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四刃螺旋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829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四刃螺旋铣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铣刀,具体为一种螺旋四刃螺旋铣刀,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拉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钢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包括好屋面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等等。一般张拉用到钢绞线、千斤顶、锚板、夹片。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绞线,施加预压应力,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和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对于机械结构来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弹性强度,使原本的抗性更强。

目前的螺旋铣刀在进行铣削工作时,与目标物体高速摩擦,因而产生较大的热量,在铣削工作完成后,无法迅速地散热,容易降低铣刀的使用寿命,且铣刀的储存容器一般为塑料制品,铣刀本身较高的热度会对容器产生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螺旋四刃螺旋铣刀,能够通过“t”字形拉柄多次吸进和排出水液,从而达到了快速降温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螺旋四刃螺旋铣刀,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焊接有拉柄,且所述连接块贯穿于刀柄;所述刀柄的侧面设有固定槽,所述刀柄的内部设有卡槽,所述刀柄的内部设有挡块,且所述挡块的内部设有固定孔;所述卡槽设于所述挡块的一侧,所述连接块贯穿于所述卡槽,所述连接块贯穿于所述挡块,且所述连接块贯穿于所述固定孔;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有活塞,所述活塞设于容气槽的内部,所述容气槽设于所述挡块的一侧,且所述连接块贯穿于所述容气槽;所述刀柄的内部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容气槽的内部,且所述活塞设于所述密封圈的内部;所述刀柄的内部设有第二过水槽,且所述第二过水槽设于所述密封圈的一端;所述刀柄的一侧焊接有刀头,所述刀头的内部设有第一过水槽,所述第一过水槽贯穿于所述刀头,所述第一过水槽设于所述第二过水槽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过水槽贯通于所述第二过水槽;所述刀头的侧面设有侧刃,所述刀头的侧面设有排屑槽,且所述排屑槽设于所述侧刃的一侧;所述刀头的一端设有端刃,所述端刃设于所述侧刃的一端,且所述端刃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排屑槽。

优选的,为了便于将活塞拉起,所述拉柄为“t”字形拉柄,所述固定块为圆柱形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卡合于所述卡槽,所述拉柄焊接于所述固定块的一侧,所述拉柄与所述连接块的中轴线重合,且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拉柄及所述连接块之间。

优选的,为了便于所述活塞进行往复运动,所述连接块为圆柱形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卡合于所述固定孔,且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孔。

优选的,为了保证不漏气,所述活塞为圆柱形的橡胶活塞,所述活塞、所述固定块及所述拉柄的中轴线重合,所述活塞卡合于所述密封圈,且所述活塞滑动连接于所述密封圈,且所述活塞滑动连接于所述容气槽。

优选的,为了增强降温效果,所述第一过水槽及所述第二过水槽均为螺旋形过水槽,所述第二过水槽的横截面积等于所述刀头的横截面积,且所述第二过水槽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的第一过水槽的面积。

优选的,为了保证铣削工作的质量,所述侧刃、所述排屑槽及所述端刃均有多个,所述侧刃及所述排屑槽均为螺旋形结构,所述端刃为锥形结构,所述排屑槽设于相邻两个所述侧刃之间,所述端刃设于所述侧刃的一端,且所述排屑槽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端刃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螺旋四刃螺旋铣刀的刀柄内部设有活塞,活塞滑动连接于密封圈,活塞所在的容气槽贯通于第一过水槽及第二过水槽,使铣刀的内部能够吸进和排出水液,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且过水槽都为螺旋形过水槽,从而使水液更加充分地吸收铣刀的热量,进而提高降温的效率,且拉柄为“t”形结构,从而便于拉动活塞进行往复运动,以便缩短水液在铣刀内部的循环周期,从而增强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活塞与密封圈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过水槽与第二过水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柄,2、刀柄,3、固定槽,4、刀头,5、侧刃,6、排屑,7、第一过水槽,8、端刃,9、固定块,10、连接块,11、卡槽,12、挡块,13、固定孔,14、活塞,15、容气槽,16、密封圈,17、第二过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螺旋四刃螺旋铣刀,包括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一侧焊接有拉柄1,且所述连接块10贯穿于刀柄2;所述刀柄2的侧面设有固定槽3,所述刀柄2的内部设有卡槽11,所述刀柄2的内部设有挡块12,且所述挡块12的内部设有固定孔13;所述卡槽11设于所述挡块12的一侧,所述连接块10贯穿于所述卡槽11,所述连接块10贯穿于所述挡块12,且所述连接块10贯穿于所述固定孔13;所述连接块10的一侧设有活塞14,所述活塞14设于容气槽15的内部,所述容气槽15设于所述挡块12的一侧,且所述连接块10贯穿于所述容气槽15;所述刀柄2的内部设有密封圈16,所述密封圈16设于所述容气槽15的内部,且所述活塞14设于所述密封圈16的内部;所述刀柄2的内部设有第二过水槽17,且所述第二过水槽17设于所述密封圈16的一端;所述刀柄2的一侧焊接有刀头4,所述刀头4的内部设有第一过水槽7,所述第一过水槽7贯穿于所述刀头4,所述第一过水槽7设于所述第二过水槽17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过水槽7贯通于所述第二过水槽17;所述刀头4的侧面设有侧刃5,所述刀头4的侧面设有排屑槽6,且所述排屑槽6设于所述侧刃5的一侧;所述刀头4的一端设有端刃8,所述端刃8设于所述侧刃5的一端,且所述端刃8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排屑槽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拉柄1为“t”字形拉柄,所述固定块9为圆柱形固定块,所述固定块9卡合于所述卡槽11,所述拉柄1焊接于所述固定块9的一侧,所述拉柄1与所述连接块10的中轴线重合,且所述固定块9设于所述拉柄1及所述连接块10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连接块10为圆柱形连接块,所述连接块10卡合于所述固定孔13,且所述连接块10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孔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活塞14为圆柱形的橡胶活塞,所述活塞14、所述固定块9及所述拉柄1的中轴线重合,所述活塞14卡合于所述密封圈16,且所述活塞14滑动连接于所述密封圈16,且所述活塞14滑动连接于所述容气槽1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过水槽7及所述第二过水槽17均为螺旋形过水槽,所述第二过水槽17的横截面积等于所述刀头4的横截面积,且所述第二过水槽17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的第一过水槽7的面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侧刃5、所述排屑槽6及所述端刃8均有多个,所述侧刃5及所述排屑槽6均为螺旋形结构,所述端刃8为锥形结构,所述排屑槽6设于相邻两个所述侧刃5之间,所述端刃8设于所述侧刃5的一端,且所述排屑槽6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端刃8之间。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用适宜工具将铣刀的刀头4固定于水中,此时第一过水槽7的一端置于水中,拉动拉柄1,连接块10带动活塞14向拉柄1运动的方向滑动,密封圈16中的容气槽15的空间增大,第一过水槽7及第二过水槽17中的空气都被吸入容气槽15中,水液被吸入第一过水槽7及第二过水槽17中,然后推动拉柄1,直至固定块9完全卡合于卡槽11,同时连接块10带动活塞14复位,容气槽15逐渐缩小直至完全消失,其中的空气流向第一过水槽7及第二过水槽17,带有热量的水液流出铣刀,然后重复执行此类动作,直至铣刀的表面达到常温。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