴器b337联接于伺服减速机b338的输出端,伺服减速机b338的输入端联接于带有刹车功能的伺服电机b339的输出端,伺服电机b339的受控端连接于主控制器7的输出端;水平防尘罩333设置在水平丝杠轴承座板336上,包裹于水平丝杠334整体,用于防止尘土落到水平丝杠334上。

滑动连接组件34如图3所示,包括矩形固定板341、滑轴342、竖直管343和固定方管345。矩形固定板341与联轴器b侧面固定连接;滑轴342分为上下两个,均与矩形固定板341固定连接;竖直管343前后侧面上均开设的滑槽344,滑轴342设置滑槽344,能够在滑槽344内上下移动;竖直管343通过螺栓和矩形固定板固定在固定方管345上。

检测机构如图3所示,包括拉杆电子尺a35和拉杆电子尺b36,拉杆电子尺a35和拉杆电子尺b36分别安装在转角装置升降机构和角度调整机构上。拉杆电子尺a35通过拉杆电子尺a安装条352固定设置在外摆臂31上,其拉杆端设置有拉杆电子尺a变送器351并通过鱼眼型万向节固定设置在内摆臂310未设置插筋器37的一侧面上,其底端通过定位托块353进行定位,其受控端连接于主控制器的输出端,用于检测内摆臂沿外摆臂方向上的位移量。拉杆电子尺a将检测到的位移信息以电信号的方式反馈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现状态两个外摆臂之间的角度以及在内摆臂沿外摆臂方向上的位移变化量精确计算出内摆臂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即为插筋器的上升量或下降量;同时主控制器还能够将插筋器的位移量转化为插筋器的实际位置通过主控制器面板显示出来。

插筋器37结合图1和图7所示,插筋器37的进筋口连接有斜插筋线管312,斜插筋线管312用于将斜插筋输送至插筋器中进行插筋作业;插筋器37的内部设置有送丝轮,用于将斜插筋线管312内的斜插筋斜插入保温板中;插筋器37的出筋口处设置有切刀,切刀用于剪断已完成斜插作业斜插筋;插筋器37的受控端连接于主控制器7的输出端。

焊接装置4结合图7至图9所示,包括焊钳升降装置9、上焊钳42、下焊钳43、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和变压器41。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设有滑轨;焊钳升降装置9用于控制上焊钳42和下焊钳43升降,上下两个焊钳升降装置9通过滑块分别固定设置在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滑块与滑轨相配合;多个变压器41设置在上安装板上端面上,用于控制上焊钳42和下焊钳43电压,上焊钳42和下焊钳43的焊接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时,可通过调整变压器次级电压来调节,上焊钳42和下焊钳43的焊接电流可根据主控制器7进行调整,确保每个上焊钳与下焊钳电压、电流保持一致,使得焊点均匀一致。

焊钳升降装置9结合图8至图9所示,包括机框、焊钳升降机构、焊钳驱动机构、导向机构和位移信号检测机构。其中,机框用于固定焊钳升降机构、焊钳驱动机构和位移信号检测机构;焊钳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入端通过联轴器c连接焊钳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用于控制焊钳的升降,焊钳升降机构末端固定设置有焊钳;焊钳驱动机构与焊钳升降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焊钳升降机构运作;位移信号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焊钳升降位置;导向机构设置在机框内,用于对焊钳升降机构运动进行导向;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位移信号检测机构的输出端,主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焊钳驱动机构的受控端,用于控制焊钳驱动机构动作。机框包括外机框a97、机框内套99、焊钳升降机构安装板96、丝母a固定横板和焊钳安装板913。机框内套99嵌套在外机框a内部,能够在焊钳升降机构带动下能够在外机框a中上下运动;焊钳升降机构安装板96固定连接在外机框a97一端,用于固定连接焊钳升降机构;丝母a固定横板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机框内套底端;焊钳安装板913通过螺钉安装在机框内套末端。焊钳升降机构包括两个丝母a910和两个竖直丝杠95。两个丝母a910均通过栓销固定设置在丝母a固定横板上;两个竖直丝杠95设置在机框内套中,且均与两个丝母a10相配合,它的底端与焊钳驱动机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c连接。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轴911和外机框长条通孔98。外机框长条通孔98对称开设在对应导向轴两端的外机框a的侧壁上,供导向轴上下滑动;导向轴911设置在竖直丝杠95上并垂直于竖直丝杠中心轴线,导向轴911穿过机框内套99两端设置的轴孔,其两端通过轴承端盖设置在外机框长条通孔98内,用于防止竖直丝杠偏离竖直位置。焊钳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d91、伺服减速机c92和焊钳焊钳升降机构减速机93。伺服减速机c92与伺服电机d91的输出轴联接;焊钳焊钳升降机构减速机93与伺服减速机c92的输出轴联接,它的两个输出轴通过联轴器c94分别联接于两个竖直丝杠95;联轴器c94自下至上依次通过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和深沟球轴承设置在焊钳升降机构安装板96上。位移信号检测机构包括拉杆电子尺c912、变送器和鱼眼型万向节,拉杆电子尺c912可以将焊钳升降机构的位移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输出。拉杆电子尺c912的底端固定设置在焊钳升降机构安装板96的上端面上,它的中部通过两个电子尺安装条固定安装到外机框a97上;变送器连接于拉杆电子尺c912的伸缩杆上,用于为满足不同信号输入并将不同信号进行变送输出,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主控制器的输入端;鱼眼型万向节也连接于拉杆电子尺c912的伸缩杆上,设置在变送器上方,它通过穿过外机框长条通孔98的螺栓固定安装到机框内套99上。

本实施例在实际生产使用时,首先需要将待作业焊接的上、下钢网层以及夹持在两钢网层中部的保温板夹持在推送小车14上,工作人员将下钢网层、保温板和上钢网层依次放到下加紧杆上并整理整齐,然后通过主控制器7控制小车双向气缸充气,小车双向气缸活塞杆伸长带动上加紧杆和下加紧杆绕着销轴转动,将下钢网层、保温板和上钢网层夹持牢固。然后,工作人员通过主控制器7启动推送小车14,推送小车在齿条导轨11上行进。当推送小车移动到插筋器转角装置3下方时,主控制器7控制推送小车14停止行进,开始斜插筋的斜插作业;斜插筋顺着斜插筋线管312进入到插筋器37中,然后被插筋器中的送丝轮压紧输送,将斜插筋有规律地斜插入保温板中,两个方向不同的插筋器斜插入的斜插筋不会相交,且斜插入的斜插筋底端刚好与下钢网层底面相齐平,插入的斜插筋刚好位于纵筋和纬筋的交叉处;斜插筋插入完成后,主控制器7控制插筋器37通过切刀将斜插筋切断。而后,推送小车启动向前行进到达焊接装置4下方时,此时推送小车再次停止行进,焊钳升降装置中的焊钳升降机构在焊钳驱动机构带动下,使得上焊钳42向下移动到焊接的合适位置,下焊钳43向上移动到焊接的合适位置,上焊钳42和下焊钳43通电将斜插筋十分牢固地焊接至上钢网层和下钢网层上,完成焊接。接着,推送小车14推送已焊接好的网架保温板输送至输出机构5完成网架保温板的生产。

本实施例在焊接装置4中的上焊钳42和下焊钳43在一次焊接完成后,主控制器能够十分精确地控制焊钳升降装置9带动上焊钳和下焊钳恢复至原位,以方便下一次焊接。主控制器根据插筋器37的插筋时间和焊接装置4的焊接时间来设定推送小车14的停止时间,在推送小车14的停止时间内,插筋器37能够完成插筋作业,同时焊接装置4能够将推送小车14前端夹取的已完成插筋作业的上、下钢网层和保温板进行焊接作业。

当钢网层网格大小发生变化时,即钢网层在进行焊接时其各横筋之间的间距和各纵筋之间间距发生改变时,为了能够实现斜插的连接筋能够准确地焊接到上、下钢丝网层中经纬筋的交叉处,需要调整斜插筋插入保温板中的角度,通过插筋器转角装置3调整插筋器37的倾角即可。主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b339运作,伺服电机b339运作能够控制水平丝杠334转动,使得左旋丝母332和右旋丝母335在水平丝杠334上相对移动,同时带动与左旋丝母332和右旋丝母335通过矩形固定块331固定连接的两个外摆臂31以及设置在两个外摆臂31上的转角装置升降机构32在水平方向上相对移动。由于两个外摆臂31底端通过底座销轴38设置在底座39上,使得水平丝杠334转动时,两个外摆臂31以及设置在外摆臂31上的转角装置升降机构32和与转角装置升降机构32连接的内摆臂316绕着底座销轴38转动,使得它们的夹角发生变化,从而带动分别设置在两个内摆臂310上的两排插筋器37之间的夹角改变。伺服电机b339的正转和反转能够控制两排插筋器37之间角度是变大还是变小。

当保温板厚度发生改变,需要调整插筋器37的高度位置时,转角装置升降机构中伺服电机a3211运作,带动升降丝杠322转动,升降丝母324沿着升降丝杠322方向运动,同时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升降丝母座板325以及与升降丝母座板325固定连接的内摆臂310动作,从而带动设置在内摆臂310上的插筋器动作。伺服电机a3211的正转和反转能够决定插筋器的升降。

本实施例中的插筋器转角装置3通过角度调整机构能够改变与之连接的两个外摆臂之间的角度,进而改变设置在外摆臂上的转角装置升降机构以及与转角装置升降机构连接的内摆臂和与内摆臂连接的插筋器倾斜角度发生改变,实现了插筋器倾斜角度的调整,能够满足于钢网层网格大小发生变化情况;转角装置升降机构中的升降丝母和升降丝母座板能够在丝杠转动时带动内摆臂和插筋器升降,实现了插筋器的升降;角度调整机构通过与之固定连接的滑轴能够在竖直管上设置的滑槽上移动,能够改变角度调整机构的角度调整范围;转角装置升降机构和角度调整机构上安装有拉杆电子尺,能够十分精确地检测出插筋器的角度改变值和升降值,并能够通过主控制器的主控制器面板显示出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获知这些信息,以根据信息做出是否需要调整的决策,智能化程度很高。

本实施例设置两对相同的插筋器转角装置能够提高生产线上的插筋速度,且两个插筋器转角装置同步运作。

实施例2

为了解决解决人工上料效率低和现有斜插筋提升装置中出料口处容易发生斜插筋堆积现象的问题,本实施例在输入机构1和输出机构5一侧架体上均设置有斜插筋提升装置2,斜插筋提升装置2设置在机架横管213上端,斜插筋提升装置2底端固定在地面上,用于将斜插筋提升至输入机构1和输出机构5架体最顶端。

斜插筋提升装置2,结合图16至图17所示,包括筋槽25、提升机构和固定机构。筋槽25用于盛装斜插筋;提升机构用于提升筋槽25,将筋槽25内的斜插筋输送至储存处;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提升机构。筋槽25由前板、后板和底板构成,底板设置为前高后低的斜坡形状,且后板内侧均匀焊接有多根导向柱26;导向柱26用于筋槽25内斜插筋倾倒的时候,使得斜插筋更加方便地顺着导向柱26滚动到储存处,避免筋槽25出料时发生堆积现象。提升机构包括链条a24、下链轮23、上链轮27、上转轴29、下转轴、联轴器、减速机211、三相电机212、u型轴承支架28和轴承瓦盒22。四根链条a24固定设置在筋槽25后板左右两端,用于带动筋槽25升降;下链轮23和上链轮27均与链条a24相啮合,左边两个上链轮27和右边两个上链轮27均设置在两个u型轴承支架28之间,左边两个下链轮23和右边两个下链轮23均通过与之配合设置的下链轮转轴设置在两个轴承瓦盒22之间;上转轴29与上链轮27配合设置,通过轴承设置在u型轴承支架28上,通过联轴器联接于减速机211的输出端;减速机的输入端联接于带有刹车功能的三相电机212的输出端;三相电机212的输入端连接于主控制器的输出端。固定机构包括下链轮安装板21和机架横管213。下链轮安装板21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轴承瓦盒22的底端面,并通过膨胀螺杆固定在地面上;机架横管213用于固定u型轴承支架28与减速机211底端面。机架横管213后端面上焊接有若干根机架纵管214,机架纵管214用于存放斜插筋。

本实施例在实际生产应用时,工作人员将待输送的斜插筋放至筋槽25内,已盛装好斜插筋的筋槽25在链条a24的带动上升。当筋槽25上升至最高点时,筋槽25相对于上升状态时翻转了90°,斜插筋开始从筋槽25内落出;链条a24继续带动筋槽开始向下运行,此时,筋槽开口处逐渐向下倾斜,斜插筋顺着导向柱26落到机架纵管214上并由于冲力作用滚动到机架纵管214储存处,完成卸料。完成卸料后,主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三相电机212反向转动,上转轴29、上链轮27、下链轮23和链条a24均反向运作,筋槽25下降至原位置后,完成一次上料操作,依次循环。

实施例3

为了解决人工焊接间断的斜插筋效率低下且浪费大量人力资源的问题,本实施例在输入机构1和输出机构5架体上方的固定横板131上均设置有斜插筋在线监测与焊接装置6,用于监测以及焊接两根斜插筋连接处。

斜插筋在线监测与焊接装置6,结合图10至图11所示,包括架体a61、监测机构、焊接机构和行走机构。监测机构设置在主架体侧面上,用于监测斜插筋是否有断筋情况;焊接机构设置在架体a上方,用于将两根斜插筋焊接在一起;行走机构设置在主架体下方,用于驱动监测机构以及焊接机构行进。

监测机构包括摄像机618和主控制器7。摄像机618共有三个,设置在架体a61前面侧板上,能够拍摄每根斜插筋的情况,能够对斜插筋全方位实时监控;主控制器7的输出端分别与焊接机构、行走机构的受控端连接,用于将摄像机618拍摄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控制焊接机构是否运作以及控制行走机构是否行进。

焊接机构包括固定焊钳613、移动焊钳615、固定焊钳安装块612、l型固定板69、移动焊钳安装块614和滑动机构。两个l型固定板69分别焊接在架体a上端面前后两端;固定焊钳613固定安装在固定焊钳安装块612上,固定焊钳613的受控端均连接于主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移动焊钳615共同作用来焊接两根间断斜插筋620;固定焊钳安装块612过螺钉设置在后端的l型固定板69上;移动焊钳615固定安装在移动焊钳安装块614上,其受控端均连接于主控制器的输出端;移动焊钳安装块614固定设置在滑动机构上。

滑动机构包括加强光轴b611、加强光轴固定座610、轴承滑块b616和气缸17。移动焊钳安装块614固定设置在轴承滑块b616一侧面上,轴承滑块b616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于气缸a617的活塞杆;气缸a617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气缸a安装板621上,气缸a安装板621上设置有通槽,气缸a活塞杆从通槽上穿过,气缸a安装板621下端面固定设置在前端的l型固定板69上;加强光轴固定座610固定设置在两个l型固定板上端面上,后端两个加强光轴固定座610位于固定焊钳安装块左右两侧,前端两个加强光轴固定座610位于气缸安装板左右两侧;加强光轴b611共设置有两根,固定设置在前后两个相对应的加强光轴固定座之间。

行走机构包括内机框62、从动齿轮67、主动齿轮66、从动齿轮轴、主动齿轮轴、联轴器、伺服电机c68、齿条轨道65、外机框和操作平台64。内机框62固定设置在主架体下端面上;从动齿轮67通过从动齿轮轴设置在内机框62侧壁上;主动齿轮66通过主动齿轮轴设置在内机框侧壁上;主动齿轮轴设置在内机框62中并通过联轴器联接于伺服电机c68的输出端;伺服电机c68设置在内机框62内部,其受控端连接于主控制器的输出端,用于给装置整体提供前进的动力;两条相互平行的齿条轨道65设置在内机框下方,与主动齿轮66和从动齿轮67均啮合,用于引导内机框62及其上的架体a61来回行走;外机框63固定连接在内机框前后外侧面上,位于齿条轨道65上方,能够对内机框62上的部件起到防护作用;操作平台64也固定连接在外机框63一侧,位于齿条轨道65上方,用于方便工作人员站立在装置上来进行操作。

本实施例在实际生产中使用时,如图2所示,在行走机构来在齿条轨道上来回行走的过程中,摄像机618对生产线上的斜插筋620状态进行拍摄,拍摄后的图像信息反馈至主控制器7进行分析处理,由主控制器7分析处理后做出是否启动行走机构以及焊接机构的动作。当生产线上的斜插筋620出现间断筋情况时,主控制器7能够根据出现间断筋的图像信息准确地分析出间断筋所处的具体位置,这时工作人员操作主控制器操作按钮,给行走机构发出运作指令,当前进到所处间断筋的正下方时,给焊接机构发出运作指令。行走机构中的伺服电机c68接收指令后开始运作,带动主动齿轮66在齿条轨道65上前进,同时使得从动齿轮67也在齿条轨道65上前进,直到前行到间断筋所处的正下方位置时停止前行。焊接机构中气缸a617接收指令后开始充气,气缸a的活塞杆伸长推动轴承滑块b616在加强光轴b611上向后滑行,使得移动焊钳615与固定焊钳613之间的间距变小;固定焊钳613和移动焊钳615接收指令后开始通电,通电后的固定焊钳613和移动焊钳615的上端将间断的斜插筋焊接在一起。在齿条轨道上方设置了操作平台64,可以使工作人员能够站立在其上进行操作,十分方便。

实施例4

为了方便生产完成的网架保温板的输送与装卸,在输出机构5的前方且位于齿条导轨11的末端下方处设置有网架保温板输送装置8,用于将已焊接好的网架保温板输送到合适位置。

网架保温板输送装置8,结合图12至图15所示,包括圆柱导轨81、输送机构和牵引机构。两条圆柱导轨81相互平行设置,并通过多个接地脚82固定设置在地面上,位于网架焊机生产平台的下方;输送机构设置在圆柱导轨上,在圆柱导轨上行进,用于输送保温板墙体;牵引机构用于为输送机构提供行进动力,设置在输送机构前面。

输送机构包括架体b83、高度可调节支撑板84、气缸b86、气缸b顶板87、叉形铁板88、压轮89和高度调节机构。架体b83形状为框型,分为前、中、后三个部位;高度可调节支撑板84设置在主架体上方并处于齿条导轨11下方,它由多个纵向板和多个横向板固定连接而成,纵向板底端焊接有与主架体相接触的多个矩形块;气缸b86采用三位五通气缸,三位五通气缸内具有一对三位五通电磁阀,这一对三位五通电磁阀分别负责气缸的进程和回程,三位五通电磁阀的输入端联接于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三位五通气缸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于安装在气缸侧面上的行程开关输出端;两个气缸b86对称设置在架体b83前后两侧以及中部,用于调节高度可调节支撑板高度,气缸的顶端通过气缸b顶板87固定连接于主架体上并与高度可调节支撑板底端面相接触,气缸底端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叉形铁板88;压轮89设置在叉形铁板上,用于支撑装置整体重量,能够在圆柱导轨上行进;高度调节机构均设置两气缸之间,能够使得两气缸升降高度保持一致。

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齿条811、小齿轮810、小齿轮轴812、u型板85、链轮813、链条b814、过渡链轮815和调节板816。两个齿条811上端面固定设置在气缸顶板上,左右对称设置;两个小齿轮810与齿条相啮合,左右对称设置,两个小齿轮均通过与之连接的小齿轮轴812轴承设置在u型板85上;u型板85通过螺钉固定在主架体上;链轮813通过平键连接于小齿轮轴的另一端,两个链轮之间通过与之啮合的链条b814相连接;过渡链轮815设置链条b的中部,与链条b相啮合,过渡链轮通过过渡链轮轴轴承设置在调节板816上,用于调整链条b松紧;调节板816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螺栓穿过螺纹孔将调节板固定到主架体上。

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生产完成的网架保温板在推送小车带动下在输出机构5处的齿条导轨11上继续行进,此时,同时向六个气缸b86内充气,气缸b活塞杆伸长,由于活塞杆底端无法移动,使得气缸b顶端开始上升,与气缸b顶端连接的气缸b顶板87同时将支撑板84抬起,直到气缸达到满行程时,不再升高。在气缸b顶端上升过程中,高度调节机构中的齿条811也随之上升,同时会带动与齿条811相啮合的小齿轮810顺时针转动,小齿轮810会带动小齿轮轴812与链轮813同时顺时针转动,使得通过链条b814相连接的左右两个链轮813同步转动,从而达到高度调节机构达到平稳调节气缸升降高度的目的。高度调节机构中通过螺栓穿过调节板816上不同的螺纹孔可以调节调节板816在架体b83上的高度位置,进而来调节过渡链轮815与链条b814的松紧程度。

气缸b86达到满行程时,支撑板84的上端面刚好与齿条导轨1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推送小车14将已焊接好的网架保温板推送至支撑板84上。然后,输送机构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在圆柱导轨81上前行。

到达合适位置后,这时需要将网架保温板卸下,以便于下一次输送。这时,中部的两个气缸b和前边的两个气缸b在达到设定的时间内活塞杆开始回缩,并按照行程开关的设定位置缩回到一定高度后不再缩回,中部气缸b的缩回行程要小于前边气缸b的缩回行程,所以使得支撑板形成一个相对于地面倾斜的斜面,网架保温板由于自重可顺着支撑板滑下来,以便于工作人员将网架保温板卸下。

卸料完成后,气缸b泄气,气缸b活塞杆缩回,支撑板84下降到起初位置,由架体b83支撑。在活塞杆缩回过程中,高度调节机构中的链轮813又对支撑板84的下降起到一个缓冲作用,使得支撑板84下降不至于过快。然后,牵引机构带动输送机构向后行进到达网架焊机生产平台的下方进行下一次输送。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4所述,本发明集斜插筋自动上料、斜插筋断点准确焊接、上、下钢网层与保温板的高效输送、斜插筋的精确插入、斜插筋与上、下钢网层的高质量焊接、网架保温板的输送运输于一体,使得网架保温板的生产更加机械化、自动化,满足于大规模生产网架保温板的生产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